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史读桂林 欲识群恩至深处,严关便是玉门关

[复制链接]
gududehuo 发表于 2024-6-25 06:37:47|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史书记载,桂林城墙的修建大业开了个头以后,余靖没有等到城墙竣工就离开了桂林。1055年,余靖迁任户部侍郎,重回朝廷中枢机构,终究还是没回韶关把他父亲的丧事办妥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余靖也是没有办法,但城墙的事自有原来的属下继续跟进。城墙竣工后,桂林迎来了新的老大。史料记载,1058年李师中提点广西刑狱、权经略事。大概意思就是明面上负责广西的政法系统,但实际上还有经略安抚使的权力,也是个帅臣了。
李师中在桂林待了多久呢?也就是一届吧,因为1062年他又被调到济州当知州去了,短短的四年时间而已。不过,这么短的时间,李师中倒是干了些实事,颇为后人称道。
李师中的为政思路是比较清晰的。有余靖修城墙的珠玉在前,他想脱颖而出,必须在不同的领域展开工作,做出成绩,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把灵渠重修了一遍。再一个就是狠抓农业。当然,旅游业也在李师中的视线范围内。这几件事情办下来,加上他在桂林留下的十余件摩崖石刻作品,在聊桂林那些事的时候,李师中显然是绕不开的。而且,李师中还在任上的时候,1060年,余靖又回来桂林了,担着一个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的朝廷特派大员名衔。余靖的主要任务是吓唬不听话的交趾人,让他们安分点,这个过程中,两人势必有过不少的交集,所以,前面聊了余靖,这回我们也没理由不说说李师中。

刻于龙隐岩石壁上的《劝农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民无交争则无横死
李师中生于1013年,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时二十九岁,正当年,没有金榜题名年已衰的遗憾。他当过并州推官,后知洛川、敷政县,又改管干鄜延路经略机宜事。嘉祐三年(1058年),四十五岁的李师中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提点广西刑狱、权经略事,驻扎桂林,成为广西实际上的老大。
李师中到桂林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059年,便开始了对灵渠的翻修工程。他到桂林任职时,应该是坐船经过了灵渠的,上下游都没问题,唯有灵渠的状况让李师中十分不满,“岁久石窒舟滞”,让印象中本应南北通畅的漕运在这里遇到了梗阻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师中也是个在工作中能抓住要点的人,城墙的事情余靖刚干完,暂时不好再搞大动作,那么局面的打开,就只好从作为岭南与中原交通枢纽的灵渠下手。李师中也是说干就干,“与石怀玉、孙约等亲率其徒,燎石以攻,既导既辟,作三十四日乃成陡门三十六,舟楫以通”。
疏通灵渠,让千年灵渠重现原来的活力,这是看得见的功劳。毕竟,当时桂北地区所需的广东海盐,就是由珠江溯桂江运抵桂林的,如果再往北运进入湘江,灵渠就是咽喉要道。李师中在灵渠环节下大功夫所带来的好处,朝廷感同身受,后来南宋时,朝廷曾明令兴安、灵川两地知县“系衔兼管灵渠”,把保持灵渠畅通一事纳入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来,只要不遇上时局动荡、战事频繁,灵渠的状态是要比原来好上很多的。这里面,你要说没有李师中或明或暗的影响力,似乎不够公允。
把灵渠的事情办完,李师中随即将精力放在了农业上,因为他还有一个劝农使的兼职。当时的桂北地区,虽然已经有很多来自中原较发达地区的移民,但总体来说,包括山民在内的农民兄弟整体受教育程度还是偏低,互相之间常因农事上的一些琐事争执不下,继而发生打斗。农民们信奉真理在农械的覆盖范围内,拳头大、兄弟多才是硬道理,因此民间常有大规模的械斗发生,伤残事故屡禁不止,甚至兄弟相残的人间悲剧也时有发生,这令李师中颇有些痛心疾首的感觉。
这里面固然有多年来形成的彪悍民风的原因,但李师中清楚地认识到不能把责任简单地归纳到农民兄弟们素质不够高上面来。在他的执政理念中,更关键的因素在官府在对下面的引导和教化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也就是说,主要责任在官府,在以他为首的一班官吏自己身上。官吏们不注重对农民的“教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到位,政策不能落到实处,作风还简单粗暴,处理纠纷时常有不公正、不合理之处,完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师中认为,要改变这种糟糕局面,必须从官府自身抓起,他要求官吏必须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落实到基层,要把他的观念灌输到底层承担“教化”责任的乡一级长老,通过这些在上地方有一定威望的长老,以德服人,对百姓进行教育,劝导百姓“勤于农田,孝养父母,内外和顺,不相欺凌”。李师中的目的,是试图使百姓避免动不动就拳头上见真章的冲动,起码有道理可以讲一讲。而之前的那些官吏,总以为桂北地区甚至整个广西,都处南蛮之地,百姓天生刁蛮好斗,不可教化,没有道理好讲,总想用高压政策快刀斩乱麻建立权威。殊不知,越斩越乱,官府和农民越走越远,威信也只停留在枷锁能及处。对此,李师中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其中的错误。李师中认为,当地百姓也是“晓事”的,所以不能“轻远方”,必须抛弃那些盲目的与时代不符的道德优越感。李师中的这种观念,在当年已是十分难得,即使放在今天,也颇发人深省。
把李师中为政思路落到实处的例证,就是他写的《劝农事》一文。这篇文章,被龙隐岩释迦寺的一位和尚摩崖于龙隐岩的石壁上,今天依然清晰可辨:
劝农事
提刑屯田员外郎李 付
每因读刑禁旬状,见人民多因小事争斗,致有杀伤,虽骨肉至亲不相容忍,此深可哀悯。盖劝农亲民官不本教化所致。今后令佐须晓谕乡老,令劝率子弟勤于田农,孝养父母,内外和顺,不相欺凌。民无交争则无横死,自然天道与人事相应,无水旱凶灾。令佐不得轻远方,以为不可教诲;况此人民晓事,教诲必听,切在遵禀。
……
李师中的《劝农事》全文字数不多,但含义深刻。他并没有试图亲自去教农民如何种田,什么节气该干什么事,而是把当时最重要的关节给说清楚了,那就是要改风气,树立官府威信。具体怎么办呢?立规矩,讲道理。他试图纠正官府中层及底层在内的工作人员的心态,大概意思就是,想让农民讲道理,接受教化,不老想着靠自己的拳头解决问题,那么,首先你官府工作人员就要改变心态,你先要明道理,然后讲道理,最后“民无交争则无横死,自然天道与人事相应,无水旱凶灾”。
天道是否与人事相应,水旱凶灾是否和人事相关,这个不好说,但至少,李师中道出了一个根本的症结:民无交争则无横死。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包括《劝农事》在内,李师中在桂林为官期间,闲暇时与朋僚游历桂林山水,因此留下了多件石刻作品。据本地学者考证,其中以龙隐岩最多,总计五件,其余宝积山华景洞两件,伏波山、普陀山元风洞和月牙山各一件。与前人相比,留下痕迹算是比较多的了,这是李师中除了执政思路外,额外留给桂林人的文化遗产。
以留下的字数和影响力而论,能与《劝农事》一文相比的,当属刻在伏波山还珠洞外山北峭壁上的《蒙亭记》了:
桂林天下之胜处,兹山水又称其尤,而在城一隅,荒秽不治,若无人知者。数千百年间,岂天秘地藏,不以示人?噫!必有仁智者,然后能乐,盖性情自得之也。经略吴君尝为谏官,以言事罢。不复,遂来殿方。既安边静民,而后及此,师中览而壮之。又因斯民之乐,名其亭而系以诗。诗曰:凡物之蒙,在人亦昧。既有见焉,其迹难晦。斯亭之成,景物来会。江山之胜,相与无际。凫鹭在水,或在于浔。中州蒲莲,迤逦静深。岩壑沉沉,云气长阴。自公以暇,来燕来临。同民之乐,而无醉饱之心。嘉祐七年八月二十日,尚书户部员外郎、直昭文馆知桂州岭南路经略安抚吴及上石。是时,师中以度支员外郎为转运使。
我们注意到,这一年是嘉祐七年,也就是1062年,正是李师中卸任离开桂林到济州去任职的那一年。任职途中,稍微放松调整一下身心状态,忙里偷闲挤出两三个月的休闲时间也是值得期待的。所以,李师中在写这篇美文的时候,可能是已经知道自己在桂林的使命即将结束,回想起自己在桂林所做的点点滴滴,我们感觉他的心态还是比较放松的,“同民之乐”,不枉此行嘛。
所以,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他还有心情为吴经略在伏波山所筑的亭子撰文赋诗,既把桂林山水夸了一遍,又给亭子起了名,叫蒙亭。因为被蒙亭美景所倾倒,李师中写诗大赞“斯亭之成,景物来会”,犹如虎躯一震、四方豪杰纷纷跪拜一样,把蒙亭的魅力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此处有大好江山,水中有鸟、有洲,洲中有蒲莲,“迤逦静深”,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回头一看,山脚还有岩洞,洞中云雾缭绕,真是仙境一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亭子里,与亲朋好友摆桌酒宴,可用美景下酒,哪怕只是临江凭栏吹吹风,那也是能涤荡俗心的非凡享受。李师中的文笔确实不错,毕竟也是进士上榜的人。
那么,为什么会把亭子起名为蒙亭呢?
业内有不少说法,但从李师中的全文来看,记者认为,此处用“蒙尘”的蒙字来理解可能更合李师中的本意。“凡物之蒙,在人亦昧。既有见焉,其迹难晦”,天生丽质难自弃,哪怕一时蒙尘,早晚也会被有心人发现的。这其实也是变相拍了吴经略的马屁:这么一个好地方,“兹山水又称其尤”,但偏偏“在城一隅,荒秽不治”,这千百年间,好像被老天故意藏起来了一样,不让凡人看。但是,吴经略看到了,为此还专门建了亭子,让普罗大众都可以来洗洗眼睛。我李师中使也是看到了的,“噫!必有仁智者,然后能乐,盖性情自得之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都是性情中人啊——如此狠地夸人却又雪泥鸿爪轻描淡写不落俗套,顺带还表扬了一番自己,李师中的情商肯定不低。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美人如此,美亭也概莫能外,由于年久失修,数十年后,蒙亭居然“亭久湮废”了,只剩下了一处遗址,“有岩隐然以深,亭则遗基仅存”。这估计是早已不在人世的李师中生前万万没想到的:蒙亭又蒙尘了。
不过,有那么好的底子在,蒙亭重见天日也只是时间问题,“必有仁智者,然后能乐”,三十年后,担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胡宗回出现了。这个喜欢“搜访其昔所尝闻,今所未曾见者”景致的大佬,二话不说就出资重建了蒙亭。胡宗回还让才华横溢的黄邦彦写了一篇《重修蒙亭记》,刻在了伏波山的还珠洞内。今天去伏波山公园,如果不看看这篇洋洋洒洒近千字的美文,还真是个不小的遗憾。
黄邦彦的文章里,不光记录了胡宗回重建蒙亭后,新蒙亭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还在李师中的基础上,把胡宗回关于蒙和显的哲学关系发扬光大了一番:“废于昔而兴于今,蒙于初而显于终,则亦系乎其时。非特亭也,人事亦然;非特人事,人之身亦然。则凡蒙也,乃所以显欤。此蒙亭之意也。”
这胡宗回也算个妙人了。奈何今天,蒙亭又湮废了,竟是难逃宿命。还好,李师中的《蒙亭记》和黄邦彦的《重修蒙亭记》依然高悬在伏波山的峭壁上,仍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史上对李师中的评价是宋代词人,大臣。大臣?毫无疑问,称之良臣也不为过。李师中在桂林期间所做的事情,至今仍然值得众人景仰。词人?当然是,但也不仅于此,他的诗也不差。
在桂林任职时,李师中曾作诗《留题龙隐岩》,刻于七星公园的龙隐岩上:
过江缘磴寻溪垠,隐然绝壁天开门。
传云此处昔龙隐,险岩凛凛犹疑存。
风云已与时变会,苔藓尚迹初潜痕。
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
仅凭这首诗,说他对桂林的旅游做出过贡献,也不算夸张。
李师中和余靖关系如何?史上记载甚少,不过,余靖1060年来桂办完事回京时,李师中曾写过两首诗给余靖,说明两人关系肯定不差: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之一
拜命南来得老臣,肃将庙略制妖氛。
淮西将吏尊儒帅,并土儿童认使君。
新赐锦衣光照日,旧行棠树茂如云。
应怜孤宦潮阳守,憔悴无人与上闻。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之二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期文更咏我公归。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
既有惺惺相惜之意,又有依依不舍之情,两人相处能差到哪去?
离开桂林时,李师中曾填《菩萨蛮》一词,深深表达了对桂林的不舍之情: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而在回程途中过兴安严关时,李师中作了一首《过严关有感》的诗,措辞谦逊,却更让桂林人钦佩,当为之一记:
四年岭外得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颜。
欲识群恩至深处,严关便是玉门关。
1062年,李师中知济州。历知兖州、凤翔府。1068年,李师中擢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1069年,西夏入侵,李师中改秦凤璐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因与王韶意见不合,降知舒州。1071年,李师中徙知洪州。历知登州、齐州。1074年,知瀛洲。因为上书言事忤执政,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稍后徙单州。复右司郎中,分司南京。1078年卒,享年六十六岁。

李师中题刻于宝积山华景洞的诗《云》。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杨湘沙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王晓莉
值班编委丨刘教清
桂林日报出品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