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端午佳节,琵琶与古琴专场讲演会“乐动”长江讲坛

[复制链接]
halczy 发表于 2024-6-10 22:33:55|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青
端午节假期期间,长江讲坛特邀国家一级演奏员陈春,来到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带来一场《琴意——领略国风之美》的专题讲演会。分享加表演的创新形式,让观众得到了一场美与知识的双重享受。

6月8日早上8:30刚开馆,长江报告厅门口签到处就排起了长队,他们或是结伴而来的亲朋好友,或是拿着扇子聊着人生的长者,还有很多追求音乐艺术的年轻人,他们来到省图,享受这份特殊的端午节礼物。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连两边的走道上都坐满了热情的听众,同时线上直播间还有近2万听友参与了本场讲座。
最早有记录的乐器是新石器时期的骨笛
这场讲座既包含了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时期乐器和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也穿插了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十面埋伏》,古琴曲《阳关三叠》《流水》的演奏。
陈春分享,最早有记录的乐器是新石器时期的骨笛,是动物的骨头钻孔制成的,是狩猎人传递信息所用。火的使用带来了陶器,出现了陶土类乐器埙。黄帝时期开始大量种植竹子,出现了竹类乐器。到西周、东周出现的各种各样乐器中,陈春重点讲到曾侯乙编钟与编磬,编钟有着非常好的音色和质感,可以演奏五个八度的音高,跟钢琴一样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编磬,声音宛若神仙衣服上的环佩铃铛,清脆悦耳。
音乐从宫廷走向生活

据陈春介绍,《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秦汉时期的音乐以宫廷题材为主,典雅端庄,主要用于宫廷礼仪祭祀和鼓舞士兵。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家嵇康写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哲学论述,认为人在听到音乐之后会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的变化,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隋唐时期,伴随着开明的政治环境,音乐内容也极具开放性,音乐被广泛推广与交流,乐器改良与弹奏法的完善、音乐创新和创作也都到了空前的高度。到了宋元时代,音乐的生活气息变浓,戏曲和歌曲出现了,很多音乐题材开始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展,宋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百科全书《乐书》。明清时期音乐进一步市民化,出现了板腔和曲调,晚清时期出现了京剧。
陈春现场演奏多种曲风的琵琶曲、古琴曲

现场,陈春演奏的第一首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全曲有十段,就像十幅连续的画面, 反映了中国文人治国平天下之后的终极追求,即琴棋书画,自然亲近,内心安宁。演奏的第二首音乐是盲人阿炳的《昭君出塞》。与前面演奏的两首文曲不同,她演奏的第三首是一首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陈春精湛的技艺,加上琵琶本身超强的表现力,使得现场气氛充满张力,扣人心弦。陈春说,琵琶因为演奏指法复杂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而被称作是乐器之王,而古琴则因为承载着中国文人的思想与追求,也被称作是乐器之王。
接下来,她演奏的第四首曲目是古琴曲《阳关三叠》,这是一首情歌,最初来源于笛曲。《阳关三叠》讲述的就是三次离别的故事。秉着把传统音乐的经典带给观众的想法,在讲座的最后,陈春给读者演奏了一首超长音乐《流水》,让观众久久沉浸在音乐的享受中。
(本文图片,摄影:王亮)
(来源:极目新闻)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