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奉皇命出使东南亚,却在当地成国王,如今人均GDP3万美元

[复制链接]
itestit 发表于 2024-6-25 06:02:30|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提起东南亚国家,大部分人心中都想到的是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等,鲜少有人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文莱。
然而作为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国家,文莱其实“富得流油”。
文莱人口少,经济却十分发达,人均GDP更是超过了3万美元。
文莱在加里曼丹岛偏安一隅,似乎和周围的国家并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在明朝的时候,文莱被称为婆罗洲。
细数文莱的建国史,就会发现文莱和中国的联系颇深。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渊源呢?

“前往婆罗洲的明朝官员”
提到文莱和中国,就不得不说起一个叫做黄森屏的明朝官员。
黄森屏(OngSumPing),1339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他是熙春铺市曹巷金墩黄良辅的大儿子。
黄森屏出生时,父母将其取名为黄元寿,字昌年,号熙春。
黄元寿从小便熟读四书五经,志向高远,认识他的大人们都会说一句:“此子前途无量。”
黄元寿也不负大人们的期待,长大后果然有了一番大作为。

黄元寿生长的年代正是元末明初,群雄并起各方势力割据,企图想要推翻元朝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
在这当中,黄元寿慧眼识珠,跟随的起义首领正是日后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因为黄元寿跟随朱元璋立下了赫赫功劳,所以朱元璋格外重视黄元寿。
当时黄元寿在中国南海森屏滩剿匪抗倭立下了显著的功劳,朱元璋后赐名“黄森屏”。
在大明朝建立后,黄森屏一直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作战,后又被朱元璋给派去了云南腾冲守护边界。
因为腾冲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黄森屏在朱元璋的示意下,用重兵镇守腾冲,并在这里建造了石头城。

黄森屏性格骁勇善战,哪怕来到了云南也如鱼得水,他屡获奇功,后来被升为了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
恰逢这时候,朱元璋听说在东南方有一个极其富有的国家,那个国家遍地黄金,财富无数。
刚好黄森屏又在云南戍边,朱元璋便令黄森屏出使,去探个究竟。
黄森屏其实并不想听从朱元璋的命令,他是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去云南已经算得上远征了,如今还要去遥远的婆罗洲,这令他内心十分痛苦。
在明朝,黄森屏已经有名有利,纵使他并非站在权利顶峰的人,但黄森屏内心已经感觉足够了。

然而皇命难违,即使黄森屏内心有诸多不愿,但他却只能带着部队和家人往婆罗洲前行。
黄森屏在这一路上并不安稳,反而还遇到了很多的艰难坎坷。
那时候缅甸战乱,为了躲避战争的祸害,黄森屏只能带着家人和士兵在海面上四处躲藏。
然而在黄森屏即将抵达婆罗洲(如今的加里曼丹岛)时,他们一行人不幸遇见了海啸。
面对天灾,黄森屏一行人无力抵抗,这个船队遭到了灭顶之灾,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包括黄森屏在内的寥寥几人。
黄森屏登陆时是在东加里曼丹的一条大河河口,很多船上的人活了下来,但都折胳膊断腿。

后来迁移到这里的人,将这个河口称为"支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意思是“中国人断手之河”。
因为同行的人死的死,伤的伤,黄森屏自然无法完成朱元璋安排的任务。
若此时回去,没有完成任务的他肯定会因此获罪。
加上朱元璋曾清君侧,有过功劳的大臣们都被怀疑,有的甚至全家被灭门。
黄森屏很害怕自己若回去,会被朱元璋以此为由抓到把柄,将自己的九族斩杀。
思考再三,黄森屏决定先在此地驻扎下来。

“成为当地的王”
黄森屏没有料到,自己在断手河流域的势力居然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
黄森屏来到断手河时,首先还是决定开展自己的淘金工作。
但当时断手河流域的环境条件格外艰苦,甚至黄森屏他们想要吃东西,都需要靠钻木取火。
而且最困难的是,附近还生活着当地的番人,这些番人几次三番和黄森屏一行人发生冲突。
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黄森屏也察觉到不行。
他作了两个决定,一是武装自己的队伍,以此获得自己的话语权。

第二个决定是,黄森屏决定与当地的番人搞好关系。
黄森屏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带兵打仗经验,他很快就带领着当地的中国人在断手河流域飞速发展。
因为他的出色才干,当地的华人也十分尊重他,将他推举成为了华人领袖。
黄森屏本身的力量强大了,他的威名也在断手河流域传了出去,那些当地的番人也开始惧怕起黄森屏一行人。
华人按照中国的叫法,依旧称黄森屏为“总兵”,而当地的番人则是称呼他为“拉阁”,也就是王的意思。

虽然黄森屏并不认为自己是王,但也可见他在当地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华人政权,拥有足以威慑当地番人的强大力量。
因为黄森屏骨子里的仗义和乐于助人,他拥有强大实力后,并没有想去吞并周围的番人部落。
相反,黄森屏一直在和周围的邻国、部落搞好关系。
“与渤泥国国王合作”
在当时的东南亚有一个叫做渤泥国的小国,这个国家就是如今文莱的前身。
当时的渤泥国国家弱小,兵力微弱,经常受到周围国家,如印尼、苏禄之类的打压。
渤泥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走投无路之下,渤泥国国王想到了对外求助。

渤泥国国王很快便找上了黄森屏,希望他能够帮助渤泥国解决面前的危机。
为了能够和黄森屏搭上关系,渤泥国国王还主动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森屏。
渤泥国国王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层姻亲关系,让黄森屏真心实意帮助渤泥国。
而且渤泥国国王还许诺黄森屏,若是能够解决渤泥国的外忧内患,他许诺自己可以和黄森屏一起管理国家。
渤泥国国王将黄森屏设立为渤泥国的麻那惹加那,这个地位通俗易懂来讲就是“并肩王”。
黄森屏没有理由拒绝渤泥国国王的请求,很快黄森屏便和渤泥国结成了同盟。

在同盟期间,黄森屏带着他的军队屡次击败想要进攻渤泥国的印尼、苏禄等敌国。
在黄森屏的手下,渤泥国很快便止住了亡国之势,而且还变得越发强大了起来。
渤泥国国王发觉黄森屏十分骁勇善战,更是不能让这个宝贝与自家为敌。
为了能够巩固黄森屏和渤泥国之间的关系,渤泥国国王还让自己的亲弟弟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远丽,并且黄远丽还获得了“中国断手河公主”的称号。
在这期间,明朝太祖皇帝还再次派了使臣来到渤泥国。
渤泥国国王从中窥探到了明朝强大的国力,因此更加信任从明朝来的黄森屏一行人的华人政权。

在渤泥国国王和黄森屏合作的此后三十年里,黄森屏一系开始世代与渤泥国王室联姻。
黄森屏本人也成为了一个重臣,有着显赫的地位,甚至不亚于渤泥国国王。
黄森屏对华人和外国甚至直接以渤泥国国王自称。
在黄森屏与渤泥国国王合作期间,黄森屏曾经下令用几十艘大船载着石头沉入河口。
将大船填土作为地基,之后更是建造了石墙和堡垒,这个石堡时至今日依旧能够在加奥朗和舍门两个岛屿之间看见遗迹。
“不忘故土,落叶归根”
虽然黄森屏在海外已经称王,但他依旧不忘故土。

中国人一直都有落叶归根的这种思想,黄森屏也不例外,并且这种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浓烈。
在黄森屏的心中,他依旧是一个中国人,在渤泥国的时候,黄森屏经常站在岸边隔海眺望中国。
黄森屏有生之年的愿望便是,能够再次回到故土去走一走。
1408年,已经69岁的黄森屏还是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回国一趟。
黄森屏将妹妹黄远丽留在渤泥国,让妹妹接替自己镇守渤泥国。
而黄森屏本人则是借着渤泥国“麻那惹加那”的身份带着150名部下和亲属乘船来到中国朝贡。

当时明朝的皇帝已经成为了朱棣,朱棣对黄森屏的到来十分欢迎。
朱棣还特地下令,要求黄森屏一行人路过的每个府县都要好好款待他们,将他们视为贵宾。
当黄森屏一行人来到南京后,朱棣举办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还赠给了渤泥国王室、使臣等厚重的礼物。
黄森屏一行人在南京的花费,都由明朝来负担。
黄森屏在南京逗留了数月,故土的一草一木都让他流连忘返。
不过黄森屏身上还有很重的担子,他不能就这么留在故土,放任渤泥国不管。

在下定决心后,黄森屏只能不舍地准备离开故土。
然而或许是一路上的舟车劳顿,让本就年迈的黄森屏没能踏上回到渤泥国的道路。
在同年十月,他还未正式起行的时候,就因为突发疾病去世了。
在去世前,黄森屏对朱棣提出了三个请求。
一是将渤泥国和断手河流域他拥有的土地归为中华版图,二是请求加封东南亚最高山为渤泥国的镇山。
黄森屏希望朱棣能够赐以美名,让山永镇东亚大地。

黄森屏的最后一个希望是“托体魄于中华”,他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安葬在中华大地上,以便于落叶归根。
得知黄森屏的死讯后,朱棣十分悲伤,按照黄森屏的遗嘱用中国的王礼将他葬在了南京城外。
因此,黄森屏也成为了唯一葬在中国的文莱国王,也是唯一一位葬在南京的外国国王。
黄森屏入土后,朱棣安排了专人为其守护陵墓,春秋二季还有人来祭扫。
在朱棣死后,历代皇帝都和渤泥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还会定期维护修缮黄森屏的墓葬。
而渤泥国因黄森屏的原因,对明朝的认同感也不断增强。

然而随着战火的蔓延和时代的变迁,明中期以后,明朝实施了海禁,明朝的海船不再出海。
连黄森屏拱手送上来的土地,明朝都不再要了。
中国力量从南洋退出后,渤泥国不再向中国进贡。
在明朝灭亡后,黄森屏的墓穴也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和修缮,之后百余年内都湮没不闻。
而在渤泥国这边,西方的殖民者来到了这片土地,导致文莱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不能幸免地成为了西方的殖民地。
渤泥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国号也改成了文莱。

而黄森屏一族的人逐渐马来化,回教化,也退出了文莱政坛。
“中莱两国之间的友谊”
据文献记载,黄森屏有两个女儿嫁给了渤泥国的第二苏丹阿合曼。
在阿合曼时代,黄森屏的儿子黄克孙继承了王位,成为了渤泥国的国王。
之后,文莱国王按照黄克孙男性血脉世代传递。
在文莱民间,一直有着王室奉黄森屏为始祖的说法流传。
在如今的文莱首都,依旧可以见到以黄森屏名字命名的路,而且文莱国家博物馆之中还保存着黄森屏的遗物。

而文莱王室在不同场合中也对黄森屏有着极其正面的评价,并且文莱王室还将黄森屏列入了《文莱王室世系图》之中。
黄森屏子孙的墓地也一直得到了文莱王室的仔细修葺。
文化上,文莱也受到了很多华人的影响。
文莱的中文教育延续了很久,中国人如果去文莱旅游,在语言沟通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现在的文莱凭借着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虽然文莱国土面积较小,但生活在文莱的人民却能够安居乐业。

文莱一直奉行着不结盟各国友好相处的外交政策,虽然中国和文莱建交才几十年,但我们和文莱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还第一时间送给了文莱一大批疫苗,足以见得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END——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