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门望族”钱氏家族:近代人才井喷,四对钱氏父子熠熠生辉

[复制链接]
a3102779 发表于 2024-7-3 17:47:46|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代十国时期,在浙江杭州有个吴越国,开国皇帝为太祖武肃王钱缪,虽然国家传了三世,存在仅86年。但是这个国家是当时最为富裕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士荟萃,人才济济,为后世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奠定了重要基础。

钱缪尤为重视后代子孙的教育,一部《钱氏家训》是钱氏家族的珍贵历史遗产,也是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传家宝。

钱氏家族自唐末历五代,又经北宋至南宋,四百年间吴越钱氏始终保持“位极人臣”,封郡王、国公者二十余人,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将近百人。宋朝皇帝称“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就连清乾隆帝也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在南巡时御赐“清芬世守”匾额。
钱氏家族,在江南一带就是一个传奇,这个家族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穆、钱钟书等众多文坛硕儒、科技巨擎、国学大师,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谁人不知科技“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
他们都是中科院院士,三人年龄相仿,就像商量好出生的,钱学森1911年,钱伟长1912年,钱三强1913年,他们都是清华大学校友。
有句话“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他们父辈也是成就非凡。
本篇我们就来聊聊他们四对父子的故事。
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氏后人中很少贪渎之辈,无疑得益于这一家风。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这又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子孙再穷也必须读书,读书是我们的根本,你做什么行业可以变,读书不能变。
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化小家为大家,要报效祖国。
正因如此,钱氏后人中多勤奋治学的学者和大科学家,他们虽然姓钱,却不爱钱,淡泊名利,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文化、科技、教育领域成就巨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四对父子分别是钱基博与钱钟书父子、钱均夫与钱学森父子、钱玄同与钱三强父子、钱穆与钱伟长叔侄,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有出息,希望您从此文中获得一点启发。

钱基博与钱钟书父子,他们来自无锡钱氏家族
钱基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子,而且他在国学上的学问,不但不比钱钟书差,甚至还要高出很多,钱钟书能够有之后的那些成就,父亲钱基博的功劳是无可替代的。他的贡献主要在古文学研究和教育方面,他的爱国言行深深影响着钱钟书。

1925年,钱基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时发生五卅惨案,校长美国人卜舫济阻止学生在校内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激起全校师生的义愤。卜舫济召开教授会议,以开除爱国学生相威胁。钱基博在会上痛斥卜舫济压制学生爱国运动的罪行,要卜舫济公开向中国人民谢罪。为了抗议卜舫济对中国的侮蔑,全校华籍师生纷纷自动离校。钱基博是首批离校的教师,同年创办了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日本攻打湖南时,他坚决不愿撤走,留守师范学院,王耀武苦劝无果,后来被强行转移。事后,钱基博对儿子钱钟书和其他老师说,国土不断沦陷,形势危急,老师应该站出来,为学生做榜样。钱基博后来还对自己的助手说,当时我也知道,我一个教授打日本鬼子没有作用,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学生,告诉世人,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是愿意为国捐躯、为国献身的。可见爱国情怀。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文学研究家、著名作家,他有着很高的国学造诣,我们熟悉的就是他的长篇小说《围城》。

钱均夫与钱学森父子来自杭州钱氏
钱均夫,曾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是钱镠32代孙,家境富裕,所以幼年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才华让杭州市富商章氏很欣赏,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并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

那时的中国,清王朝腐败,日趋没落,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爱国志士,四处寻找着救国良方,钱均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和鲁迅、厉绥之、蒋百里、施承志等人一起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
1910年钱均夫回国后在上海成立“劝学堂”,两次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在北京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钱均夫先生也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
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恭自守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由于钱氏严谨的家训,钱家后代都有报效祖国的志向,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钱学森毅然选择回国效力。
钱学森有多厉害,地球人都知道。不过还是忍不住想说说。我们的航天事业在世界处于前列,钱老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玄同与钱三强父子同样是吴越国武肃王钱镠之后,他们来自湖州钱氏。
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文字改革,是一位文学学家。
钱三强,他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穆与钱伟长严格来说,不是父子,是叔侄俩,他们来自无锡钱氏家族,也是钱镠之后
钱伟长父亲是钱挚,是家中长子,为了培养家中三位弟弟,就回家创办学校,他创办很多小学,在当代很有声望。但是他很早就去世了,由于父亲早逝,钱伟长受四叔钱穆的影响最大。他不仅资助钱伟长完成中等教育,而且经常让其陪读,他们感情最深厚,情同父子。

钱穆,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钱伟长幼时熟读“二十四史”,并目睹了四叔钱穆的治学方式,养成了科学研究、思考缜密、处理问题条分缕析的习惯。
1931年的夏天,一个月内,钱伟长在上海分别考了清华、中央、浙大、唐山、厦门5所大学,被这5所大学同时录取。钱伟长听从钱穆的意见进了清华。钱伟长对古文和历史也有兴趣,他面临的选择并不复杂,可是“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决心“弃文学理”,“科学救国”。他就找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吴有训,他说一定要改学物理,他说现在国家需要飞机大炮,需要理科学生,我一定要跟上去,一年之内我的成绩达不到要求,就把我送回文科去。
这是他一辈子中一个重要的抉择,从此,科学界又多了一个人才。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

一部流传千年的《钱氏家训》,影响了一代代钱氏后人,也塑造了一批批钱氏杰出人才。

钱家人才辈出,我谨列举四对父子,你们如果知道更多钱氏后人的故事,欢迎补充交流。评论区等你呦。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