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一天是一天,我们两个都不寂寞” 一位渐冻症患者妻子的“破冰”历程

[复制链接]
空城 发表于 2024-6-25 11:44:35|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时候都想着,不治了!放弃吧!真的是太难了。”说这句话时,65岁的李琴(化名)低着头,手指来回搓个不停,声音哽咽,眼里闪着泪光,声音越来越小,语气里充满了愧疚。
6月21日,夏至,北半球迎来了光照时间最长的一天。然而这一天,有一部分人的身体像被“冻住”一样,他们不能行走、不能说话、不能吞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直至大脑完全丧失对肌肉的控制,呼吸衰竭而亡。
这就是罕见病“渐冻症”,李琴的老伴杨华(化名)就是这样“罕见”的一份子。

1
渐冻
李琴一家是商洛市洛南县人,李琴在村子里上山采药换钱,杨华在当地某铁矿厂做井下工,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在韩城市某铁矿厂工作。杨华退休后,夫妻俩被女儿带到韩城一起生活,在韩城铁矿厂做清洁工,这一待就是15年。家庭条件不算富裕,但也是安逸幸福,本以为生活平稳,但这一切在2021年被打破了。
2020年的一天,杨华突然感觉颈椎酸痛,持续了两个月没见好转,这才到医院检查。从洛南到韩城,辗转了4家医院,做了CT检查,被告知的都是颈椎病。
因为杨华数十年在铁矿厂工作,脊椎原本也存在一些问题,当作颈椎病治疗,夫妻俩没有任何怀疑,药吃了半年,但没有见任何起色,直到有一天,杨华突然在家晕倒了,这次前往医院检查时,杨华才告诉医生,他平时不止颈椎疼痛,左手也没有力气,当地医生建议杨华前往西安的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2021年5月,女儿带着杨华来到西安某医院,在进行肌电图等一系列检查后,最终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被称为世界五大“绝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等,发病原因仍然不明确,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维持现状。
回去的路上,杨华一声不吭,甚至坐过了两路公交车,“治不好了”是在他脑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医生说了很多,他似乎只记住了这句。
回家后,谁问都不说话。
女儿告诉李琴后,她“懵了”。
“该咋办啊”她在心里默念,对于一个农村生活的老太太来说,她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一直身强体壮的丈夫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在此之前,他们从没听说过渐冻症。
确诊后没过多久,杨华的病情开始加重。从起初只是左手有点无力,到后来抬不起来,此时左手已经完全失去了功能。
回想起医生说的话,一旦被“冻住”,开始只是手毫无力气,慢慢可能腿也不听使唤,再过些时日,就不得不躺在床上,还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需要靠呼吸机辅助呼吸。
李琴一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似乎医生说的征兆,离杨华越来越近了。女儿不得不四处为父亲选购呼吸机,在买呼吸机的过程中,女儿一直在打听全国有哪些医院可以治疗渐冻症,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不想放弃。
2
放弃
刚开始是在北京某家中医院进行线上远程视频问诊,每个月5000元的中药费,吃了两个月,身体无力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还变得不想吃饭,杨华停止了治疗。
女儿经过继续打听,听说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有渐冻人专科病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渐冻症的。听到这里,女儿感觉看到了希望,决心“再试一把”!
2022年5月,女儿和李琴带着杨华来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二科(渐冻人专科病区)接受治疗。
刚住院不久,杨华的痰量变多、黏稠、咳不出来,需要进行机器吸痰,从来没有做过吸痰的杨华,因为抵抗力较低,一时陷入了昏迷。主治医生李京伟告诉李琴,要保证呼吸道畅通,方便排痰,需要尽快为杨华进行气管切开术。
做过气切后,杨华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李京伟立即给予抗感染治疗。
“目前医学上,有效延缓病情的方法,只有营养支持、呼吸支持和药物支持。”李京伟说。李琴对渐冻症已不再陌生,确诊后的几天里,她一直用手机查找相关资料,此时的她心里已经明白,能维持住就很好了。
早期除了进行排痰、大型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基础治疗外,针对杨华肺脾气虚的问题,还进行了服用中药汤剂、医院中药专科制剂、中药贴敷等中医治疗,帮助他补肺健脾。
“得病后如果吞咽能力下降,进食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体重下降会更快,随之病情发展会更厉害,所以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李京伟为杨华插入了鼻饲胃管,以满足肠内营养,并联系营养科制定了营养计划。
杨华的病情逐渐平稳,肺部感染得到控制。
3个月后,李琴决定带杨华回家。
“回去的时候状态很好,能带着呼吸机走来走去。”李京伟说。

一波三折的就医之路,似乎终于快尘埃落定,可就在这时出现了意外。
2022年11月,杨华在家中不慎感染了新冠肺炎,持续高烧不退,肺部感染对于渐冻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李琴着急地联系李京伟。李京伟深知渐冻症患者感染新冠后的危险性,在电话里做了详细指导,随后李琴叫了救护车一路赶往医院。
得不到良好营养支持的杨华肉眼可见地消瘦下来。“只剩一层皮,都看不到肉,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看着骨瘦如柴的老伴,李琴虽心疼不已,但束手无策。
2023年,长期营养不良,加上之前在铁矿厂工作,粉尘吸入多,肺部感染后导致肺基础功能更差,杨华出现了气胸。
李京伟首先给杨华调整了呼吸机模式,进行保守治疗,气胸量逐渐吸收。就在李琴心里的石头刚落地时,半个月后的复查,却又让李琴焦虑了起来。杨华的气胸再发,比原来更重。
“我一点力气都没有,不想治了。”已经不能说话的杨华,只能轻微地张张嘴,这是李琴看着他的嘴型听到的话,这也是夫妻俩第一次同时想到了放弃。
“那时候李大夫一直给我说,还没到那种程度呢,先不要说那种话。”回想起当时想要放弃的念头和医生的宽慰,李琴现在只有感激,她说如果不是病区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她的精神可能就要崩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放弃了,我得多后悔。”
心理疏导是一方面,尽快解决问题更是关键。由于杨华病情复杂、多变,陕西省渐冻人关爱互助协会会长、医院副院长闫炳苍随即组织相关脑病科室、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建议需要给杨华尽快进行手术,防止呼吸衰竭。在多方努力下,医院协调省内该领域专家为杨华进行了肺部破裂修补手术。
2024年1月25日,杨华右侧股静脉置入的深静脉置管周围形成了血栓,一旦发生血栓脱落,可能会导致致死性肺栓塞。脑病二科主任付成保立即组织脑病一科(神经外科)进行会诊,经过会诊讨论,需要在杨华下腔静脉中放置腔静脉滤器,以降低肺栓塞的风险。
李琴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到很“恐怖”的手术了,她总是担心老伴会不会发生意外。
“我一个老婆子,真不知道该咋办了,很煎熬。反正之前医生也说了治不好,要不就不治了吧。”李琴再次想到了放弃,手术同意书上,她没有签字。
“大姐,这个手术很快、很简单,就像一张渔网一样捕获循环中的大栓子,防止栓子随着静脉血流进入肺动脉堵塞主干和大分支,从而减少严重肺栓塞发生的一种装置。”脑病一科主任杨兴奎耐心地解释道,“我知道你担心手术的风险,但是老杨的肺栓塞风险很高,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了。”
在与李琴多次耐心、细致沟通后,最终顺利完成了手术,结合抗凝药物,杨华的血栓减少。
由于病情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李京伟再次为杨华调整了营养方案。
经过与李琴沟通,李京伟决定将每日的定点人工喂养调整为鼻饲管持续泵入,这样既保证了杨华的营养摄入,又减轻了李琴的照顾负担;但在杨华消化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积食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这样的泵入营养支持,杨华的营养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给杨华及李琴坚持下再注一股力量。
“看着老伴慢慢长肉了,气色也好多了,现在维持也很好。”说到这里,李琴声音不再低沉,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从闫院长到付主任、杨主任到所有医护人员,都对我们太好了,特别热情,极度负责任,李大夫无论再忙、多晚,下班之前都会来看我们。”李琴说,“现在老伴看到医护人员来看他,他就对大家开心地笑。”
3
活着
4年的“渐冻”,让杨华从一个生龙活虎、身强体壮的人,变成如今卧病在床、身上连着治疗管道、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病人。
患病后,夫妻俩的生活成了一场“争夺战”。一边是无情的病魔,对丈夫杨华的身体进行日复一日地摧毁,一边是不甘心放弃的妻子李琴,一点一滴地挽救。

杨华的病情如今已经相对平稳,但“战斗”仍未停止,李琴的生活也仿佛“被定了点”。
凌晨两三点,李琴就要给杨华翻身、拍背、吸痰,早上开始,给杨华擦洗、做菜糊喂饭、喂营养水、翻身、拍背、吸痰……
从早到晚,一日四次,每天如此,一照顾就是两年,就是65岁的李琴一个人。虽然很累,但她依然坚持着。
“请护工太贵了,老伴的退休金也不多,女儿在韩城也不容易,她自己的小家庭也需要操心,我一个人照顾就行了。”李琴说,“好几次半夜给他吸痰的时候,拿着管子不停地打瞌睡,老伴还生气地骂我不要吸了,快去睡觉。”
每天深夜,在杨华的病床旁边,李琴躺在支起来的简易折叠床上,房间无比安静,只听见床头那台连着杨华咽喉部的呼吸机发出的喘气声。
一直守在杨华旁边的李琴再困也睡不踏实,怕有什么事发生,“就跟照顾婴儿似的,24小时都围着他转。”但是李琴已经不会再说放弃了,她很清楚,目前要做的,就是提高丈夫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速度,延长存活时间。对此,她已深谙其道。
“活着吧,活一天是一天,我们两个都不寂寞。”李琴笑着说。

加星标
第一时间看健康资讯
文章来源:华商健康发布
采编丨于浩洋
校对丨郜雅昱
责编丨李 赞
审核丨付成保 张丽姝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