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又会怎么样呢?

[复制链接]
f430gt3gfb 发表于 2024-6-16 07:42:2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充斥着血腥和厮杀,然而在这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却也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么,为何历史上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如果真的斩了来使,又会怎样呢?

这句话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九年》,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攻打郑国时,郑国派出的使臣却被晋国杀害的故事。事件发生后,晋国朝中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这是“非礼也”。
晋国的这一行径,违反了当时诸侯国间的一个基本战争准则:即使在兵戎相见的情况下,也应保障使者的安全无恙。这说明,古代的使节享有特殊的地位和保护,他们的安全被视为是维护国家间正常交流的基石。

在古代,使者的角色非常关键,他们作为沟通两国的重要桥梁,肩负着传递信息、斡旋谈判等重要使命。他们代表着各自国家的尊严和形象,因此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需要保持基本的礼仪和道义。

例如,在450年的北魏和南朝刘宋的战争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出李孝伯前往被围困的彭城,试图劝降。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双方使节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敬意与礼貌,展示了即便在战火纷飞中,对话与交流仍能保持一定的文明度。如果随意杀害对方使者,将会激化矛盾,升级战争,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当然,这并非一项绝对的规则,历史上也并非没有斩杀使者的案例。如果使节被杀,通常意味着双方矛盾已至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种极端的行为,不仅会立即断绝双方的任何和解可能,还会激化战争的残酷性。如东汉时期,耿恭将军在面对匈奴的围攻时,将前来劝降的匈奴使者杀害并公开示众,这一行为直接表明了汉朝对匈奴的绝不退让的态度。

明朝时期,蒙古俺答汗派使节至大同请求通商,明朝的粗暴斩杀对方使节,直接导致蒙古的激烈反应,引发了一系列的边境冲突,最终导致边境危机。
这些事件表明,斩杀使者往往是双方关系彻底破裂、战争不可避免的信号。即使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也应尽量避免采取这种极端措施。

历史上的使者不仅仅是普通的传信者。他们常常承担着影响战争走向的重任,如战国时期的苏秦与张仪,他们分别游说六国和瓦解合纵联盟,其间的智谋与策略,足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尊重与对话的力量,即使在战争的硝烟中,也能为和平种下希望的种子。但一旦这最后的沟通桥梁被切断,剩下的只有彻底的毁灭与痛苦。

总而言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仅是古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原则,也是对人道主义和文明的体现。它告诫着人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要保持基本的理性克制,避免做出不可挽回的错误。
如此看来,那些维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规则,不仅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更是古代智者对战争残酷本质的深刻洞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