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十块大洋,到底可以买到多少东西呢?有些令人不敢相信

[复制链接]
gxggxy103 发表于 2024-7-4 16:07:15|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孙中山
民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其存在确实给近代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出于对某些事物的考虑,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考虑:民国时期的十块大洋究竟能买到多少东西呢?下面我们不妨来简单了解一下。

民国与货币
据悉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便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当时各省代表纷纷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次年元月,民国正式成立。
后来袁世凯窃国,中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遇。等北洋政府分崩离析之后,蒋介石又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1949年民国政府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在民国期间,我国所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大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最初时货币相对比较统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份、军阀以及割据政权开始发行属于自己的货币,这就导致民国时期的货币制非常复杂。

十块大洋能买多少东西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很难非常准确地判断、衡量出十块大洋的实际购买力。不过大范围来看:
民国时期北方的物价要相对低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物价则要比一线城市低一些。对于民众而言,米粮无疑是生存的根本,那么这里我们不妨以大米为例。

据悉在民国初年的时候,一石大米的价格是6个大洋,贵州安顺地区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因此同等质量的大米只需要3-4个大洋。
不过到了20年代的时候,大米的价格便有所上涨,这一时期的上海,每石大米的售价为10个大洋,即是说,每斤大米的售价应该为7-8角钱。

而等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此时的10个大洋根本买不到多少东西。
后来到了40年代,生活在上海的人花100大洋甚至都买不到一斤米,这个答案实在有些令人不敢相信。由此可见,民国时期10个大洋的购买力需要分时段来衡量。

关于大洋的故事
这里我们不妨再来讲一个关于大洋和作家郁达夫的故事。对郁达夫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位著名作家非常喜欢美食。
从他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下馆子记录。可以说这位作家每个月的稿费应当都被消耗在了饭馆里。

据悉他曾经在1923年的时候邀请沈从文去四如春饭馆海吃饭,彼时沈从文的生活完全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二人吃晚饭后,郁达夫直接掏出5块大洋买了单,而找零的钱则都交给了沈从文。这件事情令沈从文印象深刻,一直到晚年,沈从文在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也忍不住感慨。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大洋此时的购买力相对还可以,不过到民国中后期的时候,大洋购买力越来越弱。如果有人想请别人下馆子,那么5块钱的大洋绝对远远不够。
据老一辈人回忆,在那个年代,请人吃顿饭轻轻松松就能花几十大洋,而要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些饭店,那上百大洋都可能不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