[电视剧] 《特战荣耀》引发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nanfeng_zn 发表于 2023-10-26 01:25: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剧具备了所有中国目前影视剧集制作的困境,9分的剧本改编,9分的制作班底,9分的演员阵容,但最终只能呈现6分的结果。
文章可能包含大量剧本改编,影视制作内幕,务必谨慎阅读,以免踩雷。
1. 中国传统英雄主义叙事模式和观众期待视野差异导致的冲突
《特战荣耀》是一个简单的主角不断长大的故事,但采用的是中国传统英雄主义叙事模式——回归主流。从唐朝小说《虬髯客传》的侠客虬髯客开始,历经宋元话本《西游记》的孙悟空,《水浒传》宋江,直到近20年影视正剧,中国的传统英雄主义叙事都是主角回归主流的过程。简单说,这种叙事模式,都是一个特别厉害不可一世的主角,经历磨难,最终被官方盖章认可的故事。但是,这种叙事模式已经不被中国普通观众认可了。
大家或许更喜欢的是许三多这样小人物逆袭的故事。这种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个体觉醒,寻找自我,获得救赎的套路,才是喜闻乐见的。呜呼!是我这一辈文字工作者的无能,丧失文化霸权。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没有读过佛洛依德,荣格,克罗齐等任何著作,但总能无师自通所谓的童年创伤,应激性障碍,甚至这些完全没有经过科学证实,饱有争议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在电视剧中,观众深信不疑。
我实在无法描述自己的难过,我从来不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不好的,恰恰相反,我国在这方面是弱势的,某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做的不要太好,把人忽悠瘸了而感觉良好。传统文化的丧失,哪里只是没有人看京剧那么简单,中国传统在文化产业中,毫无立锥之地。
好友(资深电视剧迷)看到4.5集就要弃剧,原因:不想看他这么墨迹的长大,想看爽的军旅文,快速长大,然后去执行任务(她的原话)。
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就是典型的美剧模式,不要内涵,就要爽。 主题立意:主人公大杀四方。 观众可以接受主角长大的故事,但谁要宏大叙事啊! 最好的模式:主人公到处突突——偶尔闪回童年记忆(不超过3分钟)——继续突突——困惑(不超过1集)——还在突突——长大(1-2集)——大规模突突。
偶尔听到有人说,我只看美剧,国产剧看不下去。这诚然是有个人审美趣味而自我标榜的阶级因素,但这何尝不是观剧习惯的培养。好莱坞在过去数十年间,不断的以各种方式培养观众习惯,我们习惯了美剧中所谓的团队人设——白人的主角,俄罗斯的boss,高智商的亚裔,性感的拉丁美女,而现在这些人设慢慢渗透国产剧中。我们的刑侦局,也不再有《重案六组》这样普普通通的警察,而是高智商大学教授,画家,天才少年,富二代,全都能帮助警察破案。普通人的故事没人书写,而普通人的人设都已经从影视剧中消失了,编剧要根据番位来分配角色人设的财富,颜值,背景。
更可怕的是,我们不仅丧失了叙事模式,更不能控制叙事节奏。
三四年前有个剧本,刑侦剧,写的很好,还花了大价钱请著名编剧修改,结果拍的一塌糊涂。 原因一,导演不行。之前的御用导演,香港人,母亲很有名气,新入行,刚拍了第一部剧,反响很好,马上加价,用不起。换的新导演,价格便宜,任劳任怨,矜矜业业,预算从不超支,提出的要求全能满足,镜头量还多。但能力真不行,不会拍长镜头,所有人物对话场景都是,你的上半身镜头切过来,我的上半身镜头切过去。 原因二,演员不行。女主,新人,一部剧没拍过,韩国回来,片酬500万。没有演技可言,跟组编剧现改剧本,所有对话不能超过2句,演员背不下来。自带演技老师,那位老师先示范一遍走位,胳膊怎么抬,什么时候转身,她照葫芦画瓢。
至今,觉得对不起剧本,对不起编剧,当时把剧本拿回来的时候,老师还语重心长的说,这是可以获奖的剧本。
7年前有个古装戏,小说改编,原始剧本40集。后来发现演员片酬太高,成本算下来过多,还没开拍,公司就说要亏1000万。场景搭建又太贵,怎么办?加镜头,加台词! 力挽狂澜功臣之一:导演,香港人,20年以上经验,远景,空镜,流泪慢镜头,手部特写镜头,喝茶,弹琴,风吹过花朵,无数次慢慢转身。高手,就是高手。送过来的镜头,后期基本没有浪费,全用上。 力挽狂澜功臣之二:女主角,科班出身,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表演系,当年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大片段台词输出时候,表情极佳,不用切镜头。专门有一个编剧负责加台词,1句话务必拆成3句话说,10句的互诉衷情改成30句的你来我往欲说欢迎。 力挽狂澜功臣之三:全部拿着最低薪水赶着三倍工作的剧组员工。跟组编剧之一,大专,老师推荐过来的,住在3星级酒店,实际招待所水平,一张床一个床头柜,房间里连个水壶都没有。一天24小时待命,没在凌晨3点前休息过,250元一天。
最后,这剧硬生生的拼到54集,公司喜笑颜开。
编剧能控制叙事节奏吗?不能,难道资本给你上百万是为了让你拿出毕生所学倾尽心血而创作一部佳作名留青史吗?大概率的情况是,这是原著,军旅文,根据投资上亿元的成本,可能要写40-50集,你好好写哈。 男主角为啥那么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是编剧不懂人情世故吗?是编剧没有逻辑思维吗? 不是啊,是因为这部剧要写45集啊!(请高声朗诵这句话3遍)
2. 没有流量,就没有中国影视剧的资本盘。
我们现在可以更便捷的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信息来源的丰富却没能改变社会反馈越加相近的事实。很多人不约而同的选择相信某一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对抗着他们认为强大而邪恶的力量,比如流量。网络是民主空间,同时也是党同伐异的空间。我们使用最恶毒的语言,更甚至于,我们倾向于让我们不喜欢的人消失——某某滚出影视剧。更可怕的是,我们很多人潜在不经意的选择把跟我们意见不一样的人赶出我们的世界,比如我们拉黑他,我们踢掉他,我们封他的号,我们让他对我们不存在。于是每一个群落当中,qq群、微信群、微博都是高度的同质性,我们都是一样的观点,然后我们互相加油、我们互相鼓劲儿,我们越来越在我们的观点当中,变得非常非常的坚定和激烈。
以下,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我想说的这些不一样的意见,并不是为了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而哗众取宠,我能保证的是,我想说的,并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和立场。我的认知和思考,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流量,就没有中国影视剧的资本盘。业内所有的问题,都不是资本的问题,也不是流量的问题。流量不是原因,流量只是现象。
202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的剧目一共498部,16485集。除了正午阳光的《山海情》,《乔家的儿女》,还有建党百年的献礼剧《觉醒年代》《山河岁月》等,能够为人熟知的,还真的只有流量拍摄的剧,哪怕是被吐槽,至少也被提及。不要质疑为啥资本总是使用流量,哪怕是B站视频点评UP主,也很少去提及那些质量精良而又小众的剧。我特别希望会有UP主很诚恳的介绍:这部剧哪里好,哪里不好,评分6分,无聊的时候可以消磨时间,推荐给大家。而不是那些非常统一的说法:这部剧是流量演的,抵制!国产剧都是垃圾,不看!
从某种立场看,资本是邪恶的,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资本是中立的,无非就是赚钱嘛。即使除去片酬,影视剧投资是非常大的。前几年有一部剧,我实在想不起名字了,大概是豪门爱情剧,有一幕是游艇出游,被全网群嘲其在游泳池拍摄。而且明明是豪门,服化道是那么的粗制滥造。现代剧是投资最少的类型剧,可当时制作公司也投了一个多亿。
那年元旦的时候,跟这部剧制作公司的人一起喝酒,聊这个剧。有意思的是,他们就是想拍这种赚快钱的粗制滥造剧。以下为原话转述:他们也羡慕正午阳光这样的制作公司,但他们的定位就是粗制滥造剧集。正午阳光有好的剧本,拿捏不住不敢拍,可以原班人马先拍别的剧,美其名曰练练手,再全体拍那部好的剧本。但他们的制作模式,就是快。一个亿的投资,组建团队,拍摄,后期,播放。一年之内,就能收回投资。懂得一点财务知识的人都明白,一个亿的现金流,能在一年之内回笼,这是多么吸引人的。但他们公司的制作模式也是在业内少数的,因为老板跟芒果的关系特别铁,基本能保证拍出来的剧集,只要质量不是太差,都能卖给芒果。是的,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中国一部分剧集的制作,并不是按照,拍摄,拿到许可,找买家的市场逻辑。大部分上星的剧集,在立项的时候,基本确定是能上星的,比如献礼剧,比如某部分的军旅剧,抗战剧,比如某些有社会价值的剧,比如制作公司有关系的剧。
资本选择流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流量至少可以保证,这部剧最后能够卖给各种视频平台。赚钱嘛,总是想着收益的,剧集的质量就不在资本的考虑之内了,毕竟他们从播放平台手里拿钱,而不是观众。当然,流量出事之后,资本也会赔的血本无归。市场投资,有赚有赔。心平气和的考虑,如果我是资本,我可能也不会去投498部剧中,无人提及的剩余的那400多部吧。
偶尔听到有人说,让流量滚出影视剧,还中国影视剧一片晴天。这套话术,听起来很美好,但在我看来,似乎违背现实。如果没有流量,很多投资可能直接撤回,因为他们实在不敢在498部剧集中随机roll点。更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影视剧质量跟国外的差距,现在很多观众忍受着粗制滥造的服化道,不合逻辑的剧情,令人无语的台词,还自发的到处宣传推广,难道不就是因为流量吗?如果没有流量,他们还会看国产剧吗?或许。但美剧的到处突突不刺激吗?英剧的现实批判不犀利吗?日剧的推理不烧脑吗?韩剧的霸道总裁不帅吗?泰剧的CP不甜吗?我更担心的是,流失的观众是很难挽回的,尤其是观影习惯的培养,有时候需要三五年,甚至十年。我们已经丧失了叙事模式,再丧失叙事节奏,在文化话语权的场域争夺中,我们还有多少优势呢?
呜呼!是我这一辈文字工作者的无能,是所有影视制作者的无能,让大家不得不忍受流量。我这并不是辩护,辩护的本身也是预先认定了有罪。至少,我对流量的态度是中立的,它有道理的存在,它的存在即合理。
同时,我认为,烂剧的存在也是合理的。诚然,我们都希望制作公司都是正午阳光。这套话术,听起来很美好,但在我看来,似乎违背现实。任何一个理想的影视市场,都应该是一两个顶尖制作公司,能够提供一年一两部经典剧集的制作。一大部分制作公司,能够提供大量的质量过关的剧集。还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拍摄一些烂剧。如果每个制作公司都是正午阳光,那么,那些刚刚加入行业的新人,到哪里去练手呢?美剧也有非常多的烂剧,烂演员,烂编剧,只是一小部分的好剧,翻译过来,被我们熟知而已。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我始终觉得目前只是个阶段,慢慢来呗。
3. 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存在先天缺陷之类型化作品在现实背景中无法逻辑自洽的问题
以下,都是2022年4月的观点,或许之后,因为知识的增加,认知边界的拓展,观点会有所变化。
网络小说改编剧本,只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网络小说改编从2003年就开始,其中不乏一些经典作品。《亮剑》也是网络小说改编,所以其中有部分伤痛文学的影子。第二年,国家出了专门的政策,遏制网络小说改编剧本的泛滥,但后来,互联网入驻影视圈,网络小说改编成剧本的风潮逐渐定性。
当年互联网某公司,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态势,强势期望打通整个娱乐产业,是的,整个娱乐产业,整合了网络文学网站,游戏平台,网络播放平台,电影院等,企图将作品也搞成美国的IP模式,但却忽略了美国的IP模式,有着迪士尼公司数十年的摸索和娱乐产业的工业化支持。但这种互联网思维试图将韭菜一割再割的思路,无疑是对的。
我个人不觉得IP模式是好的,它无疑是创作思路的枯竭。一个IP的成功,可以不停的收割粉丝的钱包,但是某部作品拍到第8部,甚至第20部,完全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只是制作公司能下蛋的金鸡。我并不是说,这样的模式不好,但现在市面上全是这种模式,投资商和影视公司都只愿意拍摄续集,原创剧本在影视界只能夹缝生存,再也不见曾经的百花齐放。这已经是行业落寞的起始。
但是,反过来思考,如果不采用网络小说改编的形式,又能怎么办呢?当年大规模采用网络小说改编,主要是因为便宜,最早的网络小说都是被平台打包卖的,一本5万,10万的都有,对于制作商来说,成本低,而且还有那么多抄袭不给版权费的呢。目前国内的编剧,仅靠原创剧本,无法支撑这么多电视台,播放平台的需求,也无法能搞定一年500部左右的原创剧本创作。所以,网络文学改编,只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网络小说不适合改编剧本
电影是一种商品,电影公司靠电影这种商品来谋利,所以观众作为消费者的反馈和购买及其重要。而电视媒体从来都不是靠节目内容,而是靠广告的成功运营。电视观众的意见并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电视台注重的是商业体系的有效运营。
虽然,目前我们依旧把上星电视剧和仅仅在网络平台播放的电视剧等同,这里我指的是观众,上星电视剧和网络平台播放的电视剧的审核部门是不相同的。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区分着看的。目前的问题,从业者并没有很好的认清作品的性质,不能确定商品的性质,谈顾客,谈行业,谈工业化,都是高屋建瓴的空谈罢了。提出这一点,主要还是目前创作环境的问题,过于严肃,过于管制,但又过于混乱。
日本的影视剧也是依靠其动漫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但是日本的同人文化是有几十年的历史的,影视观众非常乐于接受二创,魔改。当然改不好还是会挨骂。美国的IP要比普通观众想象的还要丰富,有20多种之多,广告,音乐,全都可以作为IP的素材进行改编。尤其经典人物和作品并不会因为改编而遭到大规模的抵制,比如黑人的上帝,性转的福尔摩斯等等。
但国内的问题,从来不是观众的错。制作公司虚假宣传的问题,行业管制的问题,另外,我最想说的是,网络小说本身就不适合改变成剧本,类型化作品本身的先在结构,必然导致其改编在现实背景中无法逻辑自洽。
布莱希特的戏剧教育理论,有着二战之后,全球思想界反思的深刻背景。但对于娱乐至死的今天来说,影视剧的娱乐性要远远大于教育意义。当然,不能否认积极正能量的传播,但电视剧嘛,不过是消遣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前面我强调或许我们应该把上星电视剧和仅仅在网络平台播放的电视剧分开来看的出发点。
这样,或许有一天,咱们影视剧也可以有杀手,小偷, 特殊行业女性作为主角,主角的人设不会因为龙傲天,绿茶婊就被骂,甚至还可以出现一些心狠手辣,六亲不认,不折手段的,不那么圣母的,不那么伟光正的主角。
但是,也要反问,中国的电视剧观众是否能接受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主角? 是否能接受一个热爱权势,没有亲情的主角? 是否能接受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渣男,渣女的主角?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视剧剧本改编很好的原因,就是将一部非常类型化的小说,改变成主旋律上星电视剧的剧本,这其中的难度是很大的。单单说主角的人设问题,这是能够支撑小说或者电视剧最重要的部分。类型化小说中,有着更广阔的空间,读者也愿意接受,但上星的电视剧很难的一点就是平衡各年龄段的不同审美偏好。正如这部作品,类型化小说绝不会选择一个伟光正的人设,因为后期剧情冲突感会减弱,换句话说,噱头不够。网文的受众更喜欢搞事的主角,搞大事,看的才爽,读者才愿意花钱订阅下一章。情节非常具有争议性,有人愿意在评论区吵架,这文才热闹。但是这种人设改编成电视剧,经常被诟病的“龙傲天”。被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规训过的70后,80后自然对这样的角色设定没有好感。
而且大多数网文作者的写作水平不行,笔力不够,除了主角是圆形人物之外,大多数配角都是平面人物,主角龙傲天虎躯一震,自有小弟拜服,对立的都没啥好下场,但电视剧这么拍行吗?《特战荣耀》这部剧的配角的出色,恰恰说明了导演和编剧,并不是想写一个牛X轰轰的主角如果大杀四方,而是真的想表现当代军人的特色,还夹杂着一些社会关怀的内容。凭此,我就能给9分。
但是,这部剧的改编,尤其前三集还是没能逆天改命的解决类型化作品本身的先在结构,必然导致其改编在现实背景中无法逻辑自洽的问题。今年的情人节电影,充分的说明了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存在先天缺陷,这是任何编剧都无法克服的。
网络小说的接受者,无意识的通过层层的筛选,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已经架构了相同的期待视野。
首先,当我选择某点网文网站,我大概率的认定男主开后宫的合理性,或者男主会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青梅竹马,红颜知己,知心爱人等不同的女性关爱。我可能会对这种模式颇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男主,类型文的观感。当我选择某江网文网站,我大概率的认定男女之间,或者男男之间,能有甜甜的,纯纯的爱情,而不是荷尔蒙作祟的果体吸引。如果中途换男主,必须提前说明,不然被骂死。所谓的排雷,不就是在筛选同一的期待视野吗?
其次,当我选择某一类型文的时候,我已经在脑海中架构了某种场景设定。比如,校园文。在大部分读者心中,校园文的场景,难道是一个教室60人的高校重点班,桌子上全是卷子,7点早自习开始,10点晚自习结束的时间内,都是在自己座位上刷题吗?不,校园文的读者,脑补的场景都是日剧的樱花烂漫,台剧的阳光明媚,甚至同桌都是Netflix在各国拍摄不同版本的Elite中的富家子弟。但是,国产电视剧中校园文的拍摄,两面不讨好。既不能够还原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不能够解决现实背景的逻辑自洽。所以,青春爱情剧,无论在国外多么的有市场,在国内全军覆没。今年的情人节电影,充分的说明了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存在先天缺陷,这是任何编剧都无法克服的。
最后,网络文学的类型文自身存在着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设定,这种设定对于目标接受者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现实中是不能逻辑自洽的。 比如,《假千金获得系统后走上人生巅峰》,自己瞎编的哈。 真假千金文是爽文中的一大类型。读者并不在意为啥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一定会发生在贫富差距巨大的两户人家中,读者也不在意为啥2022年还有指腹为婚。读者也不在意公平正义,而是跟着主角改编立场,真千金是主角的时候,读者会天然的具有同情心,假千金是主角的时候,读者又能感同身受命运捉弄的无奈。这类文学的读者痛点,并不在于逻辑自洽,现实思考,而是打脸,甚至打脸的对象,打脸的原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打脸的程度和打脸的过程,只要够爽,一切都能接受。
系统文也是类型文学代表之一。建议所有想尝试网络文学的小伙伴,第一部作品选择系统文,因为这是最简单的外挂。系统的存在,可以简化剧情冲突的原因,而这是剧情设置对于新人最大的苦手。这一套,从无至今都在使用,古希腊戏剧的降神仪式,中国白话小说中主角绝处逢生时刻,总会有一阵风吹过,神仙的出现。但现在,我们统一叫系统。主角角色行为OOC,没关系,系统设置的任务可以解释。剧情写不下去,没关系,系统可以强行结束旧任务,或者发布新任务。而且,系统的存在,可以直接架设文章的进程。我想说的是,类型文不需要去解释什么是系统,系统发布的任务逻辑是什么,系统任务的奖励是否合理,如何在物理上,时空上实现。只要提及系统,我们就认定了某种金手指的存在的可能性。
以上两个例子多少能够解释为什么现在电视剧的剧情单薄,人物倾向于纸片化,一部分的原因是类型文改编的剧本拍摄成小说的时候,为了迎合原著读者,特意放大其吸引人的特质而造成的。《小时代3》上映之后,我们是做过大规模的调研和市场调查的,从票仓收入角度,完全能够解释这一部在评论届无数恶评的作品,为啥那么有市场。而后,2016年《幻城》这部剧的造型——白发,美瞳——在当年也是被从业者批评。但是这部剧的造型,是经过很多市场调查,最终完全为了目标受众者拍摄的。
我从来不认为迎合观众有什么问题。电视剧就是一种娱乐的消遣。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迎合观众的类型剧不够,如果电视剧能够如同网文一样,数十种类型化,才是创作者的百花齐放。但现在,电视剧只有四种类型,而且这四种类型中大部分的电视剧高度重合。2019年,在横店的手撕鬼子剧,一个月有30部以上,很多群演的衣服都是公用的。
而且,当类型文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其层层筛选的机制就不起作用了,它必须接受所有年龄层,所有性别,以及所有期待视野的审核,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冲突,尤其是在影像化之后,逻辑自洽的问题马上的凸显出来。比如,《假千金获得系统后走上人生巅峰》。在网文中,如何定义人生巅峰?如果是娱乐圈文,那么女主必然流量和影后于一身,还能拿奥斯卡。但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可说的原因,直到美国从世界地图上消失的那天,都不会有一部中国电影,中国演员得奥斯卡的非外语片奖项的。而对人生巅峰的网文定义,最好写的一种方式就中国首富,世界首富。但是,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必然会遭到谩骂——中国电视剧不接地气!更不用说其中的逻辑自洽问题,一集2000块钱的编剧,如何能够理解万亿帝国的从无到有呢?
所以,网络小说改编剧本,本身就带有着原罪。这是编剧无能为力,或者是这一届的编剧能力不够,无法改变的现实。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多有偏颇。
全部回复20 显示全部楼层
东德 发表于 2023-10-26 01:25: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觉厉[思考]
abars 发表于 2023-10-26 01:25: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难看懂吗?我之后写的通俗直白些
dreamvs 发表于 2023-10-26 01:26: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我是开玩笑啦[酷]
moi7889 发表于 2023-10-26 01:26: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深度[赞同]
buyidaifu 发表于 2023-10-26 01:26: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我觉得你说的思路很对,但是,孙悟空的成长也是很好看的,特战荣耀这个成长,实在有些牵强了……真的接受不了一个要花好几十集去学会服从命令听指挥这么个基本道理的所谓病王,我家就是军人家庭,如果一个在家“当过十年兵”的高干子弟进了部队是这个画风,恕我直言过分了
焦波 发表于 2023-10-26 01:27: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感觉已经没什么编剧愿意沉下心来写剧本了,因为可能投的人也不多。都是小说出名了,别人就投,因为小说自带热度,感觉拍成剧能赚[捂脸]
shongliyong 发表于 2023-10-26 01:28: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好
yang1030 发表于 2023-10-26 01:29: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刷完毕,除了一些桥段很熟悉,能融入秦戈,军改以及对特种部队未来的思考,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许三多当年我也很爱看,一个比普通人还笨点兵成长为老a,现在想来也算爽文!不过兰晓龙和康洪雷厉害,剧本写的好,台词也好,我那段时间能把钢七连连长那段话背下来<特战荣耀>开始以为是流量为主,本不想看,但是疫情居家实在无聊,就是从雨夜哨所和毒贩对决这段,老狗吸引了我,然后慢慢的群像出来了,郭笑笑…不错![惊喜]
twinsbbs 发表于 2023-10-26 01:29: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啊,因为原著是网文的《中国特种兵之特别有种》,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人设了。这种人设在网文非常受欢迎的,可是拍成电视剧是真的,,,,
123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