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城事记忆|千年古村下马筵

[复制链接]
ak789@163.com 发表于 2024-6-29 20:32:17|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口牛占亚 王绵民 姚俊 尚柏仁
6月15日上午,在义马市本土文化协会副会长、义马市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渑池县天池镇下马筵村籍的徐海龙先生邀请下,三门峡市的尚柏仁、姚俊、河洛文化研究学者和三门峡古村落研究者牛占亚、三门峡市作协会员渑池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河南三门峡卷》编辑王绵民一行,在国际汉学诗词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茹安友,义马市奇石协会会长艾辉,渑池县政府领导、三级调研员侯建星,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卢富强,天池镇党委副书记刘军杰、镇农业办主任王书强等人的陪同下走进下马筵村调研。

座谈会上,九十余岁的乡贤杨耀章先生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进才就下马筵村的由来、历史文化、村级组织及目前下马筵村的经济状况进行了介绍。

下马筵,是渑池县天池镇一个行政村。目前全村共有128户,在册人数586口,常住人口340余人。清代和民国早期属南三里,解放前,原属杨村联保处,后属笃忠乡第六保。解放初属三区石泉乡杨村行政村,天池中心乡。公社化后属笃忠公社水泉洼大队,1975年笃忠、天池分公社后,属天池公社水泉洼大队。1980年水泉洼和下马筵分开,成为下马筵大队。1983年改称天池乡下马筵行政村,天池撤乡建镇后属天池镇至今。
该村地处渑池南大岭东端,东面与东杨村接壤;北面同水泉洼村和堡南村的谢大池为邻;西面、南面和石泉村及其所属的北洼、李家洼,桐树沟村的李家庄、苏家坡隔河相望;东南跟芮沟村的白家菜园地头交错相连。境内有八沟、七山、四道坡,三岭六洼一条河,是一个岭洼起伏、沟坡纵横、土地肥沃、林木茂盛、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的地方。村前的东西南地,两顷有余,盆地虽小,肥沃无比。柏山、二道山等五座小山像一只大手五指并列,横亘村南;东山、王陵山、西圪塔,自东经北而西,起伏绵延,将村之三面环抱,唯独西南隅有个缺口为一深沟和下马筵河流经的西沟形成“丁”字状,河上有一石拱桥,是古集藕池、河底通往古集盐镇、古都洛阳的唯一咽喉通道。村北现有通往果园至天池公路和省道318线,古今交通十分便利。村之四周有多处景点:古桥精雕、王陵春晓、湖光寨影、飞流藏虹、柏山鸟瞰、天椅新颜等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民国渑池县志下马筵村、知府桥位置:在渑池到宜阳官道要冲上
河边泉水,俱是水质甘美,清心润肺,相传曾是酿酒的水源。因而早在唐代先人就有酿酒的习惯。祖上老人讲,唐太宗李世民前往天池狩猎,途经此地闻香下马,痛饮琼浆一醉方休。“下马筵”村名由此而得。
该村居民姓氏繁多。除艾、杨两姓各占三分之一外,其余三分之一多达九姓:王、芮、李、徐、周、雷、吕、马、崔。姓氏虽多,却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村里文风较盛,历来重视教育。古有私塾,旧时有洋学,当代有完全小学。学校教学严谨,校风纯正,人才辈出。清代“拔贡”、浙江绍兴知府席椿早年就读于此,寒窗苦读,铁砚磨穿,一试入庠,终成大器,其佳话美名世代相传。清代仅杨氏家族就有生员、庠生、吏员等文化名人八位。民国时期的名儒艾凤告,师范毕业,出类拔萃,从教育才,桃李满园。其“洗心撰并书”的《重修舞楼记》等碑文,不仅结构严谨,语句流畅,而且工笔苍劲有力。
建国以来,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村中的名人越来越多。艾孝信50年代中专毕业,在千秋镇招收师资榜上名列第一。先后任小学教师、校长,初中、高中和职专校长,为渑池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杨绍南,20世纪50年代中期,走出本村学校后,参加了工业建设,后任武汉钢铁公司运输车间党委书记。杨耀辉,厦门大学毕业后,在三门峡市政府从事法制工作,成为有名的律师。杨延飞,大连理工学院毕业,2005年硕士毕业后在武汉军工某单位任职,后读博士。

嘉庆《渑池县志》下马延(筵)属南三里八甲管

清《渑池县志》载:下马筵石桥,治东南四十里,长二十余丈,宽一丈五尺,高五丈,邑拔贡绍兴郡守席椿捐修,名曰:继志桥。继志桥又名知府桥
一、知府桥

继志桥碑简介

此碑一块为民国,其后人重修继志桥碑记;另一块为复制原碑记碑志。
此桥系邻村石泉清代“诰授朝议大夫”“邑拔贡”浙江绍兴府知府席椿捐银2000两,于清代乾隆年间独资建造,故又名知府桥。

桥面现况

冬天石桥远景--------红色标记为石条砌成

夏天-------远眺古桥

调研人员在桥下


桥侧近景

铁锲隼
席椿系石泉村人,考取拔贡后,于乾隆辛卯年(1771年)由玉山县(江西省)知县升任浙江绍兴知府,其父立志修桥未成,席椿继承父志捐资修桥,桥身坚固,历经230余年,至今人马车辆通行无阻,受到人们的由衷赞叹。根据他在浙江、江西、云南任职,该桥是他在江西玉山县任职时按江西样式建造的,石头为本地砾石。

红色标记为古桥石券铁锲,插入二石券卯榫中,增加券石的稳固性。


护栏石雕:雕刻精美的柱头被破坏,断裂的桥栏板、石柱躺在桥下
二、席椿家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池镇乡绅名宦席氏席椿是石泉村人,距下马筵村二里地,拔贡。席椿幼时在下马筵村读书。
席椿曾祖席所传,庠生、以子:侧侍,贵赠江南泗州(江苏宿迁)知州。
席椿祖父席镇,郡廪生,候选从九品。以孙、椿贵赠浙江绍兴知府。
席椿父席庄允,以子椿贵赠浙江绍兴知府。
(古人荣誉:活着的人时为封,死了的人是赠,是一种对读书做官者祖辈嘉奖)。
席椿兄弟席榛,由附生、例贡捐纳。
席椿有四子:
长子席世丰,邑廪生,恪遵父训,循循守礼,开馆延师,资以膏火,奖训后学,成就甚众。村旁旧有义冢一区,增施至数亩,禁樵牧践踏。乡邑义之。
次子席安丰,山西乐平知县,分发云南候补。
三子席启丰,由州同历任直隶龙门、邯郸知县,升迁安徽安庆府通判、加同知衔。
四子席寿丰,直隶清苑县丞。

《渑池县志》选举载:席椿教习初任州判改知縣历升浙江绍兴知府

《渑池县志选举》载:席榛椿弟由附生

《渑池县志》



席榕:性孝友好解推遇亲族有婚丧大事力不能举者必竭蹶助之子笃允太学生克承父志

席世丰:席椿长子,邑廪生,恪遵父训,循循守礼,开馆延师,资以膏火,奖训后学,成就甚众。村旁旧有义冢一区,增施至数亩,禁樵牧践踏。乡邑义之。
三、史料中有关席椿的记载及文章

席椿《利津古渡》一首:
万里黄河一叶舟,争传古渡几千秋。
扬帆直剪桃花水,荡桨斜看竹箭流。
王屋云山天北极,崤陵风雨岭西头。
无蛟不用疑怀璧,长见荣光午夜浮。


嘉庆《渑池县志---艺文卷》载:席椿写的继志桥:
夫息樾荫者,不忘其本;饮醴泉者,必思其源。兹桥虽予所建,实遵先大夫之志以成之,记曰:善则归亲;又曰:将为是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予虽不肖,易敢不溯厥由来,使先人之盛德湮没不传哉。
昔,予戴罪玉山,蒙抚军保荐方面,先大夫闻之,喜形于色,语亲友曰:若儿守郡,下马筵桥工当独任之。此乾隆丁丑年,事也。迢辛夘仰荷。
圣恩:量移绍兴郡,越三载,接儿辈家书云:下马筵桥乡曲中往往以王父昔日慨然独任为词,第未卜能胜任否?予览之,憬然曰:此先人志也,语云:人有善念、天必从之,以予凉德菲材;儌伟至二千石,安知非先大夫善念所感?虽力绵费重,奚辭焉。爰捐俸二千金有奇,命长子世丰,从子尊德,成文辈董其役。记丁酉鸠工己亥蒇事,虽不敢谓与古之吹箫,彩虹相辉映,而易坎窗为坦途,于往来行人不无小补。因溯厥由来,曰继志桥。非敢谓为善则归亲也。亦非敢谓贻父母令名也,夫也不忘其本。必思其源云而是为记
清乾隆十一年金秋九月立
民国二十五年席氏后人重修碑记内容:
席氏重修继志桥碑记
天下事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兹桥之设乃予十二世祖蔗田公守郡时捐廉独建也,迄今二百余年。河水冲激,桥底损坏,予族人顾瞻心恻急思修理,奈荒匪之余糊口不给,时与心违莫可如何。二十一年春,适县委以故来查,愚等恐先业凌替,乃会族人磋商,佥曰:“先人德业岂可听他人为之,此事决不可推诿!”乃以备款重修。呈请
县政府蒙批准予席氏修理。管中备洋一百一十九元,恐不敷用,谋于席沟、河底诸族人伊等慷慨乐输”,村中族众亦拮据醵金,鸠工运石。举事甲戌季春”,藏于乙亥孟夏计费金三百十一二元,费工二百有奇。今树石以叙始末,非敢云继亦尽子孙之责而已噫蔗田公继厥考之志,愚等又继蔗田公之志,后之人祠而修之庶斯桥之不朽也!
经理 席廷陈
九令
鸿猷(下略)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 吉
清乾隆《续修蒙化直隶厅志》载:席椿在云南蒙化县任同知,河南渑池拔贡。
清乾隆《续云南威信州志》载:席椿在云南威信州任州判,河南拔贡。
《紫阳书院志》载:慕家花园后归河南人、绍兴太守席椿,最后过渡为书院。
《镇雄大事记》载:威信试用州判席椿
《昭通旧志汇编4》载:席椿:河南人、拔贡、乾隆八年五月署。
乾隆五十七年《绍兴府志》

浙江清《绍兴府志》载:席椿、渑池人、拔贡、乾隆三十六年任知府。

山西清《昔阳县志》古乐平县载:席安丰,河南渑池县人,监生。乾隆五十二年任职。

河北清《邯郸县志载》载:席启丰在任职

江西清《玉山县志》载:席椿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在玉山任职。

嘉庆《渑池县志载》关帝庙、一在治东南石泉村邑原任绍兴知府席椿重修。
四、有关下马筵村的其他文化信息
(一)嘉庆《渑池县志载》关帝庙、一在治东南石泉村邑原任绍兴知府席椿重修。
(二)杨大池杨氏宗祠祖碑简记
盖闻先人所传:祖居弘农郡,继迁怀庆府柏乡村,后又迁陕州朱王村,至拔公,复迁渑池东南而家居焉!因名之曰:杨家大池村。此后,宗派繁衍,迁移下马筵一派,洛阳县城内一派。
越五世至名远公,敕授文林郎,出仕泗川长寿县知县,历代相传,迄今,已二十世矣!若不敬为叙之心,世远年湮,恐后人苦于无考焉!所以恪承族命,按次就序,谨勒碑以垂不朽焉尔。
(三)艾氏祠堂

艾氏乾隆碑内容

艾氏创立祖祠小记
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古帝王仁率亲义率祖,有祀乎其先之礼诸侯大夫,以次而降,至于庶士,虽不言庙,然亦必上溯水源,悉其世系,立祠以志不忘。吾艾氏系出天水郡,家于下马筵其来久矣!在有明时,宗族繁衍,因遭兵燹而世系失传幸存者仅寥寥数人。延至国朝乾隆年间,而族云颇盛,然前考宗派大半无征矣!有叔祖讳朝会等同议立祠,志先人之派,以示信于后,而苦艰于费。后得族中管柏树银若干,命吾父与从叔廷光廷璜廷翊、廷和五人贮而积之,以为立祠用。吾父等承命维谨积至百余,全祠未建,而吾父早逝!叔祖爰汇合族命廷和玺,廷弼全君法等,董其事,而祖祠三楹于乾隆三十年月告竣。叔祖又思建造正门三楹,庶使神无怨恫。其时,年已九旬事举未几,而已寿终。厥子廷训痛父云亡,克笃前烈,复集族众仝廷献森共为经理,又命缕纪始终支费于四十九年春上梁,迄夏月而功成至于运转土木,合族共效其劳,伙食工匠合族为难概琐录。为记。
廷魁男君升洗心撰记,
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冬十一月中旬立。
(四)古皂角树
在知府桥南200米处有一棵皂角树。2023年6月渑池县绿化委员会的《渑池县古树名木保护牌》上显示树龄为560年。我们认为树龄300余年是有的,该树应与其旁边的古桥是同一时期的。古树目前生长状态良好。



下马筵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有耕地1840亩,荒山340亩,主要产业辣椒、红薯、烟叶等。村里集体经济虽弱,但村民相对比较富裕。厚重的文化,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村民淳朴勤劳,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必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