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赵本山和陈佩斯的小品?

[复制链接]
xchina 发表于 2023-8-10 19:20: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小孩可能对陈佩斯知道的不多,反而赵本山知道的会多一点。以前看陈佩斯小品怎么看怎么笑,现在看依旧笑。但以前看赵本山春晚小品看完笑,后来不笑,在看笑不出来。有件事对我印象极其深刻,在我初中的时候,卖拐系列出来了,春节后开学,在公车上遇到了一个拄拐的残疾军大爷,我主动让了座,可是有一战上来了一对母子,小孩穿着小学校服,对着她妈讲那个拄拐的大爷,顺拐卖拐的,搞得大爷和她母亲很尴尬,但是那位大爷很好,并没有生气,反而对着他笑,逗他玩。从那天以后,身为一个初中生的我对赵本山的小品充满了敌意,直到后来出现一个词--低俗。我真心觉得这个词很贴切的诠释了赵本山的作品,如果你的亲人智力有问题,或者身体有残疾,或者因为胖而产生的疾病,因为这些而本人嘲笑,你心里是否会难过?春晚这样的大舞台,连小孩子都看,都说赵本山影响了一代人的春晚,我在想他究竟让多少小孩在没有判断能力的时期跟着学会嘲笑别人。相反,陈佩斯真心没有一部小品因为残疾或者肥胖嘲笑,他只是演绎着社会里的小人物,不需要那些不该的笑点,用自己的言语,用自己的肢体,让观众最简单的笑。春晚最可悲的是,十几年的压轴,只是靠着人类对弱者嘲笑的本性博取欢笑,却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中国娱乐综艺,真的犹如综艺文化大革命再演。那些曾经在春晚靠着赵本山终于一笑的观众们,现实里的小人物,靠着一部小品自比天高嘲笑弱者的本性,谁又不是如此?但我却为我曾经因为赵的小品笑过却自卑不已。我现在已经在推荐自己的缅甸同学看陈佩斯,他对我讲陈佩斯很厉害,比赵本山厉害,看来圈外人才是旁观者清。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春节,至少今年的春晚看不见赵的老脸。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indianjohn 发表于 2023-8-10 19:21: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佩斯老师是小品艺术的先行开拓者,赵本山老师是小品艺术的发扬光大者。
在我的印象里,陈佩斯的喜剧理论很扎实,且性格较敏感,很类似于周星驰的偶像,香港第一代喜剧之王许冠文。
而赵本山则类似于周星驰,市场更加下沉一些,且在戏路上更宽泛,喜剧表达上也更松弛。
陈佩斯跟许冠文有一个极为相像之处,就是对喜剧的追求更纯粹、高级,注重戏剧结构。但后期逐渐超出了自己所能把握的范围,总是想求新、求变,厌恶重复自己,梦想着有更新的突破。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所幸的是,佩斯老师可以在话剧舞台发挥所长,而许冠文则在93年后无新突破,黯淡了许多)
代表性的力证就是许冠文闷头拍了三年的电影《铁板烧》,及陈佩斯九十年代中期的小品《大变活人》、《宇宙体操选拔赛》。都属于希望在自己的喜剧路上继续探索,但步子迈得太大,其实根本没有走出新路,反而因此受挫且不得不走回头路,发现回头路也没那么顺手了。
这可能是学院派与体验派的分别,陈佩斯的文化程度是远高于赵本山的,且对喜剧有一套自己细致的理论分析,加上自身的表演天赋,使得他在早期有着极强的优势,他更善于将角色融入到整个喜剧作品的结构当中去,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来进行喜剧效果的发挥。
比如他最佳的作品《主角与配角》,在结构上借鉴了传统相声《论捧逗》,又融入了对战争电影的解构,从立意与喜剧逻辑来看,都是十分明朗的:一个配角想做主角,却时不时的被带回自己原有的状态。
这种尴尬场景的设置本身就带有喜剧色彩,戏剧冲突可以说是第一要素,而陈、朱两人的搭配,更是天衣无缝,完美的将整个场景圆上了。
两个人的小品最难演,比独角戏还难演。
相声之所以可以两个人说,因为相声讲的往往是复盘(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逗哏的对捧哏的进行重述),或者是随时跳出人物,进行上帝视角评述。
而小品本身依赖的是剧情推动喜剧效果,而两个人的矛盾冲突很容易通过语言消解,无法产生“乱上加乱”的逻辑使得剧情更加复杂化(如赵本山、刘小光、李琳的小品《生日快乐》,可以说是误会类喜剧的极致),那就只能依靠扎实的喜剧结构,令两人始终处于一个“矛盾完全无法解开却还要让人信服”的关系当中。
这就要依靠陈佩斯本身对于喜剧结构的超级重视,不能有超脱剧情以外的耍嘴皮,也不能让观众出戏使人物设定变得令人质疑。
但这么做也有个缺点,就是带给观众的新意较小,陈永远是扮演一个聪明狡狯的小市民,而朱时茂永远是正义且相对老实的操控者。只是在不停的环境转变中,以相同的人设去面对不同的处境。(注:两人喜剧里较为打破这一风格的,是黄宏侯耀文融入相声元素的小品《打扑克》)
而赵本山则完全相反,是扎根于泥土,依靠舞台的长期经验,总结出了一种“角儿式乐”,卖的是角儿。很多时候赵本山的小品换一个人是撑不起整个作品的,像《昨天今天明天》这类虽然好看,但严重依赖演员个人发挥的作品,陈几乎是没有演过,甚至剧情都很松散,一切都是依赖演员的个人魅力及“金句”。
这个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喜剧金句往往是出于剧情情境当中,如上面提到的《主角与配角》的“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利用人物冲突,令观众感到发笑。
而《昨天今天明天》里的金句,其实完全是依赖赵本山与宋丹丹出色的演技来带动,甚至哪句削下去,对剧本结构都没什么致命的影响。这就很吃演员本身的舞台魅力,这点是赵本山的强项。
与陈佩斯相比,他创作能力稍弱,但舞台表现力与个人魅力极强,擅长于松散的表演下进行直观刺激。
就像赵本山一直有笑场的毛病,这是跟陈不同的。陈不会这样过分的松弛,时时刻刻将角色当作喜剧作品的一部分,而赵本山则依赖于魅力使得观众有时甚至会游离于剧情之外,也会为他的表演拍烂手掌。
另外陈的野心要更大一些,从他曾经的“二子系列”,可以看出想在喜剧电影上,走出一条属于中国大陆市民喜剧的新路。可惜年代所限,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并没有完全如愿。
有些观众过于偏执的认为陈佩斯后来的没落,完全是与央视打官司导致,这个其实不是。比如说他被央视封杀,但同时期他也在拍电影,一部请来港星温兆伦与台星吴辰君的三地合拍喜剧《好汉三条半》,也折戟沉沙,匆匆下片。
这事儿我觉得就跟央视没啥关系了,纯是新路线尝试失败的问题。因为即便到今天,这电影在豆瓣都不及格,总不能是央视几十年后还买通了豆瓣水军去欺负他吧。
后来佩斯老师自导自演的喜剧电视剧《好大一个家》,虽然进一步加入许多时尚元素,妥协了商业市场,但也看出年纪大了,创作略显疲态,并没有在命题作文下有极好的发挥。比起赵本山的《马大帅》(仅限于第一部)也要差了一个档次。
另外,我觉得佩斯老师在某些时候,过于依靠喜剧理论制作成品。这就有个较为尴尬的地方,就是在极短的剧情里,会放大安全系数的需求,降低对人物魅力的刻画。
因为安全系数可以通过喜剧理论的起承转合计算,而人物魅力则相对来说较为不可控。佩斯老师现在跟儿子在抖音开了个视频号,就做了一系列结构合情合理,但过于平淡的喜剧短剧,其实有些遗憾,本可以更好。全靠抖机灵自然不行,但完全靠做题思路,在短视频里会显得很冗长。但我也想过,应当是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话剧舞台,所以也不能说完全是年纪大了创意下降。
两者在艺术水平上,谁比谁强,其实很难比较,也没人有资格比较。
这不像金庸跟梁羽生的争执,因为梁羽生虽然也是开创风气之先,但水平的确与后来居上的金庸属于肉眼可见的,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而陈赵则算是两条路线下的各占胜场。陈精于理论支撑的结构打磨,赵长于经验主导的节奏表演。
按2013年以后,比起已经退居二线的赵老师,依然坚守在话剧舞台第一线的佩斯老师或许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只是没带到荧幕与网络上,这个存疑,因为我没现场看过)。
总得来说,他们属于风格完全不同,但实力相当的两个艺术家,很难说谁更胜一筹。
但出于个人偏爱,如果只论喜剧小品的效果,不考虑个人创作能力或喜剧结构,目之所及,我更倾向于中后期的赵本山一些。
注:我至今还没有机会去看陈佩斯老师的话剧,因此讨论时只能以他的小品、电影电视剧为论点,等到我有幸观看了他的现场话剧,相信会说的更全面一些,到时候另写一篇。
夕遥 发表于 2023-8-10 19:21: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发现,自从赵本山退出春晚以后,春晚舞台上再也没出现过农村题材和农民形象了。
在这个曾经举国关注的节日晚会中,农民被彻底边缘化了,整个乡村元素也近乎销声匿迹。
舞台上,亲切可爱的农村小两口,自信的红高粱模特队,一年五六万的老蔫吧,这些各式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真实农民形象都消失了,而且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

其实,春晚历来都缺少农民形象。
从83年开始,直到90年《相亲》,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角色才登上春晚舞台,而这个角色就是赵本山塑造的。在赵本山之前和之后,春晚语言类节目几乎全部都是表现小市民阶层的生活。
私以为,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之所以在百姓心中有如此重要的份量,一方面在于其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就在于赵本山补全了农民这一不可或缺的阶级形象。
正因如此,赵本山在春晚历史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农民能够在赵本山的小品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才是他能引起基层共鸣的主要原因。
当然,除了赵本山以外,黄宏也曾在《超生游击队》(也是90年)、《回家》中扮演过农民角色,但我总认为他的小品,更像是在迎合人们心中农民的形象,不立体,符号化。他演不出农民那种朴实与狡黠并存的真实感。这两部小品的女主角都是宋丹丹,但宋丹丹最经典的农民形象还是白云,她自己也说过,如果不是跟赵本山搭档,她永远也演不出这个角色的真实感。
其余的小品,无论是冯巩、郭冬临、蔡明这些老一辈演员,还是沈腾、贾玲、开心麻花这样的年轻演员,他们所用的题材、元素和形象,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小市民生活,也就是说,同一个本子,其实你让谁来演都差不多。
赵本山的农民角色,目前看来无人能够替代。

此处更新一下:
为什么说赵本山塑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角色,而不是雷恪生在《懒汉相亲》塑造的懒汉。因为无论是雷恪生,黄宏等人农民角色,在舞台上都倾向于是一个被审视者、被批判者,迎合的是上层的凝视;
而赵本山的农民形象扭转了这种情况,他是在以一个农民的视角,审视上层,讽刺上层,因此他的农民角色是具有主动性的,真实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最极端的反例是王宝强在《公交协奏曲》里扮演的农民工,那角色简直跟傻子没什么区别,小品中无论冯巩和闫学晶再怎么夸赞农民工,都掩饰不了这个角色的工具人属性。我认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角色。
赵丽蓉的《如此包装》和《打工奇遇》,有农民角色,但在赵本山之后,而且主要是作为一种冲突元素而存在的。

陈佩斯的小品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他从来不用四六句来抖包袱,而是完全依靠剧情冲突和表演来制造笑料。
如今的小品作品中,四六句是非常重要的表演手段,不仅可以通过雅韵来制造笑料,也可以十分简洁明快地交代、总结剧情。
在剧情衔接时,使用四六句过渡,不仅可以维持笑料的密度,也可以使剧情线接更加流畅。
陈佩斯的代表作《主角与配角》、《吃面条》、《羊肉串》等,通篇没有任何四六句,这就要求他在剧情冲突上更下功夫。
但这样的小品,对台本和演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就造成陈佩斯小品质量其实并没有那么稳定,要么经典到无法复制,要么尴尬到不忍直视,例如《王爷与邮差》、《大变活人》、《宇宙体操选拔赛》等。
虽说赵本山后期小品也严重滑坡,但若论作品质量的整体稳定性而言,赵本山是胜过陈佩斯的。

赵本山和陈佩斯都是大师级的舞台演员,他们都有出类拔萃的演技水准,舞台上分别以农民和城市青年为人乐道。
但如果只论在小品领域的成就,赵本山应该更高。
很多人说赵本山低俗,可实际上,赵本山早期的小品极具讽刺性,而且针砭时弊。

回到题主的论述,说赵本山的小品嘲笑残疾人。如果你这种说法成立的话,我也可以说陈佩斯的小品内涵XJ人,而且,在堂堂春晚舞台上,以小偷做主角,还扮演聚众播放黄色录像的小混混,这是不是也低俗啊?
loeken 发表于 2023-8-10 19:21: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吧!普通人拥有陈佩斯的条件,再努力也很难达到陈佩斯的成就;但普通人拥有赵本山的出身,这辈子也不可能成为赵本山,哪怕1%都做不到。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老先生自是不用我多说。连哥俩取名,也是父亲为了纪念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到匈牙利演出《白毛女》,特意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拆成两个儿子的名字。新中国刚成立,能代表国家出国演出的得是什么人?别说去过,你现在大街上拉一个人问他匈牙利首都是哪我寻思有些人都能懵。陈佩斯本人,不到20岁就考进八一电影制片厂,而后在表演这条路上,他是受过正统训练和前辈诸多提携的。虽然早年因为父亲在wg被打成黑五类吃了很多苦,但是论受教育程度,陈佩斯一点都不低。
反观赵本山。赵本山年幼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是跟着盲人二叔走街卖艺学的本事。同样是20岁左右,赵本山的最高成就是进了县文艺宣传队。
一个是青出于蓝,一个简直是鸡窝里飞出的凤凰。
刨去创作者的水平,单说两个人的表演,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陈佩斯水平高呢?因为陈佩斯水平就是高,陈佩斯是天赋+知识双重开大的碾压型选手。能说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样话的人,对戏剧对表演的理解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拥有如此天赋和深度的陈佩斯依然没有“端着”,他演小人物,每一个都刻画的入木三分;即使到了今天,郭德纲才成名多久就已经老气横秋一副开山祖师的架势了,但你什么时候看陈佩斯,都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大爷。
而赵本山,我个人认为,他能有今时今日,天赋应该是超出陈佩斯的,他受的教育和家学的环境,跟陈佩斯比起来简直一个在天外九重九一个在地狱十八层。一个穷乡僻壤没文化的大老粗,靠着自己的理解能把喜剧演绎成这样,只能说赵本山的天赋是百年一遇的,他是为喜剧而生的。
至于题主说,觉得赵本山的小品低俗,我只能说不能这么比,《卖拐》三部曲的讽刺不可谓不高明。如果你觉得这样是在嘲笑残疾人,那我也可以过分解读说陈佩斯《羊肉串》是在丑化xj人搞mzfl,你推荐给国际友人是什么意思,人家可都盯着xj问题呢!
陈佩斯是懂戏剧的,也是懂表演的,他的大部分喜剧是采用了经典而又讨巧的方式——在看陈佩斯喜剧的时候你是全知全能的:二子和姐夫矛盾冲突的时候、主角配角矛盾冲突的时候、警察小偷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们彼此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内心活动全都告诉你了,你是在提前预知事情发展的情况下看喜剧。这种上帝视角下,所有演喜剧的人都是凡人,是傻子,你知道怎么回事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预设本身就很好笑。
而赵本山大部分喜剧中人物是有强弱关系的,尤其在《卖拐》三部曲里,大忽悠是处在绝对主导的强势地位上操控大脑袋厨子,这个时候上帝不再是你而是大忽悠,而你一旦代入到弱人物视角再看,你自然对强人物产生一定的反感。
最后,两个人的路子也恰恰决定了,陈佩斯的喜剧套路是可以传承的,不仅可以传承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良进步。我也看过陈大愚的话剧,虽说还没有超越陈佩斯,但是小伙子(我比他大,应该可以这么叫)舞台表演稳扎稳打没毛病,喜剧也是真的好笑,唯一的问题就是陈佩斯老师基因也太强大了,陈大愚不光是长相,连声音都跟他爹一毛一样,爹地光环太强了。
反观赵本山,他这种天赋超强的大师,就宛如……误闯琅环玉洞的段誉?偶然捡到易筋经的游坦之?强是真的强,但很难开宗立派,他的成功实在无法复制。你看看现在赵本山徒弟以及徒弟的周边连带关系那些男男女女在抖音上的短视频和直播
那叫什么玩意儿啊!
hhf203 发表于 2023-8-10 19:22: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憋说了,赵本山现在b站上的小品视频,照样无数人看,无数人笑。
你举的例子,纯粹是家教不严的问题,加上你自己的无端联想。
赵本山有指着一个瘸子嘲笑他瘸吗?
没有,范伟并没有瘸。
仅仅是利用了一个背景,传销人员哄骗老年人,让他买东西。这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相当常见,所以赵的小品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同时卖拐三部曲最后也点明了,老实人只有变聪明才能不被大忽悠坑蒙拐骗。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在小品或者文艺作品里出现任何可能带来歧视的内容吗?残疾人,孕妇,小孩,女性,最后,连人都不允许出现了吗?
那劝你早日活在石器时代,因为那个时代大概是没有残疾人出现在小品里的,毕竟没有小品了。
或者说,您觉得现在直接指着观众鼻子说: 单身是狗,您才觉得不被歧视吗?

另,有人考证最开始指责赵本山歧视残疾人的,是某邪教团体,毕竟这种邪教团体就是通过忽悠你 有病然后来练我们的x,吃我们的药,来传播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看起来很合理,毕竟踩了传销人员的尾巴。
另,忽视是最大的歧视,比直白的歧视还深的歧视。参考如今美国华裔现状。
ghgh 发表于 2023-8-10 19:23: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多评论,就说《卖拐》,我看到赵本山那句:“没病走两步!”的时候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和当年的那帮大师们有过面对面的交流,简直形象到复刻的程度!
90年代,中国气功大师们一个个崭露头角,四处招摇撞骗,路子很简单,就是先说你有病,给你用神功治病,后来呢?因为你根本没有病,于是他就把你治好了!
当时我遇到的大师比赵本山夸张,他直接说我同学两只手不一样长!然后通过比较、用尺子量等方法(都是江湖手段),最后成功说服我的同学练他们的那个功,不用紧张,是中华养生益智功,简称中功,然后各种收钱,今天卖你一本书,明天卖你一盒茶叶,后天卖给你一个吊坠……
这些东西因为“开过光”,所以价格很贵。
当时我是亲眼见到人家说,不服你拿两只手比量一下!那口气和赵本山在春晚上的“没病走两步”的语气神态相当地一致,用超级自信的态度打垮你的自信!
至于说嘲笑残疾人,这个很可笑,赵本山的小品中哪个是残疾的?范厨师么?范厨师只是被他俩用江湖手段迷惑了而已!要说残疾人,只有赵本山之前出车祸腿骨折,打过钢板!
至于嘲笑弱小什么的,更是可笑,赵本山的哪个小品中他是强势一方呢?
同样的,陈佩斯的小品中也有装成残疾人的,也有装扮成少数民族的,但是因为这些并不是陈佩斯要刻意去嘲笑的,毫不影响陈小品的精彩。
<hr/>这么多赞,始料未及,这里稍微做一点说明,《卖拐》这部作品不是所谓的“骗子骗傻子”的故事。
至少在《卖拐》中,范伟的智商不低!至少和正常人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他和赵本山之间的差别是信息上的差别,并且赵本山拥有相当完善以及纯属的江湖套路!
赵先是让高乱喊:“卖拐、拐卖”什么的,吸引范伟的注意,这个算是江湖中的“圆粘子”
等到引起了范伟的关注,这关注对范伟来讲是很安全的,范伟不必有任何戒心,看看大过年的两口子没事儿卖媳妇玩,好奇嘛!
然后赵就使用了“拴马桩”,这也是江湖术语,意思就是提高你的关注力度,不要走!
赵通过和高秀敏聊天,用很惊悚的什么“不行了”、“晚期植物人!”这些语言让范伟感觉到略有麻烦,而又和自己相关,更加关注。
再接下来对范伟聊天,根据范伟回答的语言、范伟的身材以及气味,来判断范伟的职业等信息,并且取信于范伟,这个叫做“把簧”!
再接下来就是逐步引导,比如你的腿受过伤!什么叫做受过伤?摔倒磕破膝盖那是受过伤,粉碎性骨折也是受过伤,正常人谁的腿没受过伤呢?
如果猜错了,那好办,偷换概念“转移了”这个过程中赵的举动都不带有任何功利性!
我没有求你,没有借你,没有卖任何东西给你!范伟即使对赵有些话半信半疑,但是因为赵不是利益相关人,所以赵的话可信度比较高,参考赵做的一个逻辑学上的稻草人绑定:
范伟质疑,两腿长度 不一样,那么卖裤子的肯定会讲,而自己买过裤子,卖裤子的也没有说,那么赵说的两腿长度不一样就不正确,毕竟卖裤子的人是有尺的!
然而赵做了一个绑定“卖裤子的如果告诉你,你还买裤子么?”把卖裤子的人定义成利益相关方,从而在根源上否定卖裤子的人讲的话的可信度!
此处可以参考某些理论,比如正常人吃茄子绿豆就能百病不生,有病也能吃好,为何医生还要开药?为何还要建药厂?不是那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是为了黑患者的钱啊!把医生、药品生产商等设定为利息相关者,让患者对医生和药品生产商产生不信任,都是这个套路!
再后来赵要给范伟的腿调理一下,用抬高、落下的动作让范伟的脚产生麻的感觉
趁热打铁,赵用“没病走两步”,用超级自信的语气,进一步敲碎范伟的自信与怀疑。
然后就在范伟相信了自己的腿确实不一样长的时候,赵本山拿出了双拐……
可是这时候赵如果直接卖拐,范伟很容易产生怀疑,这么半天不就是为了让我买拐么?
赵本山是精明的江湖中人,不卖,直接送!
“兄弟架拐!卖什么卖?送给他就得了!”非常的豪爽,这样的举动会让范伟刚刚泛起的一丝疑心也被打消了,对自己曾经怀疑这样一位热心的大哥而感到有些羞愧!
再接下来,赵借用高,让范伟发现自己很为难!
既然赵这么仗义,范伟也不能太抠搜了,这是赵用共情的方式获得了范伟的信任!
这叫使“杵门子”
于是范伟乖乖地掏钱,掏光了所有的钱
可是这里出现了问题,赵费了半天劲,骗到了钱,范伟也是心甘情愿的掏钱,但是范伟身上的钱不够!
这时候如果让范伟回家取钱可不行,因为夜长梦多,变数多,一旦范伟反应过来了,或者遇到熟人给揭穿了,前面就都白费劲了,那样范伟就——“醒椽了”!
于是赵继续跟进,用高的“多少是多”刻意改成了“要什么自行车!”
让范伟再次出血,又骗到了一辆自行车!!!
这个也有个说法,叫做“翻缸叠杵”
赵是拥有完美骗局技巧的江湖骗子,赵还是有心算无心,从心理上每一步都让范伟很安全的往里走,一步一步的走进圈套,最后开开心心的掏钱,还认为自己遇到了好人,还要“谢谢啊!”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