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位国军中将被俘,聊天时说出身份:我是秋收起义副总指挥

[复制链接]
hda 发表于 2024-7-3 17:48:23|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德胜门外有一座占地面积颇大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面关押着数百位国民党高级将领。
当这些“大人物”齐聚一堂,免不了就会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
比如,前国民党中将司令汤尧吹嘘:自己早年间在黄埔军校曾担任过陈赓大将的老师。
前国民党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文强,更是强词夺理地说过:“毛泽东主席是我表哥,周恩来总理是我老师,我不写悔过书,要写他们写。”
不过,无论是汤尧还是文强,他们的吹嘘,都比不过国民党前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的一番言论。

01
1893年4月,韩浚出生于湖北黄冈团风县傅家河水库附近的一个官宦家庭。原名韩德照,又名傅韩浚,祖父当过县官。到了韩浚出生时,已是家道中落。
1908年,14岁的韩浚考入黄州实验小学。三年后,韩浚独自一人离开故乡到武昌当兵。1912年离开部队,前往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
1922年,韩浚前往广东,担任军政府财政厅检察员、广东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军务科书记员等职务。
1924年春,韩浚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于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韩浚之所以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与陈赓住在同一宿舍。
他从陈赓那里听到了许多革命道理,私下阅读过不少进步书刊,在陈赓的介绍与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春,韩浚从黄埔军校毕业。此后,党中央为了进一步培养韩浚的军事才能,决定派他与陈赓一起赴苏联红军大学深造。
从苏联深造回国后,韩浚到上海开展地下工作。在这段时间,他与刘少奇、王若飞、陈赓一起参加了工人运动,成果颇丰。
1926年底,经叶挺推荐,韩浚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教导营营长,驻扎在武汉。
1927年4月,蒋介石发起反革命政变,驻守在湖北宜昌的独立第十三师师长夏斗寅策应蒋介石,联合驻四川的第二十军军长杨森挥师直逼武汉,企图推翻在武汉的国民政府。
与此同时,韩浚接到老首长叶挺的电话,他立即率领教导营参加战斗。
1927年6月,张发奎升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随即成立总指挥部警卫团,韩浚调任警卫团参谋长,团长就是卢德铭。

02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主持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正式背叛革命,国内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8月2日深夜,警卫团得到南昌起义的消息,卢德铭与参谋长韩浚商议一番后,决定率领全团部队开赴南昌与起义军会合。
行进至湘鄂赣三省边界的修水地区,警卫团以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的名义原地休整。安顿好部队后,卢德铭与韩浚化装成商人,到武汉寻找党组织。
他们找到了当时党在武汉的主要负责人向警予,向警予向他们二人传达了党在武汉秘密召开的“八七”会议精神以及发动秋收起义的指示。
同时指定卢德铭为秋收起义总指挥,韩浚为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又派了六名中央干部协助他们。

在卢德铭、韩浚等人返回江西途中,遭遇国民党民团巡查,战斗中,韩浚负伤被捕,卢德铭冲出包围圈。
被捕后的韩浚在通城监狱遭关押半年,后经友人营救获释。正当韩浚在通城坐牢时,卢德铭已经返回修水,率领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部队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经过几次战斗,于1927年10月22日到达江西井冈山。(卢德铭在此前的一场战斗中英勇牺牲)
韩浚出狱的时候听说了此次秋收起义,但他不知道起义部队去了哪里。思来想去,韩浚决定去武汉寻找党组织。
那时的武汉早已被白色恐怖笼罩,党组织已经转移至江西,韩浚决定弄出点动静来,吸引国共两党的注意。

03
于是他从武汉赶往上海,参与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在一系列的活动中,韩浚与一些国民党那边的同学密切接触,动静确实闹大了,但他的政治面貌与思想已经非常复杂。
正在此时,蒋介石派专人给韩浚传话:“黄埔同学犹如亲兄弟,兄弟之间闹脾气分开,只要回来还是一家人。”
韩浚闻讯后,立即到南京求见校长蒋介石,随即被任命为中央军校政治教官。但是,蒋介石对这个加入过共产党,且多年从事反蒋活动的黄埔门生并不放心。
直到1934年5月,韩浚才终于获得实权,被派往湘鄂川边区担任“剿匪”司令部,这是专门对付工农红军的部队。
1935年,韩浚担任国民党第四十八师第144旅旅长,负责在贵州遵义看守军火库。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韩浚随同国民党第四十八师来到抗日前线的南京,相继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大别山作战与武汉保卫战。

在这些抗日战役中,韩浚率部有方,表现出色,迅速从少将提拔到中将。
到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身为国民党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的韩浚,在长沙外围英勇抗击日寇,双方激战50多天,打退了日军几十次的猛攻!展现出了一个中国军人保卫祖国的决心与勇气。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一方面假意与我党和谈,另一方面暗中调兵遣将,企图抓住战场主动权。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韩浚与麾下的第七十三军被调往了山东。
1947年初,国民党认为华东野战军经过宿北、鲁南两次大战后,实际战斗力锐减,于是制定“鲁南会战”计划。
决定以优势兵力组成南北两个集团,迫使华东野战军在临沂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从而完全占领山东解放区。在此情况下,莱芜战役爆发。

04
1947年2月17日,李仙洲集团和韩浚的第七十三军重新占领莱芜。2月19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到达莱芜地区,完成对国民党军的包围。
2月22日,解放军发起最后进攻,国民党军犹如一盘散沙,朝着莱芜以北方向逃窜。
经过半天的战斗,李仙洲集团全军覆没,包括李仙洲、韩浚、海竞强等国民党师旅级以上军官12名被解放军俘虏。
韩浚先是被押往潍坊的华东军区解放军官教导团学习,后来到了北京的功德林。
被俘后的韩浚思想较为平稳,极少与管理人员作对。平常就认真读书看报,响应党中央的正确号召,努力洗心革面,重回人民怀抱。
只不过,在功德林里,韩浚有一次与同学们一起聊天时,说出了自己是秋收起义副总指挥的身份。

虽引起众人的嘲笑,但事后他本人也觉得不妥,于是主动写了检查。
1961年12月25日,经人民政府批准,韩浚与沈醉等数十名战犯被特赦释放,政府根据韩浚本人的意愿,同意他回到原籍武汉居住。
刚到汉口车站,韩浚就被儿女们团团围起来。原来,韩浚与前妻共育有六男二女,长子和长女成了政府干部,其余几个子女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可惜的是,韩浚的妻子在他回武汉定居前三个月病逝,后来经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的介绍,韩浚再度续弦。
晚年的韩浚儿孙满堂,其乐融融,他多次撰写文章,毫不避讳地直面自己的过往错误,深感生活在新时代的他与儿女们是多么的幸福。
1989年9月,韩浚在武汉病逝,享年96岁。
抗日战争时期,韩浚誓死抵抗外寇侵略,为抗战胜利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劳。
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又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但被俘之后认真反省过往的错误,并且晚年积极参政议政,热心家乡建设,用实际行动回馈了给他改过机会的人民。
可以看出,韩浚过往的人生履历虽犯过错误,其中充满曲折,但至少结局是圆满的。
参考文献:
[1]高士振.韩浚九十述怀[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2(12):66-67.
[2]韩浚先生九十六载波澜人生,《湖北文史》2021年第2期|林习珍,湖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