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民族的兴衰历程,刷新中国历史,分裂成东西魏,孕育北周北齐

[复制链接]
zhenghuifu 发表于 2024-6-18 20:57:54|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鲜卑,一个刷新中国历史的混血民族

北魏、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北朝全部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
这是一个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多个国家的民族。(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都是鲜卑族政权。其中西燕因存在时间短,国力不盛,未被列入十六国。)

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远祖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森林里。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他们走出森林,来到草原,变成了游牧民族。他们与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部别。
所以,鲜卑族原本就是一个混血的民族。
慕容、宇文、拓跋,这些常见的鲜卑姓氏,都是他们的部别名。
拓跋部居住在阴山南麓的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艰难地从野蛮走向文明,从部落联盟时代走向国家时代。
西晋时,鲜卑族的大酋长被册封为代公,后又被册封为代王。
代国,一个弱小到就像不曾存在过的国家。
如果不是因为它被著名的苻坚所灭,如果它的后代没能建立起北魏政权,谁会频频追溯这个民族的历史呢?强大如柔然汗国,也因为没能进入中原地区而常常被遗忘。
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入混乱。
混乱带来的不仅仅是苦难和绝望,新的希望也在痛苦的锤炼中悄然降临。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市)召开部落大会,宣布即位代王,年号登国。不久拓跋珪把都城迁回原来的都城盛乐,拓跋珪改称魏王。十二年后(398年),拓跋珪正式定国号“魏”,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史称北魏。
这次迁都是伟大的一步,平城位于黄河以北,从盛乐到平城,距离不远,却从内蒙古草原到了山西地区,生产方式随之产生变化,游牧变得不合时宜,拓跋珪给搬到平城的拓跋各部落建立户口、分配土地,游牧变成了农耕。部落的部民分土定居,被列为国家编户,不能再随意迁徙。部民成了编户齐民,成了和汉族一样的百姓,定居在这片土地上。(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是一种通过户籍管理百姓的制度。)
拥有百姓的北魏,领袖不再是部落酋长。
公元398年十二月,拓跋珪正式称帝,改元天兴,拓跋珪是为道武帝。这位伟大的领袖,使鲜卑族从部落联盟时代,略过封建国家(如西周),快速奔向了帝国时代(如秦、汉)汉化,从道武帝建国前就已经开始。

皇始元年(396),拓跋珪夺得并州(其地相当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一带)时,已经积极招引汉族士族,让崔宏主持立官制、制礼仪、定律法。国号“魏”的使用彰显着道武帝成为神州上国的雄心。称帝后,天兴二年(399),道武帝又设立五经博士和太学。
民族融合的步伐也开始提速。
道武帝把山东六州的汉族民吏和鲜卑慕容部、高句丽等多个民族共计三十六万口,强制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配给耕牛,计口授田。又强制迁徙了百工计巧十余万口。
明元帝(北魏第二任皇帝,拓跋嗣)和太武帝(北魏第三任皇帝,拓跋焘)也曾大规模迁徙各族百姓到平城。在这样的强制措施下,北方许多民族的部落成员变成了小农。各民族居住在一处,胡风汉俗,相互杂糅,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太武帝尊奉孔子,要求鲜卑和汉族贵族子女学习儒家经典。北魏皇帝们通过和亲、封爵位、给官职等措施笼络各民族贵族成员。汉族知识分子被大量任用,北魏政权向着多民族共治的趋势发展。

北魏国力不断增强,太武帝先后灭掉夏(431)、北燕(436)、北凉 (439)。公元439年,北魏攻陷北凉都城,陷入战乱一百二十多年的北方重归统十六国结束,南北朝开始。
变革从来都是痛苦的。
太武帝统一北方后,希望编修国史,记录鲜卑族的辉煌历程。
编修国史是汉族的传统,鲜卑等众多北方民族没有这一传统。他们有语言,而无文字,历史只能口耳相传。因此,编修国史的任务只能由汉人士族来完成。
崔浩,出身汉族第一高门清河崔氏,是北魏开国名臣崔宏之子。崔浩历经三朝(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他已经把这个不断进步的政权当成了自己的国家。
崔宏,北魏开国名臣,官至天部大人,封白马公。死后获赠司空,谥号“文贞”。北魏建国初期的官制、爵级、朝仪、律令由其裁定。国号也因崔宏上书“虽曰旧邦,受命惟新”“夫魏者大名州之上国”而定为“魏”。拓跋珪在听崔宏讲《汉书》时受到启发,将北魏的公主嫁到附属北魏的各国,通过和亲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崔宏深受信任,权倾朝野,但仍能自我约束,持身守正,谨慎清廉,从 不阿谀奉承。

太延五年(439),崔浩奉命编修北魏《国书》
他用十年时间搜集资料,遵从太武帝“务从实录”的要求,坚持秉笔直书的良史传统,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拓跋部早期的历史。
客观真实,就不能“为尊者讳”。光彩的历史,得以记录;不光彩的历史,也都变成了文字,赫然记录在《国书》中。
崔浩还耗资三百万钱,将这部《国史》刻在了石碑上。谁都可以去参观刻着鲜卑族历史的碑林。
鲜卑贵族认为这是汉人士族对北魏政权的公然挑衅和侮辱。他们共同呼吁诛杀崔浩和其党羽。
公元450年七月,崔浩及其家族,以及与崔氏联姻的其他北方望族,被满门抄斩,牵连者多达三百余人。诸多北方世家大族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四方为之震动。
这就是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狱”。
“国史之狱”是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矛盾的一次爆发,是鲜卑贵族维护自身地位的结果。

北魏建国后,鲜卑贵族仍保留了一些原有的习俗,他们以抢掠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在北方统一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抢劫财富、掠人为奴。为反抗压迫,各民族不断起来斗争。建国后的几十年间,爆发了多达八十多次的反抗起义,太武帝为解决尖锐的民族矛盾,不断推行汉化。
汉化使汉族大臣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鲜卑贵族元老十分不安,对分走他们蛋糕的汉人士族怀有深深的敌意。崔浩这种把北魏当成自己国家的“主人翁”意识,更让鲜卑贵族反感、疑惧。
这一矛盾,在“国史之狱”中爆发。
崔浩死后,太子拓跋晃神秘去世。八个月后,太武帝被谋杀,凶手据说是他的儿子拓跋绍,理由是救他的母亲。
正史中的记载疑点重重,让人不禁怀疑,推行汉化的太武帝和准备继承他衣钵继续推行汉化的太子,到底是因何而亡?

北魏冯太后、孝文帝的改革

鲜卑民族的汉化脚步,没有因北魏太武帝去世而停止。
冯太后,北燕皇室后裔,鲜卑化的汉人,具有极高的政治天分。她在文成皇帝拓跋焘后宫,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奴婢到皇后的身份转变。文成皇帝死后,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丞相(乙浑),架空皇帝(献文帝拓跋弘),迅速掌握了政权。
被架空的献文帝心灰意冷,把皇位传给了年仅五岁的拓跋宏。拓跋宏是为北魏孝文帝。
北魏承明元年(476),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开始了政治和社会的全面改革,史称“太和改制”。
冯太后首先改革吏治,整肃官僚机构,为其他方面改革创设条件。她规定守宰任期按照政绩决定;恢复百官俸禄制。解决汉族官僚们生活拮据的问题。(鲜卑贵族可以通过战争掠夺财富,或者立功获得巨额赏赐。)
俸禄的来源是税收,税收的来源是农民,农民从哪里来?
北方因为连年战乱,出现大量无主荒地,自耕农民稀少。北魏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授给农民,农民以夫妻和耕牛头数授田。

这就是均田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的税收制度租调制同时推行,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指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纳帛或者布。)
按规定,农民种地越多赋税越低。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计口授田,吸引了大量北方民族南迁。
为加强对国家的统治,同豪强地主争夺劳动力,北魏改革基层政权,重建乡官系统,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即“三长制”。通过“太和改制”,北魏呈现出升平富庶的局面,史称“太和盛世”。
北魏太和十四年(490)九月,冯太后病逝于平城,终年五十岁。冯太后去世后安葬于永固陵,谥号“文明”,史称“文成文明太后”。孝文帝以国君的规格安葬了自己名义上的祖母,并依照儒家孝礼为冯太后守孝三年。
为什么说是名义上的祖母?北魏为解决皇帝妻族、母族势力过于强大的问题,模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之事,实行“子贵母死”的制度,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子的亲生母亲都会被赐死。

孝文帝亲政后,继承了冯太后的汉化思想,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汉化改革。为摆脱鲜卑贵族势力对改革的掣肘,太和十八年(494),北魏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孝文帝为孔子建立单独的庙宇,亲自到圣人故里鲁城(今山东省曲阜市)参拜孔子;改官方语言为汉语,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在朝堂上讲鲜卑语;禁止胡服,改穿汉服;改鲜卑旧姓为音或意相近的汉姓;加强对汉族文化的学习;内迁的鲜卑族去世后一律安葬在洛阳附近。(孝文帝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为自己选定了陵墓的地址,命名为长陵。邙山从孝文帝开始,成为北魏皇帝的墓葬区。)
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姓。鲜卑八大姓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贺赖氏改姓贺、独孤氏改姓刘、贺楼氏改姓楼、勿忸氏改姓于、纥奚氏改姓嵇、尉迟氏改姓尉。共有一百多个鲜卑族姓改为汉姓。
住在汉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穿着汉服,说着汉话,姓汉姓,尊奉孔子,学汉族文化,连籍贯都变成了洛阳郡洛阳县。
更进一步的融合则要通过婚姻来解决。

孝文帝下令分定族姓,即比照魏晋门阀制度,把鲜卑贵族进行门第等级划分,使鲜卑族也有了门第,有了门第才有“门当户对”,门当户对的贵族间通婚变得更加容易。
孝文帝带头迎娶北方汉族卢氏之女,还命令他的六个弟弟迎娶汉人四大家族的女儿为妻,鲜卑人纷纷效仿。
大量的通婚使得民族融合彻底实现。
易中天先生认为:“作为少数民族的鲜卑像盐一样溶化在汉民族的水中。”“族姓制度建立以后,士庶之别就取代了胡汉分野。民族界限模糊了,身份认同从族别变成了门第。鲜卑的豪门和汉人的望族共同组成统治阶级,下层则混为一谈。”(《易中天中华史》卷12《南朝,北朝》)
汉化改革的不断扩大和强化,使更多的民族投入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中,这些民族最终彻底融入了华夏文明之中,使更大区域的统一成为可能,为此后隋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西魏,在对峙中走向强大

北魏分裂了。统一北方后,有志于统一南北的北魏,像罗马帝国那样,分裂为东西两 半。富有智慧、拥有强大执政能力的领袖并不经常出现。
太和二十三年(499)北魏孝文帝去世,后继的统治者们无法掌握处于变革中的政局,宫廷政变频发,政治阴谋不断。
在北魏都城南迁到洛阳后,原本位于首都附近的六个军镇地位一落千丈,他们对汉化政权非常仇视。这些原本应驻守在北部边关的六镇将士,在压迫和饥饿的促使下愤然起义,进入中原地区,由此诱发了更大的起义浪潮。北魏在起义和政变中被撕裂成两半,沿着黄河“几”字东侧那一竖。
东面的政权定都邺城(今河北省磁县南),实际控制者是怀朔镇人高欢。
西面的政权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实际控制者是武川镇人宇文泰。
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北方又出现了东西对峙的局面,南方的萧梁和北方的两个政权三足鼎立。

北魏孝武帝元修(孝文帝之孙),因忍受不了权臣高欢的控制,趁高欢攻打洛阳时仓促出逃,投奔驻守关中的大将宇文泰。北魏永熙三年闰十二月(535年2月),宇文泰毒杀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改元大统,西魏建立,都城是长安。
高欢攻下了洛阳,皇帝却跑去了关中。北魏永熙三年(534)十月,他在邺城另立元善见(孝文帝曾孙)为傀儡皇帝,元善见是为孝静帝。东魏建立,定都邺城,改元天平。
东魏、西魏在民族融合的道路上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东魏的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实行高度鲜卑化的政策。
西魏的宇文泰,是汉化的鲜卑人,实行深度汉化的政策。
两个人都是在六镇起义中进入中原,脱颖而出的武将。
高欢和宇文泰之间的大战,从东魏和西魏立国开始从未间断。
西魏大统三年(537),宇文泰在沙苑大败高欢,史称“沙苑之战”。
大统四年(538),西魏和东魏在洛阳周边大战,史称“河阴之战”,又称“河桥、邙山之战”。鏖战的双方互有胜负。

大统九年(543),西魏和东魏在河桥、邙山地区大战,史称“邙山之战”。东魏军大胜,西魏十万大军损失了一多半。
东魏、西魏刚刚建立时,力量对比并不平衡。
东魏控制着原北魏的腹地,这里有六镇的二十多万精锐之师。据《隋书·食货志》记载,北魏分裂时,作为京畿禁卫军的六坊鲜卑,绝大部分到了邺城。而西魏宇文泰的军队不过是六镇的偏师而已。
东魏兵强马壮,一次次征讨西魏,想要统一北方,相对弱小的西魏经常依靠黄河进行抵抗,每到冬天都要派将士在黄河西岸沿河凿冰,防止东魏趁黄河结冰渡河攻打。
西魏建立时,只能勉强凑出三万人,后来关中又发生饥荒,到“沙苑之战”时,西魏能集结的兵力只有一万。宇文泰通过收编战俘、招募其他民族百姓的办法,到大统八年时才有了十万人马,这十万家底又在“邙山之战”中损失了一多半。
战争需要强大的财力作支撑,古代战争更需要充足的兵源作保证。关中地区当时经济十分落后,而且作为西魏主要兵源的鲜卑人不多。
西魏亟须发展经济、扩充兵源。

大统七年(541),宇文泰在苏绰、卢辩等人帮助下开始改革。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实行孝文帝时期的均田制,规定了较轻的赋役,促进了西魏经济的发展。
大统十六年(550),宇文泰创立府兵制。
府兵制模仿汉人的周官六军制度,将鲜卑禁旅改为六军,成立府兵统帅部,设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建立起以武川镇军官为骨干的府兵系统。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除宇文泰和元欣外,其他六柱国各领一军,各督两个大将军。
十二大将军分别为:元赞、元育、元廓(西魏恭帝)、侯莫陈顺、宇文导、达奚武、杨忠(杨坚之父)、王雄、李远、贺兰祥、宇文贵、豆卢宁。元魏宗室三人不领兵。
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共为二十四部。

府兵制的创建,使汉族豪强地主武装、均田农民都可以进入府兵体系中,西魏军队中的汉族比重逐渐增加。
为在形式上与鲜卑早期的八部大人部落兵制相似,府兵主将和兵士都改为鲜卑旧姓。
赐鲜卑姓氏表面上是鲜卑化的举措,实际上却为汉族军官进入西魏和后来北周的统治核心形成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唐高祖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通过赐姓,府兵中的汉人与鲜卑人获得了均等的权力和地位。
府兵制促进了胡汉融合,府兵内部,胡汉不分彼此。
西魏实行军政合一。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即为西魏的军政领导核心,这些家族内部通婚,构成了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军事贵族集团——关陇集团。关陇是一个地域概念。关即关中,指以今陕西渭河平原为中心的地区;陇即陇右,黄土高原西部,在今甘肃东部一带。

关陇集团是关系紧密的胡汉混合、文武混合的军事贵族集团。北周、隋、唐三个王朝的创建者,都属于这个集团。
宇文泰积极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大力提倡汉文化,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争取汉族士族的拥护,合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共同治理西魏。西魏实力日益增强。
西魏由弱变强,东魏却由强转弱。
维护东魏政权的二十万六镇骁勇以鲜卑族为主,支撑东魏政权的主要也是鲜卑贵族。为团结这些鲜卑勋贵,高欢带领东魏走上高度鲜卑化的道路。在东魏“汉民是鲜卑族的奴隶”。民族矛盾日益激化,鲜卑贵族也日益腐败。
当高欢攻入洛阳时,他一定是踌躇满志的,他从管理一百下属的怀朔镇队主,到出兵邺城大败葛荣,之后推翻尔朱氏集团,掌握北魏政权,光环满 身。但河桥、沙苑、潼关、邙山、玉璧的累年战争,使东魏国力日渐衰落。

时代把接力棒交到了东魏手中,高欢却没能抓住。邙山之战,高欢因将领均无进取之心,没有乘胜追击,失去了灭亡西魏的绝佳机会,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等到玉璧之战,西魏名将韦孝宽仅率数千将士,守城五十多天,高欢久攻不下,军中暴发瘟疫,东魏军竟有七万多人战死、病死,损失惨重,高欢忧愤发病,一病不起,率军撤退。
高欢在回师途中与斛律金唱和《敕勒歌》。他是在怀念六镇的风光,追忆一去不复返的韶华,也是在忧虑东魏的未来。
东魏武定五年(547),东魏权臣高欢去世,终年五十二岁。高欢去世后,长子高澄袭爵,掌握东魏大权,后被膳奴刺杀,高欢次子高洋继续把持 朝政。
就在宇文泰创立府兵制这一年(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建立齐国,定都邺城,史称北齐。高洋就是齐文宣帝。
北齐的鲜卑化程度更高,为了争权夺利,鲜卑贵族同汉人士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汉人士族受到严厉打击,士族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被压迫到了“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颜氏家训》卷1《治家篇》)的地步。

北齐官员中,十之七八都是鲜卑贵族或者鲜卑化的汉人,汉人地主受到排挤。
北齐天保十年(559),汉族官僚杜弼(中书令,长安县伯)被门客诬陷,牵连一批汉族文臣遭到清洗诛杀,家属被流放,妻子女儿发配为奴,小男孩被阉割。这些想要挑战争夺鲜卑贵族权势的汉族士族遭到极大的打压,北齐民族矛盾更加激化。
清河三年(564),北齐宣布实行均田制,但是受田农民得到的土地十分有限,而徭役和兵役非常沉重,清河均田的农民有的被迫出卖土地,有的逃亡异乡,有的躲进寺庙。
被压迫的百姓对统治阶级的仇恨越来越深,阶级矛盾激化,关东农民暴动连年不断。北齐皇位更迭频繁,皇室宗亲斗争不断,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突出。北齐的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是由内部力量来毁灭,还是将被西魏纳人版图?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病逝于云阳行宫。
西魏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完全是宇文泰一手操办。失去定海神针的西魏,面临巨大的危机。统一北方的重任,西魏还能否完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