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炎帝,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复制链接]
dzq2828 发表于 2023-8-19 09:16: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中国的上古传说归之为神话,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学界是很有市场的,直到现在也不乏有大量的追随者,在这些人看来,似乎承认炎黄的存在就是无知,是民族主义情绪作祟。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仅仅了解一个表象之后就急匆匆地去下定义了,更有甚者,连那个表象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多思考一点,得出来的结论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不认同早期学者们的大部分观点,但我认可早期学者们的努力的,他们的工作也非常有价值,在信息获取方式匮乏的情况下,能得出那样的结论已经很了不起了。
问题在于,某些错误结论直到现在仍被奉为圭臬,这就是现代学者们的悲哀了。以下内容是我当前对炎帝的理解,也是我第四次讨论炎帝了,每次都会否定一些自己之前的结论,应该还会有第五次、第六次……。
炎帝与神农氏

炎帝是炎帝,神农氏是神农氏。这个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二者被整合不会早于西汉,我当前的结论是:神农氏和炎帝被整合发生在东汉时期。
在《史记》中,炎帝与神农氏是彼此独立存在的,所以大家在读《史记·五帝本纪》时要注意辨识角色,不要被后世的注疏带偏了。
不同的炎帝

在这里,我需要提及一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一书,《帝王世纪》当然有它自身的价值,但它的价值局限于魏晋那个特殊的年代,不建议研究上古历史及传说的时候以它为参考。
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炎帝是与黄帝发生阪泉之战的炎帝,即《史记》所记载的那个“欲侵陵诸侯”的炎帝,这个炎帝更像是一个符号,他是炎帝一族的几位首领整合的产物,与真正的炎帝出入较大。
真正的炎帝见于《山海经》和《左传》,我们可以把阪泉之战的那个炎帝看作是《山海经》炎帝的后裔,二者相差数百年之久。为了区分,在下文中我会把《山海经》炎帝称之为炎帝,而把与黄帝发生战争的炎帝称之为末代炎帝。
炎帝与祝融

讲炎帝是绕不开祝融的,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知识点:上古时期的祝融有两个,一个较早,一个较晚,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较早的那个祝融。
上古有“三皇五帝”之说,因为三皇的传说太过久远,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史记·五帝本纪》里只记载了“五帝”,后世文献自由发挥,于是有了多个版本的“三皇”,通常被认可的是“燧人、伏羲、神农”和“伏羲、女娲、神农”两个版本。
然而还有一个版本,即“伏羲、祝融、神农”组合,这个说法是《风俗通义》引用《礼》的,其年代要比其它版本都早,却没被普遍接受,可能是后人无法理解,祝融凭什么可以同伏羲、神农并称?
如果按《山海经》的记载来看,祝融是有这个资格的。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山海经·海内经》
“江水”对应的是长江中游地区,大致就是今天的长江流经江汉平原的那一段,祝融及其后裔们在这里重启了农业生产,即所谓“是复土壤”。
需要先说明的是,在中国上古传说中存在一个治水脉络,即:共工-鲧-禹-冥,以共工为最早。而上古时期的江汉平原以稻作农业为主,这就需要水进行管理以便于进行农业灌溉,作为祝融的后裔,共工治水成为一种必然,最后成为传说中的水神的逻辑也在于此。
长江古称为“江”,其实就是“工水”,这里的“工”可能源自共工的“工”,而“江”字的音可能要更为古老,也就是说,“江”字的音和形应该是有不同来源的。
那么,作为稻作农业的开创者,祝融显然是有资格被列为“三皇”的。
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是,祝融从何而来?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山海经·海内经》
这里的“生”可以理解为族群分化,根据这段记载,可以得知祝融一族是自炎帝一族分化出来的。
至此,根据《山海经》,我们可以整理出一条自炎帝至共工的家族脉络。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
共工与夸父

在上古传说中,共工是个独特的存在,从颛顼到禹,似乎什么时代都能见到共工的身影,那么,共工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物呢?
探究共工,需要把《左传》、《国语》和《山海经》结合起来。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而《山海经·海内经》有:
共工生后土。
那么,共工至后土的脉络基本是可以确定下来的,接下来就是后土的脉络。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结合前面的结论,至此,我们可以整理出一条自炎帝至夸父的家族脉络。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
虽然我们还无法判断共工的具体时代,但我们可以通过夸父的事迹来反推出共工大致的时代。
夸父、蚩尤与黄帝
夸父被杀死了,蚩尤也被杀死了,杀死他们的是同一个人——应龙,这件事也被记载在《山海经》里。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那么,应龙又是谁?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



至此,结论已经很清晰了,夸父、蚩尤、黄帝为同时代,而夸父又是共工的后裔,那么,共工显然要早于黄帝。
说炎帝与祝融早于黄帝可以理解,讲共工也早于黄帝似乎与我们过往的认知出入很大,但如果从《国语》的记载来看,共工早于黄帝才是合理的。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国语》
“伯”通“霸”,“九有”指的是“九州”,这段讲的是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儿子后土能平整九州的土地。
在所有的历史文献记载中,都讲逐鹿之战后黄帝一族掌握主动权,炎帝后裔始终处于配角地位,如伯夷父辅佐颛顼(《吕氏春秋》)、伯夷辅佐尧(《国语》)、四岳辅佐禹(《国语》)等,共工和后土称霸九州显然是插不进来的。
那么,逻辑上就只有一种可能,即“共工氏之伯九有”发生在逐鹿之战前,且晚于“神农氏世衰,因为是在“神农氏世衰”之后才是炎帝一族的崛起,在此之前,诸侯们以神农氏为天下共主。
如果要验证上述推论,传世文献已经给不了我们太多帮助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古结论来探知一二。
按史料推知,黄帝所在的年代不晚于距今4800年,根据前面的结论,共工和祝融所处的年代必然要早于距今4800年,而我们前面又讲过,祝融的迁居地是江汉平原,那么,4800年前的江汉平原对应哪一种考古学文化呢?
距今5300年-4600年区间,江汉平原的主导文化是屈家岭文化,最不可思议的是,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屈家岭文化北向挤压仰韶文化,导致仰韶文化终结,庙底沟二期文化兴起,而庙底沟二期文化不同于仰韶文化的地方在于它含有明显的大汶口文化特征,所以一直以来,庙底沟二期文化被认为是仰韶文化向中原龙山文化的过渡期,事实可能并不这么简单。
事实上,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大汶口文化特征并不是直接来自大汶口文化,而是更接近于屈家岭文化,而大汶口文化又是屈家岭文化的前驱之一。
如果我们尝试着把屈家岭文化对应祝融和共工,仰韶文化就可以匹配神农氏,已知仰韶文化是由渭水流域的半坡文化发展而来,粟农业为主,这恰与神农氏来自渭水的传说相符,那么,短暂而又辉煌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4900年-4800年)就只能对应共工氏至夸父这个时期了,显然也是吻合的。
因为屈家岭文化的最主要前驱是大汶口文化,那么,我们只要证实炎帝能对应上大汶口文化,前面的整个假设就能实现逻辑上的自洽。
大汶口文化与炎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
这段记载就是《精卫填海》故事的源头,此处的“东海”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地理名词东海,而是东方的大海,其所涵盖的范围要比东海大得多。
由女娃溺死在东海,且被记载在《山海经》的《北山经》里可推知,炎帝一族所居离海滨不会太远,且比较靠北,按《山海经》的叙述方式来判定,基本不会超过淮水。
而根据距今5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分布,炎帝的所在必然会落在大汶口文化覆盖区。



也就是说,按《山海经》、《左传》和《国语》里对上古传说的相关记载,基本可以完美地匹配当前的考古结论。
那么,我们可以对距今4800年前的逐鹿之战进行一个势力假想,黄帝一族的源头在红山文化,夸父一族来自庙底沟二期文化,而作为夸父的盟友,蚩尤一族很可能对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也可能是屈家岭文化,总之二者同源。
炎帝与姜姓

前面讲的是祝融一脉,除此之外,在《山海经》了还记载了炎帝的其它后裔,先给大家提供一张《山海经》里记载的炎帝谱系。



炎帝为姜姓之祖,这个是确凿无疑的,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是祭祀炎帝和蚩尤的,但炎帝本身并不一定是姜姓,或者说,炎帝之时可能还没有“姓”这个概念。所以,《左传》只讲“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也就是说,姜姓是炎帝的后裔,但炎帝的后裔并不仅仅有姜姓。
《国语》又讲“姜,伯夷之后也,……,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显然,这个伯夷同帝尧同时代,但也是说姜姓是伯夷之后,显然,姜姓的出现不会早于伯夷,也就是不会早于帝尧的时代,而真正明确姜姓来源的也是《国语》。
共之从孙四岳佐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简单解读一下,“共”指的是共工,“从孙”指的是亲族的较为久远的后裔,需要说明的是,早期史料中的“之子”、“之孙”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儿子和孙子,“之子”当后裔讲,而“之孙”通常指的是比较久远的后裔。“佐之”的“之”指的是禹,这段的大致意思是:四岳辅佐禹治水,治水成功后,皇天(上帝)赏赐他们,禹以“姒”为姓,以“夏”为氏,成为了天下的王,而四岳以“姜”为姓,以“吕”为氏,成为禹的侯伯。
从逻辑上讲,辅佐禹的这个“四岳”应该是辅佐帝尧的那个伯夷的后代,而他们和共工一样同属炎帝的后代,因此才会有“共工从孙”一说。
总之,姜姓吕氏出现的年代应该是在禹的时代,而姜姓不会早于尧的时代,在此之前的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等可以看作是姜姓的祖先,但其自身并不能说成是姜姓。
讲这个其实是为了反驳《国语·晋语四》的“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我怀疑该段文字被汉晋学者重新编辑过,且编辑时间不早于《史记》,首先,黄帝与炎帝为兄弟的说法不可能出现在先秦,至《史记》叙事时,炎黄双方还是水火不容的,“姬水”和“姜水”也是不存在的,“姬”和“姜”是为“姓”而造的专用字,并无它用,具体考证我会在其它文章中去讲。
炎帝后裔

如果我们的上述推论成立,那么,炎帝一族在距今5000年-4800年的时候就已经遍及“九州”,东至海滨、南至长江、西至渭水、北至燕山,而后来的“华夏”就是在此基础上融合而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从考古文化上探究,来自东方的大汶口文化才是华夏血统的最主要的来源。
而姜姓是较为晚出的,伯夷应该在东边,今山东及河南东部,四岳一族西迁,同禹在晋南建邑,所以,最早的“吕”很可能是在山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20 显示全部楼层
antsarmy 发表于 2023-8-19 09:16:4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读过“秦朝的灭亡意味着轩辕氏真正的覆灭”,原因是自夏到秦以来都是发源自或团结在轩辕氏部落周围。近期读过,炎帝部落和商均是中原文明,而黄帝部落和周都是从西面而来。现如今读到如此思路很兴奋。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共同点[好奇]
KU123456789 发表于 2023-8-19 09:16:5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人发源于东方,嬴姓,传说祖先为少昊,还有共祖的比较大的两支,赵和徐。商人子姓,祖先可上溯到喾尧舜,再往上就是黄尹(黄帝),起源于东北,发展于燕山南麓,今京津及河北,所以黄帝不是西来,而是东北来,但黄帝的后裔鲧禹部落是西来。也就是说,虞、夏与商都是共祖的,指向黄帝。

在商代,子姓与嬴姓为东方盟友,后被西来的姬姜联盟打败,秦人祖先流落西北,所以商亡之后黄帝后裔统治就已经结束了,但秦人继承了一部分商文化。

姬姜联盟是西迁的炎帝后裔,血统上与黄帝无关,但文化上可能受鲧禹部落(齐家文化)影响,所以周族是不讲黄帝的。

商均不是虞舜后裔,而是来自山东半岛的姚姓后裔,姚姓虞国取代了虞舜建立的妫姓虞国,地点就是今河南虞城,虞舜后裔南迁湘地。
a4y 发表于 2023-8-19 09:17: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呀!我决定在看一遍[捂脸]因为有点绕头
bird034 发表于 2023-8-19 09:17: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汶口传到屈家岭……路过仰韶的核心区域而没有改变仰韶?同时期强大的良渚影响了大汶口和屈家岭石家河,是不是更靠谱一点?炎帝在湖北的传说有,o2a的一支成为苗瑶居住在湖北,祖先是大溪文化。o2a的另一个分支从四川北上经青海到达甘肃东南(陇右)然后东进成为北方汉族也就是可能的黄帝后裔。北方汉族联合苗瑶攻打遍布东部沿海的o1a蚩尤部落,并战胜了蚩尤,o2a占领整个山东。以上这些都是假设,是众多假设中的一个而已。
lianyuan1986 发表于 2023-8-19 09:18: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1,东夷(大汶口)到楚地(屈家岭)不需要途径河洛(仰韶)。

2,良渚并没有多么强大,璀璨是因为玉文化招眼,但玉文化是一种巫文化,于战争并没有太大作用。

3,石家河文化并不是由屈家岭文化发展而来,而是屈家岭文化被征服的结果,征服者来自蜀地,其早期路线应该是,东北到西北,延岷江进入蜀地,与良渚有着相似的信仰,但源头的红山文化,也就是说,良渚在更早的时候也是从辽河而来,兴隆洼—红山—凌家滩—良渚。

4,良渚北上龙山是在石家河文化的引领下发生的,也就是说,这次南对北的征服,是以石家河文化为主导的,《山海经》的说法就是“少昊孺帝颛顼”,良渚为少昊,占据山东,石家河为颛顼,占据中原,分别对应《史记》的高辛氏、高阳氏。
zzjj296 发表于 2023-8-19 09:19:0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1、大汶口到屈家岭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经过河洛走南阳盆地进江汉平原,一条是走大别山黄山山脉之间,途径薛家岗遗址沿长江向西进入江汉。战国时期楚国伐齐,走的就是大别山和黄山之间这条通道。也就是说,大汶口要跑去屈家岭石家河地区,要么经过仰韶,要么经过良渚。
2、良渚的强大,可能超出了你的想象。农耕文明粮食储备是文明发达与否的基石,稻作农耕比旱作农耕的粮食产量高出很多,在这个前提下,人口数量、工艺水平、统一的信仰都是影响战争的因素,良渚的石钺可不是闹着玩的。
3、更新世的人口迁徙,沿着固有的山川之间的通道,一直保持一个方向,这个迁徙带来的压力,带动了文化传播,也产生了战争。从中亚高地和印度河流域向东流动的人口,从我国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进入中国,但是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的两条路。一条是北方汉人o2a1和N1*沿着缅甸云南进入川藏高地到达陕甘青地区再延黄河流域东进。一条是南方汉人o1a和o2a2从越南进入,沿着珠江上游到达四川盆地后沿长江东进,o1a一直到达东海然后沿着东海一路北上至山东一路南下到广东的路线。直到春秋时期,楚伐吴,越伐吴,越伐齐,楚伐齐,楚伐越,虽然期间吴国也反向打过楚和越,但是不占领,越灭吴的时候,吴正好在伐齐,根本不回头,老家都不要了,楚伐越的时候,越也在伐齐,也是不要老家了,把都城迁到琅琊去了。这些都很好证实了人类迁徙造成的人口压力传递方向的问题。所以你说的石家河人出蜀征服屈家岭人的路线有可能,但是红山南下形成良渚,就不成立了。
4,这条我就不置评了,山海经惹不起……只是龙山的主体特征是黑陶和玉礼器,这两样都来源于良渚,石家河北上的时候,有黑陶和玉器,而且石家河自己的玉器工艺的确非常精湛,但是和红山一样还没有形成礼器。
听梦 发表于 2023-8-19 09:19: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更倾向于炎帝就是江汉平原的,黄帝则是关中平原的,两家本来就是同宗同源,都是第二批进入中国的o2a。蚩尤则是原住民,遍布沿海地区,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o1a。炎黄要东进,蚩尤要西进,真正打仗的地方应该在豫西河洛地区,蚩尤打败了,整个中原和山东地区被炎黄二帝占领,蚩尤退至淮河以南地区。这个时间段应该是距今4600年左右这个段上,神话中的大战地址出现了偏差,逐鹿之战位置在华北平原的最北面,那应该是另一场战斗,涉及红山文化N1*和中原龙山O2a之间的大战。炎黄和蚩尤的战争大约300年之后,也就是4300年前,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气候巨变,包括古埃及王国在内的北纬30°线文明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中国国内各个地区的文化聚落也遭到毁灭性打击,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4300-4000年这个时间段里,黄河流域的聚落数量从1665个下降到了180个,山西人口减少了85%,中原人口减少了接近90%,山东最惨,人口减少了92%,陶寺革命、客省庄覆灭、宝墩覆灭、良渚、石家河直接消失,中原和山东出现了龙山文化,也是惨淡经营,大约到了距今4000年前,来自中国四面八方的幸存者聚集在河洛地区建立了二里头,这个二里头结合了良渚、石家河、龙山多种文化形式,感觉就是很多末日科幻片灾难结束后人类重建家园的样子,于是华夏文明诞生了。
buyilang77 发表于 2023-8-19 09:20: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地图找一下”独鹿川“
kpyes 发表于 2023-8-19 09:20: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家岭出现在距今5300年左右,良渚也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的,而良渚的前驱并不是河姆渡,而是凌家滩,也就是说,凌家滩在距今5300年结束了,而凌家滩的所在恰是大汶口进入江汉平原的通道,那么一种可能就出现了,由于大汶口的压力,凌家滩迁入东南方向的太湖,取代了本地原有的淞泽和河姆渡。
123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