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一代英主还是独夫民贼?揭示炀帝时代的隐秘真相

[复制链接]
yanwen 发表于 2024-7-4 23:27:27|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面暴君:隋炀帝的生平、时代及真相》
胡戟 著
岳麓书社
出版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亡国暴君,隋炀帝通常被后人视为残忍无德、荒淫无道的典型代表,本书作者在仔细辨析各种关于隋炀帝的史料后,主张还隋炀帝一个公道。
作者肯定隋炀帝在军事、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举措和成绩,以严谨细腻的笔触重绘他从继承大统、造就隋王朝的极盛到迅速败亡的人生轨迹,重新审视隋炀帝的生平、他所生活的时代及留给后世的遗产,辨析炀帝荒淫无耻的形象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立体呈现这个“暴君”的多个侧面和时代真相,向读者展现了历史的复杂和吊诡以及作者敢于、善于质疑历史记述的勇气和智慧。
>>内文选读
夺宗之谋(节选)
自隋朝建立到开皇末年的20年间,晋王杨广由一个快乐的少年皇子,成长为一位颇有阅历的青年王爷,在他到了风度翩翩的而立之年时,已有灿烂可观的文治武功可以夸耀。这时他不再安分于宗法制度给他安排的将来称臣于长兄的卑屈地位,进而觊觎皇权。向来认为,母后独孤氏在帮助次子杨广实现夺取其长子杨勇太子位的计划中,起了关键作用。关于这场夺宗之谋,我们且先从他俩的这位著名母亲讲起。
隋文帝独孤皇后,传称是河南洛阳人,是后来改的籍贯。独孤氏本是匈奴族屠各之裔。其父独孤信(503—557)是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古城镇)人,曾祖独孤俟尼“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独孤信和宇文泰在武川为乡里,“少相友善”。后来都卷入六镇与河北起兵事件,辗转赴长安,同为西魏府兵的八柱国大将军。独孤信官至大司马,是关陇集团中一个典型的军事贵族之家。后因与赵贵同谋诛执政宇文护,事败自尽。但他的长女为周明敬皇后,第四女为唐元贞皇后(追尊为元皇帝的李渊父亲李昞的妻子),第七女即隋文帝独孤皇后,史称:“周、隋及皇家(唐)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史家所谓后性妒忌,“高祖甚宠惮之”,本质上是对其家族的敬畏。独孤家族的支持,对隋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独孤皇后干政很深,皇帝上朝她也形影相随:“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独孤皇后对隋文帝的私生活也管束极严:“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隋文帝五个儿子,全是独孤皇后所生,他曾因此自诩:“前世皇王,溺于嬖幸,废立之所由生。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不想还是祸起萧墙,骨肉相煎,这父子六人竟无一得终其天年。独孤后煞费苦心处处提防,在私生活上不给隋文帝丝毫自由的政策,并不能在他们的帝王之家维系至亲骨肉间的脉脉温情。最终导致悲剧性结局的原因,不能不说独孤后有相当的责任。她对次子杨广的偏爱,影响了夫君,使儿子们心理上失去平衡,从储位之争开始,演出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宫廷惨剧。
杨广争宠,乖巧地在母亲身上下功夫。他“美姿仪,少敏慧”,从小为父母钟爱。长大后,“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太子勇也“颇好学,解属词赋,性宽仁和厚”,但是“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大大咧咧,被处处投父母所好的兄弟钻了空子。对比之下,他俩给父母留下好恶迥然不同的印象。

隋代《游春图》(局部),图源书中插图
独孤后最恨姬妾生孕,杨勇却多内宠,最受宠爱的云昭训和后宫其他姬妾为他生了十个儿子,气得独孤后直骂猪儿狗崽,“有如许豚犬”,而自己亲自选定的太子妃元氏,却被拒于夫妻生活之外,开皇十一年(591)又暴亡,被怀疑是毒死的,“后弥不平”。杨广却“唯共萧妃居处”,他学父母“后庭有子皆不育”。杨广一生仅三个儿子,独孤后生前见到的长子昭、次子暕,都是萧妃所生,“后由是数称广贤”。
隋文帝夫妻比较节俭,“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这里是说,他们平时的衣着也不讲究,因为豪华的涂料印染或手绘的礼服是不能洗涤的。独孤后拒收价值八百万一箧的明珠,和因不事涂抹化妆,宫中竟找不出一两胡粉等故事,当时都传为美谈。杨勇却“文饰蜀铠”,隋文帝很不高兴地训诫他:“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汝为储后,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而“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人们早就传说,杨广“躬履节俭,有主上之风”。杨坚夫妇偶尔出访,在次子杨广家里看到的,是老丑的佣人,素缣屏帐,乐器的弦也是断的,还满是尘埃,皇帝以为杨广不好声色,对他赞不绝口,“由是爱之特异诸子”。
有一年冬至日,杨勇穿上太子法服,在东宫设乐,受百官朝贺,引起隋文帝猜疑,下诏禁止此类僭越行动,“自此恩宠始衰”。杨广在入朝后将还镇扬州时入宫告辞,向母后泣诉:“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谗谮生于投杼,鸩毒遇于杯勺,是用勤忧积念,惧履危亡。”激发母亲无限伤感,“自是后决意欲废勇立广矣”。
受《隋书》的观点“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的影响,历来认为促使隋文帝废立太子的都是上面这些故事,杨勇奢侈失宠,杨广矫情夺嫡成功,独孤皇后是决定性的人物。实际上,这是隋文帝本人的重大抉择,由于对长子杨勇失去了信任和耐心,他转而选择了在各方面都有出色表现的次子杨广为自己的储君。因为,杨广正如《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作者指出的:“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
隋文帝对杨勇本无恶感,自己建隋称帝之初,毫不犹豫地立了世子杨勇为皇太子。“上使太子勇参决军国政事,时有损益,上皆纳之。”当时准备按检逃户和徙民实边两事,就是采纳杨勇的意见而放弃的。后来他“文饰蜀铠”和令东宫妇人“服兵帜”等一些事,也还说不上多么奢侈荒唐。他的失宠,主要是隋文帝疑心太子不肖,有篡权行迹,“畏其加害,如防大敌”。为此把强健者全部调离,削弱了东宫宿卫。实际似是过虑,证据并不足。杨坚临终前又想恢复杨勇的太子位,就说明当年废他并无实据,要不然议废时李纲也不会冒死为杨勇辩护。
更主要的原因是,当太子杨勇越来越让皇帝失望的时候,晋王杨广却如一颗明星在政坛上冉冉升起,随到之处,建功立业,饮誉朝野。隋文帝是一位有心于国事的“近代之良主”,他自己开创的新国家,已经宏图初展的开皇之治,要成为万代基业,必须把权力移交给一个最有能力的儿子。于是他抛弃了嫡长子继承的陋规,毅然决定行太子废立的大事。依杨广当时的表现来说,隋文帝做这样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隋书》说他:“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并非确论。决定是他本人理智地做出的,当然也是在独孤后推动下做出的,其间杨素一党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隋炀帝,图源书中插图
作者:胡戟
文:胡戟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