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佩斯的喜剧水平?

[复制链接]
wanggang761029 发表于 2023-8-10 19:20:3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陈佩斯的喜剧水平?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ybhl 发表于 2023-8-10 19:21:2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歪个楼。
最近煎蛋无聊图掀起了一股新的摸鱼风暴:给《吃面条》里的陈佩斯加料头。
创作声明:本帖所有图片均来自煎蛋网无聊图,用户名均为煎蛋网用户名。
一开始掀起这场风暴的是这张图:
魏小豪:我用AI绘画给陈佩斯的碗里加了很多面……


但是光吃白面条怎么行呢?
Arcadia:上次有蛋友用AI给陈佩斯老师碗里加了白面条,但什么浇头都没有也太可怜了。
所以我加了点肉和菜进去


但是蛋友们并不满意:


于是鸡腿来了:




stokis:刚刚看到蛋友随便加了个鸡腿,何不加个整鸡呢。


成都普通市民:我觉得面挺香,但没有烟火气,我加了点气


cohh:作为一个山西人,请陈老师吃碗刀削面,各位蛋蛋不会反对吧


缺B乐:吃面不吃蒜等于没吃蒜,我给陈小二来头蒜(顺便还加了个煎蛋)


我爱喝酷儿:


穷讲究瞎地道:也让陈老师吃顿饭啊!


YC



图源煎蛋网@YC

娃呵呵:



A。


胡辣汤也是咖:



当然,现在已经开始明显歪楼了……
魏小豪:筋肉陈佩斯





不知这股风暴会持续多长时间,会歪到哪个方向,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还有一帮人因为《吃面条》掀起风暴,只能说陈佩斯的喜剧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9/29更新:风暴还未停息,继续为大家播报
好色桃子:陈佩斯老师吃面光看不动,我给整了个动图的(逐帧手绘) ​​​​


网友致谢(膜拜)环节:


@66:吃面不吃蒜,香味儿少一半


-靡山-:借@66的图,凑个热闹,换个思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lnhssjw 发表于 2023-8-10 19:21:3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81年生,可以说一声从小就看着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等人的小品,一路过来的。
就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唠叨几句。
陈佩斯的水准当然很高,不是最高,起码也是最高的几位之一。他在知乎也有答题,记得还因为写繁体字被一些人嘲讽过。
怎么讲呢,人无完人,陈佩斯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不怎么样的作品。比如《王爷邮差》《人间大炮》。不必因为他的封杀经历和借钟馗打小鬼而无限推崇。
但,陈佩斯,确实是我最喜欢的小品男演员。
他的喜剧,确实和一般人的套路是不一样的。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警察和小偷》《羊肉串》,还有赵丽蓉的《打工奇遇》,那真的是翻来覆去看过无数遍,可以随时把每一句台词接下去。
我看到有的答案说,他的喜剧缺少内涵。
陈佩斯的喜剧,确实不像很多人推崇的喜剧就在于讽刺,搞高大上的针砭时弊,寓教于乐。一定要“上价值”。更不会像现在的小品那样,强行煽情上价值。
喜剧,就应该回归喜剧本身,让人发乐,乐完以后观众还能思考什么,那就是平淡之间见功力了。
“我是小偷,我怎么会是小偷呢?”
“闹了半天,你把皇军给我的好处,都吃了回扣了吧!”
关键时刻,有这么一句,就够了。
我觉得陈佩斯的巅峰小品,就一个词形容,“中正平和”,总之就是各方面都很合适。不过于凸出语言包袱,不依靠扮丑,嘲讽生理缺陷,也不玩伦理哏,擦边球那套。
就是一位武道大成的宗师,任何招式都可以信手拈来。
任何时候你听到“队长,别开枪”,再看到陈小二在那一戳,你就笑了。

另外,我看到很多人提小品,却很少提陈佩斯的喜剧电影,陈佩斯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很大!
陈在八十年代初,个人拍片,推出了,《瞧这一家子》《二子开店》《孝子贤孙伺候着》一系列喜剧电影,可惜那个时候,盗版猖狂,制度也不健全。我看过一个报道,陈佩斯开始是自己推销拷贝,后来又被迫亲自去查票房,抓盗版。
因为种种原因,他上山种树,转向话剧舞台了。
创作最巅峰的时期被截断了。

他就是一个干净的人,一个纯粹的喜剧大师。
hnlzc 发表于 2023-8-10 19:22:3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
陈佩斯老师最大的成就不是喜剧表演,而是其提出的“喜剧差势论”,阐述了笑的本质,并给喜剧行业的研究带来的巨大的价值。
<hr/>我欣赏周星驰,也欣赏赵本山,郭德纲,沈腾,王宝强,黄渤,李诞都是喜剧的天才。
但我敬佩陈佩斯老师,除了天才之外,同时是喜剧的理论学者。
陈佩斯老师的“喜剧差势论”,详细的阐述了笑的本质和喜剧的本质。
其他喜剧人是让我笑的,陈佩斯老师是让我知道我为什么笑的。
强烈建议学习下陈佩斯老师的公开课。
优酷视频我不知道其他喜剧人是否是纯粹的天赋,但陈老师是天赋+学术+无私的向观众阐述原理。
喜剧差势论:笑本身是人和人之间的势能差导致的(具体内容看陈佩斯老师的公开课,本文理论延展于此)—— 每个喜剧都有个悲情的内核
用人话来说:他比你差,你就会笑。
我也看过其他学者的喜剧理论,和陈老师的“喜剧差势论”相比,要不然以偏概全,要不然就完全乱七八糟。
比如说最出名的鲁迅的“喜剧是把无意义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这句话就一点道理也没有,而且鲁迅也不是喜剧大师也没研究过喜剧。
还有的比如“喜剧就是让人意想不到”,比如说今日篮球明星去世,我是意想不到,但我是悲痛啊,这不是喜剧啊。
大部分理论都是只能覆盖喜剧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部分能成为喜剧,而陈老师的“喜剧差势论”,可以覆盖我所知道的全部喜剧形式。
且,如果你和我一样看了陈佩斯老师的喜剧话剧的话,你会知道不仅在学术上,在“搞笑”上,也是吊打现在电视上一系列喜剧的。
比如说戏台。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5133838327902208
您听一下经久不息的掌声,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一次现场。
<hr/>说下我对陈佩斯老师喜剧差势论的理解吧,如果有错希望指出。(里面不包含陈佩斯老师的推理部分)
笑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而产生的工具,是无血缘关系之间合作的纽带。
笑分为两种,一种是低级势能者向高级势能者谄媚,是嘻嘻,缩脖子的笑。另外一种是高势能者向低势能者的示好(放弃优势),是哈哈,伸脖子笑。在人类还没有丰富语言的时候,这是两者合作的基础。
喜剧的本质,是创造低势能,让抬高观众势能,让观众可以不自觉的释放优势,产生哈哈哈,也就是高势能的笑。
喜剧都有个悲情的内核,指得是喜剧表演者必须有一个方法能降低自己的势能,这件事本身就是自身悲剧。常用的方法包括:
第一种差是身体缺陷,比如赵家班里面的瘸子,瞎子,口吃。
第二种差是人格缺陷,比如周星驰和卓别林在电影里面扮演的“愚人”。
第三种差是上帝视角,是你知道的比角色知道的多,比如《疯狂的石头》,比如《驴得水》。虽然每个角色都是正常的人,但是因为他们的视角比观众狭窄,导致他们做出明显错误的选择。
喜剧不能有共情(这条不是陈佩斯老师说的,是别的书上看的,但延伸了悲情内核),因为表演者的悲情内核,当产生浓厚的共情关系之后,观众会带入到主角的伤痛中,从而变成悲剧。喜剧的表演者必须流于表面,台词直白,减少细节表演,让观众一直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来欣赏。当然如果你希望喜剧的结尾以观众的落泪收场(比如驴得水),那么最后加上一个共情转成悲剧也是不错的,但是其中喜剧的部分一定要观众和表演者有隔离感。
<hr/>以下是我用陈佩斯老师的喜剧差势论来分析卡姆的喜剧风格:
卡姆的脱口秀的笑点在哪?<hr/>看到后面很多回答都是“喜剧的内涵是悲剧”“喜剧的本质是悲剧”“喜剧的核心是悲剧”。还都安排在陈佩斯老师身上了,这是不对的。
陈佩斯老师说的是“喜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这句话没那么有哲理,没那么深奥,没那么文艺,就是说“表演喜剧的角色很惨,你才会笑”,喜剧表演者自身的悲剧,导致他的势能比观众底,所以带来笑果。
就算表演者摔一个跟头,掉一颗牙,你也会笑。喜剧还是喜剧,喜剧不是悲剧,喜剧有一颗悲剧的内核,但是他还是喜剧啊。别搞错了,别误解了陈佩斯老师的话!!!!!

<hr/>关于喜剧需要隔离感,不能共情的部分,并不是陈佩斯老师说的,而是来自于下面这本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qunyyy 发表于 2023-8-10 19:22: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佩斯低级幽默?别笑死人了……

搬刚刚写的微博……封城了还手机敲字真不容易!

北京卫视的《二子吃面》,在剧本层面上也远不如陈佩斯朱时茂原版的《吃面条》。讽刺的等级不在一个层面上。

乍一看,《二子吃面》讽刺了影视圈乱象,可这都是零散的事件,对现实的模仿,还不到提炼的地步。

这不是陈大愚的错,陈佩斯外的小品,讽刺也就到这个级别。是的,包括刚刚我看见的知乎问题,“陈佩斯和赵本山谁是No.1”,赵本山不及陈佩斯远矣。

当然是够用的。现如今,能有就万幸了(夸一下《走过场》)。陈佩斯也有只有这个层面的小品——《羊肉串》,《姐夫与小舅子》——但它们仅仅是陈佩斯的及格线。

看《吃面条》,包括陈佩斯朱时茂最好的几个小品,《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都有一个明确的线路:

“小人物的失败”。

小人物,如今谁都知道何谓小人物,但写好,演好,不容易。而在此之上,小人物有什么结局,又是一个洞察与表现的分水岭。

绝大多数商业作品,小人物一开头再衰再惨,都会在最后有了幸福结局。

我喜欢的编剧大师“三谷幸喜”则往往温柔地给小人物一个“魔幻时刻”——他们的生活不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某一刻,他们曾经看到过日落美景。

陈佩斯朱时茂狠毒多了。他们把魔幻时刻放在第二幕。

这些主角总是有着赤诚的心,有着急迫的理想,希望自己是舞台中央的人物。在这些小品开头,你就会明悉他们的一生所求——

“陈佩斯”这样的人,想成为“朱时茂”这样的人。

于是也许是朱时茂晕了头,也许是朱时茂找不到人选,也许是朱时茂大发慈悲……总之,小人物得到了一个机会。

他登上舞台,自得其乐,一心沉浸在理想实现的光辉中。他太快乐了,观众看他却丑态百出。

最终,一切自然而然地回归原点——“陈佩斯”仍然当不成演员,做不了好人,永远是配角。“朱时茂”呢,“穿上这身衣服也是个地下工作者”。

小人物的梦境破碎,观众们放声大笑。

这小品标准之高,远远超脱了观众笑了几次的问题——而它又真的很好笑,逼着观众加入这场互动艺术里来。

这就是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说不出的东西。

这就是小品艺术的顶点,喜剧的高光。

其他同行,无人能及。

————

《主角与配角》里有个很有趣的服装设计,朱时茂为了演八路军,穿的粗布衣服,踩的却是锃亮的皮鞋。陈佩斯为了演叛徒,穿的绸缎衣服,踩的反而是布鞋,明示了他们真正的身份差。
woyyaizn 发表于 2023-8-10 19:23:4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大头    图片:转自网络

“排练厅的窗开得高,陈佩斯站起来的时候,飞进来的阳光像是突然撞在那颗标志性的光头上,余光晕染,边界模糊。这张令几代中国人都熟悉喜爱的脸,在那一瞬间,显得恍惚而神奇。”
1954年出生的陈佩斯今年已经61了,陈佩斯感叹:“精力上也不行了。确实不行了。”
1999年那场官司后,陈佩斯彻底与体制脱离,期间网上盛传他包了荒山,种石榴,当了一个果农,虽然后来陈佩斯辟谣,说只是闭关而已,但是老百姓更相信这个故事,作为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戏剧演员之一,他的人生似乎就该有些戏剧色彩,最后还是悲剧英雄那种。
陈佩斯是家中的老二,父亲陈强是上个世纪著名的反派演员,文革时期受到迫害,理由是“你要不是坏人,反动份子,怎么能演的那么像”。陈佩斯受牵连,下放到内蒙,后来有机会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之后的搭档朱时茂,他们的友情持续至今30多年。

相对浓眉大眼的朱时茂,陈佩斯的长相被多家单位拒绝,八一电影制片厂录取的他的理由有很多,据说其中一条就是:那时候演员剧团需要一些出演反派的演员,陈佩斯那张“长得比他爸爸还难看”的脸,适逢其会。

陈佩斯在八一电影制片厂逐渐崭露头角,无论是只有几分钟戏份的匪兵,还是俘虏,他的琢磨劲儿让老一辈导演演员叹服,据说他宿舍的墙上贴满整墙的人物分析。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把一段平时训练表演的段子《吃面条》搬上了春晚,而当时并非想象的那么顺利,在当时体制内的意识形态下,审片的领导考虑更多的是:这样毫无教育意义,只为把观众逗笑的节目是否符合中宣部的价值观。
20年后再次挑战这个论调的郭德纲,那时候还在天津跑码头。
陈佩斯和体制的矛盾就这样逐步激化,直到1998年爆发,陈佩斯和搭档朱时茂,把中央电视台告上了法庭。

诉讼罪名是:盗版
据说之前1994年,他们就曾经打算起诉,但是央视找人出门协调,两人撤诉。只是换了领导以后,曾经的承诺就一笔勾销。陈佩斯不让步了。
“他们有他们的说法,我们有我们的说法,他们依据规矩——他们的规矩,我们依据法律,所以觉得还是用法律来决定吧,看你们的规矩对,还是全社会、全世界的知识产权对。”


这场官司最后的胜诉是毫无争议的,但是1998年春晚,因为央视春晚团队极其不专业而“凑巧”的失误,这两个有着14年现场演出经验的搭档,在春晚舞台上演砸了。

从此,陈佩斯和朱时茂离开了春晚。
官司打完后,朱时茂开始从商,而陈佩斯沉寂了几年,呆在家里,开始正儿八经的思考喜剧。他大量阅读,从多年的演出实践里,企图整理出一套新的喜剧模式。
喜剧是超级理性的一个艺术创作,而且是戏剧形式中最难的一种,国内的编剧和演员,大多靠各类网络段子拼凑出一个戏,每年的春晚小品也就这个水平。

而国内像陈佩斯这样专业系统研究喜剧理论,并有多年舞台演出经验的人,找不出第二个。他一度发现,在喜剧理论这块领域,国内已经没有人可以和他聊了。

在喜剧领域,他已经走出这个时代太远了。



话剧《托儿》剧照


2001年,陈佩斯带着喜剧《托儿》全国巡演,在那个中国话剧圣堂北京人艺,演员都要纷纷下海演电视剧的年代,所有人都对他的举动表示出莫名。

话剧体制内的人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怕赔钱就做吧。

第一年,  全国巡演,票房收入将近1000万。

那个年代,老百姓已经没有买票进剧院的习惯了,各地的剧院都纷纷关闭或者租借给个体,很多省会城市甚至找不到一个演出舞台剧的地方。
“省一级的话剧院,建得跟人民大会堂一样,但 一进后台一股尿骚味:厕所的水阀已经锈住了,不知多少年没有打开过,一点一点给它弄开。先打扫厕所,再打扫舞台。然后才能演出。”陈佩斯说。
陈佩斯开始把自己的喜剧理论用在了舞台上,没有明星,没有宣传,票房说明了一切。据说陈佩斯的团队,现在一年仅仅靠卖话剧门票,收入超已经过5000万。
陈佩斯给已经忘记舞台剧这个演出形式的中国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启蒙课。
陈佩斯是这样评价舞台剧的魅力
“舞台剧的魅力在于你能亲历亲为地表演,直接面对观众的那种现场感,以及它和现实生活的关照,都让我着迷。而且,它集音乐、舞台、美术、文学、表演于一身,你看我们的这种喜剧,台词的音乐性特别强,它的节奏感、韵律感,使我在创作的时候同时在享受。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她让你陶醉的同时,她自己也在享受这个 过程。喜剧的话,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我们都能和观众在互动,他们的掌声、笑声都会让你兴奋,如果得不到他们的肯定,你就会找原因。就跟颠乒乓球跑步一样,你得拿捏那个分寸,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特别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力。你错一点,他们就没声了,你会害怕。这又使得话剧高于舞剧和音乐剧。”




陈佩斯的话剧《阳台》被上海戏剧学院选作了教学案例,因此陈佩斯也常常去讲座,有一次,排演结束后,大幕还未合上,一个学生从舞台侧面直接下台了。

陈佩斯立即叫住了那个学生,“你在演出,观众还没有退场,作为演员你怎么能从两侧下去?你们要尊重舞台!”。后来一个学生对媒体说:“我们都愣了。学校的老师从来没跟我们强调过这一点。而陈佩斯告诉我们,舞台到底意味着什么。”



  影评,人物,观点。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水印仅为防止非署名转载。
如转载请私信,注明作者:魔都夜食堂 和 微信号:mdlatenigh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