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很容易把孩子带坏的11件小事

[复制链接]
bebe861011 发表于 2024-6-23 16:24:31|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日里,我们常能听到父母埋怨孩子身上有各种毛病:
懒散、坐不住、不爱学习、做事不认真、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手机......
但是我们却忘了,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未来。
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他们会用眼睛洞察,用耳朵倾听,用行为模仿。

父母回家就玩手机
看到孩子“机不离手”,父母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孩子太不自律了。
可实际上,很多父母回到家中,孩子在写作业,自己往沙发上一躺,掏出手机就开始玩,“手机瘾”比孩子的更严重。
平时吃饭、洗漱、上厕所时,眼睛都紧紧盯着屏幕。
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孩子做了坏榜样,也破坏了家里学习的氛围,给了孩子一个不学习的借口。
作为父母,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
少玩一会儿游戏,少刷一会儿视频,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已经走在了自觉、勤奋的道路上。
爸爸从不做家务
有多少家庭的“分工”是这样的:
妈妈洗衣晾衣,爸爸则瘫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
妈妈洗菜做饭,爸爸却自顾自玩手机,时不时还要催一句“饭怎么还没好”;
妈妈在扫地拖地,爸爸已然打着鼾睡去......
妈妈洗衣晾衣,爸爸则瘫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
妈妈洗菜做饭,爸爸却自顾自玩手机,时不时还要催一句“饭怎么还没好”;
妈妈在扫地拖地,爸爸已然打着鼾睡去......
一直以来,父母都致力于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
一个家庭中,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的未来也就越成功。
相反,如果爸爸从来不管家里的任何事,这个家的男孩也会缺少责任感,不懂得体谅他人;
女孩则会不够自信,惧怕困难,在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狭窄。
要知道,生活处处是教育。
一个主动做家务的爸爸,才是孩子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妈妈总是唠叨孩子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成为妈妈后,我们好像总有操不完的心,以至于一见到孩子,就忍不住反复叮嘱、提醒、督促。
可结果就是,妈妈越唠叨,孩子越叛逆。
关于唠叨,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早就提醒我们,当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时,只会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
妈妈心态平和,不唠叨、不抱怨,孩子在面对艰难坎坷时,才会生出勇敢前行的底气。
想要孩子自律、高效地成长,妈妈可以试着多做饭、少说话。

父母不爱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给孩子的人生道路助力加油,运动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
孩子的未来,短期来看拼的是学习能力,可是往往走到最后,拼的却是体力。
父母不爱运动,虽然经常说自己要减肥、要运动,但是付诸行动的并不多,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这样也容易忽略运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让孩子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某些技能发展落后。
多运动,是利于自己也利于孩子的事情,平时尽量抽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做些运动和亲子游戏,既能够锻炼身体,也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自己勤俭,对孩子大手大脚
许多父母经常自己不舍得花钱,对孩子却很舍得。
父母以为是爱孩子,可这却可能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
尤其是看到其他家长给孩子花费很多钱,自己也要跟着这样做,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也随之产生攀比心理,让他们对节约没有任何概念,反正别人有的,他们也一定要有。
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而是给他合适的。
无论家庭条件是否优越,对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培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会孩子理财,懂得感恩和回报,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大包大揽
有时,一对无微不至的父母,对孩子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呢?
6岁时,孩子要上学了,出门前,你帮他穿上鞋,系好鞋带,又把他的书包背在肩上;
12岁时,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你一把夺过去,说“小祖宗哟,你去看电视就好”;
18岁时,孩子到了大学,随便找了个地方一坐,你则气喘吁吁帮他办手续、铺床单、打扫宿舍......
6岁时,孩子要上学了,出门前,你帮他穿上鞋,系好鞋带,又把他的书包背在肩上;
12岁时,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你一把夺过去,说“小祖宗哟,你去看电视就好”;
18岁时,孩子到了大学,随便找了个地方一坐,你则气喘吁吁帮他办手续、铺床单、打扫宿舍......
心疼孩子,什么也不让他们做,但这样实际是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让他们没有学习的机会,得不到锻炼,孩子就很难学会照顾自己的技能。同时,他们会出现依赖心理,变成一个“懒惰”的小孩,难以适应将来的集体生活。
有些事,父母不教,孩子永远不会懂。
不肯放手的父母,永远也养不出独立、感恩的孩子。

父母经常吼孩子
当父母大吼大叫时,孩子其实是没办法从中明白任何的道理。
特别是当众批评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那个小小的人儿,只会被情绪的利刃割得遍体鳞伤,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心、怯懦,自卑到骨子里。
有句话说得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伤人的话语、负面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试着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整说话方式,把好的情绪留给孩子,孩子才能心有可依,梦有可栖。
孩子犯错要及时指出,但态度一定要温和,告诉他为什么错了,你的目的是让他改正,而不是打击与否定他。
爱拿孩子跟别人作比较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天天看书从不玩手机,早睡早起还抢着做家务。
可对孩子来说,“别人家孩子”就仿佛是一个魔咒,只会让自己产生无穷的压力。
拿孩子和别人比较,首先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在教育上对孩子过分严苛,其次让孩子容易受外界影响,没有信心、自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正所谓,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与其用比较让孩子变得自卑、敏感、争强好胜,倒不如欣然接纳他原本的样子,让他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总是让孩子等一会儿
最近,我发现儿子添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无论叫他干什么,他都磨磨蹭蹭半天才去。
我有点生气,问他为什么不能立马就去。
儿子却说:“我是跟你学的呀!”
我愣了一下,这才回想起:
最近,因为家里老人生病了,我一直忙着单位、医院、家里三头跑,每次儿子问我什么,我都让他“等一会儿”,或者“妈妈晚点再跟你说”。
没想到,我随后的一句敷衍竟然让孩子变得拖延、磨蹭。
在孩子的不当行为里,也藏着父母修行的密码。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决定今后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多一点耐心,多一些专注。
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孩子,永远是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
看过一则新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一位女士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后排的小男孩一直在踢她的椅座,持续了20分钟。
在此期间,这位女士曾多次出言制止。
谁知,当女士最后一次提醒男孩时,男孩的爸爸突然朝着这位女士的椅背用力踹了一脚,导致椅背狠狠磕在她的后脑勺上。
更让人气愤的是:
当女士要求男孩一家道歉时,这家人不仅没有丝毫歉意,男孩的爸爸还要冲过来打她。
孩子小时候,家庭就是他看世界的一扇窗。
父母扭曲,孩子就扭曲。
所以,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样,才能收获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父母不能说话算话
父母经常习惯性允诺孩子许多:
你这次期末考试能进步,放假我们就带你去迪士尼玩;
你能够改变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就送给你最喜欢的乐高。
……
你这次期末考试能进步,放假我们就带你去迪士尼玩;
你能够改变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就送给你最喜欢的乐高。
……
答应孩子的时候,父母可能是随意讲出,孩子却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后,父母无法实现承诺,他们则会认为父母是说谎,是不守信用。
长此以往,孩子会不再相信父母,这不仅影响着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认为说谎不是问题,父母也经常这样,他们可能也会学着说谎,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出现认知偏差。
作为父母,我们要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很多时候,正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决定了孩子将来的路。
教育是一趟崎岖旅程,为了我们的孩子,请所有家长不断淬炼、沉淀,将自己修炼成孩子心中的典范,指引他们向前。

本文由光明少年杂志编辑推荐,综合选自妈妈抱团、人民日报微博等,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延伸阅读:
李玫瑾:养女要“三避”,养儿有“三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一个家庭最消耗孩子的,竟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李玫瑾家庭教育讲座合集(音视频共200集)
于洁:怎样在教育中进退自如?这10件小事儿很重要!
2024,让自己变幸福的20件小事
综合让自己保持成长的8件小事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