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韩国发现一封信,揭开历史真相,引清入关的其实另有其人

[复制链接]
gibbet/猫 发表于 2024-6-25 10:47:25|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一点不假。
《史记》中记载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因为大雨延误了服徭役的期限,他们害怕被杀头这才做出了起义的举动。
然而当“睡虎地秦简”被发现之后,出土秦简中明确记载徭役迟到仅仅是稍微罚款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陈胜吴广起义另有原因。

还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这件事,《清史稿》以及《明史》都如此记载,也正是有了他的反叛才有了清朝将近300年的基业。
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被认定为铁一般的事实。
然而1962年,韩国在整理《燕行录》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封尘封已久的信件。而这封信却推翻了吴三桂的叛徒行为。
那么这封信中的内容是否是当年的真相?

《燕行录》是明清时期朝鲜使者访问中国时的见闻录。书中记载的内容范围很广,不仅有当时政治、经济等主要的见闻记载,还有专门对著名人物、贸易情况、科举情况以及婚丧嫁娶等事情的见闻记载。
由于这些使者都是朝鲜官方派出的亲信,所以内容的可信度非常之高。当然,这些使者也不会作假,毕竟他们出使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所以这些使者会尽全力把中国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
当这些见闻被收集到一起之后,就被朝鲜编著成书,最终就形成了《燕行录》这本书。不过随着西方的崛起,清朝的影响力大幅下降,《燕行录》也在光绪十四年停止了记载。
再加上殖民者干预之后,朝鲜实行了“去汉字化”,因此《燕行录》也就一直躺在收藏馆中,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时间到了1962年,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的韩国成均馆大学,在收藏馆中找到了《燕行录》。研究人员顿时被里面的各种记载所震撼,所以决定从中选出一些经典的记载做成《燕行录选集》。

研究过程中,研究员在书中发现了一封书信。书信的名称为《贝勒尚善寄吴三桂书》,记载的是吴三桂联合其他藩王起兵叛乱,康熙皇帝派遣贝勒爷尚善前去平叛时,尚善给吴三桂写的一封劝降书。
书信的前部分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简单地写了一些关于吴三桂的情况。可是在书信的后半部分,尚善为了劝降吴三桂,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王在明时,不过一总兵官耳,国破不降,而能请兵灭贼,以复君仇者,可谓尽忠于明室矣”。
“王在明时,不过一总兵官耳,国破不降,而能请兵灭贼,以复君仇者,可谓尽忠于明室矣”。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简单,意思是吴三桂当时不过是一个总兵,可是国破之时他却宁死不降,最终借用清朝的军队消灭了李自成,真可谓是一位忠肝义胆之人。
请注意,这里是借用清兵抵抗李自成,而非直接引入清军。
虽然借用清兵的结果是清军趁机夺取了江山,可这并非吴三桂的本意。换句话说,吴三桂也没有打算投降清朝,他只是借用清兵为国复仇而已。

既然如此,《清史稿》中所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情况纯属子虚乌有,并非历史真相。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人将清军入关的罪责怪罪在吴三桂的头上。
就算《燕行录》中记载属实,但“孤证不立”,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吴三桂依旧逃脱不了他的罪责。
其实吴三桂还真的不是清军入关的原罪,真正的幕后主使其实另有其人。
要知道历史虽然可以任人打扮,可真的假不了。即便是清朝实行文字狱,将许多不利于清朝的书籍都销毁了,但仍然有不少典籍留存了下来。
其中有一部专门记载吴三桂的书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这本书名叫《庭闻录》,是清代史学家刘健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明确记载,崇祯皇帝死后,兵部侍郎总督蓟辽王永吉赶到山海关主持抵抗李自成的相关事宜。
此时一个名叫童逵行的人向王永吉提出向清军借兵的建议,也就是所谓的“借师助剿”,王永吉足足考虑了5天,这才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
不过王永吉自己并没有出面,而是授意吴三桂前去借兵。
此时的吴三桂正在散发讨贼檄文,希望各路英雄可以一起讨伐李自成。听到王永吉的指派之后,吴三桂也只能照办。也就是说,真正提出借兵的人其实是王永吉,而吴三桂只是一个执行者。

可以看出,两部古籍所说的情况完全吻合,那么事件的脉络也就清晰可见了。
明朝皇帝死后,忠心于明朝的吴三桂四处寻找盟友。王永吉作为他的顶头上司指派他去清朝借兵,一来吴三桂一心为国,二来王永吉是他的上司,自然要领命行事。
不过吴三桂虽然依靠借来的清兵击败了李自成,可清军却趁机夺取了天下。无奈之下吴三桂只能俯首称臣,可心中依旧心系大明。等他养精蓄锐之后,发起了反叛。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历史上少有的俊杰皇帝康熙,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如果非要找一个人来承担清军入关的罪责,那也一定是王永吉。
在《燕行录》以及《庭闻录》的双重证据之下,历史的真相也被正式揭开。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清朝为了统治中原,说了多少谎话,就连吴三桂这样赤胆忠心的人,也能被其说成是奸诈之徒。
其实吴三桂到底是忠是奸我们从他当年留下的“讨贼檄文”中就可以窥见一二。讨贼檄文的开篇就写下:
“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
“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
短短14个字,足以看出吴三桂对大明的忠诚。不能因为他按照王永吉的指示借用清兵,就把叛徒的罪名扣在他的身上,这太不公平!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文献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