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忠诚的铁帽子王,扶两位皇帝登基,父兄被杀毫无怨言

[复制链接]
zyhzsz 发表于 2024-6-25 12:27:58|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十月二日出生,他的父亲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但是他自小就生活在伯父努尔哈赤的宫中,在父亲和兄弟先后被囚被杀之后,依然受到努尔哈赤的信任。

在清初爱新觉罗皇族中,济尔哈朗的家世十分特殊,他的父亲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出生入死一起完成了统一女真的大业,但是随着势力的发展,兄弟间的裂痕开始出现。
努尔哈赤不希望弟弟舒尔哈齐的势力过于强大,威胁自己的地位;而舒尔哈齐也不甘心永居兄长的下风,而希望独自发展自己的力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初,舒尔哈齐决心离开努尔哈赤,他与长子阿尔通阿、次子阿敏、三子札萨克图携部出城,准备另造新城。
努尔哈赤闻讯后大怒,将两个侄子处死,舒尔哈齐被囚禁两年后死于囚所。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济尔哈朗进入努尔哈赤的宫中,由伯父抚养。他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相处融洽,关系也非常亲密,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天聪元年(1627年),阿敏奉命率师出征朝鲜,二十八岁的济尔哈朗随同出征。当阿敏想久居朝鲜自立时,济尔哈朗却并不赞同,而是与其他贝勒一起坚持战前决策,与朝鲜议和盟誓后罢兵回国。
但是,在父亲舒尔哈齐被害十九年后,这两个本为骨肉至亲的家庭之间,又爆发了如出一辙的冲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受诸贝勒推举继承汗位。四年后,他为了加强汗权的需要,又断然幽禁了济尔哈朗的哥哥阿敏。阿敏被囚十年后,也和父亲一样死在狱中。
由于济尔哈朗自小就在伯父家长大,他不仅对伯父的养育感恩戴德,与诸位堂兄弟也亲如手足。因此,当他的父、兄先后被努尔哈赤父子杀害或囚禁致死时,他却没有流露出任何的积怨。
阿敏获罪后,其名下的镶蓝旗转归济尔哈朗所有,济尔哈朗也因此成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济尔哈朗晋封为和硕郑亲王。

崇德八年,皇太极在盛京突然驾崩。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皇室内部发生了激烈冲突。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发生尖锐对立,剑拔弩张。一向为人谨慎的济尔哈朗在继位问题上,虽然没有卷入过深,但是身为镶蓝旗旗主的他却深深影响了政治格局的走向。
这个时候,济尔哈朗站到豪格的一边,最后双方达成妥协,立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登基,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两人同为辅政王。
福临继位后,国家大事全委托给了两位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尽管军功和威望都很高,但可能受到父亲舒尔哈齐与哥哥阿敏命运的影响,为人非常低调。
为辅政王后,他首先主动要求将自己排在多尔衮前面的名次放到多尔衮之下,并要求诸王大臣商讨国事时,只报告多尔衮即可。他在盛京尽心辅佐幼帝,多尔衮则率领大军进攻明军,直捣北京。

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济尔哈朗护驾进入北京。福临首先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接着封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多尔衮统率清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他的威望也如日东升。
与此同时,济尔哈朗却在幕后做一些日常性工作,多尔衮为人专擅,权力欲加强,济尔哈朗首先考虑如何明哲保身,总是一味退让,甘居下风。
济尔哈朗一再退让,即助长了多尔衮的野心,也没能维护住自己的权位。多尔衮的王府壮丽程度不下皇宫,却以济尔哈朗的王府超标为由,罢免了他的辅政王。次年,又有人揭发他在皇太极死后,曾赞立肃亲王豪格为君。
为此,他的爵位从亲王降为郡王,不久虽恢复了他的亲王爵,但接着多尔衮又将济尔哈朗委派为定远大将军,率师下湖广,与南明军队作战,直到顺治七年一月才回京。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坠马而死。济尔哈朗审时度势,联合诸王参劾多尔衮一党,将大权归于顺治帝,这成为他一生之中最光辉的事业。在福临亲政后,他的称号也只是“叔和硕郑亲王”,不再主掌朝政。
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八日,济尔哈朗病逝。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