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10天的时间里,海内外影人、影迷在这座电影之城邂逅、交流、沉浸式感受全球电影之美、上海城市之美,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打开想象空间,为城市“商旅文体展”融合打造电影节样本。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6月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10天的时间里,海内外影人、影迷在这座电影之城邂逅、交流、沉浸式感受全球电影之美、上海城市之美,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打开想象空间,为城市“商旅文体展”融合打造电影节样本。
线上的参与、场景的拓展、外延的扩大,令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辐射力几何级上升。围绕观影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对经济的带动效应显而易见。
消费新活力
“六月的上海,是电影的味道。”——这是影迷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分享的电影节感受。随着电影节的举办,电影的味道让整个城市焕发了新的消费活力。
上影节主会场上海影城附近的商家对此有最直观的体验。某网红咖啡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上影节影片展映启动以来,咖啡日出单量直线上升。“以往工作日的下午基本没什么人,最近每天下午和晚上都忙得停不下来,也有外地影迷慕名前来打卡。”
本届电影节共放映电影1672场,进行88场观众见面会。其中,上海47家展映影院放映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61部影片,共1636场,其中82场进行了观众见面会。截至6月20日晚8点,观影人次49.5万,28%的外地来沪影迷中,来自苏州、杭州、北京的影迷数量分列前三位。
据旅游平台携程提供的数据,6月至今,电影节带动5万人次的异地用户来沪,酒店消费量2万间夜以上,主会场上海影城周边2公里范围酒店在电影节期间每日满房,平均每日入住超5000人次。
去年以来,“演唱会+旅游”成为各地热门引流模式,歌迷们“千里奔赴”,带动举办城市周边门票、住宿、饮食、交通、文创等收入。而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电影节+旅游”则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新的乘数效应。
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半个月来,47家展映影院周边餐饮需求旺盛。以上海影城SHO和大光明影院为例,附近商户线上客流量日均提升近10%。
在中心城区,黄浦文旅集团召集区内大光明、和平、国泰和黄浦剧场四家展映影院和南京路、淮海路两大商圈,发起凭票根享优惠活动等,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电影节及周边商业活动。
在浦东,“一带一路”电影周系列活动之一的拉美风情嘉年华在比斯特购物村展开,除了呈现精彩的拉美文化表演,还带来了拉美风情美食、拉美品牌皮具、秘鲁羊驼毛制品、拉美风情彩绘等,四天吸引了7000多游客的参与。
文化与商圈互联互动,电影与商业双向奔赴,消费的活力在这里绽放。
文旅新方向
“希望观众通过电影节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发现、分享城市的美好细节,这也是上影节作为人民节日的目的。”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说。
在上海“商旅文体展”加速融合的背景下,电影节的“打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位影迷表示,除了看电影、买文创、收藏海报,他们也会在展映影院附近喝咖啡、邂逅影人,走访不同的影视取景点、打卡地。
印尼电影人Ajish Dibyo表示,希望能够尽可能地了解这里的市场以及电影的创作,更希望在看电影之余也能感受上海的城市文化和人文景致。
携程“携影同行”页面活动推出影院吃喝玩乐地图及电影院文艺漫步图鉴。6月1日上线后,网友自发上传了包括影院赶场、影院周边游玩、转场速食等上影节多种玩法攻略约8500篇,互动量达490万。
大众点评与电影节合作的“电影院跑图”于5月底上线,网友不仅可以一键查询身边的展映影院,还能打卡影院周边的吃喝玩乐。二十天来,活动覆盖全城百万人次,除了本地影迷用户的积极参与,另有10%打卡用户来自江苏、浙江等地区,人均打卡5家影院,更有一人完成30家影院的打卡纪录。影迷在打卡影院的同时,也贡献了千余篇跑图攻略,曝光量突破500万。
“上海的电影资源特别多,除了有历史的电影院,还有大量电影故事的发生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介绍,观众不妨按照“城市·光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单元展映影片线索,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影文化深度游览路线。
近日,位于新华路200号的上海电影艺术中心正式揭幕,将点燃电影+艺术的化学反应。电影节期间,众多影迷、电影人可在这个融合电影、文化、时尚、休闲业态的新空间里,见证电影与生活方式、与多元艺术的交相辉映。
电影节未来影院单元举办“科技+文商旅”洽谈会,实现文化场馆与特色文化休闲及特色商业消费内容对接,打破行业壁垒。据悉,《苍兰诀》《唐朝诡事录》等洽谈会项目已初步明确落地上海的意向。多个项目未来有望成为上海文商旅新地标,为全国探索文商旅消费新模式。
科技新场景
本届电影节期间,上海发布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从筑牢根基、繁荣出品、升级产业、培育生态、完善人才机制等五方面,经过三年左右的持续推进,全面提升上海电影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擦亮“上海电影”这块金字招牌,将上海打造为电影之城。
电影之城的魅力从何而来?从覆盖全市的各类电影相关场景中来。当现代科技与电影结合,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将进一步被打通。
去年,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大空间沉浸式探索项目《消失的法老》落地上海,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上海作为《消失的法老》亚洲首站,吸引了超过10万名参观者。
今年,在普陀区普熙金融广场·PUSH艺术中心举办的未来影院单元汇集全球顶尖的头显硬件供应商,为市民带来26部来自国内外的沉浸式体验佳作。包括5部国际首映、5部亚洲首映、6部中国首映,19场放映吸引了逾千名市民前来体验,预约平台“想看”关注度超1万。其间,11个“多人大空间”VR项目现场推介吸引了来自中国、法国、巴西、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表示,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方针下,上海结合科技、商业、文化三方力量,打造具有娱乐性、互动性、沉浸式的消费新场景,推进与各类服务消费场景的融合联动。
近日,“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在上海iag艺术院线正式开幕,以多元视角呈现30余个国内外顶级电影IP的幕后资料,通过影展联动探索电影艺术表达和文化交流的多元呈现形式。观众小贞告诉记者,通过展览了解了不同背景下电影产业、时代文化的片段,是非常愉快的艺术体验。
与本届电影节无缝衔接的张园&茂名北路时代光影艺术展,将在户外放映“城市·光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展映单元中的两部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海上传奇》,这片融合了优秀历史建筑群落和城市更新的商圈,将继续用电影讲述上海的精彩。
上海国际电影节集聚文化、商业、旅游三方力量,以观影创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为这座海纳百川的都市带来了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