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干货分享 |《童话》整本书教学案例及精彩点评

[复制链接]
leonx-iii 发表于 2024-7-5 22:30:59|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本书阅读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开展短篇作品集的整本书教学?如何设计阅读单?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六期点灯人飞翔计划·亲近母语培训师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来自深圳市和平实验小学的莫文天老师执教的《童话》整本书教学案例。
苏州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的吴丽华老师、江苏省海安市曲塘镇中心小学的吉忠兰(沉砂)老师对《童话》作了精彩点评。

莫文天
■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第六期点灯人飞翔计划培训师


梅子涵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文本赏析
《童话》是我国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教授的短篇文学集,其中收录的 24 篇文章,有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少年成长故事,也有笔触温情的散文,既是点滴日常的重现,也是童年回忆的温情,更是情感的印记。
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梅子涵认为,新世纪的儿童文学一定是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作为基本存在条件的,这是儿童文学的两个“翅膀”,儿童文学因此才可以高高地飞翔。《童话》正是梅子涵文学理念的汇聚之作,以超凡的“想象”和 幽默的语气述说日常生活中温暖的瞬间,平常但不平凡,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这本散文著作从历史、童话想象、亲情、友情、师生情、日常等多个侧面勾勒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温暖的文学世界,读时或暖暖的喜悦,或淡淡的悲伤,或浓浓的感动,或沉沉的思考。梅子涵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时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现了“最平浅的诗意”,把最平常的事沉淀为最温暖的故事,梅子涵希望用童话的心情和温暖影响生活。正因如此,在阅读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透过故事看到自己的生活的影子。
《童话》篇篇故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细节中饱含情感的浓度,既有诗的意境,又充满哲理。每一篇故事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语言都能感受到梅子涵教授独具一格的“梅式”风格。梅子涵教授善于讲故事,语言风趣,常常用幽默、深情的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简单质朴的文字背后,其实流淌的是智慧、道理与心态,让人感受到文学的品质与气韵。
教学目标
1. 感受《童话》 中作者的语言风格, 读出“梅式幽默 ”“梅式深情 ” “梅式智慧”。
2. 链接阅读和生活体验, 感受《童话》丰富的主题。
3.探讨“童话 ”, 理解“用童话的心情和温暖影响生活 ”。
读后交流
一 、初思“童话 ”理解, 畅谈阅读印象
1.教师提问:你觉得童话是什么?你见过童话吗?
2.教师介绍《童话》, 是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的短篇文学作品集。
3.学生交流,《童话》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4.教师相机总结学生回答,《童话》是一本好玩的书 、一本动人的书 、一本深刻的书。

二 、交流阅读感受, 体会“梅式 ”风格
(一) 感受“好玩 ”
1. 教师提问:你从哪里感受到好玩?
2. 学生交流觉得好玩之处。
3. 读出“好玩 ”, 出示片段, 学生朗读。
等你从日本回来再打我?我可不怕你了, 我会在手上装一个反弹器, 你打我, 我的反弹器就会让你自己打自己,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直打下去。
爷爷的名字叫“董和声”, 如果我给他起名字, 就给他起个“董事情 ”, 因为他经常对我说, 小孩子要懂事情, 而且还问我:“知道吗?”我当然说:“知道的。”如果我说:“不知道 ”, 那么太不懂事情了。
“我同意!小时候我妈妈也老是说吃嘴巴子,吃嘴巴子很疼的,我宁可吃几个屁股!”。

4. 总结“好玩 ”。
课件出示:“哈, 这个故事好玩吧?当然好玩 。我可是不喜欢写不好玩的故事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写不好玩的故事我自己也觉得不好玩啊!”——梅子涵
老师小结:在读《童话》的时候,不论是情节 、人物还是语言都会让人觉得好玩,一读就喜欢,这是因为梅子涵笔下的故事都带着些“梅式幽默 ”。
(二) 感受“深情 ”
1. 教师提问:你在阅读时有没有被打动呢?
2.学生交流觉得动人之处。
3.读出“动人”, 出示片段, 请学生朗读。
那时,我看不见自己。我只顾着在跑。我只顾着保护妈妈。我只顾着看妈妈的车有没有摇摇晃晃。我只顾着说“妈妈,别……紧张”“慢……一点”“妈妈……扶好龙头”。我只顾着均匀地呼吸,不让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我只顾着看着柏油路面在急速地往后退去。我只顾着看见又跑了一站,又跑了一站……
4.总结“动人”。
课件出示:“故事讲完了。你没有很失望吧?我知道你不会很失望。如果你很失望,那么我对你也很失望。”——梅子涵
老师小结:梅子涵爷爷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常,他把他的深情和细腻藏在情节中, 藏在他笔下的人物里,藏在他的句子中,这就是“梅式深情”。他相信有爱的人一定读出了感动,读出了真情,相信你们没让作者失望。
(三) 感受“智慧 ”
1. 教师提问:你在读《童话》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有些句子或是故事让你觉得很有道理, 引发了你的思考?
2. 学生交流觉得有哲理,引发思考之处。
3. 读出“智慧”, 出示片段,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你看,升旗仪式的时候,同学们都站得笔直,一动不动,可是老师却一点也不笔直,有的还歪歪斜斜,相互说话,一点组织纪律性也没有,根本不懂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可他们批评起我们来,每一句话都是笔直的,切中要害,就算根本没有切中要害,他们也以为切中了要害。有一次,有个作家到我们学校来,我们激动得要命,买了书排队请他签名,排很长的队, 老师也买了书,他们说:“排好队排好队,我们看哪个班级的同学最守秩序。”可是他们自己却不排队,跑到前面让作家先签名, 还让作家为他们的小孩写几句勉励的话。
——《假装校长》
“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 让他和我说话!”我大叫。
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是一个“ 面貌 ”!
……
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我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这已经是六月了!
他没有避开我的手, 猛然流泪了, 大滴地落下来。
……
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不是上海人吧,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
这么说着, 我也流泪了。
觉得温暖, 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 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
——《快递》
最可怕的是吕老师。他人很好,绝不会让你难堪、出丑,像何老师那样,两 个女生给一个经常在《少年文艺》上写小说的作家写信,她就说是床底下的风筝想往天上去。打哪儿说起?这种老师!她自己算是床底下的风筝还是天空中的风筝?不精神抖擞地希望飞向天空的其实根本就不能算风筝,而是纸片。
只想无精打采地躺在床底下的风筝实际上不是等于纸片吗?她难道就那么喜欢我们当纸片?荒唐!
我们许多人也真的就心甘情愿无动于衷地当了纸片。
——《蓝鸟》

4. 总结“深刻 ”。
课件出示:“我不能老是说一些立刻就能让你们喜欢的故事,还必须说一些你们会渐渐喜欢的故事。一个人要喜欢听立刻就喜欢的故事,也要学会听渐渐会喜欢的故事, 那么这个人就有点儿水平了。”
老师小结:《童话》中我们会感受到“梅式智慧 ”,梅子涵笔下的故事读完会让我们捧腹大笑,也会 让我们心里暖暖的,还会让我们静静地沉思。能引发我们思考的故事,也许你会 一时读不懂,也许你不会一下子就喜欢上。一个人也要学会听渐渐会喜欢的故事, 那么这个人就有点儿水平了。
三、联结生活经历, 再谈“童话 ”理解
1. 教师提问:《童话》 中作者写了很多自己的故事 、童年的故事 、孩子的故事。对你们来说,你有没有在《童话》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引起了你的共鸣?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小结:在不知不觉中, 你们用了一种很重要的阅读策略, 联结阅读策略是指以文本内容为基础,把文本内容与读者的阅读经验、生活背景以及其他相关阅读材料联结起来进行阅读学习的策略。
4. 请学生为《童话》中的一篇故事颁奖并分享颁奖词。

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童话》(单篇) ,再次阅读《童话》。
6. 在这个故事中, 你觉得童话是什么?
7. 在你的生活中, 你见过童话吗?

四 、透过文字看“作者 ”, 拓展其他作品
1. 请学生交流心中的梅子涵, 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 教师介绍梅子涵, 并推荐梅子涵的其他作品, 如《黄麦地》《大作家的文学小课》《风停在哪里?》《女儿的故事》。
精彩点评
吴丽华老师
莫老师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是莫老师的文本分析非常准确地把握了童话这本书的特点。这是一个短篇的文学集,包括24篇文章,既有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少年成长故事,也有笔触温情的散文。我认为准确的文体定位以及文本解读是整本书阅读的关键。
其次,我觉得教学内容是合理的,教学的思路也非常清晰的。我个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也是以儿童小说居多。短篇作品集的教学其实时间也不多,跟莫老师的一些困惑其实是相同的,短篇作品集的教学相比小说来讲,还是有点难度的,尤其是名家的一些作品集散文集。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特的,不拘一格,形态多样,又没有什么定法成规,所以在教学上面好像也没有什么共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拿来就用。一篇文章可能就是一篇文章的读法,有属于他自己的个性的教学法,好像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没有什么原则可依。
但莫老师在实践中给我们提供一些教学的思路。比如说想以主题阅读的形式开展教学,就寻找文章之间的这种关联点。徐世赟老师也有提到过,可以从感受文字的风格、品味语言的味道、对比表现手法的异同,还有像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异同等等。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是很好的一个思路。
梅老师的作品是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的,他的语言充满了诗意、深刻、暖意、幽默、浪漫、天真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梅语体。那么莫老师就紧紧的抓住了这一点,以品味梅式语言为抓手,带学生深入文本当中去体会梅老师的幽默、深情、智慧的语言风格,我觉得这样子的这个设计是非常合理的。
莫老师精心设计了阅读单,引导孩子在阅读时关注语言,积累语言,为上课的深入交流做好准备。先是引导学生自由的交流,好玩之处、动人之处,引发思考之处,让孩子自由的漫谈。老师呈现相关的语段进行赏析,我觉得这一设计相当不错。
当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因为优秀的散文作家,他能够用语言精准的捕捉精微的感觉和知觉,能够用语言贴切地传达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那些语言需要花很多的功夫驻足欣赏,所以我觉得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好像品尝语言文字的味道的这个部分,可能略微有点走马观花了一点。
我觉得还要多花一些时间,要抓住那些特别能够体现作者言语表达功力、表达特点的语句,去细细地读,去挖掘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意味。如果仅仅是漫谈和朗读,或者说只是承接一个片段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格,可能还是不够的。
在这个教学设计当中,还有评选出故事之最,比如说最深情的、最幽默的、最感人的、最荒唐的、最温暖、最勇敢的等,对于短篇作品集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教学方法。
莫老师也呈现出了孩子们比较好的学习成果,这是很不错的,但这能否调整到品味语言文字之前呢?因为我觉得这个环节可能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故事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书,可能放在前面更加合适,然后再来细致地进入到文本的细微之处去品味。要从整体把握全书,还可以提名24篇文章中我们最喜欢的,前五名一起投个票,最终评选出最喜欢的文章。
另外,像这样的一个短篇集,有时候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一些分类,比如说有哪些文章是写亲人之爱的,哪些是表达手足之爱的,哪些是写陌生人交往的,哪些是写成长故事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分类方法,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全书。这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很多优秀的老师,像张学青老师、周其星老师,他们在进行短篇作品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会聚焦到一两篇重点篇目上,进行较为深入的教学。所以我觉得可能特别好的篇目可以进行单篇教学,然后习得阅读的方法,其他篇目指导学生自学,通过阅读单的设计进行一些统整。莫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些涉及,但好像没有充分的展开,这是我的个人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莫老师阅读单的设计非常精心,它为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协助。如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记录阅读的疑问,都能非常好地帮助孩子监测到自己的这个阅读过程,帮助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老师了解学情。
在主题选择方面,我感觉提供的主题关键词好像宽泛了一些,可以结合每一篇文章,将主题关键词再设计得更有针对性一些,方便学生去思考。
莫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在意阅读策略的运用,尤其是阅读单的第四项,帮助孩子将书与自己的生活建立深度的链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不错。
精彩点评
吉忠兰老师
童话这本书我比较熟悉,我也上过这个交流课。莫老师的这个设计和阅读单前面我就看过,当时很惊讶年轻的老师能够用心地做出这样的设计,真的是值得点赞的。
她的课层次是很清楚的,第一步尊重孩子初读的印象,第二步从趣味性、情感性和哲理性来交流。我的疑惑在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联结生活的这个环节,莫老师把孩子写的这些颁奖词放在这个环节,也就是第四大环节的是第四、五、六这个部分。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这个环节可不可以跟前面的第二个大环节相融合,就是通过颁奖词的形式让孩子感受童话里的单篇故事,孩子的颁奖词里面肯定是有层次性的,可能会对应到我们刚才关于梅老师的童话的单篇的三个层次的风格,就是趣味性、情感性和哲理性。
那么这两个环节是否可以融合呢?因为最后第四环节是联结生活,再谈童话理解。我觉得可以跟前面融合,让孩子更充分地去谈,然后再把一些更有深度的理解结合起来。【END】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