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是如何成功(发展史)的?

[复制链接]
sakul 发表于 2023-8-7 22:08: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觉得近10年来影响生活最大的两项发明为智能手机和支付宝(排名不分先后),而iphone和乔布斯的故事网上一抓一大把,支付宝相关的发展历程却不为人知。
1、如当初建立支付宝是为了解决那些难题?
2、支付宝建立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那些难题(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3、有哪些影响生活较大的功能是初期设计支付宝时万万没有想到的?
4、2011年宣布支付宝独立时与雅虎软银的角力细节。
欢迎回答!!!!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dinying 发表于 2023-8-7 22:09: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支付宝在2004年推出,首创担保交易,用于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问题。现如今支付宝已经发展成拥有近10亿用户的国民超级APP。
在支付宝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关键节点,2004年的担保交易。这个创举为整个电子商务打通了任督二脉。信任是商业社会中最宝贵的东西,电子商务不像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时的我们不知道电子商务的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未知带来恐惧,恐惧带来不信任。支付宝担保交易的诞生,解决了交易的信任问题。
第二个关键节点,2011年推动二维码支付,打通了支付宝的线上与线下。当时,在西方国家仍以卡类支付为主要方式(现在也是如此)的背景下,二维码作为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能力,让中国人民享受到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为支付宝后续的扩张打下基础。
第三个关键节点,2013年推出余额宝。余额宝的推出,对当时的金融行业是颠覆性的。她在国内创造了一个新的金融模式,让用户、平台都可以赚钱,同时不失去其资金使用的便利性。当然,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出台各类监管政策,为整个国家金融服务业的进步贡献了一份力。
第四个关键节点,2015年推出花呗和借呗。这两个业务的推出,对当时年轻人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后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两个业务也是支付宝金融服务和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布局。相信这两个业务为蚂蚁集团带来了很多利润。
第五个关键节点,2016年推出集五福和蚂蚁森林。支付宝的社交心不死,作为工具类产品她一直希望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拓展业务边界,加深护城河。2016年支付宝推出了很多能力去做社交,最成功的莫过于集五福和蚂蚁森林。
第六个关键节点,2022年战略升级为数字化服务。支付宝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这中间她经历了很多,也把握了很多机会。但是在整个大环境动荡的年代,如何向上生长成为支付宝最关键的一个节点。目前从各类信息来看,支付宝的战略核心是数字化服务升级,去中心化平台能力搭建,为供应商、商户、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有用的平台。
【1】从工具到服务

1、支付宝的危机

支付宝以担保交易起家,工具类产品最怕的莫过于可被替代性
2014年春节前,微信上线了拼手气红包、关注账号即可发送或领取红包等功能,成功调动用户参与热情,并为日后的支付大战做好准备。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那一年除夕至大年初八,共有800万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且在除夕夜达到峰值。这一现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为后来的红包大战埋下伏笔。
2015年央视春晚期间,微信拿下春晚赞助权,让摇一摇抢红包登上春晚的舞台。微信拿出了5亿现金,发放超10亿个红包。当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活动互动次数超过110亿。撒钱的效果立竿见影:2015年除夕夜,微信支付用户新增用户超过2000万,大幅缩小和支付宝的差距。马云将其称为“偷袭珍珠港”战役。
从那时起,支付宝对于支付基本盘的危机感加深,同时应该也萌生了做社交的执念。微信如降维打击般,偷袭了支付宝的大本营。
2、支付宝的回应

2015年4月,支付宝推出花呗和借呗。我不清楚这两个业务是在微信支付春节红包大战抢占份额后布局,还是早前支付宝就有的战略规划。从现在的视角往回看,这俩业务的出现让支付宝稳固了护城河。
任何一款产品想长久活下来,都会有商业化的诉求。
仅支付这个业务而言,盈利天花板很低。靠支付通道那千二甚至更低的手续费是养不起一个庞大的支付帝国的。
支付宝是基于电子商务的担保交易诞生的,这是她出生以后的目标。但是支付宝不能局限于此。
支付宝需要基于商业化诉求发展出金融服务这一个现金牛。
2013年,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大量用户的储蓄资金汇聚到支付宝中。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生钱业务。
2015年4月推出的花呗和借呗,开始培养用户超前消费的心智。2017年,蚂蚁集团光在互联网小贷业务上的利润就达到40多亿元。
从担保交易到基金理财、互联网小贷。支付宝还进一步拓展了在生活服务、购物娱乐、教育公益上的能力。现在支付宝上,除了社交诉求,生活中其他相关的诉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
买衣服有购物小程序,缴水电煤费可以一键操作,叫外卖有饿了么,出行有高德打车、哈罗单车,旅游有飞猪旅行,生病有阿里健康,约会可以买电影演出票和体育服务。你甚至还能在支付宝里玩小游戏、炒股、寄送快递等。
支付宝以支付为基点,撬动起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使用场景,为用户、商户平台以及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这些能力的建设,都使得支付宝的护城河更深。
说回2015年春晚红包的“偷袭珍珠港事件”,支付宝在这一领域也作出了回应。
2016-2018年阿里拿到央视春晚的红包互动权。
2016年2月7日,也就是当年农历除夕,支付宝上线了集五福活动,共投入2.15亿,最终79万人平分奖励,每人271.66元。虽然没拿到红包的是多数,但是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这是支付宝为了巩固支付业务的基本盘,同时也是对社交的初探。这个活动从事后来看,我认为对支付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社交关系场景:春节回家的五福活动,让支付宝可以吸入一批新的用户。这里包括用户的长辈、朋友等。在春节这个契机下,是支付宝最好的社交初探,大家在聚会时讨论五福是一个非常好的拉新手段。
2.金融、消费和营销场景:过年了,大家攒了一年的钱都有消费或存储的需求,集五福为商家提供各类营销活动。一方面赚商家的广告投放,另一方面给金融业务引流,此外还可以为商家提供高质量客源,最后对用户而言也拿到了真实的优惠,一举四得。
3.品牌影响力:集五福成为了过年的一个新符号,不亚于每年的“双十一”和“双十二”。整个春节,支付宝都会成为聚会聊天话题的一部分。
4.稳固基本盘:稳固了支付宝在国民心中支付行业第一的地位。同时让支付宝也更深刻的了解到平台服务带给用户、平台以及社会的价值。
【2】社交不死心

支付宝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够涉猎社交场景。
社交的本质是流量。拉新、留存、促活、商业化变现是一个产品永远都会追求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才有交易,有交易的地方才有钱赚。
而流量,带来人。
腾讯公司的社交帝国如此庞大,为腾讯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所有互联网大厂都有社交梦,但是社交领域不是一个可以“一起吃肉”的地方。社交领域极具头部效应,在这个领域只有一家独大没有“三分天下”,这是赢家通吃的局。社交关系链在建立并巩固后,其后续的迁移成本太过于高。
现在淘宝和微信之间是打通了,但是这个局面是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才实现的。当然原来淘宝商品不支持直接分享微信也是阿里集团自己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支付宝在2016年前,一直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能力。
2015年1月,支付宝推出「我的朋友」,开始搭建好友关系。当年10月推出「生活圈」,可以分享照片和视频。2016年1月上线「咻一咻」支持寻找附近的商家和朋友,上线「吱口令」支持添加朋友、建群。
2016年全年的支付宝版本更新,给社交功能留足了资源,每个版本都有相关功能的上线,足以说明支付宝对社交的雄心和重视。
然而,支付宝做了许久的社交并没有什么用户买单。反倒是支付宝公益在社交这个领域走出了不一样的路子。
2016年8月,支付宝上线「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是一项旨在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在蚂蚁森林里可计为"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用手机申请在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种下一棵真树,或者在生物多样性亟需保护的地区“认领”保护权益。
就是这么一件公益活动,让支付宝在社交领域重新站了起来。蚂蚁森林以公益为基点,向外拓展出基于支付的各类场景。从电子支付到线下支付,从行走到绿色出行,从生活缴费到绿色政务,从无纸化阅读到二手回收等。这些既是公益的领域,也是支付、金融服务、数字化服务的领域,完美的契合了支付宝的发展诉求。
后面我们熟知的蚂蚁庄园、蚂蚁新村、神奇海洋、芭芭农场都是以此出发衍生出来的。
一方面,蚂蚁集团真的实实在在的在做公益,为这个世界种了上亿棵树,帮助了数不清的困难家庭、个人、农民。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价值。
另一方面,支付宝也凭借着这一公益矩阵,留住了用户。用户在偷能量种树这个行为中,享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真的实现了点滴积累,造福社会的愿景。
然后,通过这个公益矩阵,让很大一批用户在森林中互相偷能量,建立了社交关系,支付宝的朋友关系也在公益事业的发展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曾几何时,支付宝的社交方向也发生过翻车(支付鸨事件),但是最终支付宝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走的越来越好。
【3】护城河与未来

2022年,支付宝18周岁了。她的经历和发展在造福整个社会的同时,也为阿里集团带来了收益。未来,支付宝会何去何从,让我大胆做一下猜测。
1、进一步巩固基本盘

担保交易和支付是支付宝的基本盘。在这个基本盘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更进一步的巩固基本盘。我认为支付宝会持续做好服务。
更好的联结商户和用户,在数字化转型阶段,提供更强大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更强大的平台营销能力(红包雨、口碑、翻一翻等),基于支付、金融服务等数据的分析,为商户接入提供更好的支持。为整个商业社会提效贡献一份力量。
2.拓宽能力边界

乱翻书在采访蚂蚁集团CTO倪行军中提到:
蚂蚁集团要坚持做“两个支付宝”,一个是支付工具,一个是数字化服务支持。蚂蚁集团要举平台之力支持和帮助商家在数字化转型上做出价值。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服务平台。潘乱,公众号:乱翻书支付宝18岁,它在想什么?
蚂蚁集团在金融服务、商业广告变现的基础上,提供与人相关的一切服务: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等。
同时需要进行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积累。
通过金融和广告赚的钱,反哺营销、公益等成本,合理把控人类的趋利性,提高被后来挑战者替代成本的同时,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4】我的思考

1.后来居上仍需创新:行业后来者容易搭上行业领军者的便车。但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寻找符合自身发展诉求的新场景切入。例如微信支付的微信红包,支付宝的集五福和蚂蚁森林。
2.提高产品和自身的“护城河”:没有什么人或产品是不可替代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提升自身或产品的价值,从而让自身和产品无可替代或者替代成本极高。
3.工具产品商业化:从用户免费试用的支付工具拓展为提供增值服务,这个方式为支付宝带来了更广阔的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
4.善用人性,擅于反馈:蚂蚁森林的成功在于可以让人感受到公益事业和种树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同时蚂蚁森林给到用户的反馈也让用户更加乐意去做这件事。即时的正向反馈让人分泌多巴胺;延迟的正向反馈让人分泌内啡肽。蚂蚁森林对这两种反馈都拿捏的非常好。
支付宝已经是我们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兔年春节马上来临,很期待今年的集五福活动。她已经成为我过年的必备活动之一,未来可能也会成为农历新年的一个新符号和象征。
<hr/>以上内容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我公众号:陈煜琦i
xsailor123 发表于 2023-8-7 22:09: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比较方便使用。最近正好翻译了一篇相关的译文,这里贴出一段分享一下:
中国那么容易就接受了支付宝/微信的电子支付,是因为缺乏信用卡文化吗?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How did China adopt alipay/WeChat payments so easily? Lack of credit card culture?


<hr/>
Yunfei Li
无背景信息
第一批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用户是已经适应网络购物和在线支付的年轻一代,他们在2005年至2012年间逐渐开始使用微信,到了2015年,他们在春节期间发现微信新增了“红包”功能,并迅速在家庭成员间扩散开来。目前,在微信或支付宝上有资金的用户已超过1亿。
同时,这两家公司还与沃尔玛、肯德基等大公司达成合作,可以链接在线电子优惠券或电子促销等,并在滴滴(中文版优步)应用程序中添加支付二维码。
随后,为了把这些产品介绍给老年人和不太使用网上购物的人,他们瞄准了大量的小商户。
中国没有广泛接受信用卡的原因是信用卡公司对每笔交易收取3~8%的手续费,小企业无法支付那么多钱(因为许多小企业只有不到20%的销售利润,3~8%的手续费几乎是其收入的25%)。信用卡支付并不会比现金支付更有助于销售。
到了2012~2015年,微信和支付宝开始在小企业主中间推广在线支付,首先他们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从应用程序中取钱只收取0.5%的费用。此外,在推广期内,小企业主每笔交易可获得0.1~1000元的奖励,从而积累了更多的用户。他们甚至不需要购买/租赁POS机,所需的设备仅仅是一部手机和一张打印的二维码图片,或者一台便宜的二维码扫描机,而购买这个机器也只需200~300元人民币。
在金钱的驱使下,小企业主不再抵制科技,而是逐渐接受了它们。这批数量巨大的小企业主组成了第二大规模的用户群。
<hr/>
ulian Mintzis
教育和商业专业
Education and Business Professional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无法获得信用贷款。中资银行对信贷的审批把控很严,即使能够申请成功,额度通常也相对较低。所以,想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不容易,就算你有资格,也必须满足许多条件,同时会考虑商业因素。当阿里巴巴以及同类公司成立时,他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们创造了一些东西来解决在线支付的问题。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人也很容易接受这种支付形式。
<hr/>这个回答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看原文:
中国那么容易就接受了支付宝/微信的电子支付,是因为缺乏信用卡文化吗?_樱落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gzfarmer 发表于 2023-8-7 22:10: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10月15日,在日本留学的崔卫平在淘宝网上贴出了自己想出手的富士相机,而正在西安工业学院读书的大学生焦振中发现了这款相机,两人在网上一拍即和。
焦振中用淘宝担保交易系统功能拍下了崔卫平那台标价700多元的二手相机。于是,淘宝历史上的第一笔担保交易诞生了。
这单编号为“200310126550336”的交易清单,至今仍然悬挂在黄龙时代广场B座支付宝大楼一层大厅的墙壁上。
第二年的12月,马云下达了启动支付宝项目的指令,将淘宝的担保交易系统建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当时的支付宝,只是淘宝网支付结算的工具,团队一共三人:一个财务、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
尽管人少,但是支付宝独立上线那天,马云却对支付宝团队说:
“支付宝不仅要成为淘宝的好帮手,更要成为整个行业使用的工具,以及推动社会诚信的一种手段。”
即便是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支付宝第一代架构的设计者—程立,也是在后来才慢慢明白了马云这句话的深意。
解决了买家和卖的信任问题后,支付宝和当时社会的信任问题出现了。
一家私营企业,上线一个支付系统,是否涉及“非法集资”,是否涉及金融安全?面对社会的种种质疑,马云也不知道怎么办,甚至还撂下过狠话:
“如果要有人去坐牢,我去”。
监管并非没有看到第三方支付,当时媒体报道第三方支付行业几乎是言必称“监管缺失、身份待定”的风险。但监管机构的态度是,如果一个新生事物还在发展中,还不能完全看清楚,不如在密切关注的基础上,让它自己先跑一会。
这种兼顾包容创新和规范发展的态度,此后成为中国监管面对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基本思路。让像支付宝这样的金融创新产品能够在后来多次声讨中的大难不死。
到2007年,在线支付已经不再是难题。程立发现当时在支付宝上,已经有很多网民把生活搬到互联网上,话费充值、代缴水电煤费用、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层出不穷。于是程立开始考虑支付宝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的所有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商家也开始把生意搬到互联网,和这些商家沟通发现,这些上网的商家基本都是小企业,和阿里巴巴一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因为没有信用记录,这些商家没办法向银行贷款,很多想做的事,因为没有资金只能搁浅。
由此,商家与银行之间的信任问题浮出水面。
2009年,阿里阿里金融开战略研讨会,筹备组汇报,讲了很多大道理。马云在那个会上爆发了:
“(当初)为了三万五万块钱的贷款,我把我们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拿出去抵押了,还托了很多关系,就是拿不到钱。(现在做)100万元的贷款,市场上是有解的,几万块的贷款是无解的。没有人愿意蹲下去。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微贷款,一定要做到今天银行不愿意做、做不了的事情,你就杀出来一条血路,这才叫创新,这才是你们的使命,我们这帮人活着,Fight for this,不是把银行规模做小了,而是完全创造一种新的东西。没有大企业、小企业,只有诚信的企业。我们就是不做100万元以上的生意。要死守这条线。”
这次蚂蚁要打通银行与客户、银行与商家之间的信用壁垒。
2010年和2011年,阿里巴巴分别在杭州和重庆设立“阿里小贷”,专门为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天猫三个平台的商家提供100万元以下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
马云的定位非常的狠和准,“只做小,不做大,只做100万以下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严守这条死线”。并且还承诺: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0秒人工干预贷款模式。在客户、商家和银行之间成功建立起了信任链条。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让商家的行为变成数据时,蚂蚁让他们的数据变成了信用,这让蚂蚁有了魔术般神奇的借贷业务,也第一次让小微企业不用抵押也能贷款。
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谈判,支付宝通过校验用户的手机号码是否与其留在银行里的相匹配的方式、通过“你敢付、我敢赔”的承诺,使得支付宝网上支付的成功率从60%提升到了90%以上。
打通了信任链条后,在银行资金的支持下,整个淘宝网的经济也快速发展起来。
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受央行规定所限,支付宝的资金在账户中不能获得利息,大量沉淀资金在支付宝账户中闲置。
2012年12月,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带队拜会时任阿里小微金融副总裁的樊冶铭,并向其表明了想为支付宝量身定制产品、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设想。
樊冶铭当即拍板:“我明白了,这个事情可以做。”
2013年,蚂蚁金服推出的余额宝,这是在打通消费场景的同时,又一次打破了传统银行理财的高门槛,被大众赞为“国民理财神器”;同期,又推出招财宝,为用户提供更多定期理财产品,上线仅半年,投资金额就累计超过300亿。余额宝上线五个月后,天弘基金增长至1000亿,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
此时的媒体则认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呼吁“取缔余额宝”。
马云认为他们及其代言人为了化解并转移自己的危机,总是站在昨天“专家”的角度恐吓和误导大众对创新改革的理解。引发市场关于“余额宝是不是吸血鬼”、“余额宝存留”的大论战。
直到央行行长周小川表态“永远不会取缔余额宝”,论战双方才得以平息。他说
“总的来说,金融业的政策是鼓励科技的运用。因此,也是要跟上时代和科技进步的脚步。与此同时,确实现有的政策有的地方不全面,有的地方有漏洞,或者有的地方竞争上不一定公平。这都会通过改善,促使其健康发展。”
这也是监管机构第二次挽救了支付宝,这一表态,也堪称金融科技监管原则的最佳范本。
2004年-2017年,中国的机构监管处于一个逐渐完善的阶段。这段时间,国内做金融创新的机构们面对的是相对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蚂蚁也在这段时间迅速地做了一系列创新,包括移动支付、余额宝、花呗借呗(消费金融)等等。
随后出现的P2P平台爆雷潮和现金贷造成的诸多恶性社会事件,让监管越来越严格,防范金融出现系统性风险成为监管在近几年的最大任务。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一直持续到现在。
http://d.alipay.com (二维码自动识别)
https://mp.weixin.qq.com/s/wIgU0LqDrsbgEqYTfTYRCA
zarong 发表于 2023-8-7 22:11: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支付宝的成功真的是偶然中的偶然


国内电子支付市场空白

支付宝诞生于 2004 年,比微信支付早了9年,那时候国内电子支付市场还是空白,欧美等国家的支付手段还是以信用卡为主,而国内信用卡还远没这么普及,只有广东情况能稍好一些。竞品也只有 PayPal,支付宝享受着时代的红利。
银行反应缓慢

那时候国内银行想着给国企放贷款,忙着数钱,顾不上关注这么一个小喽啰。
银行从来都是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从不雪中送炭,也就没有银行愿意服务普通人,彻底放弃了跟支付宝的对决。
而且支付领域的迁移成本非常高,用户习惯、绑卡、资金安全等都是问题。
移动互联网普及

手机让原先大部分没有电脑的农村人口,接触到了互联网,接触到了网购。
支付宝和微信甚至通打车软件、外卖软件,给予优惠,让更多用户绑卡。
从而实现了自己扩张。
而且通过缴水电费、燃气费等等,加大了普及。
在加上摆地摊人手一个支付宝、微信二维码,再也不用的担心假钱了。
网贷业务

支付宝也是很早就给一些商家放贷的,那时候很难确认信息的真实,甚至对面是不是本人都不知道,支付宝是想出一系列骚操作,比如随机时间问身份证号后六位,随机问生日。而同时期银行不敢冒这个风险。
花呗刚出那会,银行的信用卡门槛还很高。后来推出的借呗,也是直接把贷款面向个人。
快捷支付和余额宝

2004 年那会实名制还不普及,买卖双方之间很难建立信任。支付宝的担保交易解决了风险问题。
因为不是所有银行都支持支付宝,因为银行本身也不够信任网络支付,甚至网上银行是要 插U盾、输入口令,输入支付密码,加上网确实不怎么好,支付成功率能有个 60% 就不错了。
推出快捷支付在我看来是有很大风险的,甚至马云也做好了进去的准备,因为这就等于直接绕过了银联。
余额宝刚出来真是吊打银行存款,而各种高利息的银行理财也需要各种门槛,而余额宝1块钱都可以,完全没有门槛。
但余额宝其实也同样冒着风险,从一些情况来看,余额宝抢了银行的生意。
这玩意弄不好也得进去的。
所以说支付宝的成功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魄力也是有非常多的关系的。
支付宝风波
2011年5月。阿里巴巴大股东雅虎披露,马云擅自将集团旗下子公司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到马云和谢世煌(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控股的一家公司(浙江阿里巴巴),以帮助支付宝获得在中国境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另一股东软银却一直保持着沉默。
这件事情本身很难评价,从事情上来看,马云确实做错了。但如果不这样做,支付宝很有可能拿不到支付牌照。
这件事当然也成为了马云的一个黑点。

总的来说,支付的成功有偶然,也有不少自身努力的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zk2008 发表于 2023-8-7 22:11: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谁提的问题,还一二三四,我去!又没钱拿,谁有义务还同你一二三四。
只简单回一下,支付宝的成功离不开淘宝,淘宝的成功也离不开,两者相铺相成。

当初淘宝先出来,要解决网络购物的信任问题,所以有了支付宝。
你敢买,我敢赔,这是支付宝给所有网络购物人的底气与担当,正因为如此,大家才放心的把钱交到网络上,才有了淘宝的繁荣,有了淘宝占胜一些当时的大的购物网站,一举领先。
可以说,淘宝的成功离不开支付宝,但相反,也正是借助了淘宝这样的平台,支付宝才有了用武之地。
这是最早期支付宝的功效。
当然,支付宝发展到现在的家喻户晓,仅靠淘宝是不可能的,在后来,它又连续做了很多的营销工作,具体就不叙述了,太多。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