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普通话,皇帝上朝时和各地的大臣交流,能互相听得懂吗?

[复制链接]
muqinmuqin 发表于 2024-6-15 08:41:57|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中国古代的官场,人们往往会想到金碧辉煌的大殿,文武百官齐集一堂,朝见皇帝的庄严场景。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们,他们说的话彼此能听得懂吗?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他们是如何交流的呢

这个问题可能在今天看来略显奇怪,因为我们已习惯于普通话的普及。但在历史长河中,这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语言的差异大到令人难以置信。在没有普通话的年代,中央政府如何确保四海之内的官员能够顺畅交流,是个颇具挑战的问题。

自古以来,中央集权的维护需要有效的沟通与命令传达,因此,统一的语言或方言就显得尤为重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还有一个重要但鲜为人知的措施——推广官方语言。

这种官方语言,史称“官话”,是一种供朝廷官员及士大夫在正式场合使用的交流工具。
官话,古代的书面语称为“雅言”,其名称可能源自《论语》中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里的“雅言”,指的是一种规范、统一的书面语言。而到了民间,人们则更习惯称之为官话,意为官员们使用的语言,这个名字既形象又贴切。

官话的基础主要是以北方方言为主,因为多数朝代的都城设在北方,如长安、洛阳等,这些地方的语音逐渐成为了官话的标准音。
然而,官话的学习并非易事。由于各地方言的根深蒂固,官话在初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许多官员在地方任职时,面对不懂官话的百姓,往往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沟通。

据《宋史》记载,北宋时期,官员们在朝会上交流时经常出现沟通不畅的现象,有的甚至需要同声翻译辅助,以确保皇帝能够理解来自各地的汇报。
据说,在清朝,有一位捐官,因为不懂得官话,在与上司的对话中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上司问的是风土人情,他回答的却是天气和农作物;上司问的是百姓生活,他回答的却是果树的收成。这场对话,充满了误解和滑稽,却也反映出官话在古代官场中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数朝代都会要求重要官员学习和使用官话。到了元、明、清,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强化,官话的学习和使用被更加正式地纳入了官员的必备技能

特别是清朝,面对更加复杂的多民族国家管理需求,清政府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来推广官话。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北京的语音标准,举办“正音”班,专门教授官员们正确的发音和朝议用语。

官话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科举考试上。古代的科举,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而科举考试中,官话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甚至下诏,要求在不懂官话的地区推广官话,并规定八年内学不会官话的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这一举措,无疑加大了官话的推广力度。

官话的推广,不仅有助于官员们在朝廷上的交流,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官员们在进京或到外地任职时,都必须说官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方言差异而产生的隔阂。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们普遍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官话,保证了朝政的顺利进行。这种官话,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普通话,成为了连接亿万中国人的纽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进一步推广普通话,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投票通过了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的标准,并将国语改名为普通话。这一举措,标志着普通话正式成为了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