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民补习的“东亚鸡娃”已走入死路!吴军:拼命卷进藤校还不如培养“一技之

[复制链接]
gongjue 发表于 2024-6-25 07:16:24|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周婧琦
来源|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听风一君推荐语
教育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要过度鸡娃。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受益终身,家长陪伴和引导非常重要。提高认知打破信息差提炼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及思维能力是顺应发展趋势的办法。
有没有发现,名校毕业生中,平庸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一技之长
除非家里有矿,否则来自中层或中下层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第一个目标,不是增长见识,而是掌握谋生手段。有专长,先谋生。
达成这个目标之后,增加影响力,实现人生价值,可以作为第二个目标。
鸡娃不能违背教育的节奏。过早让孩子学大脑难以接受的内容,就会事倍功半。12岁以后只需半小时就学会的几何,10岁孩子可能要两三个小时。
鸡娃有度。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受益终身,坏的教育是让孩子将来花一辈子的时间来修复年少时受到的创伤。

孩子喜欢的文体领域,父母尽量去支持。运动或活动会占据学习时间,但因此孩子反而会挤时间学学校的功课,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有时候,知识上的差距弥补起来是容易的,如果缺少生活中的成长,课外活动,弥补起来是很困难的。
家长的陪伴和引导非常重要。陪孩子玩,听孩子说心里话,把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教给孩子,这样的“家长教育”非常稀缺和宝贵,是无法在学校或补习班学到的。

作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员,当所处的环境让我们不得不“鸡娃”的时候,请我们也别光是埋头走路,也要适时地调整一下鸡娃的力度,不要光是一味地鸡娃,而忘记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陪伴的重要作用。

瞬息变化的时代让家长和孩子都格外焦虑,如何提高认知打破信息差提炼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及思维能力才是顺应发展趋势的办法。今年有AI大模型明年可能又随之迭代新的技术革新,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才能在一次次的变革中成长壮大!

△豆瓣的读者书评
吴军博士讲教育的新书《卓越》上市,熟悉他的家长都很激动:“终于可以‘偷师’他把一对女儿送进MIT、约翰霍普金斯的方法了!”
“爸爸真棒”曾经多次采访过吴军博士:

▲吴军博士是科学家,清华本科毕业,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谷歌和腾讯,是谷歌中、日、韩搜索引擎的主要设计人;
▲吴军博士是一名活跃在硅谷的投资人,参与多项投资;
▲吴军博士还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出版《大学之路》、《浪潮之巅》、《数学之美》、《见识》等科普类图书,几乎本本畅销;

▲吴军博士过往关于教育、就业、STEM等领域的真知灼见可见→《精英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 》,《青年失业率跌破20%,藤校毕业找不到工作,吴军博士:未来20年就业热点在这3个领域 》。
然而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可能最好奇的还是:他和太太是怎样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一对女儿的?
几年来在吴军博士的书里,偶尔可以窥见一些大女儿梦华、小女儿梦馨的成长经历:
她们读中学期间,都在有名的美国私校The Harker School成绩名列前茅;
前几年大女儿进入MIT学习,如今已经读到了计算机博士
2022年,二女儿也进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而当我们翻开吴军博士专门讲教育的新书《卓越》,以及之前给两个女儿的信《态度》时,无疑收获了惊喜——他培养女儿们的“教育秘籍”尽在其中。
教育的目标
“家里有矿”要学博雅教育,
中产要培养一技之长
身处教育第一线,可能很多家长都时常感到有点“精神分裂”。

  • 一边是教育学、心理学著作以及教育界名校长都在说,教育要“全人”,要“静待花开”,要“博雅教育”。
  • 另一方面,教育军备竞赛的厮杀是一年比一年激烈,高考是独木桥不说了,美国申请也一年比一年卷,为了冲进藤校,有人把成绩考到升无可升,有人曲线救国学习小众冷门专业,毕业找不到工作……
那么,那些美好的教育理想都是假的吗?
吴军说,那是因为他们误解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目标是两回事。
对于每个人来说,教育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
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教育是让灵魂完成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向”
用杜威的话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成长”
用赫尔巴特的话来说,教育是让人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是片面的生活(斯巴达战士、古希腊奴隶和“996”以至于生活中只有工作的人,过的就是片面的生活)。

△截图来自电视剧《摩登家庭》
但是不同的人,应该为自己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
企业家、上层想要让孩子在原有家业的基础上超过自己,需要让孩子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掌握更新的技术,二是有见识。
因此,他们的教育目标,就应该是让孩子接受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增长见识。
但对一个来自中层或中下层家庭的孩子来说,掌握有效的、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谋生手段应该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
达成这个目标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一定成就感,可以作为第二个目标。
如果孩子或家庭设置了不切实际的教育目标,就无法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因而感到迷茫,甚至怀疑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截图来自电视剧《摩登家庭》
吴军有位朋友,父亲是美国一家大餐饮公司的大股东,虽然希望孩子继承家业,却没有要求他一定学商业或金融,而是让他自由发展,增长见识。
于是孩子学习了数学专业,养成了很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后来进入自家企业,从基层一直做到CEO,企业蒸蒸日上。
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也没有要求一定读藤校,而是把孩子都送进了最好的文理学院。
另一方面,曾有3位中上层工薪阶层的朋友向吴军咨询过选专业的事,他们的孩子上的都是藤校,而且都不满足于去“大厂”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希望将来成为商界或政界的领袖,因此目标都是读法学院。
吴军给他们的建议是,本科认真学好一个专业,而不是学通识教育。因为美国只有研究生才能读法学院,收费昂贵,而对本科专业是不要求的。
因此,本科学好一个专业,万一申请法学院不顺利,至少还能养活自己。后来,这3个孩子分别读了工程、商科和通识教育。几年后--
学工程的孩子毕业当了几年工程师,觉得没意思,就申请了法学院,最后做了专利律师。
学商科的孩子成绩最好,毕业直接申到了法学院,但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于是去华尔街工作了两年,攒够了学费才去读。
第三个孩子在藤校拿到了经济学和新闻双学位,但这两个专业在美国都很难找工作,他最后只能在硅谷小公司打零工,还要靠家里补贴。
这几个孩子的故事虽然都是个例,但还挺具有代表性的。即使最终受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工薪家庭和“家里有矿”的孩子,阶段性的目标也会不同,也就是说走的路不会一样。

一个人如果缺乏通识教育,当然难以走远,可如果你希望在本科毕业后找到工作,大学阶段就不能全留给通识教育,完全可以等工作一两年,有了积蓄后再回到学校,或通过其他方式弥补自己在通识教育方面的不足。
比如现在网络教育资源极度丰富,通识教育其实可以通过MOOC等方式完成。
许多人认为哈佛就一定比伯克利好,或者觉得人文环境好的大学就是比普通大学好,说前者培养业界领袖,后者培养工匠。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是没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没给自己设定好教育每一个阶段的目标。
就拿求职来说,如果本科毕业去申请谷歌、微软的工作,面试官肯定会把MIT和卡内基梅隆,甚至伯克利和密歇根安娜堡毕业生的简历放在哈佛毕业生的前面。
要知道,虽然哈佛毕业生日后在各个领域做出成就的有很多,但是这部分人占比很低,大部分名校毕业生日后发展都非常平庸。而平庸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一技之长。
不过,千万别把“一技之长”曲解为理工科。吴军也特地谈了理科VS文科的问题,他觉得,中国的理工科学生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至于具体原因,可以参考《卓越》原书,这里就不再赘述。

△《卓越》书籍封面
教育的节奏
“东亚式鸡娃”为什么已经走到了死路?
因为两个女儿要申请大学,最近这些年吴军一直在关注身边硅谷地区华裔二代的申请成绩。他的发现是,大约从10 年前也就是 2013年、2014 年开始,硅谷地区华裔第二代进人美国名校的总数就不再增长了。
10年来,硅谷的华裔高中生和国内一样,已经“卷”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进入Top10大学的,几乎人人成绩全A,修10+AP课,运动州级冠军,可能还是学生会会长。十年前能横扫Top5大学的申请材料,放在今天,能被一所Top10大学录取就算不错了。
因为亚裔要想被名校录取,需要比其他族裔优秀很多,有些人认为,这是美国大学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不过也有些人却认为,亚裔学生是靠“鸡娃”才取得好成绩的,离开大学后的表现可不好说。

事实上,如果对比世界范围内亚裔学生在大学之前的表现,和他们后来在科学、工程和艺术领域的贡献,你会发现,早期的那一点点优势在进入大学后荡然无存,甚至很多人进入高中后就后劲不足了。
吴军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东亚式鸡娃违背了教育的节奏
20世纪,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发现,人从婴儿到幼儿,再到少年和青年,心智是逐渐成熟的。
他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应该提供与孩子心智发育一致的内容,如果过早教授大脑难以接受的内容,就会事倍功半。比如--

12岁前青少年
虽然有简单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推理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教他们做几何证明题,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12岁以后
只需半小时就能学会的几何学内容,10岁的孩子可能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学会。吴军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验,高中时他花一周才搞懂的微积分内容,到大学一天就学会了。
那么,如果孩子小学、初中时家长尊重教育规律,不通过“鸡娃”催熟孩子,孩子落后于“提前学”的同龄人,将来能跟上吗?
答案是,能。
比如美国小学、初中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明显落后于中国城市里的同龄人,但很多这样的孩子到了高中,也能学大学程度的AP课程。
这是因为小学、初中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少,孩子到了高中后,如果有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是可以很快补上来的,甚至有所超越。

吴军在中国、美国都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
当年他和父母所在单位的一批子女从四川来到清华附中,各方面的能力和见识都比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孩子差了很多,但后来这批孩子有1/3进入了清北,比例比北京同龄人还高一点。
他在美国认识的孩子也有不少高中才“逆袭”的例子,甚至他家小女儿梦馨小学、初中成绩也很一般,远不如姐姐那么好,到了高中,总的GPA却超过了姐姐。
美国名校“抛弃”加州或者美国东海岸鸡出来的学霸,从中西部小地方招收了很多平均成绩远不如前者的学生,这批学生照样能跟上学校的课程。
比如在学习压力极大的加州理工学院,招生老师就说,那些来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的孩子,有人每天要开车到 30公里之外的社区大学学习微积分,因为他们的高中没有能力开设大学先修课。
这些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显然远远超出常人,虽然知识比别人差了一点,但很快就能迎头赶上。
相比之下,一些大城市学生看似在高中做了很多事情,其实只是为了把同龄人比下去,有人在达到这个目标后就不再努力了。

书中提到一个上了美国Top5大学的学生,高中又是创办俱乐部、又是创业,但收到名校录取通知书后,马上就把已经完成 80% 的创业项目扔到一边,俱乐部也交给其他人,自己不再管了。
几年后,这个年轻人在美国Top5大学学得也很吃力,一直在找最容易的选修课凑学分。
这样“鸡”出来的“牛娃”,将来能走多远呢?实在很难说。因此,美国的名校不把所有宝贵的录取名额都给“鸡娃”催出来的学生,有他们的道理。
至于家长,身处“鸡娃旋涡”,可能不卷也没有办法,但一定要把握鸡娃的底线,要记住孩子不管是早期不如同龄人,还是没有进入最Top的大学,都不是最重要的--

  • 好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
  • 而坏的教育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孩子将来花一辈子的时间修复年轻时受到的创伤。

教育的方法
不竞赛、不补习,
两个女儿如何进入一流名校?
因为吴军自己和太太的学历都很高,不少人都会想:是不是这俩孩子能进入MIT和约翰霍普金斯,是因为遗传了父母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牛娃”?
其实看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也有很多“弯路”。
两个孩子中学时都一度花很多时间玩电子游戏,老爸为此曾经在《态度》里面专门写了一封信,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
他想让女儿们参加学科竞赛,但她们试过以后没有兴趣,爸爸也就没有坚持;
大女儿高中用一个暑假去做实习,最后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合某个专业;
小女儿的兴趣也经历过“烂尾”,一度喜欢音乐,钢琴练到9级,但后来随着年级增高,学业和其他课外活动繁重,就没有继续在钢琴上挖深,爸妈也没有勉强女儿。
不过,两个孩子都对做研究、做义工、运动很有兴趣,老爸就努力给孩子们创造条件,姐妹俩都在10年级和11年级做了两个暑假的科研,并有一些成果得到了发表;也花了很多时间做义工,甚至大女儿申请大学时,主要的文书就是写她做义工的经历,小女儿则获得了和社会活动有关的全国性奖项。

另外,两个孩子也都喜欢运动,尤其小女儿梦馨的“普娃逆袭”就跟运动有关。
梦馨在小学、初中成绩很一般,远不如姐姐,她很喜欢打高尔夫球,高中就努力进入了校队,要参加加州的高中联赛。
美国高中的运动“吃掉”的时间是非常恐怖的:
每年都有半个多学期是比赛季,期间,孩子每天晚上7、8点才回家;
周末一早就要去上百公里外的地方训练或比赛;
没有赛季的学期也要做很多个人训练和个人比赛;
由于学习时间大大减少,梦馨不再看电视、玩游戏,而是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学习。
起初爸妈也很担心,但没想到,高一上了一个学期,她的成绩比以前更好了!而且因为她养成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从那以后每年成绩都稳步提升,最终学习了14门AP课程,而且保持着全A。
后来她更是担任了校队队长,申请大学时的主文书,写的就是带领校队克服主力离开球队的困难、战胜学校的“多年宿敌”,卫冕联盟冠军的事。
这段经历读起来很有美式青春励志剧的感觉,小姑娘的领导力、坚忍不拔的能力尽显,也难怪会得到约翰霍普金斯青睐了。

正因如此,吴军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课外活动,他反复强调,知识上的差距弥补起来是容易的,孩子如果缺少了在生活中的成长、在课外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弥补起来却是困难的。
美国的好大学也非常看重课外活动,优秀州立大学录取的孩子,除去有政策优惠的少数族裔和第一代大学生,余下的人大约1/3是完全靠课外活动成绩被录取的,还有1/3是课外活动+学习成绩双重标准录取的,只有1/3完全看学习成绩录取。
至于顶级私立大学,完全靠学习成绩被录取的人可能连5%都不到。国内国际化学校的孩子在申请美国大学时不如美高的孩子有优势,一大原因就是我们实在缺乏课外活动的“传统”,可能要很多年才能补上。
最后,虽然吴军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但我看下来,觉得他们家最珍贵的教育传承,不是“牛娃基因”,而是陪伴

他小时候父亲因病只能半休在家,就花了很多时间带着儿子在山野散步,他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就是父亲在散步时讲给他听的。
后来父母工作很忙,也会把两个儿子带到实验室一起写作业,路上给他们讲了很多历史故事。
那时他就决心:将来我也要对自己的孩子这样。两个女儿出生后,他放弃了很多挣钱的机会,就为了尽可能地陪在孩子身边。
吴军说,有一个问题,可能所有的教育学著作都没有讲清楚,那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学习,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
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根据对自己、身边的人以及同学朋友的观察,他得到了一个结论: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的陪伴和引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除了学校,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来源是家长。
在陪孩子玩、听孩子说心里话的时候,是家长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价值观、为人处世之道教给孩子的机会,也是了解孩子的机会。
如果家长放弃了这个机会,就让孩子失去了几乎一半的教育。
许多家长把孩子送进补习班,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学习,却对缺失的这一半“家长教育”视若无睹,或许,这才是他们在教育之路上走得事倍功半、坎坷不断的真正原因。
延伸阅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阅读:聪明的家长是这样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吴军:如何兼顾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吴军:“阶层固化”能靠教育打破吗?
吴军:为什么我告诉女儿要尽可能上好大学?
吴军:你一生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阅读量惊人的孩子,都在用哪些阅读技巧?
朱永新: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陪伴、阅读和习惯!
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这些方法用起来!
恭喜你,养出一个爱讲废话的孩子|俞敏洪:书评《余世存给孩子的时间之书》
余世存:在阅读经典中安顿自己
余世存:通过阅读,获得心灵救赎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