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古代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很唯美的名字,被日本人沿用至今

[复制链接]
梅州热线 发表于 2024-6-16 07:44:07|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苹果:一个在伊甸园中诱惑了夏娃,启迪了人类对善恶的思考;一个在英格兰的一棵树下砸醒了牛顿,引领了科学的革命;还有一个,被乔布斯紧握在手,开启了个人计算的新时代……

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桃代表着长寿与吉祥,李与杏也常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之中,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然而,我们却很少在其中寻觅到苹果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
这实在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因为苹果并非近代才传入我们华夏大地,事实上,中国还是苹果起源的古国之一。

然而,翻阅中国古代的典籍与文学作品,我们却鲜少发现苹果的身影。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原来,古代中国人所享用的苹果,与我们今天市场上常见的苹果,并非同一种果实。苹果的家族中,有两个古老的分支:绵苹果与西洋苹果。

在古代,中国人品尝的绵苹果,其口感面面的、酸酸的,与现代脆甜多汁的西洋苹果截然不同。西洋苹果是在一百多年前,才跨越山海,来到中国的。这种苹果一经引入,便迅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它就是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水果。
其实,中国古人吃的绵苹果,古人称之为“柰(音:nài)”,并对其赞誉有加,视其为高洁的象征。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疆的野苹果,也就是塞威士苹果。

大约2000年前,这种苹果就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然而,柰并不是苹果唯一的古名。在古代,苹果还有一个更加唯美的名字——林檎。
“林檎”,这个名字源自一个古老而浪漫的传说。据说,成熟的林檎果实,因其香甜的气息,能够吸引森林中的鸟儿来栖息。因此,人们将这种果实称为“林中之檎”或简称“林檎”。这一称呼,不仅描绘了果实的美味,更赋予了它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形象。

《上林赋》中便有对柰树的描述,而明代的《柰树》一诗,则更生动地描绘了柰树下的景象:树荫如屋,香枝低垂,人们在此饮酒赏花,小孩子在树下嬉戏,摘取那成熟的果实。
林檎这个名字,不仅唯美,而且充满了诗意。它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果林中,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引来鸟儿欢快地歌唱。这个名字,仿佛就是对苹果的一种赞美,一种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

而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自古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林檎这一名字就是在这种文化交流中传入日本,并一直被沿用到今天。在日本,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リンゴ”,即是指苹果。

然而,直至明朝万历年间,另一个名字“苹果”,才开始出现在文献中。《群芳谱·果谱》中首次提到了“苹果”这一名称,并详细描述了其特性:“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此时,苹果已从一个外来物种,变成了中国北方特有的美味佳肴。

那么,为什么后来中国把“林檎”改称“苹果”呢?这可能与苹果的传播和品种改良有关。100多年前,脆甜的西洋苹果传入中国,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种苹果的口感和风味,与古代的柰和林檎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人们开始用“苹果”这个新名字来称呼它。

如今,当我们在市场上挑选苹果时,很难想象它曾经有过“柰”和“林檎”这样唯美的名字。但这些名字,却承载着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见证了苹果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所以,下次当你享受一个甜美的苹果时,或许可以稍作停顿,思考那些年远流长的故事,感受那从古至今延续的文化和智慧。这不仅是对一个果实的认知,更是一次文化的旅行。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