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黄永玉先生不需要任何仪式

[复制链接]
刚刚好 发表于 2024-6-13 06:43:18|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的今天,黄永玉先生去世,转眼一周年了。
很多人依旧怀念他。
在人世间狂飙九十九年,时代如筛子,黄永玉是剩下的几个沙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他不思考‘为什么’,人为何作恶,恨从何而来,江湖人不琢磨这些,人心险恶,是非多变,这本就是江湖底色。黄永玉心中自有颜色,他信奉的是一种打架的哲学:不必分析拳头为何挥过来,重点在于应对,见招拆招,把命活下来。在每个难关都想办法笑,把痛苦熬成笑话,这就是他的活法,一种笑的方法论。
黄永玉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我们与您分享几篇好文,作为纪念。不过这纪念与其说是为了先生,不如说是为了我们自己。就像易中天说的那样,黄永玉先生不需要任何仪式,不是因为丰碑早立,而是因为他活通透了。
黄永玉先生不需要任何仪式
来源 | 群学君整理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相应原文
黄永玉老先生去世了。
遗嘱不留骨灰,不搞仪式。
确实,不必。
不必也不因为丰碑早立,而是活通透了。
——易中天
黄永玉带个画夹子,塞纳河边一坐一天,范曾在干什么?
我猜想,黄永玉当年如果不从香港回到北京,他在外面混口饭吃是没问题的。但是范曾够呛。
为什么?黄永玉玩木刻,玩油画,玩国画,他什么都玩。他背一个破画夹子,在塞纳河边,在巴黎圣母院,在卢浮宫,叼个烟斗,一坐一天。他的笔下,什么油画国画,反正都是画,他有融会的本事。
中国和西方绘画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中国画最反对那种立体的画法,自古就是排斥,不是没人尝试过,但是被否定了。中国人总是以哲学的高度看待宇宙万物,是心在看,不是眼在看,万仞的山上,要画个亭子,不用管有没有路,是不是要攀岩才能上去。
范曾在九十年代成名之后,他的画风就再也没有变过,字体也没变过,一个人的思想已经固化到如此程度,他又不是张大千,能得到毕加索的欣赏,如何混得下去?
这就叫尚能饭否?
黄永玉是不断在进步的,他的晚年是以哲学家和作家的脑袋在画。
——杨逍
黄永玉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笑到最后」的人,他的人生或许是一种提醒:不管你遇到了什么,只要活下去,眼前经历的一切困顿、绝望、无可扭转的败局,都会在活到99岁的时候变成笑话。人只要笑,就没有输。黄永玉的存在证明了一项不会磨灭的人性真理——人生苦,但人大于苦。
——李斐然
“如果说我这个人有什么特别一点的话,那就是我没有恨,要恨谁,我没有。”黄老抽了一口烟斗,陷入沉思,半晌又缓缓追了一句,“不是我为人宽容才这样,而是因为我在真实的生活里面发现,人同人的关系不是彼此憎恨的关系。再说,到今天也没有空去恨,我有多少事情还来不及做、要赶快做。我现在都88岁了,我这个小说的人物要写到60岁,而现在才写到十几岁,怎么来得及?我花时间去恨他们干什么?英国有一个思想家说:‘不要想到报仇,因为容易影响你的判断力。’老想着报仇影响你对生活的判断力。”
——李菁
除了那些“运动”,从来没有任何人决定过我。主要还是看个人的自由意志。自由是别人给的吗?别人给的还叫自由吗?自由是自己的。包括住在牛棚里,蹂躏我,让我做苦工。我能反抗吗?不能,但心是自由的,我会躲在被子里偷偷作诗。
——黄永玉
他勇敢地做自己,
但又允许别人否定自己,
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
他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我的心、手都忙,
顾不上琐碎的恶意。”
“人生就是一万米长跑,
如果有人非议你,
那你就要跑得快一点,
这样,
那些声音就会在你的身后,
你就再也听不见了。”
——拾遗君
我尝够了长寿的妙处,
我是一个不惹是非的老头,
我曾经历过最大的震动,和
呼唤,
我一生最大的满足是
不被人唾骂,不被人诅咒,
我与我自己混得太久,
我觉得还是做我自己好。
——黄永玉
人生不过赤条条来去。一如他九十岁的自画像,赤膊赤脚坐地大笑,无拘如婴儿。
——摩登中产
THE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周晓虹对话钱锁桥|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群学君对话舒国治|群学君对话叶兆言|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杜春媚对话郭海平|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谷岳:我的行走之旅|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周志文:人间的孔子|严晓星:漫谈金庸|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毕淑敏读者见面会|徐新对话刘成|谢宇教授系列演讲|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叶檀读者见面会|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情感教育》|《百年孤独》|《面具与乌托邦》|《传奇中的大唐》|《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诗经》|《霓虹灯外》|《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拉扯大的孩子》|《子夜》|《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骆驼祥子》|《朱雀》|《死水微澜》|《通往父亲之路》|《南京城市史》(新版)|《被困的治理》|《双面人》|《大名道中》|《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九王夺嫡》|《乡土中国》|《白鹿原》|《冯至文存》|《在城望乡》|《海阔天空》|《遗产的旅行》|《城堡》|《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了不起的盖茨比》|《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湖中之云》|《社会变革的棱镜》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