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佩斯的回答都用繁体字写?

[复制链接]
gcz 发表于 2023-8-10 19:17: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老师来到知乎,很惊喜。从文字可以看出来老师谨言慎行的作风,用辞、标点都很妥帖。为什么他用前卫的心境来接触新媒体的同时,目前的回答都采用了繁体字?是因为之前哪些小事留下的习惯?还是单纯因为钟爱繁体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yangshouz 发表于 2023-8-10 19:17: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意去翻了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明确告诉大家
普通网友科学上网时
可以写繁体字,
也可以写简体字,
甚至可以写错别字,
不犯法……
oydfe2088 发表于 2023-8-10 19:18: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蘭,形声字,上古读*rˤan,其声符闌读*rˤan
歡,形声字,上古读*ʰˤar,其声符雚读*qʷˤars。
悦,形声字,上古读*lɔt;説,形声字,上古读*l̥ɔt,其声符兑读*lˤɔts。
悲,形声字,上古读*prəj ;俳,形声字,上古读*rəj,其声符非读*pəj
古人:你们现代人阅读理解都很强啊,我选一个声符原来都有这么深的寓意,我自己都不知道。

突然好多赞,你们还是去赞别人吧,我不过是个搬运工。

非常同意某答主的一个观点,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是秉承实用为第一要义的,今人强行附会出花一样的内涵,反而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我这个答案是针对占汉字90%以上的形声字。你们要吹象形多么优美,会意多么有深意,指事多么巧妙,随你们。

其他领域如物理之类,公众好歹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学过,所以不会妄加评论。而语言、文字研究方面,公众觉得:哎,我说汉语,我写汉字,我怎么可能不懂。所以说搞语言文字的是最没尊严的,完全没有话语权。最后说一个冷知识:语言学是理科。好像有人不满我说语言学是理科,那我改一下吧:语言学不是文学,研究方法偏理。
jorny004 发表于 2023-8-10 19:18: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佩斯用繁体字在知乎写回答,大概是个人爱好。标准答案见 @陈佩斯 自己回答。不瞎猜,不替他发言,不上纲上线。
借这个话题只说一点自己对繁简字体争论的看法。

首先,我是能读繁体字的,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能。大陆青年只要稍加训练或者有一点兴趣,读繁体字不成问题。我是在自己书籍匮乏的时代通过读线装本和五十年代出版物,掌握这一技能的。读繁体字、竖版书,没问题。写就一般了,像什么一只忧郁的台湾小乌龟(一隻憂鬱的臺灣小烏龜),我大概只能写出一隻、的、小、烏这几个。实在汗颜。


我能写什么样的繁体字呢?其实无非是古代碑帖上常见的那些,以前临习过西狭颂、郑文公下碑,翻阅过一些从汉魏直到唐宋的拓片、字帖。闲来也爱读碑帖打发时光,只是单纯欣赏,练习非常有限。我是那种眼界足够高,手下稀松的爱好者。当然这些碑帖很少看到一只忧郁的台湾小乌龟这样的字。有时候我觉得,你把这个句子交给颜真卿去写,他也会抓狂。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日本当代书家井上有一临写颜真卿,我倒是觉得韵味很好,胜过很多国内临写

汉隶之前的字,我也能读一点甲骨钟鼎大小篆。这个技能是被人强加的。文革前期家父爱上篆刻,文革末期家父迷恋甲骨文,我和弟弟幼年识字,是对着墙的甲骨文大字块开始的。马牛羊之类,美丽又形象,女人线条柔媚委婉,男人就像是大头呆子一样无趣。我想,甲骨、小篆做幼儿识字也是很好很好的啊。所以像 @谢俊峰 经常发的书法和篆刻作品,我也常常能认出,并且欣赏。



为什么不用甲骨文给孩子们做识字课本呢?

懂得小篆会开启全新的审美,比如你就能读懂吴昌硕齐白石两位先生的书法,并且更能欣赏其绘画的笔法。然而即便你不懂小篆,人生也没啥损失。



吴昌硕临石鼓文

其实中国字一直是动态变化的。从商代甲骨文、周代钟鼎文到秦篆、汉隶、章草、楷书……书写工具在变、字体在变、审美在变、文字也在变化之中。简体字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多所谓“简体字”,其实是古人就已经开始这么写了,在民间流传,只是庙堂之上士大夫不取罢了:



公元六世纪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繁体“無”字写作“无”和简化字很相近了。

而士大夫对文字的使用,也不是一丝不变的,除了写错字自嘲“通假”以外,也会偶尔把俗字写到正式的作品中。加上章草、行草的种种简化写法,其实往往比今天的简化字还要简约:




怀素和王献之都是一流书家,写出俗体字来,也一样很美。说简化字就没有美感,那只是装逼犯的胡说八道,是你写不好,不是字不好。
即便古人也往往苦恼于规范字书写效率低下,所以对书写简化的追求其实在很早就有,隶书就是对篆书的简化,章草是对隶书的简化,行草是对楷书的简化。只是在正式文件上需要一笔一划的时候,大家才那么恭谨严肃。



颜真卿《裴将军诗帖》,是中国古代即兴书法的代表

文字源流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回归过去是要回到什么时候呢?如果我们说,要回到甲骨文时代,因为那最有文化最具有历史感?大家一定会说我胡说八道。说写繁体字就知道乌龟的原来长得什么样,这也只是有心人的瞎掰,因为,要想写出乌龟什么样子,我觉得还是下面第二个龟更好些,因为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乌龟壳是方方正正的如第四个字一样:



乌龟分明是四只爪子圆圆的壳!

上面举了这些例子,我想说这样的事:
1、读写繁体字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本事,连读写甲骨文都不算是了不起的本事。
2、简化字其实一直就有,简化字也可以写得很美。写不美是你自己的书法问题,和文字关系并不大。
3、繁体字并不是多么有历史有文化的文字,因为之前还有篆书,还有甲骨文,如果以古典为美,那么显然唐代的楷书还都算不得古典,我们要不要退回到先秦?

繁体字简体字的争执,到了当代是有那么一点政治意味的。台湾的政治家们很喜欢这种争执,因为可以用文字来象征继承传统文化,象征着政权的正统。但其实香港澳门日本也用繁体字,你总不能说日本是中国政权的正统。大陆用简化字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学习和书写,有助于知识普及。也确实,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和大陆教育普及步调是一致的。但是用简化字的也不只是大陆,新加坡也很早就发现简化字的好处,推广简化字了:



新加坡使用简化字作为官方文字

大陆要求强化使用简体字的另一个理由则是宣示主权和政权,这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道理是一样的。也许还有齐鲁吴楚的故国士大夫怀念自己的文字,但是秦皇政令之下,所有官方书写都要改为秦篆,于是一代之内,也就统一了。大陆有一个部门叫做语言工作委员会,他们也负责对牌匾上的繁体字、异体字和出版物上的繁体字异体字做审核和规范。在印刷品、出版物和户外广告上使用简化字在大陆是一项规范和硬性规定,这个规定一方面是为了政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为了传播的准确和一致。在互联网上也有类似的要求,当然,这些要求并不强迫个人使用繁体还是简体。陈佩斯先生虽然不是港台从小使用繁体字的人士,但是个人使用繁体字是他的自由。不过如果他的文字被收录进印刷品和正式文件的时候,还是一样会直接转成简体字的。
到了今天,随着计算机中文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用拼音的方法来输入中文,用语音的方法输入中文,写字前所未有的容易。一些网络小说作家一年可以写三百万字,远远超过一个古代文人一生的写作文字量。我们用社交软件一年聊天多达百万字不觉烦累,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计算机可以轻易将简体字、繁体字进行转换,两岸的人可以更容易读懂对方的内容。
在今天的世界上,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中文文字沟通是用简体字方式进行的。至少80%以上的中文书籍、学术论文使用简体字书写和传播,简体字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文标准。当然,在一些地区,并不普遍接受这个标准。
放在历史上,汉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大概也不喜欢使用所谓“小吏”使用的隶书,在非常正式的文件和物品上,比如印章、比如石碑的碑额处、比如书卷的题签,还要坚持使用篆书,但是整体而言,社会是接受了新的文字的变化,并且一直延续和变化了下去。到了明清,就算是士大夫也不见得能读懂小篆了。
书写工具会变化、书写材料会变化、书写交流习惯会变化、书写的内容会变化、表达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会变化。今天的中文,不仅增加了很多外来词,增加了很多符号,还增加了更多的语境、思想,相比文字,我们交流的内容、思想、情感才是第一位重要的,至于字体的变化,跟着流行趋势就好。
把文字写得复杂,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有人以为是追求复古和文化,但其实前些年青少年流行的“火星文”也是一种复杂化的方式,我们称这种倾向叫“中二病”,在我看来,鼓吹恢复繁体字的人,和使用火星文的人区别也不是很大。



为了表示自己的特立独行,火星少年不仅仅使用繁体字,甚至会创造出新的文字和文字组合。

有文化与否,与你是否使用俗字、使用简化字关系真的不大,正如我之前所说,世界上80%以上的中文交流是在简化字环境下进行的,如果想把你的思想传播得更广一些,学些简化字总是有好处的。
另外, @陈佩斯 先生谈到,他们这行的祖师爷是俳优,这事儿我不能苟同。俳优是宫廷中供人取乐的人,他们偶尔也会装扮化妆,但是他们没有舞台,一般也不怎么需要剧情,很多时候是说说笑话供主上取乐。这个和陈先生当前的行当大概区别很大。戏曲行一般认唐明皇为祖师而不是认优孟为祖师,除了李隆基是皇帝这件事之外,也是因为他在表演艺术上、技术上都有建树。 从人类学上看,现代演员更多来自于古代的“巫”而不是俳优。我总觉得陈先生算是舞台表演艺术家,或者是戏剧演员,而不是小丑和酒桌上的杂耍艺人。当然,陈先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古希腊戏剧来自宗教艺术



古老的中国傩戏,中国戏剧的源头也是巫,而不是俳优。



陈先生所说的俳优,西方相似的是这种宫廷小丑。他们基本上没有剧本进行演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feiri 发表于 2023-8-10 19:19: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对汉字热爱、钻研的态度值得肯定,喜欢、使用传统汉字也是他的自由,但他回答中对那些汉字的理解确实有很多错误之处,大概率是受到了民科(比如白鱼解字、象形字典之类的)“解字”的误导,或者是自己闭门造车“创造”出来的。作为公众人物,错误的言论对群众的影响是很大的,目前点赞的上万人中起码有一半会将答案中的错误解字奉为真理,认为这些字的造字意图就是这样的。文字学是一门严谨的人文科学,各种牵强附会、或者以所谓“艺术手段”体现“汉字之美”的行为看看笑笑就行,但若真想了解字源,解释字形字义,还是应当杜绝这种民科解字,多看正儿八经的古文字学家的著作。

另外说一些闲话,传统汉字是中国的瑰宝,中国也从来没有废除过传统汉字,但现在却有很多人将传统汉字与港台地区绑定了起来,看到传统汉字言必称港台,自己主动将话语权拱手让人,很奇怪。大陆也有众多传统汉字爱好者,大陆也有自己的陆标繁体字,港台繁体字也有很多不符合字源的让我们不喜欢的地方,我们喜爱、使用传统汉字与港台无关。我喜欢使用传统汉字,但我每次设置电子产品的字体时,看到“繁体”后边的括号里的“台”字时,或者设置维基百科的字体看到“台湾正体”时,我是很不服气的。台湾已经将夺取了“正体”的话语权,我们要做的,是守住自己的东西,不要让自己祖上的遗产被一个教科书里已经不再单列中国史的小岛牵着鼻子走。要告诉世人谁才是“正”,而不是将每一个使用繁体字的人都打成“台湾人”、看到繁体字就立马想到一个岛、主动将传统汉字从这个它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大陆中剥离。
lkmtxjt 发表于 2023-8-10 19:20: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肯定会出问题……
算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这个数据库基本上就是汉语文字学的成果集了。
我就不提什么斯塔罗斯金、郑张尚芳、白一平、沙加尔了,只是提醒下几个共识:

  • 汉字的有些部件真的只是声符而已,它们只是在记录上古汉语的读音信息,真的没有其他功能。就跟埃及圣书体的那堆声符是一个道理。
  • 语言的演变通常比文字快。从上古汉语起单个汉字所对应的语音复杂度就在不断降低——想想为什么《尚书》《诗经》只用三四个字就能成一句话,反正这不是因为先秦古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完秒当代。
本来想说“语言、文字的首要功能是交流而不是艺术”来着,但是看这“新政治正确”的态势……还是匿了。
另外以上发言不代表本人完全赞同中国或日本的汉字简化标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