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原有机会选择在东京湾投原子弹,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逼日本投降,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广岛长崎?

[复制链接]
dodolook 发表于 2023-8-8 20:10: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电影里奥本海默也提到他觉得即便德国已经战败,但依然需要真实投放原子弹的原因,是「You have to use it for people to know how destructive it is」。但对比起二十多万平民伤亡以及后期数十年的环境和心理影响,这个点真的还重要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pincai 发表于 2023-8-8 20:11: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核弹扔哪并不是奥本海默有权决定的。他就一核弹制造厂负责人,哪有权力决定核弹扔哪。

第二,不管历史发明家们如何花样翻新,他们都无法否认一点:二战之后,不管在实验中炸了多少核弹、也不管美苏争霸造了几千几万颗核弹,第三颗用于实战的核弹都一直没有出现。
<hr/>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逼日本投降”。

自从1944年6月“马里亚纳打火鸡The 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之后,日本人就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那怎么办?投降?减少伤亡?
不可能。
日本天皇、军部的决定是,没有能作战的飞行员,就把飞机当成“人操炸弹”,填满炸药直接撞上去!

现在你们喜欢的JK妹妹,知道当年的用法是什么吗?
给她们发一根竹竿,另一头是一颗反坦克雷。等美军登陆了,就让她们找机会冲上去,用竹竿捅坦克。捅完坦克就完蛋了,JK妹妹大概还能找到一只破靴子,运气好上面还能带一截小腿骨。

就这样,这场必输的战争又打了一年多;其中,美军在登陆硫磺岛和冲绳时都遭遇了血战。
美国自己的估计是,彻底打垮日本、赢下这场战争,仅美国自己,就需要再死一百万大兵。

至于日本人……日本人还能算人吗?
现在历史发明家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动不动“一亿玉碎不可能”——那,碎一千万可能不可能?碎500万呢?

事实上,美国人早急眼了。
所以45年3月,李梅使用凝固汽油弹轰炸了东京,把整个东京夷为平地,造成至少10万人死亡——这是日本政府反复美化过的数字;真实死亡数字已经成为历史之谜了。
















这就是著名的“李梅烧烤”……哦不,东京大轰炸。

事实上,美军在马里亚纳之战后就可以对日本本土狂轰滥炸了。他们也毫不客气的持续轰炸了11个月,炸遍了日本的98座城市。
期间,美军共出动B一29轰炸机3.3万架次,投弹16万吨,炸死23万人,炸伤35万人,全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1600架飞机被摧毁,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东京是受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死亡14万人,焚毁全城50%以上的房屋,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这样够用吗?
不够!

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美国做出了一个判断:“占领日本本土、彻底打垮日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100万士兵的生命。
死人太多了。怎么办?
美国人做出了一个狠毒的决定,就是在45年9月,用化学药品毁掉整个日本的农田。
如此一来,日本人田里没有收成、外部货运通道被封锁,就会在一到两年内全部饿死。
一亿玉碎?
让你们碎两亿!

但,哪怕打成了这样,天皇以及日本军部仍然硬气的很。
他们知道这场仗已经输了;但,可以投降,却不可能无条件投降。
具体来说就是拒绝占领本土,必须保留天皇、拒绝审判战犯,诸如此类。

美国人能答应?中国人能答应?
那怎么办?
就饿死丫小日本两亿人看看?
<hr/>和现在的历史发明家一样,美国人也寄希望于苏联。

不管是现在解密的情报还是当年美国人公开/半公开的言论,都有“让苏联参战”“多死一个苏联人,就少死一个美国人”之类说法。

但苏联不参战。

事实上,为了换取苏联参战,美国人甚至把中国人都给卖了。
他们和苏联在雅尔塔开了个秘密会议,把中国的大连、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等卖给苏联:
雅尔塔密约:罗斯福为何要出卖中国主权?_苏联
苏联所提对日作战的条件,有一个变化的过程。1943年10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对美国国务卿赫尔说,苏联对日作战“完全不需要你们要求”“也没有附带条件”。在一个月后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提出希望战后在远东获得一个不冻港。1944年10月,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斯大林对来访的丘吉尔说,美国除了增加援苏物资外,还要“阐明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的政治方面”。①到了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终于摊牌,声称要“收回日俄战争时日本从我国夺取的东西”。
在会谈中,斯大林首先要求日本在战后归还库页岛南部与千岛群岛,罗斯福表示“无论如何是不会有困难的”。紧接着,斯大林说到远东不冻港(指大连)问题,罗斯福说“他还没有机会同蒋介石元帅讨论此事,因此,他不能代中国人讲话。”但他又说,“俄国要获得这个港口的使用权由两个办法:(1)干脆向中国人租借;(2)使大连成为某种形式的国际委员会管理下的自由港”,而“他赞同后一种办法”。这意味着,罗斯福代替中国选择了一个战后管理大连的方案。
随后,斯大林要求在战后继续使用南满铁路、中东铁路,罗斯福说,“虽然他还没有同蒋介石元帅谈这个问题,但是又有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1)通过租借,由苏联直接经营管理;(2)置于由一个中国人和一个俄国人组成的委员会管理之下。”日俄战争后,沙俄被迫将南满铁路让与日本;“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又将与中国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路权售于伪满洲国,此时苏联要求在战后恢复使用两条铁路,竟获美国同意。通过雅尔塔密约,后一方案成为现实。
斯大林还向罗斯福解释了提出以上条件的原因,“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他和莫洛托夫就难于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俄国要参加对日作战。他们清楚地理解到,对德作战是由于德国威胁到苏联本身的生存,但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俄国要同一个同它没有重大纠纷的国家作战。”但是,“如果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到国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对于这些条件,罗斯福并不反对,他说自己“还没有机会同蒋介石元帅会谈,同时,他觉得同中国人讲话的困难之一是,同他们讲的任何事情二十四小时内全世界就都会知道。”言下之意,以上侵害中国主权的约定,无需在此时通知中国。斯大林对此表示同意,“他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同中国人去讲,而且他可以担保最高苏维埃会保密的。”他希望,“能由三大国书面写下同意提出的这些条件。”罗斯福当即表示,“这可以办到。”②
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最后签订的雅尔塔密约中,还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虽然在美国要求下,密约中被加上“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但随后又写明“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且“三大国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须在日本被击溃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很显然,在这里中国的同意权变得微不足道。
至于对中国保密的理由,一方面是出于军事原因,防止日本获得情报后先发制人,对苏联兵力薄弱的远东地区发动攻势。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原因,一旦苏联出兵的条件为中国所知,蒋介石一定会极力反对,使密约无法落实。
看出来美国人急成什么样子了吗?
不管苏联提什么要求,都一口答应了——不答应就每天大量死人,死的美国佬也受不了啊。

给了这么多优惠,苏联人终于同意,在欧洲战场能够抽调兵力之后,“尽快”对日作战;这个时间的最后期限是“德国投降90天内”,也就是最后期限是1945年8月8日。

请记住这个日期。
<hr/>然而,苏联人虽然答应对日参战、且欧洲战场进展顺利;但他们始终不肯参战。
美国军方的“让苏联参战”“多死一个苏联人,就少死一个美国人”等言论就是来自这个时期。

美国人极为不满。因为苏联人早就能能参战了,却总是不肯参战、甚至反而积极和日本人勾勾搭搭、反复会见、协商(相关历史资料很多)。
因此,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就联合中英发布了波茨坦公告,故意把苏联排除在外。

波茨坦公告由中英美三国在1945年7月26日联合发表:
波茨坦公告(全文)日本当即发现了其中的微妙之处——没有苏联!
于是,他们表示,这个公告没有苏联签名,因此不予接受。

亦有说法称,因为此时原子弹研究成功,因此美国没有把苏联列在波茨坦公告中,使得苏联颇为不满,因此推三阻四不肯参战——但这无法解释为何45年7月26日前他们也不肯参战。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波茨坦公告并没有承认“雅尔塔密约”相关条款,只字不提出卖中国的相关约定。
这显然是对苏联的一次打击——你继续和日本勾搭吧。雅尔塔密约给你的利益没了,现在日本这事和你无关。
<hr/>1945年7月28日,苏联在宴会上公开让日本宣读电报:
7月28日下午10时15分在波茨坦无忧宫举行的第一次夜间会议席上,斯大林首先宣布了一项声明。他说:“俄国代表团曾经接到日本一项建议……”接着,俄国译员就代斯大林宣读了驻莫斯科的日本大使佐藤的电报,它的要点是:“日本政府准备派近卫公爵来莫斯科,他的使命是要求苏联政府进行调停,……结束这次战争。近卫公爵对天皇陛下的特别嘱咐,通知苏联政府,希望避免战争中双方军队更多的牺牲,完全是天皇陛下的愿望……"
在译员读完日本致苏联的电报以后,斯大林接着宣称,这个电报除了比以前的建议更加明确以外,并没有什么新内容;这个电报所要得到的答复将比上一次更加明确。我将拒绝它。

我想大家都不是幼儿园小朋友了。这种严肃外交场合,一举一动都是故意放出来、供人深度解读的;而且,斯大林的这个表态也足够明确了:
1、这个电报“比以前的建议更加明确”
2、这个电报“没有什么新内容”
3、因此,拒绝。

懂了吗?
第一,苏联并不反对“调停”;
第二,调停的前提条件是“有新内容”,否则将被拒绝。

显然,日本人如果给出了更有诱惑力的条件,那么他们就会“调停”。
至于现在嘛……仅仅是能让苏联给日本提供一个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告知全世界存在“日本有意请苏联介入调停”这件事,且苏联也乐意调停,只是双方尚未谈妥而已。

你看得出苏联有半点参战的意思吗?
如果你是日本人,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你是当时的美国人呢?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自己再死50~100万人?把日本人饿死两亿完事?
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呢?你有能力……仅仅是收复日占区吗?

看到了吗?奇货可居!
平心而论,如果我们在苏联这个位置上,也一定要狠狠割上一刀!
雅尔塔那点肉腥味?那只能勾起我的馋虫!

事实上,联系到两天前(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这显然是苏联对美国把自己踢出联合公告的报复——你觉得你们离开我也能搞垮日本?那我就干脆公开和日本协商“调停”事宜!
这显然是给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极大支持;也是日本人敢于坚持、敢于一亿玉碎的底气所在。

日本人的政治嗅觉敏锐的很——前文提到过,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日本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苏联没有签名!
这说明什么?
说明利益谈不拢,苏联显然和“中英美利益集团”产生了内讧!
机会来了是不是?!
那么,给苏联多一些甜头……接下来会如何呢?
你看,败是败定了;但具体怎么投降……这不还有大把的谈判空间嘛!

好了,请根据以上情况,自己推演一下后续发展。
<hr/>很显然,接下来,最光明处说,可能是:
1、日本坚决抵抗,直到美国扛不住伤亡
2、美国死亡10万~20万人、给日本造成100万以上伤亡后,知难而退
3、中国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以换取日军撤离日占区——雅尔塔只是开胃菜,大的还在后面呢。

而阴暗一些的话……苏联甚至可以趁机给日本一些资助(毕竟双方只隔了窄窄一道海峡),起码是可以在美国搞出大饥荒之后,给一些“人道主义救助”……
你看,美方负责得罪人,苏联拿出一些粮食就能收获一个铁杆小弟,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只要你们死人死的受不了了,接下来就可以把中国东北-东南一线沿海地带来一个三方共管——反正中国人又没有能力拿回来——然后苏联得到了东北,日本体面投降,美国拿到东南,岂不美哉?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你就当这是无端胡扯好了。
抗战期间苏联对华政策再研究 /栾景河<hr/>1945年8月6日,美国用原子弹攻击了广岛。
之所以选择广岛,是因为当时日本稍微像点样子的城市都被“战略轰炸”炸成了焦土。
到了这种时候,日本人竟然还有幻想;加上原子弹威力超乎想象,炸坏了通讯设备,使得日本政府没有得到这种炸弹的详细效果数据——于是,他们决定……继续顽抗
这当然不是梁静茹给的勇气。但,他们的勇气,究竟来自何方?

1945年8月8日,在确定了原子弹真实存在之后、雅尔塔密约规定的最后一天,苏联对日宣战。
之后,它出兵中国东北;然后趁机抢走了大量的矿山设备,抢劫强奸大量中国平民,甚至为抢劫杀死了松江军区司令员卢冬生——顺带着拿走了日本北方四岛。
卡这个时间,显然是苏联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显然已经没有资格吃中国、日本了;但雅尔塔密约既然没有明确取消,那么之前争取到的肉得吃到嘴里!
——嘴脸难看就难看,有肉吃最重要!
理所当然的,美国人懒得理他:对不起,波茨坦公告发表那一天,雅尔塔密约在事实上已经无效了!
你拖拖拉拉不肯参战,那么原子弹造出来就不需要你了;日本无所谓,那是你和日本的事;但中国这头嘛……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按住中国的头割肉给你!
——所以虽然雅尔塔密约出卖了中国,但大连、南满中东铁路等核心利益,苏联人并没有吃到嘴里
这是美国对苏联拖拖拉拉不肯参战、反而积极和日本勾勾搭搭、把对日战争变得更复杂更困难的报复。
日本仍然没有反应。

1945年8月9日,美国用原子弹攻击了长崎。
这一次,日本人总算是有所准备,第一时间拿到了第一手资料。
至此,日本终于同意无条件投降。
<hr/>很显然,当时根本不存在“不产生大量伤亡”的可能。事实上,大量的伤亡早已产生、而且早就比原子弹轰炸更为严重了。
如果没有原子弹,那么可想而知,接下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后来在越南就用了。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的同时,也造成越南下一代无数的畸形儿。

很显然,这并不能逼日本人投降。连越南人都吓不倒,何况当时早就魔怔了的日本。
我早就剖析过,事实就是,哪怕你真的制造大饥荒、饿死了一亿日本人,天皇都不会眨眨眼。
死一亿日本人,和天皇有什么关系?

原子弹之所以能逼迫天皇投降,绝不是它的杀伤力。不然杀伤力更强的李梅烧烤早就迫使日本投降了。

原子弹的说服力,来自这样的报告:
广岛原子弹当量2万吨,破坏效果是:在6.4平方千米(半径1.43千米)范围内,所有建筑物被摧毁,机器设备破坏严重;在面积12平方千米(半径1.95千米)范围内,81%建筑物被毁;市区42平方千米(半径3.66千米)内81座桥梁有三分之一被破坏。广岛市24.5万人死亡7.1万人,伤残6.8万人。



长崎核爆前后对比

8月9日核爆之前,长崎在之前的一年内遭受过5次小规模的空袭,136架飞机扔下270吨高爆炸弹、53吨燃烧弹和20吨破片弹,共摧毁了276座居民楼和21座工业建筑。当核弹投下时,城市基本上还是完整的。由于大部分破坏都集中于浦上川峡谷,因此总的效果比广岛差很多。另外,并没有发生火风暴;实际上,风向的转变还抑制了火势的蔓延。超过80%的医院和医疗学校位于爆心3000英尺内。因此,医疗人员和设施受到的打击很严重,但情况看起来还是比广岛好一些,到11月1日已有120名医生在职,大概是空袭前的一半。起爆点3000英尺内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虽然还立着,但也已被火焰烧毁;木质建筑则完全被冲击波和大火摧毁。这些建筑内的死亡率高达75%-80%。

公共设施同样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煤气厂全都被摧毁了,估计要几个月的时间修复。尽管基础的供水没有受影响,但居民区的管线依然破裂了数千处,跨越桥梁的主管线也有损伤。在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供电系统被有效地切断了,但在其他地区,电力供应几乎立即恢复了。交通方面,船运几乎没有受影响。有轨电车业务由于电力供应中断以及车辆的损毁而暂停了。长崎位于铁路线的终端,破坏主要集中于铁轨和铁路桥。由于枕木被引燃,因此5000-7500英寸范围内的铁轨间断地扭曲变形,需要彻底更换。铁路站被冲击波和大火彻底摧毁,信号系统也严重受损。


一英里外,整排的钢结构厂房的表面也被全部吹飞,只剩下扭曲的骨架。抗冲击波的物体,比如电线杆也向爆心外方向倾斜;周围的山上,很大一片树被吹倒。


由于城市群山环绕,因此有一半以上的住宅免收严重损伤。8月1日,城市中共有52000座住宅,14146座即27.2%被完全摧毁(其中11494座被烧毁);5441座即10.5%被半毁;剩余很多建筑都只受表面损伤。558座非住宅建筑中,几乎60%的天花板被摧毁或是结构受损,只有12%未受损。

占城市工业产出90%以上的四家工厂中,只有三菱造船厂离爆炸足够远没有严重受损,其他三家都破坏严重。兵工厂和钢铁厂在主要受灾区域内。官方估计前者58%失效,后者78%失效,总共被摧毁了50%。三菱电机公司在爆炸范围边缘,结构受损约10%。
佐世保海军军区的指挥官是这样描述工业设施的受损情况的:
“(三菱兵工厂)除了在隧道内和半地下的工场,御桥和茂里町的工厂由于塌陷被完全摧毁了。这些工厂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也受损严重——天花板塌陷,各种设备都被摧毁了。御桥工厂的铸造和锻造车间被火焚毁,茂里町的也几乎被烧毁。两家工厂合起来,60%的机器都受损了。御桥工厂大约有80%-90%的机器可重新使用;而茂里町的则只有40%-50%。”


对于三菱钢铁厂:
“厂房的结构(有些不是轻钢骨架结构)严重受损,屋顶和墙壁的板子被吹飞。骨架扭曲弯折或是倒塌,几座建筑起火。工厂里的所有建筑现在几乎都不可再使用。不过,有近70%的机器可以修理。”
总得来说,对工厂内的机器和其他设施的伤害小于对建筑本身的伤害。虽然有些机器被冲击波掀翻了,但基本上所有严重损伤都是由建筑的废墟造成的。
因此,机器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外部建筑的结构。在木结构建筑中,95%的机器严重受损,但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中,只有1/4到1/3的机器受严重影响。火灾给木结构车间里的机器造成了很多伤害(特别是在起爆点7000英尺内)。一些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倒塌的墙和屋顶也砸坏了机器。


以上,才是日本天皇看到的、有说服力的报告。

广岛的情况,天皇没看到;在他身边发生的、李梅烧烤(东京大轰炸)的惨剧,死亡至少10万人,远比原子弹恐怖,也比照片和文字报告更惨烈——但,这对他没有说服力。
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小县城的毁灭,对天皇才有说服力。

说服力来自何处,各位读者不妨自己思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w66133 发表于 2023-8-8 20:12: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鲁门:对对对,你接着说。
你一个搞科研的,还有资格选择在哪扔原子弹??
是你奥本海默飘了还是我杜鲁门拿不动刀了?
言归正传,在原子弹投放之前科学家们确实有过一次“展示辩论”。这个所谓的“原子展示”是一小部分科学家(并且不包括奥本海默)基于“长期战略”提出的船新玩法,其核心逻辑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原子弹的直接投放军事收益很小(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因为之前烧烤大师、日本一等旭日大绶章得主李梅已经快用燃烧弹把东京给烧成白地了,但是日本依然没有宣布投降,原子弹造成的损失并没有比东京烧烤来的更大)
所以原子弹不一定能够彻底粉碎日本人的抵抗意志(这个结论也基本正确,详情可以戳下面这个回答:促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东北?)
但是原子弹的投放显然会刺激到俄国人和其他“对我们的行事风格不那么信任的盟国”,所以各国必然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开发原子弹的竞赛之中。(这个结论也基本正确)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
美国找个没人的空地,邀请各国代表过来,然后把原子弹一炸,跟大伙说你们看,爷有这个,但是爷根本不用,就是玩,以后咱们致力于和平开发核能,大家伙一起做个见证。今后原子弹的使用全都在国际监督下进行。
咱就说,这甘地身上都得纹个你。
所以很显然,6月12号史汀生接到报告之后非常震惊


所以他扭头就去咨询正经科学家们——包括奥本海默——的意见去了,科学小组研究了一下,在6月16号做出了答复,总体意见就是拉倒吧,这意见谁信谁SB:


注意最后这段话:
With regard to these general aspects of the use of atomic energy, it is clear that we, as scientific men, have no proprietary rights. It is true that we are among the few citizens who have had occasion to give thoughtful consideration to these problem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We have, however, no claim to special competence in solving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problems which are presented by the advent of atomic power.
奥本海默以及科学小组的成员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没有“解决原子能出现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和军事问题的特殊能力”
我啥家庭啊能决定扔不扔原子弹?
5月底决策者们就已经定下了原子弹的轰炸目标是“the most desirable target would be a vital war plant employ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kers and closely surrounded by workers' houses.”因为之前李梅轰炸已经把大城市洗过一遍了,日本人也没有傻缺到继续将所有高价值目标集中到一起,所以大家抱怨的是“there were no more cities to bomb, no more carriers to sink or battleships to shell; we had difficulty finding targets.”——没有特别合适的轰炸目标,只能挑个差不多的炸一下了。同时请千万不要高估男人这种生物,在发明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炸弹之后,大家觉得杜鲁门和丘吉尔去波茨坦开会的步伐都变了,下属形容他们是
little boys with a big red apple secreted on their persons
感觉上就像是“斯大林,咱整了个这”:


换了是我,我肯定也得来一发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nesprit 发表于 2023-8-8 20:12: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本海默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对技术负责,选择在哪里投放原子弹是白宫的职责。
而对于中途接手国家的杜鲁门来说,要击败日本,除了攻城,更要攻心!
说回到投弹选择上来,对于当时的美国而言,原子弹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不仅仅针对日本,同样针对在战后可能成为潜在对手的苏联人。
是的,为了减少伤亡,美国希望苏联人尽快出兵,但苏联人的要价同样不低。
原子弹的真正威慑力在于其可以无差别地从物理上消灭圈定范围内的所有人,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倭寇的军国主义统治集团即便是在最后一刻,仍然敢叫嚣“一亿玉碎”,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会成为炮灰——玉碎的耗材永远都是别人。
但是原子弹打破了这种界限,它可以在瞬间抹平一切,所以这种心理上的冲击才是前所未有的剧烈——虽然死于原子弹的加在一起也没有李梅烧烤烧死的人多。
早在1944年底,美军攻占塞班岛后,就可以直接以此为前沿基地轰炸日本本土,但是在一翻翻轰炸过后,包括东京、神户、名古屋在内的日本65座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军国主义顽固分子非但没有投降,反而愈发嚣张地喊出“一亿玉碎”的口号。
原本美军已经做好了登陆九州和关东的军事行动,分别命名为“冠冕”和“奥林匹克”计划,但是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的惨烈程度,让美国对武装登陆日本本土的伤亡又有些心有余悸。
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方法能比投放原子弹成为更好的可以摧毁以裕仁为首的军国主义顽固派幻想更理想的了。
而向小仓、广岛、长崎这样的工业城市投放原子弹,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瓦解日本的军事工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评估原子弹的真正威力。
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上空600米爆炸,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毁,但即便如此,日本军国主义顽固派还在心存侥幸,认为美国人只有这一颗原子弹,于是就有了几天后长崎的又一次教训。
长崎的7.4万人,实际上是为裕仁这个懦夫的顽固与侥幸埋单了……
xf_xf 发表于 2023-8-8 20:12: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答案其实日本已经回答你了。
因为美国往日本人脑门上扔了两颗,不是同时,是一前一后两颗!
为什么,因为第一颗开花后,日本人虽然被吓住了,但是笃定这么可怕的东西美国人只有一颗,天真的觉得美国人最后的底牌打出了。
你能想象日本人自己被当头开花后,没有太多恐惧的心情,竟然会认为美国人黔驴技穷了,反而还想跟美国死磕到底,觉得能战胜美国!这有多荒唐,能理解吧?
可见出台《关于加速建设以核武为基础构建世界和平的指导方针》有多么的迫切!东夷岛国急需对核武的科普和认知。
所以,美国人送了第二颗。
本是一个高效解决方案,却因为日方的无知和固执,美国硬是多做了一轮培训,损耗了不少人力成本。
然后,世界就和平了。
inamoto4869 发表于 2023-8-8 20:13: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还真考虑过。
具体计划是,找个无人岛,事先通知日本人,让他们像看烟花一样找个地方远距离欣赏一下。
但是,美国人之前的实验是将核弹装在高塔上引爆的,没有试过空投。杜鲁门担心从飞机上丢下去没有引爆反而会坚定日本人抵抗的决心。
于是,杜鲁门组织了个委员会研究了一番。结论是,还是直接往日本人头上砸更保险。
Ps:介于有人没理解,补充说明一下。美国人可以选择告诉日本人投放核弹的位置,找个无人区展示给他们看;也可以不通知日本人,直接在日本上头上投放,让他们近距离体验。但美国人没有百分百成功把握。一旦没引爆,前一种情况下,日本人会觉得美国人在吹牛,不过如此,从而坚定抵抗决心;后一种情况下,没爆就当没投,反正日本人不知道。
杜鲁门之所以这么担心没有引爆会坚定日本人的决心,是因为冲绳的夺岛战打得异常血腥。用核武器威慑日本,从而不用登陆本州其实是plan B。让杜鲁门拍板用核武器的,正是冲绳之战,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大量伤亡。一旦核弹没爆,且让日本人知道了,他们会识破美国人对于登陆本州的担忧,从而用更顽强的抵抗让美国人不敢登陆。这个时候,军国主义上脑的日本人觉得自己还能逼美国人谈判的。
Pss:以上是美方解密文件中的内容。美方在之前是真的以为不直接扔日本头上,在荒岛上放放烟花可以吓得日本投降。他们是真的没想到日本在吃了一颗后还是很精神,会去赌美国人没有第二颗。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