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最后的希望,临终大喊:我死大清必亡,10天后果然亡了

[复制链接]
lurk 发表于 2024-6-14 03:18:0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末年,清政府昏庸无能,整个朝廷在慈禧太后的管理下变得乌烟瘴气,君不君,臣不臣,老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清政府不思进取,西方列强却在图谋变强,所以最后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欺辱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够任人宰割。
晚清时期,清政府虽然无能,经常被列强欺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没有人才。相反,在这样困难的时期,有大量的人才出现。他们为拯救国家免于灭绝做了很多努力。虽然他们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仅仅这一志向就足以让当时的统治者和腐败官员脸红。爱新觉罗·良弼是代表人物之一。

良弼长途跋涉到日本留学。回国后,他多次率军为清朝抗击外敌,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支柱。良弼也没有辜负皇室的期望。他建立了清朝的禁卫军,自己担任第一指挥。同时,他还参与了清军的改制、训练和管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被打败的局面,使清军更加强大。

除了其他列强之外,清政府当时还有另一个敌人,革命军。清政府也无能为力。南部大部分领土已被革命党占领。这使得清朝皇室非常担心,害怕清朝灭亡后失去一现在的一些好处。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袁世凯,但良弼知道袁世凯只是觊觎朝廷的好处利益,关键时刻不可靠。为了保存清朝,良弼然四处奔走。

宣统二年(1910年),随载涛为首的陆军考察团赴日本、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军政,期间良弼“游历各国,处处能见其长,如查阅军务、对答国事、驾行气球,皆能周详有法,从容不迫,外国人交口誉之。”
1912年1月12日,良弼与溥伟、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16],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他说:“上年我奏请释党人,开国会,皆不我听,今秋变起,请以禁军赴前敌,又不我用,而委之荫昌;内廷纷争,外患四起,我宗社之亡将无日矣!我见政府不可为,始组织宗社党。”

良弼私下接触了很多人,试图把袁世凯赶出清朝,建立一支属于清朝的军队和革命党鱼死网破。这一次,良弼遇到了他的对手,革命军的彭家珍。他认为,如果革命要成功,这些贵族团体的骨干良弼必须被清除。彭家珍为此做了详细的计划。下车时,他在良弼身上投下了一枚事先准备好的炸弹。

良弼当时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两人站得更近,炸弹威力特别大,两人都受了重伤。当时,彭家珍被杀,良弼受重伤。经过两天的抢救,良弼最终还是死了。良弼死前,他激动地喊道:“如果我死了,清也会亡。”
良弼为人慷慨激昂,置死生于度外,还称赞刺客彭家珍“
此刺客确是英雄,知道我在,清室必不亡,遂和我拼了,真知我者也
”。在遗折中,良弼还恋恋不忘地叮嘱:“
尊重信条,实行宪政,以挽将倾之国势,而收已涣之人心。
”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死亡之后,清朝就会灭亡,“
我本军人,死不足惜,其如宗社从兹灭亡何?
”。他真的说中了。仅仅10天后,溥仪宣布退位,清朝彻底灭亡。

良弼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举凡吴禄贞、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章递骏、陈其采、冯耿光、蒋百里等无不延纳,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

然而因为良弼过于自负而傲上,惜才而厌庸碌,改革过激而得罪碌碌权臣,结果“颇为时忌”,“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以独木支危厦何其难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