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我们的节日 | 端午佳节,上海图书馆活动接“粽”而至

[复制链接]
ytmxkj 发表于 2024-6-10 11:33:53|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年端阳年年春,春芳初褪,夏英新绽,又是一年端午佳节。美术文献馆携手阅读推广中心,本着将节日旧俗与传统艺术碰撞新意的宗旨,围绕“端午与非遗”、“端午与汉字”、“端午与数字”三大要点,于2024年6月9日举办端午节特别活动“‘我们的节日’——古籍里的端午”。读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聆听相关古籍知识,并由此展开“端午技能挑战”。游戏挑战项目需要读者从讲解的信息中获得相关道具,破解谜题,寻找线索,再根据所寻道具完成个性端午手作。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随机惊喜感,手作活动分为两种,分别是“彩船争标——‘书法龙舟’制作活动”与“步摇生花——古代步摇发钗手工活动”。读者的手作体验项目取决于随机获得的游戏任务的“谜底”。
活动内容:
【讲座:传统书写文化里的端午】

报名读者需先前往7楼7-03室签到入座,随后聆听30分钟的端午主题讲座。讲座共分为“汉字溯端午”、“古籍说端午”与“翰墨写端午”三个部分,主要展示由书法与汉字所构成的传统书写文化中的端午印象。

“汉字溯端午”从西晋《风土记》中对“端午”的最早记载出发,再从文字学释义的角度详解“耑”、“午”二字的由来意义。同时讲述民间解释端午由来的三种主要传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从历史文献到口头传统,多层次、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端午节在传统文化生活中的独特角色。
“古籍说端午”侧重于通过古籍里对端午习俗的记载,为读者科普古人的端午节俗。从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与宋人的《岁时广记》中,不难发现吃粽子、赛龙舟这些当下常见的端午习俗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的端午习俗作为一种深刻的文化记忆,不论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依旧根植在稀松平常的岁时常俗中。
“翰墨写端午”主要带领读者鉴赏三件与端午节有关的书法作品。东晋王羲之的《曹娥碑》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明代文徵明的巨幅巨作《端午赐扇》用笔一丝不苟,提按顿挫气势连贯;清代王铎的《自作诗卷》用笔上下跳跃、纵横飘忽。传统书法与端午文化碰撞出别样的艺术火花。
讲座过程穿插问答5-6个问题,答上来的读者给对应的手作卡片结束后,而没有回答问题的读者则抽抽签拿到手作卡,读者按照卡片指引去5-7楼找古籍,拍照找到NPC认证拿到对应材料。线索寻找完毕后,一部分读者拿到龙舟线索前往5楼美术文献馆5-01研讨室制作“书法龙舟”;另一部分读者拿到步摇材料,回在7-03室制作。
【彩船争标——“书法龙舟”制作活动】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早至春秋之前,江浙地区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习俗。唐宋之时,始兴龙舟争标之竞赛。以声势壮观论,时至今日,赛龙舟已是遍布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安徽、陕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端午节“固定节目”。


在古代天文知识中,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是“飞龙在天”吉祥日,所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与此同时,民间对赛龙舟这一端午节主要习俗解释纷呈,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东汉曹娥说等。虽是借上古先民祭祀伏羲的端午文化和龙舟竞渡的民风传承祭祀各地人文古贤,亦足见“赛龙舟”在传统端午节俗中祛秽纳吉的祝福意涵与千帆竞渡的隆重赛事,唤起了民间的诚挚敬意与无限想象。
挑战起始时,由馆员先行示范教学,引导读者制作手工袖珍龙舟。待龙舟制作完毕,即是书法体验环节。每位读者桌上都放有事先准备好的书法字小稿与宣纸若干。读者可选择喜欢的吉语内容与书风字体,在馆员的专业指导下于宣纸上练习。练习完成后,读者就可直接将吉语祝福写于龙舟上。小小一方龙舟,满载着读者的节日祝愿,将书写的心意融于袖珍龙舟的趣味制作之中。
【步摇生花——古代步摇发钗手工活动】
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文献中最早出现步摇是在战国时期著名楚辞家宋玉《风赋》中:“主人之女,垂珠步摇”,步则摇动是步摇最明显的特点,而“捶珠”会摆动的装饰品。两汉时期,步摇兴起,原本佩戴步摇森严的等级制度被冲破,步摇成为一般贵族妇女或一般妇女可用的装饰物。到了魏晋南北朝,妇女佩戴步摇之风达到鼎盛,成为常见的头饰。东晋顾恺之所画《女史箴图》为最早所见的步摇图像材料。。唐代妇女们也开始重视自己的仪容的修饰,使用凤钗、步摇钗也变的十分普遍。唐诗中有不少诗句表述这类首饰,如顾况的《王郎中妓席五咏》:“玉作搔头金步摇”;和凝的词《临江仙》:“凤凰双颭金步摇”等。 在宋元明清时期已经很少看见早期的步摇冠的形式,这一时期的步摇多与 簪钗配合使用,形成了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步摇钗、步摇簪。
步摇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流苏型步摇和冠型步摇。中原地区以流苏形制为主,造型多为凤凰、蝴蝶并垂有流苏,在走动时随着佩戴者走路而摆动。而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步摇冠为主要形制,造型为兽头基座的头冠,上部以树杈作为装饰,并在树杈上垂挂可以活动的装饰物。
此次端午活动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美术文献馆与阅读推广中心合作,以随机解谜派发的形式,向读者推出两种不同的手作技能挑战,大大丰富了读者的文化体验。美术文献馆向来注重紧扣传统节日,结合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举办读者活动。去年端午,即举办了“以书祈福,‘粽’享安康——跟着北宋F4过端午”,指导读者制作“书法粽子”。此次与阅读推广中心合作,更加注重聚焦“旧俗新意”,打造老少皆宜的节日主题读者活动。
“书法龙舟”将“白纸黑字”略显严肃的书法课程与手工龙舟这种气质活泼的手工载体结合;步摇手工制作体验则注重以简单材料变化出不同的造型事物。读者在不同的手工体验中感受端午佳节所蕴含的精心且质朴的祝福精神。年日轮回,传统节日与节俗依旧焕发着独特魅力,上图东馆的节日主题读者活动也会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坚实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更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