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无“夏”原因:商周对“商”的表述,已经给出了回答

[复制链接]
紫色梦烙印 发表于 2024-6-9 10:58:18|来自:北美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夏朝之后的王朝,商朝甲骨文中却没有以“夏”为名的政权,这被认为是夏朝考证中的痛点之一。乃至,西方不少学者以甲骨文中无夏作为证据,以此否定夏朝的存在。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本文据此作一些简单分析。
论语记载: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答“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也就是说,商周取代夏商之后,对夏商礼制是有所“因之”,这也是说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原因所在。
既然商周继承夏商礼制,那么夏商如何表述“夏”,可能就被商周继承了下来。因此,欲要破解甲骨文中无夏之谜,还是需要到商周文化中寻找,而商周对待“商”的表述,就给出了一个答案。

商朝如何表述商?

欲要知道夏人如何表述“夏”,可以看看商人如何表述“商”。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朝对国号的表述有四种,即“商”、“中商”、“大邑商”、“天邑商”。但鲜为人知的是,虽然“商”本为地名,但进入商朝之后,“商”却有了“中”的意思。
《屯南》1126记载:丁丑贞:以方?东方?北方?西方?南方?商?
《合集》36975记载:己巳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

可见,“商”是商都或商王廷所在的天地之中。至于“中商”前面加“中”,可能是政局不稳,商王强调商朝居中统治、万族臣服的意思;“大邑商”为商王都之地,仅见于商朝末期甲骨文上,应是商朝王都扩大之后的称呼;“天邑商”应与政教中心有关,东汉郑玄解释“言天邑商者,亦本天之所建”,就是商朝王廷与官署所在。
因此,夏朝之“夏”是不是犹如“商”一样,代表夏朝统治万族的天地之中,即东南西北夏?
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国传统,秦国之秦源于秦地,周朝之周源于周地,商朝之商源于商地,那么夏朝之夏源于“夏地”?但史书上并无大禹封于“夏地”之说,那么“夏”还是不是夏朝的自称国号?

周朝如何表述商?

周朝对商朝国号的表述,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随着实力变化而变化,最终将商朝国号篡改为“殷”。
商人自称为“商”,这一点甲骨文上已有明确记载。但武王克商后,周人对商朝国号的称呼出现了变化。
武王克商之后,主要还是称商朝叫“商”,何尊铭文中就明确提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但这时也出现了变化,就是用“衣”来指代“商”。武王灭商后的第十二天,在嵩山举行祭天大典,向上帝陈述商朝灭亡事实,天亡簋铭文记载“丕克乞衣王祀”。

甲骨文中的“衣”,其中之一的意思是代表商朝王廷所在的地名。因此,周武王用商朝王廷之地名来代表商朝。据此带来的疑问之一是:商人表述夏朝时,会不会以夏朝王权所在的地名指代夏朝?乃至,直接以商人对夏朝王权所在之地的称呼来表述夏朝,比如甲骨文中用“西邑”指代夏朝王都?
到了康王晚年,随着周人统治稳固,实力越来越强,周人对商朝称呼出现重大变化,就是称商朝为“殷”。康王之后,西周普遍称“商”为“殷”,影响直至今天,比如安阳商朝遗址被称为“殷墟”。周人以“殷”称商朝,想必不是褒扬,而是贬斥商朝。
据此带来的疑问之二是:无论殷字本义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周人肯定篡改了商朝的称号,那么商人会不会篡改夏朝的称号?

综上,商周对商朝的称呼来看,甲骨文中没有出现“夏”政权,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能以此作为“夏朝可疑”的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殷墟甲骨文主要是盘庚迁殷之后的,距离夏朝灭亡已有300余年,商朝中前期如何表述夏朝我们并不知道,因此以甲骨文中无夏作为夏朝不存在的证据,显然有些贻笑大方了。
参考资料:甲骨文合集、论语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