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物质生活里的大先生

[复制链接]
heronylee 发表于 2024-6-23 23:11:09|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纸边上》薛原著 金城出版社
以现代文人的趣闻轶事、传奇人生为主题,在日常阅读中寻觅那些远去的现代文人的人生踪影与背景,用图书文献和书信日记里的史料材料呈现和还原那些逝去的人物风景。书中既有对汪曾祺、钟叔河、流沙河等文化名家作品的阅读赏析,也有鲁迅、闻一多、巴金、台静农等文人大家的奇闻异事。通过对中国现代文人作品及其人物剖析,走进中国现代文人的人生世界,站在20世纪的历史之外,拨开云雾,在星水微茫中,寻觅现代文人跨越时光的足迹。
偶然看到一枚鲁迅百年诞辰的纪念邮票,上有茅盾在1981年题写的墨迹:鲁迅100周年诞辰。真快啊,转眼又40多年过去了,鲁迅已经140多岁了,难以想象,总感觉鲁迅的离开并不遥远,甚至鲁迅的背影还依然清晰,但从时间上看,鲁迅的背影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印象中鲁迅仿佛永远定格在50多岁,线条刚硬的面庞,挺直的腰板,一副桀骜不驯的斗士形象,犹如那些描绘鲁迅的绘画作品里所呈现的永不妥协的文化斗士的形象。
当然,真实生活里的鲁迅也有普通人的一面。若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迅最后的人生之旅,一位四十七八岁的著名作家、大学教授,离开在北京的家,和自己的女学生跑到上海同居,并有了一个儿子,这样的故事定会成为网络热搜。当然,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现代历史上的人和事,就像读胡适的日记,对他羡慕马寅初身体好坚持冬天洗凉水澡,进而对马寅初有两位妻子感到释然时,不能责骂马寅初道德有亏,因为在那个时代,这种现象并非为世俗道德所不容。
鲁迅人生的最后9年是和许广平在上海度过的,在这9年里,他一共出版了11本杂文集,一本短篇小说集,翻译了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还参与发起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这个时期的鲁迅,其思想和影响都达到了巅峰。关于鲁迅的传记和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这些研究者对他最后9年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往往着墨不多,与他的思想和作品相比,他的日常起居显得被“忽略”了许多。
施晓燕的《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描写的就是鲁迅最后9年在上海的日常生活:从1927年10月鲁迅定居上海后着手,聚焦他的居住状况和饮食细节,通过查阅、研究鲁迅的日记、书信以及各种档案资料、报刊记载和友朋回忆,梳理了鲁迅晚年在上海的物质生活。就像该书的简介里所说:在鲁迅先生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但深入探究他的居住环境,才发现他在创作时所面临的种种现实困难。他的饮食生活,既体现了个性又蕴涵着生活痕迹的密码,可以看出他的交游关系网、大事脉络和内心世界。
之前,我读过一本关注鲁迅日常生活的书——赵瑜的《花边鲁迅》。赵瑜说,日常生活里的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在赵瑜眼里,鲁迅其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例如他读鲁迅的日记和书信,冷不防就会被鲁迅逗笑。
以鲁迅日记为例:“1912年9月6日,阴。上午赴本部职员会,仅有范总长演说,其词甚怪。”还有鲁迅刚到教育部上班时的日记,“枯坐终日”。在日记里,鲁迅不是说上司的坏话,便是陪着上司谈话时打瞌睡,实在是一个不怎么热爱工作的职员。然而,作为当时的教育部职员,鲁迅在“五四”之前的一年突然成了一个知名作家。这一点,连鲁迅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1919年4月16日,北大学生傅斯年办了一份杂志《新潮》,向鲁迅约稿,鲁迅回信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来信说好,大约是夜间飞禽都归巢睡觉,所以单见蝙蝠能干了。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我想中国总该有天才,被社会挤倒在底下,——破破中国的寂寞。”
从鲁迅的自谦里,可以看出《狂人日记》的成功实在出乎意料。1923年8月,随着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的出版,鲁迅才真正成了知名作家。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中,及1925年至1927年他致友人的书信中,有不少章节段落里写到做“名人”的苦……
在赵瑜看来,做了名人以后的鲁迅,并没有多少坏习气,相反,更加普通了。赵瑜列举了鲁迅成名后做的事情:谈了一场恋爱,出了不少本书,吵了不少架(其中一次还差点打官司),帮助了不少年轻人。最有趣的,还和人争风吃醋过。
成名以后,鲁迅并没有找经纪人搞签名售书,而是不停地帮助年轻人编杂志,给韦素园看病,给李霁野挣学费,给高长虹校稿子,给李秉中做励志课老师,等等。赵瑜说,他看到萧军、萧红慕名给鲁迅写信立即得到鲁迅的回信,感觉很温暖。鲁迅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作家,收到一个陌生的写作者的信便马上回复。“如果我现在给中国最有名的作家写一封信呢,我不敢想那封信的命运……”
不过,赵瑜也承认,成名后的鲁迅很少吹捧别人,几乎都是在批评人,包括对他的老朋友和亲弟弟。比如,他批评周作人写一首五十自寿诗,一大群文人无病呻吟地唱和,将无趣当肉麻。
鲁迅去世后,林语堂写了一篇忆念文字,说鲁迅与周作人一热一冷,他喜欢鲁迅的热。鲁迅内心里总有一堆干燥的木柴堆在那里,许广平点了一把,他便着火了。“不仅仅只是许广平,还有很多‘左’翼的青年,他们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根火柴,将鲁迅先生当作火柴盒上的火药纸,用力地擦一下鲁迅,便点着了手中的火把。仔细想一下,整个二三十年代,鲁迅就是那个火柴盒子,那么多年轻人围在他身边,便因为他内心里有一股火,有温度。”赵瑜说,鲁迅的这个温度一直没有变凉过,鲁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神话,和他文字里一直藏着的这个火把有关吧,他要么照耀我们,要么温暖我们。《花边鲁迅》关注的是鲁迅真实的一面,还原他人生的日常面貌,在诙谐里呈现鲁迅的本来面目。而《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则聚焦了鲁迅人生最后9年在上海的物质生活。
陈子善为《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写的序言里,概括了鲁迅人生最后9年在上海的日常和写作,还有该书的特色:1927年9月27日,鲁迅偕许广平在广州搭乘“山东轮”赴上海。10月3日午后船抵上海十六铺码头,两人入住码头附近的共和旅馆,正如本书作者在“楔子-共和旅馆:南下还是北上?”中所说的:“共和旅馆,这是鲁迅生命中最后9年定居上海的起点。”而“共和旅馆”也成了这本《鲁迅在上海的居住和饮食》的“起点”——作者从查考鲁迅和许广平入住的共和旅馆的历史切入,从会友、饮宴、内山书店到定居的四个方面,梳理了鲁迅下榻共和旅馆五天时间里发生的事情。10月8日,鲁迅就移居虹口景云里了。在这忙碌的5天里,除了给各地友人写信通报已到上海,鲁迅没有留下其他文字,但这5天里鲁迅做出了定居上海的决定,从而开启了他一生中最后辉煌的9年。
陈子善指出:以往的鲁迅研究汗牛充栋,但就他所见到的,似乎都没有充分注意到鲁迅在共和旅馆的这5天。该书首次正式提出并较为全面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不能不说是慧眼独具。在这5天里,鲁迅先后与李小峰、林语堂、孙伏园、许钦文、郁达夫等友人和学生相见,还到内山书店购书,到影剧院看电影,等等。该书一一拈出,并进一步分析鲁迅与这些友人在这5天里频繁宴聚的意义。虽然后来鲁迅与林语堂闹翻了,与李小峰也一度很不愉快,与孙伏园又疏远了,但与创造社的郁达夫一直保持深厚的友谊。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