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突发讣告!他因心脏衰竭离世!多位主持人发文悼念

[复制链接]
sfgm 发表于 2024-6-20 12:05:45|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6月19日下午16点
著名播音艺术家
全国首批播音指导之一
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艺术家
陈醇先生
因突发心脏衰竭辞世,享年91岁


他的声音
曾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我是张芝。”“我是陈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几代人对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陈醇的声音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陈醇,1951年参加播音工作,任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1953年调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历任播音员、播音组副组长、播出部副主任兼播音组长、播出部艺术指导。
1954年,21岁的陈醇接到自己播音生涯中第一个艰巨任务——播读我国第一部《宪法》;1955年印尼总统苏加诺访沪,在上海人民广场举行欢迎大会,由他现场进行采访;1956年“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陈醇在南京路现场做实况转播……
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做节目时,陈醇说,在录音设备稀缺的时代,任何节目都是“打开话筒,现场直播”,不只是主持人直播,连唱歌表演的艺人都是来播音室直接现场表演。
作为全国首批播音指导之一,他以“深沉稳健、舒展自如”的播音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上海电视台1958年建台开播的首播者。参与创建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演讲学研究会等专业组织机构,也是上海朗诵艺术普及和发展的热忱参与者和倾力推动者,为上海市朗诵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对于刚刚来到上海台的播音工作内容,陈醇回忆道:“都做,不分节目。刚开始时,每天在华东台第二套报物价,小米多少钱,面粉多少钱,一尺布多少钱。据我所知,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工资一个月分两次发,每一次给你多少钱不知道,按工资分。怎么定呢?就按当天的物价来决定。”

上海知名主持人曹可凡
昨晚发文
追忆了曾经合作的经历

多位知名主持人发文悼念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配音演员、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刘家祯告诉记者,“我最后一次见到陈醇老师,是几个月前,在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参会者有四五十人,合影时,看到陈老师精神不是很好,拍完照就先行离开了。几年前,去他家看他,刚刚出院,人年纪大了,有一些身体问题,一直比较虚弱和瘦弱。但是他气息还是挺足的。”刘家祯说,对陈醇的第一印象是在1986年,“我是1986年入行的,在那之前,就听他播小说了。我小时候趴在五斗橱无线电前,听广播,既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也听陈醇老师的广播。”
播音作品涵盖文学领域
他的声音伴随了巴金最后的时间
在文学领域,陈醇的代表作包括中短篇文学作品如《好啊,外滩!》《白杨礼赞》《愿化泥土》《琵琶行》以及长篇小说《烈火金钢》《难忘的战斗》《征途》《红岩》这些作品不仅在广播中反复播出,成为保留节目,而且还在全国有关评比中获奖,展现了陈醇在播音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陈醇还朗读并出版了多种音像制品,包括巴金作品朗诵专辑《海上的日出》、徐志摩诗歌朗诵专辑《梦中的康桥》等。他先后为北京、上海、浙江、吉林、湖南、广东等多家出版社朗读的音像制品逾百种,进一步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涯和贡献。
陈醇的演播不仅获得听众的喜爱,还得到原作者的认可,巴金在听到陈醇播讲他的作品《愿化泥土》和《怀念萧珊》后,甚至称赞陈醇的播讲“比自己写的都好”,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一段佳话。两人熟识后,陈醇常询问巴金还要听哪些作品,然后录制成磁带送给巴金。据巴金家人讲述,后来这些磁带伴随了巴金最后的时间。

陈醇与巴金
深沉稳健、舒展自如
是陈醇几十年
播音生涯风格的集中体现
正如其名所寓,愈“陈”愈“醇”
在中国播音史上成为永不磨灭的回响
大师离去,声音永存,
陈醇老师,一路走好!
来源丨新闻坊、澎湃新闻、上海市朗诵协会、中国之声、播音中国、话匣子等
编辑丨李佳欣
审校丨王颖
审发|孙志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