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求购奇书,老板为何突然变卦?二十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

[复制链接]
天下有双 发表于 2024-6-1 19:47:39|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上海沦陷后,知名学者、作家兼翻译家郑振铎却甘冒危险,坚持留在“孤岛”不去内地,因为他觉得有许多神圣的工作需要他去做。有的工作他认为只有自己去做才最合适,例如抢救劫难中的图书,尤其是珍本古书。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奋力抢救一部“奇书”——《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的经过。
中国古代戏曲书一直郑振铎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他尤其关注元代的杂剧。因为元剧是我国戏曲史上最光辉的一幕,然而留存下来的作品却不多。
清代常熟著名藏书家钱遵王的《也是园书目》,曾记载了大量元明杂剧之目,郑振铎希望并相信这些剧本将有重新发现的一天。
1938年5月的一天晚上,郑振铎惊喜地获知在来青阁(旧书店)老板那里,有发现32册元明杂剧的线索,据说这正是钱氏“也是园”旧藏之物。而他早就从有关书上得知,那批书应有64册。
要知道,《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不是一部普通的戏曲集。64册书中包含了242种杂剧,其中有半数是湮没了几百年的孤本;而这100多种新发现的戏本中,元人所作就有29种。可以说,这是一本旷世奇书!
这可是天大的一个消息!郑振铎立即托人转口信:自己一定要买下,万不能让别人弄去,更绝对不能卖给外国人!
然而,郑振铎他手里根本没有这么一大笔钱。
当天夜里,他便给北京图书馆和教育部的友人分别写信,告诉这一惊人消息,请他们考虑以公款购下,收归国有。
郑振铎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他即赶到来青阁,杨老板证实了此事,并说有32册书在书贾唐某处,大概索价1000元;另外,确实还有32册,则在古董商人孙某处,孙开价较高,大概要2000,共计要3000元。
“3000就3000!”郑振铎一口答应下来,并与杨老板说定:明天先拿1000元来,将唐某的半部买下;然后再设法买孙某的半部。
离开书店后,郑振铎马上就回到暨大去筹款。
当时,他为了抢救书籍,已经向同事借过钱,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但大家为他爱国、爱书的精神所感动,又纷纷解囊。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郑振铎带着借来的1000元,按时到来青阁交钱。
杨老板把钱收下,说自己随后去找唐某,让郑振铎第二天再来取唐某的那半部书。
郑振铎回寓所后,又立即给北京图书馆寄了一封快信,问他们能否收购。
不知怎地,郑振铎老觉得卖主可能变卦,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赶去书店,他最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书店老板果然变卦了。杨老板说迟了一步,唐某的半部已被孙某买去。又说,如今书已成全璧,孙某奇货可居,不愿出让。杨老板还将1000元钱还给了他。
郑振铎气得浑身发抖。向往了10年的东西,眼看就要到手,却又失去了。这种痛苦和失望,远远超过青年人的失恋。他丢魂落魄般地回到学校,把那借款还给同事们。
过了几天,郑振铎又收到北京图书馆的回信,说是3000元书价可以接受。他只得苦笑着把信锁进抽屉。
郑振铎想得最多的是,在这国家大难的年头,如此绝无仅有的国宝,落在唯利是图的商人手里,会有怎样的后果?不行!一定得设法买下来!
直觉告诉他,对方是在待价而沽;而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护国宝!
郑振铎又请杨老板去问,说钱的事可以商量。杨老板笑嘻嘻地答应了。
过了几天,来了回音。要多少?说是非万元不卖!真是“狮子大开口”!
但郑振铎在气愤之余却认为,只要对方提出了价钱,此事便又有回旋余地了。在他心中,这套人间孤本又岂是区区金钱可以估算的?于是,他又向北京图书馆和教育部的友人各发了一份电报。
第二天,北京图书馆即回电,说无法支付这笔巨款。郑振铎的心也冷了一半。
不料,第三天,教育部的友人回电,却说他们想买,部长陈立夫让郑振铎再去议价。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郑振铎一下子又兴奋了起来。
这时,郑振铎接到教育部的电报后,即通过杨老板与对方交涉,费尽口舌,经过3天讨价还价,最后以9000元成交。
以上这段史实,郑振铎事后曾多次提及。然而实际上在抢救此件国宝的过程中,还隐藏着比以上所写的更为曲折复杂的情节,甚至连郑振铎本人也蒙在鼓里。
那是在这件事发生的二十年后,一位姓潘的苏州学者出了一本书,其中披露了一些重要的情节,此事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原来,唐某的那半部书,早在郑振铎知道此事的一年多以前,就已卖给了一位潘某(即上述潘姓学者的哥哥)。潘某是此书半部得主,又认识郑,但在整个售书过程中始终未露面,郑振铎毫无所知。
而杨老板也不仅仅是得知此书消息者,实际早就与孙某2人共为另半部书的得主,但在郑面前只装作是中间联系人,郑振铎也毫不觉察。
潘某在此之前曾向孙、杨议购另半部,讨价还价已有年余,只是谈不成生意,此事郑振铎也全不知道。而潘的半部仅以200元得来;杨、孙2人大概也不过花了这么点钱。
然而,这伙人第一次向郑振铎开价,就已是七、八倍的价钱,最后竟敲了20多倍!
据此,简直可以写一篇“推理小说”了:
首先,杨、孙肯定是一伙的,他们先把售书目标对准已有半部书的潘某,谁知讨价还价一年多,还未出手。于是,消息外漏(也可能是有意放风),郑振铎便闻讯而至。
接下来,杨某说半部书在唐处而不说在潘处,那一定是因为郑振铎认识潘,怕他直接去找潘。
杨先拿了郑的一千元钱,看来必是前一年间杨、孙向潘所开价钱以上之数;因为既然比这低的钱潘都不肯出,那么反过来给潘这个数目,想必能出让吧。而杨为自己的半部则留了2000之数。这样的算盘不可谓不精。
然而他们一商议,又深知郑振铎是有名的“书痴”,其爱国爱书之痴情完全可以利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他们贪心更炽,决心大捞一把,于是诡称向唐某商量未成(其实唐卖给潘已有一年多了),孙已捷足先得,居奇不售。
他们故意不开价钱,欲擒故纵,观察郑振铎的态度,掌握“火候”,以便最后开价。
果然,郑振铎寝食不安,焦急万分,于是他们乘机狠抬价钱。但他们又毕竟心虚,怕被识破后有碍于今后与郑振铎的继续交往,又怕其他书商眼红,便将一切推到一个古董商的头上。
这个计划确实十分“周密”,加上郑振铎只顾为国家抢救文献而不顾其他,竟使他一直蒙在鼓里。
不过,郑振铎奋力抢救此书,确实是非常紧急和必要的。后来有资料表明,当时确实有其他人盯上了这部书。
在北平的已沦落为卖国贼的董康,就多次托人想要此书,后来听说被郑振铎买下,气得怏怏不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