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美高到哈佛研究员,留美16年的她,如何持续升级“适应力”

[复制链接]
落日的孤单 发表于 2024-6-17 08:16:12|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点从16岁孤身一人前往美国就读高中,到博士毕业后回国入职,张晓乔在美国度过了整整16年的时光。她的故事,不仅有关于个人成长的奋斗历程,更是对“适应力”这一人生必备技能的最佳诠释。那么,她是如何在异国他乡接受文化冲击,学会适应,并最终实现自我升级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晓乔的留学故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芬兰吧(ID: PedagogyFinland)
文丨张晓乔 钱文丹 编丨Chelsea
留学毕业之后的打算,对留学家庭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不过根据不同机构的调查报告,选择回国工作的海归确实比例不低。
这也让人好奇,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们是考虑的?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求学历程?留学经历又是怎样赋能他们的人生的?
张晓乔就是这样一位选择回国的海归。
自2005年起,年仅16岁的她,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之路。一路从美高、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名校完成了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学业,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担任研究员。
在美国一待就是16年,直到2021年7月,她才选择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将这段精彩纷呈的海外经历化为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与资深教育观察者钱文丹的对话中, 张晓乔回忆了自己的经历,言语轻松,但不难感受到她背后付出的努力。这不仅仅是一段留学岁月的简单叙述,更是她不断调整自我,勇敢面对挑战,持续成长和超越自我的见证。

张晓乔
本文来自钱文丹和张晓乔的对谈,以张晓乔的自述视角展开。
种子
回到这段旅程的起点,时间拉回到2005年,张晓乔作为一个16岁的孩子,还未成年,独自一人出国,当她来到美国这样的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文化和社会形态跟中国会有很大的不一样,作为留学生遇到了哪些文化冲击?
张晓乔自述道,我觉得对于我来讲,因为我家人的关系,比如我爸爸,还有很多叔叔,他们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所以我小的时候就有跟外国人接触。
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英语。我们家就有外语频道和看外语动画片。后来,可能是性格原因,我就很喜欢主动跟任何人、包括跟外国人聊天。
比如我小时候的外教课,我真的有好好上课,我发现外国人也跟咱中国人一样,也喜欢出去闲逛,于是我们就出去玩,去公园吃东西的时间,就练习了口语。我也不认为我是去学习的,我就觉得这是交很好的朋友,所以我小的时候是有很多能够接触到外国人的机会。
但是,你说我到了美国以后有没有遇到一些文化冲击?

首先,说说语言吧。
我小时候很早就学英语,但是我也不知道为啥我要学英语。但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他女儿今年就考到复旦,河南的,是保送,因为英语好),那个时候,我初一,是她第一届学生,老师很年轻,可能那时候也就20出头。
因为她一直说我的英语好、口语好(现在去听我小时候的英语那是真的不咋地),我就觉得特别有信心。她就一直鼓励我去参加我们河南那边的口语比赛什么的,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学英语。可能因为我得到的反馈总是在夸我、强化我,我就觉得很有信心。

再说说出国这个“行动”。
我那个时候出国走的是一个国家的项目,项目中是要有几轮的考试和面试,因为我从小打乒乓球,经常会出去考试、比赛,所以这些我就都不怕。
说真的,想到我要到国外,我是完全不恐惧的,反而很兴奋,因为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充满了好奇;还因为看了很多电影,我就想着要出去玩玩、看看。
但高中就出去读,是我没想到的。当时是因为阴差阳错,我是被我爸“骗”出去的。那时有个交换生项目,我说我不去,我才不要在那边一个人待一年,我爸就“挑战”、“质疑”我!
作为一个“比赛型选手”,被“质疑”这不行,于是为了证明我行!我就去被“骗”去考了试,当时我答题时写得可详细了,但是有种命中注定的感觉,有一部分题绝对是蒙的,然后还蒙对了。可能我天性好“斗”、很容易被激发、接受竞争吧!
这都是去美国前的种子,家长和英语老师都种下了。
冲击
我觉得对我最大的冲击,是到美国后发现我学的都是纸上的东西。
我记得很清楚,到美国的第一个暑假(还没开学),老师给了我summer reading,直接给了12本英语书,让我总结。
有《泰坦尼克号》、《哈姆雷特》、《Joy Luck Club》什么的。当时我就发现,出国以后词汇量根本不够,我记得用了两个多小时,一页半都没看完,一个字一个字查,查到下辈子我也做不完。
我美国家庭的爸爸是英语老师,他和家庭妈妈那时候非常有耐心地帮我,每周五晚上就给我租一个相关的电影,带着我看、看完以后给我解释。

电影《泰坦尼克号》
第二个冲击,就是那儿的放学时间。
下午2点17左右(非常奇怪的时间),就放学了。要知道,我在家乡那时候是从早学到晚,星期六星期天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课。
当时去了以后,一下子有那么多的时间,完全是蒙的!如何度过一下午的时间,变成了个难题。
刚开始真的啥都没干,我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WiFi,家里的电脑都是连线的,所以坏事儿变好事儿了,一方面,就只能看英语电视或者看书了!
那另一方面,就可以安排起来其他的生活,比如我会和家庭一起去参加我美国家庭妹妹的夏令营,去看老大踢足球,空手道。
同时,我非常非常感谢我有网球。作为小时候练过一段时间专业的我来讲,没有想过我在海外也很ok的,刚去就打了全校的冠军。那时候一下子就发现,网球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好朋友和尊重。当许多人主动的来向你示好和交朋友,那个环境一下子英语就起来了!

第三个冲击,是我发现海外人对于体育生(student athlete)的尊重。
我们这儿说到体育特长生、很多时候是负面的,可能这个人学术学习不行。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honor的东西,不一定要有天赋或者实力多强,即使你在外面踢得一塌糊涂,家人也觉得你好,始终给你正向反馈。
而且,体育爱好和文化学习“两手抓”。不是说你练了体育特长,就不能上课,你该上的课还是要上完了,你该开展的训练还是去练。
当你穿着印着自己名字(那种棒球衫)的队服去吃饭的时候,中午的阿姨还有同学都会为你鼓掌,知道你昨天比赛赢了,有时候还会给我免费的cookie嘿!那种感觉你会觉得super honor,那种荣誉感让你在美国感到你就是不一样。
还有一个冲击,是我作为独生子女与美国家庭三个孩子的“小圈子”。
我去到了一个有三个妹妹的美国寄宿家庭,孩子之间怎么样去share,让我有很大挑战。后来一直到现在,我从来都是我家里的一份子,但是一开始是很难的。

我可以分享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家大妹妹,那个时候我16岁,她10岁,我们俩差6岁。我后来才知道,我的房间是她让出来的,这样老大老二要住在一起。她本来有自己的房间,因为我,要跟妹妹睡上下床。
我小时候没有住过上下床,是很向往的,认为别人会很喜欢。但是在海外,他们是很在意自己的隐私。刚开始,我发现她不怎么跟我说话,我还觉得人家那样很酷。
可是,有一天我发现她拿我的牙刷刷了厕所,我看到了,然后我就很痛苦、很生气。
一大早上我就打电话给我爸爸,我记得很清楚,爸爸跟我说:

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家里来了一个新人,性格很好,网球打得也好,报纸都在报道,很受欢迎。这个人把你的房间拿走了,她还叫我们俩爸爸妈妈,你会不会觉得我们的爱被分走了?
对,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是一个独生子女,没有人来跟我分东西。我认为我能够感同身受,但是当你真正被put into that position的时候,我那时确实无法接受。
化解掉这个局面的关键:
一方面是我美国爸爸妈妈给了我非常unconditional love(无条件的爱);
另一方面我有很愿意与我沟通和分享的家人,让成长的时候可以被正面的引导。
想家
但是,每天晚上看到(住宿家庭)他们kiss good night,抱抱什么的,你还是会想家。刚开始,你就像看电影一样,觉得这是别人的生活,我是作为一个observer旁观者。
我记得有一天我拿到了月饼,当时“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在国内我是非常不爱吃的,我也不知道这有啥可吃的。
那天美国爸妈中午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了mooncake,他们还说we don't know why it's called mooncake。还是那种广式的莲蓉月饼,很传统。我一下子觉得这是我家乡的东西,第一次发现我不在家了。
第二次就是过年。因为美国不过年,没概念。那个时候打国内电话是很贵的,我是要买电话卡,然后拨动一大堆的号,我才能打回家。关键是国内过年是很忙碌、很热闹,你一下子也不一定能打通。那时,我意识到我离爸爸妈妈,好远好远。

但同时我非常想分享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第一年在美高春节那天早晨,我觉得作为唯一一个中国人,我是穿着旗袍去上的学(在国内之前是没穿过的),但那旗袍叉开得很高。那天从早上开始,我就开始哭,眼睛那天基本上是肿的,觉得第一次不能在家里过年。但是今天我自己在美国,我也要过年,也要有仪式感。
我在海外特别在意我的identity(身份认同)。别看我在中国不穿旗袍,但是我在美国时有好几套旗袍,高中那年我就是带着旗袍出去,觉得中国人就是要有自己特色的衣服!
然而,那天早晨的广播,我们的校长就在广播里讲:“今天是中国农历新年,请大家见到我们的留学生Xiaoqiao,please say happy new year to her”。我就疯狂在那儿继续哭,但同时可爱的是,同学们那时候不是很明白为什么2月份还在过年,所以许多见到我的人就会说,"happy birthday!"
中午吃饭的时候又被广播点名了,让我到校长办公室去。那时候给我吓的!!!你要是去校长办公室,一定是做错事的,心想着当时想肯定是我的大腿开叉太高了!
等我进入办公室,发现那一年所有带过我的老师都站在那一排,手里有白信封、红信封、蓝信封、黑信封,还有自己画的龙,各式各样的。
然后就给我钱,有5美金的、有10美金的,有给签语饼放在里面的,还有给我糖果什么的。加在一起应该有几十块美元。同时我那时候的ESL老师,她拥抱了我以后说,那个周末,她的家庭会带我去纽约,说这些钱拿去买喜欢的东西。
我那时就继续哭。
等我再走回教室,我记得很清楚是历史课。我进到班级的一刹那,全班贴的都是中文字,其实大部分都是错别字,有写福的,有写喜的,有写我名字的,大家都用红色的纸。
我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想到那天的教室,到处都有窗花,其实剪得乱七八糟。然后老师说今天不讲别的,我们就讲Chinese new year,我至今闭上眼睛都能记得那节课当时的样子。
印记
还有一件事令人好奇,在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之后,美国家庭的一些父母跟孩子相处方式、亲子互动方式,甚至是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会不会影响张晓乔和自己爸爸妈妈的相处方式?
其实我觉得没有太多的不一样。我的爸妈从小从来不吝啬对我的肯定。
小时候,别人跟妈妈说,说你女儿怎么怎么好,我妈妈的回应是:“说得对!她很棒的!”妈妈是个非常非常外向的人,现在看来,她其实非常会表达爱。“我特别爱你”、“我咋那么喜欢你”经常挂在嘴边。到现在,她也是这样。爸爸虽然不会天天把爱讲出来,但是他的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any voice行动大于任何语言。
另一方面呢,我觉得外国人表达的时候,可能verbal(言语的)和physical(身体的)会比较多。
比如我的美国家庭,家庭爸爸妈妈和她们的女儿们睡前是会嘴对嘴亲一下的。比如拥抱啊,贴脸啊,我觉得没什么。但是要kiss on the lips亲嘴唇,对我来说非常不可思议!
我爸爸是个比较内敛的人,我还记得第一年高中从美国回来。下飞机,他来接我,我直接一个箭步走就冲上去抱住他。我爸当时就一个惊呆了!!!然后说:“哦对,我把你送去美国了。” 然后就是一脸尴尬。

现在我们仨有时候分离的时候,也会正式抱一抱,每次都会抱。我跟我妈就是那种0距离的相拥在一起,但跟我爸那中间还能加一个人。
我说实话,现在我说我爱你,可能英语说得更舒服,love you表达得很自然。但是,要是对着一个人说中文“我爱你”,我觉得那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正式了!
适应力
硕士毕业后,张晓乔在美国工作了5、6年,担任美国大学招生部国际负责人。这个过程中,她见识了很多中国或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到美国,在帮助他们融入的过程中,张晓乔有哪些观察?在她看来,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哪些特质能让留学生更好适应新环境?
首先我觉得自身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新的经历,有些人会比较排斥,有些可能当做一种新的体验,那么最终的感觉是不会太一样的。
比如高中的时候,家庭妈妈周日下午一定会去买整个星期的菜。我就特别喜欢跟她去超市!我应该超级多菜啊,酱啊,生活用品的词都是跟她都是在超市学的,我还记得第一次念出来香菜这个词就觉得自己特别酷!
但比如说,接待家庭啊或者外国的同学说“要不要帮忙一起去超市买些生活用品?”,如果觉得很麻烦,其实可能就会少了一种不一样的经历。其实许多时候,比如在国外也有许多不一样的派对,那时候其实我们用一个更加open的眼睛和心去看待,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和记忆。

如果对这种处境,用一些词语来讲述如何应对的话,我觉得第一个词,是大家要相互尊重(mutual respect)。
我非常可以接受别人跟我不一样,我也并不需要跟你一样。我还记得我的老师有一次跟我讲:

You don’t always have to agree with one another, but you need to respect one another! (你不需要一直认同他人,但是你需要尊重他人!)
第二个词,我觉得是开放的心态(be open)。
这个我想分享的就是另外一方,我家庭的妈妈。我从小就特别爱吃鸡爪。我还记得第一次我家庭妈妈看到我吃鸡爪的样子,直接惊呆了!
她当时就说:“让我做做心理建设,等到我ready的那天,我就跟你一起品尝你喜欢的美味。”
我记得超级清楚,就说研究生毕业的那天,她主动要求我带她去纽约的一家Dim Sum馆,然后尝试了她人生中第一只鸡爪。
第三个词,我想到入乡随俗。
有一件事我可能会记得一辈子。当时去印度招生,先是去吃了什么粉,然后又吃了一大堆咖喱。我知道他们是伊斯兰教,所以不吃猪肉。为了换换口味,我去那边麦当劳吃了三天,可我觉得奇怪——咋没有牛排?
我就问:“你们这儿怎么没有牛肉汉堡?”一下子,就感觉到一股杀气的眼神投向我。后来,我才知道牛在当地是神圣的。
这个是我自己learn from my mistake(吸取教训)。
可是,一星期后,我飞到巴西。一下飞机,当地的朋友就请我请我去那儿的一个烤肉店,我听不懂葡萄牙语,他们也不怎么讲英语,因为是自助餐,所以直接给了我一张图(map),那是一整只牛所有的部位,我点哪里,服务员就把那个部位的肉切给我。
从一个神圣的文化,到了另一个文化,这种文化冲击,是非常记忆深刻的!!那时我是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入乡随俗”的重要性!还有每次我希望跟大家讲的,就说一定不要碍于面子,直接assume,而是不懂就要有礼貌的去问!

钱文丹评价道,我从你身上想到一个词,叫国际/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国内教育界很多人研究这个词,你虽然没有学那一套东西,但是你的过往经历已经完全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为人处事上了。现在把你放到任何一个跨文化语境中,也许你都会如鱼得水地跟各国人共事。
回想我的生长环境,无论是家庭、美国留学、还是入职国内,我所接触的环境,90%是对我非常包容的。因为大家对我的包容,我认为我也是可以对别人包容。
比如说,我在自己的学院。刚开始回国那段时间,我真的自己都没意识到,我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总是会频繁地蹦几个英语单词。我真的不是为了去显摆什么,但是真的有时候是不经意的,或者真的突然忘词!
交大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参加交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时候,他们允许我用英语。因为那个时候我真的没用过中文讲课,也没用中文备过课。学校允许我跟其他选手不一样,允许我be myself。结果也给予了我肯定。
有一些人从一个语境换到另外一个语境,特别是从一个国度换到另外一个国度,可能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调节机制去适应,他会觉得这个环境逼着他在改变、让他被动成长起来,有人会有这种感觉。
但我没有,我想是好奇心帮到了我。
比如说我现在这个工作,虽然真的有时候挺不容易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天天都学到新东西,我很curious(好奇)未知,它让我每天都在经历新的事物。
结语
我刚回国的时候,觉得像做梦一样,我觉得那些日子不是我的,以前那些东西我觉得不太真实,可能觉得太远了。
从2005年到现在,18年的时光,如果对这18年的人生,用三个关键词做个总结,第一个词,我觉得是感恩。
梦一样的过去,记忆中的都是非常多美好的回忆。这两年在国内工作,也像做梦一样,我其实做了不少事儿,遇到了好多美好的人。我就觉得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获得很多养料、力量和美好,所以第一个就想到感恩。
第二个词,我想对过去的自己说:“了不起的小妞”。
是的,了不起的自己。一个人闯荡了那么多年,一个人曾经独自面对那么多的moments,无论快乐还是困难。真棒!
曾经我一个人10年搬了11次家,都是我自己搬,家务什么的都是自己做。我以前一定有很苦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搬家搬空调,空调太沉了,我背不上去,也抱不住,又不舍得花钱(要花100美金)。我就自己一点一点又拉又挪,胳膊上都碰出血了。
我就觉得一个女孩子那个时候啥都可以自己干,了不起。所以想对自己说点什么的话,我觉得自己真的挺棒的。
第三个词,我觉得会留给自己一个 to be continued。
我还是很期待未来的,期待不可知但是又充满惊喜的未来,我觉得很幸福。
*本文图片来源:Pexels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