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疆考古研究的开拓者,著书回忆60余年“瀚海行脚”

[复制链接]
王之一站 发表于 2024-6-11 21:08:02|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王炳华的最新著作《瀚海行脚:西域考古60年手记》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王炳华致力于新疆考古研究60余年,书中以详实的考古记录和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新疆土地上的历史文明,并展示了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考古故事:古遗址的神秘面纱、考古学者的艰难探索、每一次新发现的惊喜与激动……王炳华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文化遗产和悠久历史,激发人们对历史保护的重视与思考。”
7月6日晚,以“沙海遗真,古道新知——新疆考古60年的发现与思考”为主题的新书线上分享会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玉麒,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与考古学家王炳华一起,围绕《瀚海行脚:西域考古60年手记》一书展开讨论。活动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玉麒主持。

线上分享会合照。
“搞考古,还是要两只脚踩在沙漠里”
谈及阅读《瀚海行脚》一书的感受,荣新江说,搞考古的人一般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情感,但这本书实际上非常有感情,“真正在新疆,别说考古,就是周边没人,你自己在沙漠里呆着十分钟、二十分钟就慌了。而王先生那时候多艰苦的年代,一个人在那里做考古,想起来都要流泪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
荣新江介绍道,王先生六十年代去新疆的时候,新疆没有正经的考古所,新中国的新疆考古所就是王先生这一代人走出来的,而且王先生是急先锋。“那个时候都是配合基本建设,配合中央电视台探路,配合吐鲁番挖水局,考古工作者就得冲上去。但是那个时候也遍地都是空白,所以王先生从北疆到南疆到东疆到帕米尔高原、到楼兰古城。我对新疆也蛮熟悉的,整体上最重要的地方,像楼兰、尼雅、吐鲁番、小河他都去过,真正开拓了北疆考古。斯坦因当时的知识,认为北疆太潮,主要的东西在塔克拉玛干里面,他们是来抢夺文物的,以挖到东西卷载而去为目的,不是完全做考古的。王先生才是北大科班出身的考古训练出来的,每一步,那都是真正的考古。”
荣新江还特别指出,王先生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考古,他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考古专业的学生,一直秉承着老师的教导,要把考古背后的历史讲出来。《瀚海行脚》不仅是西域考古的手记,后面有文明史、文化史、东西交流史、丝绸之路史,这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玉麒
“新疆160万公里,新疆最大的若羌县22万平方公里,是我出生的江苏省再加浙江省的面积。我们很难在旅游中把新疆看得够,三山加两盆的丰富地域,旧石器以来丰富的考古文化点也是非常多样。王先生代表了第一代中国考古人经历的四十年考古时代,新疆考古其实可以获得的资源是非常稀少的,人力也非常欠缺。完全靠发掘西域文明,求索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矫往新知的信念,去从事守土有责的考古丈量工作。在他那个年代要有一种以一当十的工作热情。”朱玉麒感叹道。
朱玉麒认为,从《瀚海行脚》一书可以看到王炳华的考古方法,从步行,到骑骆驼,坐马车,后来坐了越野车、坐了飞机进入考古。各种工具伴随着他40余年的艰辛历程。例如,1979年他为了找到古墓沟的楼兰美女,一道一道的孔雀河下游干沟里多次行走,五进五出,终于让古墓沟的墓葬群为世人所知。
“古墓沟11公里的路程,他们的车开来开去,转了189个弯,简直就是一个吉尼斯之最。四十年以后回顾这段沧桑历程,王先生写得好像是考古发现的愉悦,并没有那些艰苦,艰苦好像成了闲庭信步,书里可以看到他们当时对西域考古发现的激情,令人感到看不见的波澜下面,还是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自己的牺牲。”朱玉麒说。

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
孟宪实则认为,《瀚海行脚》可以被看作新疆古文化的一本指南书。“新疆研究如果不谈考古学,就没办法研究。新疆现在拥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名声其实都跟考古学密切相关,不管是解放前西方人的考古,还是解放后以王先生为代表新中国的考古,其实这都是在挖掘新疆古文化。王先生因为行脚,走南闯北,楼兰也好,精绝也好,葱岭也好,南疆、北疆全跑遍了,所以作为一个新疆古文化指南,我认为现在可能没有比这本书更好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王炳华
鲐背之年的王炳华依然精神矍铄,他说:“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人一到九十岁,生命好像就倒计时,我感觉用不着这样,人活着总是要干点活。我们一定要在考古鸡零狗碎的碎片里,摸着后面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是非常用心,你抓不住的。一旦你把核心抓住以后,豁然开朗,许多信仰都集中起来了。”
他谈道自己近来思考精绝考古的事迹,突然有一天所有现象都串起来,豁然开朗了,他希望能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结论清楚地揭示出来。王炳华说:“我自己感觉西域古代研究里,千万要注意,绝对要非常重视考古资料的分析、观察、使用,一般搞文献的学者们,你要求他们做这个有困难,他到不了现场。搞考古的人如果只局限于把这点东西捡起来,把那点东西捡起来那是很可悲的。”
“新疆文明史研究,希望新疆考古工作者能够站着去做。”王炳华说,“现在条件太好了,每人都有一辆越野车可以逮捕,但有时候考古开越野车很碍事,必须两脚踩在沙上看东西。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好事,但也造成了一些不应该有的弊端。到那个地方去,无人机一放,看一看,大概率情况一掌握,了然于胸,就满足了。实际上细观察不是那个情况,所以搞考古,还是要两只脚踩在沙漠里,在戈壁滩上一点点分析、一点点搜集,这点很要紧。”
沙海遗真:由沉寂到为世界所关注的新疆考古
新疆土地辽阔,是中国西部、地及中亚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姿多彩的文明、特色独具的文化,富含历史的营养。古代新疆与中原大地看似相去遥远,实际地域毗邻,文明相通,命运与共,同属一家人,关系相当密切。考古资料揭示,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秦人”“羌人”“汉人”“唐人”“蒙古人”“满人”等居住、活动。古代西域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经绽放出璀璨的文明之花,而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时间的流逝,也使得昔日的西域荣光化作沉落在沙漠深处的点点废墟,无数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埋藏在流沙漫漫的广袤大地之中。
19世纪中叶起,不少西方学者闯入这块辽阔内陆,在茫茫沙海中翻找遗珍,一箱又一箱地运往伦敦、柏林、东京,令人扼腕叹息。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考古学者终于得以步入这片神秘的土地,历经一次次艰难的沙漠征程,他们有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发现:神秘的楼兰古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精绝故址——尼雅,沙漠腹地的喀拉墩、丹丹乌里克……西方学者曾经步入的禁区,他们都走到了;他们没见过的遗址、文物,他们得到了新的、更大的收获。正是这些西域考古人孜孜不倦的付出与迎难而上的精神,让新中国的新疆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由沉寂到为世界所关注。王炳华正是这些考古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

古道新知:神秘文明的发掘与研究
在《瀚海行脚》中,王炳华对众多新疆古文化遗址的详细记述令人眼花缭乱:楼兰女尸的褐色毡帽饰以耀眼的红线与斑斓的翎羽,令人感怀古楼兰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精绝王陵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则体现了精绝王室对西汉礼仪制度的认同;因别人一句不经意的发言而当即前往阿勒泰深处并发现史前人类留下的生殖崇拜岩刻画,展现了古代先民的精神世界与艺术智慧……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王先生40年奔波于考古现场的亲身体验,每一处发现都拓展了我们探索欧亚古文明交往的视野。其中,探访楼兰古城、走近阿勒泰、高冷地区的考古发掘以及小河墓地的惊世发现,构成了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2001年,王炳华与考古团队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楼兰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这一考古活动成为《瀚海行脚》的重要章节之一。在这片茫茫沙海中,考古队员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最终揭开了这一昔日繁华的古王国的部分面纱。楼兰古城的建筑遗迹、精美的木雕以及丰富的碑刻文献等都被一一揭示,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王炳华感叹道:“楼兰不仅是一个历史地标,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挖掘它的历史犹如探索一段被尘封的文明。”
在北疆的高寒地区阿勒泰,埋藏着丰富的先民遗物,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岩画。王炳华在书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在冰天雪地中进行发掘工作的过程,这不仅是对考古学者毅力的考验,更是对历史真相的进一步追寻。在这种严酷环境下出土的文物,为理解新疆古代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便是关于小河墓地的介绍。这个坐落在沙漠深处的遗址,以其独特的木棺葬俗和保存完好的干尸闻名于世。然而自20世纪30年代瑞典人贝格曼之后再无人能够踏足这个荒漠中的墓址。在20世纪的最后几天,王炳华和他的团队深入罗布淖尔荒漠艰苦徒步跋涉96小时,终于找到66年再无人踏足的小河墓地。王炳华描述了第一次看到这些“时间长河中的沉睡者”时的震撼,其通过这些木棺和遗骸,考古学家们重新勾勒出了一幅千年前先民们的生活图景。这些考古材料为研究古代新疆居民的生活习俗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考古之路:坚守与奉献
王炳华自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即投身新疆考古事业,从此献身于新疆大地的每一次考古发掘。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王炳华等即对伊犁河流域进行了发掘,他提出了乌孙考古文化的概念。他主持发掘了阿拉沟的多处墓葬,并撰文详述了其为塞人考古文化的观点,极大促进了对新疆地区发现的春秋战国时代文化遗存的讨论。1987年,王炳华在呼图壁县发现的康家石门子岩画所揭示的古人生殖崇拜思想,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对新疆地区生殖崇拜和古人精神世界的研究也成为了他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后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哈密五堡古尸、楼兰古墓沟出土的“楼兰美女”及“太阳墓”墓葬遗存所呈现出的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经由王炳华的分析论述,让异质文明碰撞后产生的混融与合一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与总结。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王炳华还曾组织、带领中日、中法联合考古队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尼雅遗址和克里雅河流域进行了发掘与考察。精绝王陵的发掘被评为当年(1995)考古十大发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国宝。2000年,王炳华与考古队在骑骆驼深入沙漠第五天成功发现了小河墓地,再一次将沉睡的丝绸之路古代遗存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一年,王炳华从田野考古一线退休,但仍继续对西域文史领域的思考,追索新疆作为欧亚大陆古代东西方文化桥梁的非凡意义。他关注古代文明遗存透露出的环境变迁与绿洲农业发展历程,撰写了一系列考察自然环境改变与农耕水利相关的论文,还结合传世史籍记载对墓葬文物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汉文化在西域的影响与发展;同时投身教学,在多所学校开设“新疆考古与西域文明”课程,“力求将考古所得更准确地放置在新疆大地历史发展进程中”。
王炳华在书中不仅展示了丰硕的考古成果,还详细记录了他在艰苦条件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出色考古研究的实例。比如,在楼兰古城的发掘过程中,他们面对的是极端的沙漠环境:白天高温和晚上冰寒交迫,沙尘暴频发,几乎让他们寸步难行。然而,王炳华和他的团队凭借坚毅的精神,迎难而上,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最终成功挖掘出许多重要文物。在阿勒泰高寒地区的考古工作条件更加恶劣,低温和积雪给发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王炳华带领团队克服了交通不便、设备短缺等困难,经过数月的持续工作,挖掘出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为研究新疆早期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小河墓地的发掘中,他们需要用特殊的设备和方法才能保护好脆弱的干尸和木制遗物。面对沙漠中的高温和干燥气候,保存这些文物的完整性是极大的考验。王炳华和他的团队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发掘方法,最终成功保护和记录了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
王炳华深情地表示:“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每一个被发掘出的文物,都是历史的回声和文化的记忆。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学术界提供参考,更能唤起公众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关注与热爱。”
为新疆考古铺设精神上的“探索之路”
投身新疆考古事业六十载的耕耘与收获,浓缩在了本书收录的十五篇考古手记中。全书二十六万余字,一百五十多张插图照片,时间跨度覆盖了从1960年发掘阿斯塔那晋-唐古墓,到“新冠”抗疫封足期间的书写与思考,记录和叙述了他从开创伊犁河流域考古开始,到发现孔雀河青铜时代墓葬、主持并参与楼兰、尼雅、克里雅、丹丹乌里克、小河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过程中的所见、所思与所感,也呈现了他一生投身考古事业不断求索的时间脉络。读者能从近距离了解考古工作,获得西域考古研究的沉浸式体验,跟随王炳华的行脚手记一起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行走天山南北,体验一番新疆“考古探险”。 当中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记录了他所度过的艰苦时代和特殊的经历。
《瀚海行脚》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考古发现的记录,更是一部新疆历史文化的深情礼赞。通过细致的考古描述和深刻的文化探讨,王炳华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古代文明画卷。同时,他也强调,每一个考古发现不仅是物质的揭示,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对中华文明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