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海之南丨三亚海棠河 美丽在回归

[复制链接]
吴宗宪 发表于 2024-6-25 07:14:13|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广网三亚6月19日消息(记者 林韦玮)“金色的余晖映照着天边的云彩,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美得令人窒息!”6月18日傍晚,游客黎女士和朋友来到三亚市海棠区海棠河生态公园,趁着落日余晖,拍照“打卡”,定格美好瞬间。

游客到海棠河生态公园拍照“打卡”(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海棠河北起椰子洲岛、南至铁炉港,全长13.16公里,是海棠区的一条重要河流。由于受污染侵袭,海棠河变成了一条“臭水河”,给沿岸椰林、龙海、风塘、龙江、洪李、庄大等村庄的群众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与此同时,从一处偏僻的小港湾发展到拥有数十家国际知名酒店和总部基地的“国家海岸”,海棠河“回归”自然的脚步尤为迫切。
“在海棠区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迅速聚集的进程中,我们一度忽略了水与城市的共生关系而导致生态污染,海棠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理应想方设法呵护好。”海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启鸣说。

海棠河生态公园(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2022年7月,海棠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项目以建设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河道为目标,连通沿河与城市慢行系统,旨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生机盎然、城河融合的生态走廊,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六水共治’,治污先行。海棠河的污染根子在岸上,因为群众生活习惯、管网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或混接错接流入雨水管网,通过雨水排口入河。要彻底改变海棠河久治难愈的现状,需要精准找到源头进行截污。”海棠区住建局局长白玮说。
海棠区住建局委托三亚环投集团开展了海棠河入河排口溯源排查,对167个雨水排口进行排查甄别,经过详细摸排,发现有20处出现雨污混流情况。

海棠河生态公园(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为解决问题,在充分调研后,海棠区筹措3200余万元,开展了管网改造修复和泵站提升工程,对海棠河沿岸错接偷排的管道一个个改正,并引导群众在种植养殖上注重环保,减少面源污染。此外,将所有涉及水体治理的部门集纳到治水办,实现了各自为政到“一龙治水”的转变。机制的转变,让海棠河治理更加顺畅。
与此同时,在水污染较少但沙化比较严重的区域,采用客土的方式改善种植条件,种植适应本地沙生环境的植物覆盖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在污染比较严重、酸性较高的区域农田区,先期进行适量碱中和,种植大量田菁,形成植物可生长的土壤基质。这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仅分步修复了土壤肥力,还降低了间接碳排放。

海棠河生态公园船坞乐园(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在生态修复方面,海棠区加快推进海棠河生态公园建设,遵循“环树成林、遍地花海”的理念,在一期建设中种植了大量遮荫树、铺种了三角梅,于河海之间灌溉出一片“花海”。放眼望去,完善的植物空间充分融入自然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海棠河沿线的生物多样性。
“海棠河沿岸的生态本底还算是比较好的,所以在生态公园打造提升过程中,我们以保护原有地貌特征为原则,形成混合草甸、热带雨林、落叶花林、稻田、湿地、滨海沙生植物群落等既美观又极具生态价值的植物生境,并与石滩、泥滩、旱溪及水底沙地一起构建了完善的生境体系。”海棠河生态公园代建方华润置地负责人沈玉国介绍。

海棠河生态公园亲水驳岸(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
打造提升后的海棠河生态公园一期,让市民游客可以便利安全地到达水边,既创造了丰富的地形与空间变化,又加强了场地特征的记忆感。记者在石姆龙路河段看到,现场以黎族的“衣、食、住、行”为设计灵感进行分区,并将传统生活模式转化成无动力游乐设施,整体打造成原生自然的本地文化研学教育基地。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在船屋乐园、戏水乐园欢快地嬉戏玩耍,尽情释放着童年的活力。
据了解,海棠河生态公园分两期开发,一期工程全长约4.43公里,景观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已于今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二期剩余工程8.73公里,景观面积约120万平方米,预计种植植物200种、乔木7500株、灌木13800株。未来,海棠河将从约15公里的生态岸线长度,“生长”成约5500亩的生态公园,成为集滨水、湿地、森林等多种景观形态和休闲、健身、游乐于一体的好去处。
“我们将以海棠河生态公园建设为契机,打造滨海度假精品旅游线路,为海棠、三亚增添新的城市名片,以景观整体提升促进辖区旅游消费提质升级,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黄启鸣说。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