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二十七章

[复制链接]
zijiang 发表于 2023-7-27 08:55:0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过失;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却使人不能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明境。
所以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引以为戒的镜鉴。不尊重他的师长,不珍惜他的镜鉴,虽然自以为明智,其实是糊涂虫,这是玄妙精要的道理。

注释:
☆善:本性,善于;本性之善为先天,善于之善为后天,后天善合先天善,先天善融后天善,两善相合即为真善,真善处事无为而无不为。
☆袭明:因顺常道。袭,承袭,有保持、含藏之意。

解读:
◎圣人与善人的关系?善人是悟道行道之人,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人;圣人是善人之至善者。圣人是善人,善性是圣人的根本,为善是圣人的表现,为善即救人救物,是应用,五善是圣人之实功能力。五善即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善于擅长。
◎圣人明察秋毫,洞悉物性,发现五善,从而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天道,尽天性。圣人惟道是从,故能依道救人救物,天生物生人,必有其用,尽其性是其道。
◎五善启示:选准方向,在自己所朝向的方向上,精益求精,反复修炼,达至熟能生巧,善极而至无心而为,圣人袭明,善人要妙。

辩析“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采用“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为宜!
☆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引韩非喻老,韩非子以“善人,善人之师;……”注解《老子》,合《老子》原文文意,蒋锡昌言“还淳反朴,不贵师资,此乃圣人救人物之法也”。帛书乙本为“善人,善人之师;……”,世传本多采用“善人,不善人之师;……”。
☆重心在“善人”,不在“师资”,老子言“不尚贤,使民不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贵师爱资因道微德衰所至,修身治国宜重“道”本,“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老子主张人心归于纯朴,不苛求区分善人与不善人,且因人的经验认知性,善人与不善人是相对的,重在人人有一颗向善之心。
☆句式互文,善人是师也是资,不善人是资也是师,不着意对方是善人还是不善人,在于欣赏学习对方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
☆诵读时,产生的意境有所不同,“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产生的意境是:我是向善之人,善人是我的老师,不善人是我的镜鉴,不善人也是我的老师,善人也是我的镜鉴,唯道是善。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