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出使专对:近代中外关系与交涉文书

[复制链接]
铁道游击队 发表于 2024-7-3 17:26:01|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此处讲古代使节出使,遇到问题要随机应变,合宜地使用思想资源和交涉语言,进行外事活动。近代中国是一个“变”的时代,中外关系则是最大变量之一,外交事务或更广义的交涉、交往活动对于理解“近代”意义重大,而相关交涉文书的文本样貌及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也呈现更加多元、复杂的面相。在厘清交涉文书概念、分类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将其放回时代之中,结合制度运行、信息传播、日常政治统治、中外交往实践等因素,研讨传统惯性与近代转型诸问题,尚有许多值得着手的研究工作。如何创辟蹊径、推陈出新,以多元化的学术视野观照中外关系史研究,如何将中外关系研究主题与更广义的近代史研究结合,也都是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有鉴于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于2024年6月22日举办主题为“出使专对:近代中外关系与交涉文书”的学术工作坊,旨在从多种角度探讨近现代中外关系的制度、文书、人物、实践等议题,特别是对中外关系研究史料、方法和理论有所省察和检讨,开辟中国近代史研究新路,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20余位学者参与其中。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主持工作坊开幕式,历史学系副主任张仲民教授致辞。

张仲民表示,此次会议阵容鼎盛,有尊敬的前辈学者坐镇,更有活跃在研究第一线的青年学者参加,其中还包括一些优秀博士生,这给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相信这些论文经过讨论、修改、发表,会明显深化、拓展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内容与路径,期待与会学者的精彩报告。

具体的学术研讨分五场依次举行,主题上各有侧重。上午第一场为外交文书专题,由复旦大学金光耀主持。
李少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论文《涉及民国前期欧美在华势力的部分日籍之我见》围绕这一时段日本有关欧美在华势力的资料文书激增原因、文书内涵展开论述,并提出德国在一战后如何迅速恢复在华市场、“九·一八”至“七七事变”时期日本在长江流域的经贸情况如何两个重要问题。张晓宇(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在评议中进一步指出可供思考的问题:一是日本的这些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何时以何种方式影响了日本近代对华和对欧美的政策;二是日本的研究对象,欧美国家的机构和人员,乃至于舆论,如何看待日本人对他们的研究;三是这些典籍对今天的学术研究能够提供哪些新视角,尤其是能够改写我们哪些已被固化的历史认知。

郭黎鹏(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论文题为《论清朝对外条约的形成——以清朝君臣的认知变化为线索》。他指出,康熙年间的《尼布楚条约》向来被视为清政府应用西方国际法而议订的近代范式条约,而在清朝君臣看来,这实际上是中国结盟宣誓惯例的运用。此后清朝约章又相继出现两方面变化,其一是效力来源和缔约方,在雍正、乾隆年间的对俄交往中,互换约章文本取代了宣誓,清朝君臣因而视之为议订章程,并和向准噶尔部发布的敕谕、与浩罕国达成盟约相区分;其二是约章的批准,此前的两国机构盖印在鸦片战争期间发展为君主盖印,同时期耆英等人以条约命名中英约章,这就使对外条约成为国家间的政治协议。清朝约章形态的变迁折射出主权范围的确立过程,并体现着清前期中外交往的复杂性以及与晚清的联系。侯庆斌(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认为,条约转型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一篇论文未必能完全解决,而且,文章中虽有很细致的考证,但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还需要解释,如重视盟誓和重视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侯庆斌指出,从文章分析中可以看到清帝国的边境、边界意识,但是否就此能推导出向主权国家的转型,还要论证。
侯庆斌(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的论文为《〈中法简明条约〉的文本之争与中法交涉》。1884年5月11日签订的《中法简明条约》第二款规定清军“即行”撤出北圻,第五款规定“三月后”两国会商正式和约。6月23日法军接防谅山时被清军击退,史称“北黎事件”。此事暴露了中法约文的差别,即法文版第五款将正式会谈时间写作“三月内”,进而引出第二款和第五款的执行顺序之争。揆诸史料,“三月后”本系中方提出,译作法文时误作“三月内”。条约以法文版为准,造成中文版第五款的“误译”。此外,该条约是和平初约,第二款属于停战条件,应于订立正式和约前执行。清政府不了解何为和平初约,加之中文版第五款另存歧义,导致清政府坚持先订约后撤兵,法方因此质疑中方的和谈诚意和履约意愿。双方拒绝让步,战事重启,中法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张晓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别肯定文章对条约文本细节差异的深挖,同时指出,中法之间的认知歧异是否与福禄诺存在关系,与法国当时的国内环境是否有关可以再思考。此外,张晓川还提醒,总署与中枢不能等而视之。

谭皓(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的论文是《在历史的三岔河口:〈近代日本与中朝建交实录:使臣石幡贞笔记〉整理札记》,他以来华汉学家石幡贞所绘天津三岔河口的地图为引,由近及远,铺陈出石幡贞本人人生道路、汉学处境、东亚关系面临的诸种“三岔河口”。李少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认为,文章具有史料、史事两方面价值,同时提醒文章枝节太多,将诸多问题杂糅在一篇论文里,不易深入。李少军还指出,文章在讨论“同文同种”时,应注意“同文同种”话语的语境和发语者的目的。

刘本森(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论文《来华西人对威海卫战役的观察和参与》聚焦于威海卫战役中不同身份的来华西人,包括驻华公使、外交官、传教士、西方平民、战地记者等,整理其在威海卫战役期间的见闻与参与,分析其参与产生的影响。谭皓(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认为文章提供以往关注不足的第三方视角,很有意义,但有一些问题。一是范围可以更加聚焦;二是日方对西人是否区别对待,文中并未突出;三是文末提出西人参加战斗,可能带来其形象转变,但没过几年在山东就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如何解释这一矛盾。对第三点,刘本森回应称,义和团具体来说兴起在鲁西南,胶东地区没有义和团。胶东人对西方人、传教士较认可,在义和团运动时期,胶东反而成为这些洋人避难的地区。

上午第二场为外交体制专题,由武汉大学李少军主持。
郑泽民(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的论文《职官与层级:试论晚清上海交涉体制的嬗变》,以职官与层级为视角,梳理了上海交涉体制70余年的更易过程,由此讨论地方外交的“摒挡”理路、上海外交与晚清政局的唇齿相依、交涉体制的作用限度诸问题。李佳奇(武汉大学文学院)认为,文章为地方交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他同时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提供一些建议。第一,可以补充外文史料、视角,如可以明确上海道需要与在沪的哪些领事、部门打交道,有哪些外文史料可以参考。第二,对交涉人员做更具体的考察,如宫慕久精通洋务具体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不懂外语,就要考虑翻译人员及其训练背景。

李佳奇(武汉大学文学院)的论文题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