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层次越低的人,优越感越强

[复制链接]
村痞 发表于 2024-7-4 15:17:04|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勿以身贵而贱人,
就是最难得的慈悲。
作者:洞见Leyla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孔雀定律”?
孔雀在开屏的时候,会竭力展示自己艳丽的尾羽。
但当它炫耀自己美丽的同时,一转身就是丑陋的屁股。
生活中的有些人,就像孔雀一样,热衷于炫耀自己拥有的东西。
要么是财富、要么是地位,亦或是独特的身份。
他们会寻找一切恰当的时机,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但实际上,这种外在的优越感,往往暴露了他们内在的浅薄。
层次越低的人,优越感往往更加显著。
1
罗翔曾说:所有的优越感,其实都来源于无知。
我特别认可这句话。
因为高调炫出来的东西,往往只是一个人浮夸和空虚的掩饰。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演员马丽的这个故事。
马丽在爆火之前,有次路过一家奢侈品店,便进去逛逛。
店员看她衣着朴素,似乎立马就懂得了什么。
她先是对着马丽上下打量一番,随后又摆起了高高在上的姿态。
看马丽还没有要走的意思,她又端来了一杯水。
马丽随口说了句:“不用,谢谢。”
没想到店员怼了一句:“喝吧,买不起东西,喝个水饱也行啊!”
这句话说完,马丽心里难过了许久。
她搞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普通人,对方的优越感那么强?
刘慈欣说过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可那些摆出优越姿态的人,无形中也暴露了他们层次不足。
数年前,我刚入职场,和一位前辈共同参加学术论坛。
这位前辈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深厚的造诣,还常常强调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
他最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资本家的可恶,和打工人的心酸。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视他为楷模。
但那次的论坛,却让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在论坛的休息期间,有位服务生为大家端来了咖啡。
由于座位旁边的茶几摆满了其他人的资料,服务生便将前辈的咖啡放在稍远一些的桌子上。
没想到,前辈突然跷起二郎腿,对着他大声斥责:
“你把我的咖啡放在那么远的地方,我怎么可能方便拿?你是不是故意的?”
服务生吓得缩起身子,低头连连道歉。
但前辈仍旧不依不饶,继续尖酸地说了一句:“文化不高,做事水平也这么差劲!”
那一刻,我的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前辈,平时在饭桌上大道理一套又一套。
但为什么同为打工人,却对别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和包容?
作家卢寒冰说:“一个人如果欺下,必然畏上。无他,人性也。”
很多人喜欢靠打压别人,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优越感。
但这种优越感,并非来自条件的卓越,只是源于见识与悲悯的缺乏。
这种以踩低别人换来的优越感,反而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浅薄。

2
关于优越感,我想跟大家分享四句话。
第一句:每个人都是鄙视链中的一环,你看不起别人,别人也同样看不起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说个故事大家就懂了。
罗翔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他一路从湖南小镇,考进了北大,这让他更加志得意满。
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惟楚有才。”
意思是,湖南是人才最多的地方。
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北大有一个湖南老乡会,同学们常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交流感情。
有一次室友去老乡会没有叫自己,这让罗翔很是失落。
他问室友原因,室友却回答:“这次是长沙老乡会,你又不是长沙人。”
罗翔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这个东西是有鄙视链的。
后来,长沙人又组织了一次老乡会,舍友也没有受到邀请。
因为舍友不是长沙城区的,是郊区的。
一个人经历得多了、阅历丰富了,便会逐渐明白:
你引以为傲的“身份”,只是鄙视链中的一环。
你嘲笑别人的不足,其实自己也是他人眼中的笑柄。
恰如杨绛所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所以后来罗翔看清了这一点,戒掉了骄傲自负的毛病,成为现在谦逊博学的名师。
真正厉害的人,是不需要用外在的优越来装点自己的。
能容纳比你好的,也能欣然接受比你差的。
因为出生、智力、成长环境的不同,我们每个人才拥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度。
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活得透彻清醒。

3
第二句:外在的炫耀,其实都是内在的匮乏。
多年前,陈丹青和老师木心在一起用餐。
吃饭的间隙,邻桌来了两个浓眉大眼的欧洲人。
陈丹青问他们:“你们是不是意大利人?”
一问,果然是。
陈丹青仰起头,笑的非常得意。
但木心却告诉他:“你刚去过意大利,你想证明你的虚荣。人难免会这样,但要克制,这是随口就来的虚荣心。”
陈丹青的脸立马红到耳根。
《奥修著作》里写过:“优越感只不过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姿态走路。”
许多时刻,我们总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吃过什么美食、认识什么名人,才能证明我们的见多识广。
可一个人越喜欢借助外物质去粉饰自己,越显示了内在的虚无。
那些见过世面的人,大抵都是平和的。
因为他们不需要别人艳羡的目光,也能在平凡简单的生活中,活得从容和淡定。
人一旦活通透了,就不会再把优越感挂脸上。

4
第三句:所谓教养,是看你怎样对待“不如自己的人”。
一个元宵节,胡兰成陪着张爱玲去上海郊区闲逛。
无意间,他们发现了一座简易的棚子,棚内是一群唱野戏的女演员。
寒冬之下,那些女演员脸冻得通红,嗓子都哑了。
她们就在幕布后面的土堆上描眉换装,看上去很是局促狼狈。
胡兰成瞥了一眼,便皱起眉头,不屑地转身离去。
张爱玲却驻足良久,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一幕。
她说: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女人,再苦再穷,大世界天崩地裂,也挡不住她们活下去。
当时张爱玲在上海已经声名大震,可是她对女演员们却没有丝毫的鄙视。
话里话外,都是敬重。
J.K.罗琳说过:“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不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低的人。”
每个人在面对上司、权贵、朋友时,都会选择伪装。
但往往在面对弱者时,才会暴露自己最真实的模样。
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不会炫耀身份的。
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价值,更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
所以他不需要通过打压别人的方式,来垫高自己。
更不需要通过别人羡慕的眼光,来确定自己的光芒。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5
第三句:深到骨子里的善良,是拥有一份同理心。
作家@牛皮明明,提起过他的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在投资界声名远播,但他在社交场合中有一个特别的习惯。
每当他参与商务活动时,他总是以一身定制的西装亮相,展示他的成功。
然而,和老同学相聚时,他却选择换上简单的T恤衫。
许多人对他的这种转变感到困惑,这位朋友却给出了解释:
“大部分老同学物质条件没有自己好,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运气差。
而是因为自己出生在上海,父母是上海第一批成功的商人,自己的起点就比许多同学起点高。”
得益于这种谦卑的性格,他和同学们至今仍旧亲密无间。
很喜欢一句话说: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
它不过是多了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一份以心换心的善良。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
它不过是多了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一份以心换心的善良。
当我们走过的路越宽广,就越能领悟生命的复杂与多样。
我们不再用外在的优越,去刺痛他人的自尊;
更不忍用自身的安逸,去突显这个世界的差距与失衡。
勿以身贵而贱人,就是最难得的慈悲。

有一回,作家林清玄去买花。
卖花人对他说:“自然界中白色的花几乎都很香,但颜色艳丽的花往往不怎么香。”
人亦如花。
越高贵的人,越不会张扬其优越之姿。
以平等之心处世,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最大的成全。
往后余生,愿你我既能看到盛景繁华,也能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份低调与谦卑。
点个赞吧 ,和朋友们共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