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易养出“白眼狼”孩子?多数是因为父母做了三件事

[复制链接]
zah1111 发表于 2024-6-9 09:55:19|来自:北美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饭后,跟朋友约着一起带娃去公园散步消食。
因为中午刚下过雷阵雨,所以路面上湿漉漉的,时不时会出现几个小水坑。
这时,儿子主动牵起我的手,用他那稚嫩的声音温柔提醒道:
“妈妈,路面很滑,你走路要小心点哦!不要摔倒了!”
我刚想跟儿子说谢谢,就听到朋友儿子在大声哭闹,一定要朋友抱。
为此,朋友很羡慕我养了个“贴心”小情人,抱怨自己家的儿子是个“小白眼狼”。

实际上,爱父母是孩子的天性。之所以会成为“白眼狼”,是因为以下这3件事,父母没做好。

孩子感受不到“被需要”
见朋友抱孩子有点吃力,我提议坐旁边凳子上休息下。
休息间隙,我跟朋友儿子说:
“你待会可以帮忙牵妈妈走吗,当妈妈的小拐杖?你看,妈妈累得满头大汗了,已经没力气走路了。”
“好,妈妈,我牵你走!”
说话间,朋友儿子就牵起了她的手。
一路上,朋友儿子都不曾松开过她的手,甚至到了公园游乐区,也不去玩而是陪在她身边,只为了能好好照顾妈妈。

等孩子睡着后,朋友迫不及待得给我打电话:
“你太厉害了,简单几句话就让他变得如此暖心!”
其实,并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懂得“被需要”的重要性。
当孩子感受到“被需要”时,他会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和肯定,并从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去爱父母。
以前朋友遇到类似情况,哪怕再累也不会开口要儿子下来,总是自己咬牙坚持。
在她看来,这么小的孩子,自己都需要人照顾,怎么可能还会愿意照顾别人。况且万一孩子摔倒了,最后受苦受累的还是自己。

可谁又是天生会照顾人呢?你都不曾让他试过,你又如何知道他不愿照顾人了呢?
作家毕淑敏曾说:“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受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
所以想要养出一个懂爱的孩子,父母就要放弃无所不能的家长形象,学会适当示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真诚得表达感谢。
在被需要的过程中,爱得到了正向的流动。


孩子不被允许自由哭泣
有研究证明:
当孩子不被允许自由哭泣时,就容易造成情感隔离,情绪混乱,变得缺乏同理心。
表哥是非常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从侄子一岁开始,就给他灌输“男子汉不能哭”的错误理念。
只要看到侄子哭泣,他从不问理由,直接大声呵斥,要求侄子停止哭泣;如果侄子不听,他就会选择动手。
这样做确实起效果了,但侄子性格却变得很内向,不爱说话,总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感觉。
前段时间,表哥一家和朋友约着去溪边露营。在玩耍过程中,朋友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摔得挺严重的。

在大家都忙着照顾受伤的小孩时,侄子却双手抱胸,语气冷淡得说道:
“不就是摔了一跤嘛,有什么好哭的!”
一时间,气氛变得异常尴尬。
本来两家人关系挺不错的,孩子也常在一起玩。但自从这事之后,他们就很少往来了。
看着侄子性格越来越冷漠,表哥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侄子遇到挫折时,他都会耐心陪伴在身边,跟侄子讲一些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
渐渐得,侄子再一次打开了自己的心门,抱着表哥痛痛快快得哭了一场。从那以后,侄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还很乐于助人,成了贴心的“小暖男”。

当孩子生活在一个不被允许自由哭泣的环境中,他的情绪是不让表达出来的。但情绪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被压抑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孩子对于他人的情绪也很难感知到,变得容易忽视他人感受,缺乏同理心。
下一次当孩子哭泣时,父母请不要粗暴制止,也不要一个劲得讲道理,而是默默得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一个温暖的大大拥抱,在无声中接纳他的一切。
当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无条件接纳时,他才会真正得体验到了被爱的感觉,自然就学会了如何去爱人。

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曾提出过一个依恋理论:
“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乃至成人后,都容易出现孤单、自卑、低价值感、不会处理亲密关系等问题。”
在某一个综艺节目中,心理老师要求阿娇在几组人际关系中,留下自己最在意的一个人。
结果令人意外,她划掉了“父母”、“老公”、“妹妹”,最终选择了表姐。当被问及原因时,她黯然神伤地说道:
“因为从小父母都没有陪伴我长大,只有我和表姐两个人。”

原来在阿娇1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后来母亲改嫁,便将她寄养在亲戚家。可在亲戚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她经常遭到亲戚的嫌弃和殴打。
居无定所,无依无靠的日子,让她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自卑的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甚至公开嘲讽自己:不值得被爱!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就像一颗未曾被爱浇灌过的树,最终只能长成空心树。
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请放下手头的事和手机,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吧。它不用你花很多钱,只需要你陪伴孩子做些他们喜欢的事情,静下心来听孩子说一些日常琐碎的‘废话’。
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赢得他们的心和爱意。


虽然爱自己的父母是孩子的天性,但这并不代表不合格的父母也会得到孩子的爱。
如果不想孩子变成“白眼狼”,父母应该用孩子渴望的方式陪伴他、倾听他、接纳他、关心他,让他感受到被需要、被包容、被看见。
当孩子在被爱包围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起来,自然而然会用更多的爱意及时回应你。
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见过爱的模样后,都能学会感恩爱,珍惜爱,付出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