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是汉初猛将,汉高祖刘邦的救命恩人,为何刘邦死前却要杀他?

[复制链接]
omygod 发表于 2024-6-1 19:41:02|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樊哙,汉初猛将,刘邦的救命恩人,其与刘邦之间的情谊似乎牢不可破。然而,在刘邦临终之际,他却下令要杀死樊哙。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令人费解,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这一命令的下达?在这场死亡阴影笼罩下,刘邦和樊哙之间的关系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忠心耿耿的功臣,最终沦为了皇帝心中的眼中钉?

肉贩子出身的江湖飞龙
说起樊哙,人们往往会对这个名字产生一种熟悉感。毕竟,在刘邦建立汉朝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位开国元勋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屠狗小贩,到最终成为左丞相的显赫地位,樊哙的一生堪称传奇。公元前242年,樊哙出生于沛县,这个地方正是刘邦的故乡。

那时的沛县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也无法想象,这里竟然孕育了两位开天辟地的大英雄。樊哙和刘邦一样,最早都只是一些小角色,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求存。
不过仅从身份地位上来看,樊哙似乎还要更加凄凉一些。刘邦虽然出身农民,但毕竟也算是一个颇有抱负的青年。
而樊哙就连这点基础都没有,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屠狗小贩,过着一种无足轻重的生活。就连吃饭这种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成了一种负担,一种被人欺负的代名词。

史书《樊郦滕灌列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刘邦喜食狗肉,常从樊哙所购,虽久不偿价,樊哙亦不敢索。" 这说明,刘邦作为一个贫乏农民,往往会去找樊哙那里购买狗肉充饥,而作为卖肉的小贩,樊哙虽然也在为生计头疼,却又不敢多要钱。
可见当时的他,虽然有作为一个商人的独立思维,但却依然处于社会的底层,连讨要一些酬劳都做不到。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樊哙不断向上的脚步。
或许是时代的变迁给了他一个机会,又或许是他自己内心蕴藏的某种勇气与决心,总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屠夫到最后成为开国大将,樊哙的人生路确实不平凡。

英勇善战的军事奇才
刘邦在开始反秦之旅时,一度陷入窘境,身陷重围,前景黯淡。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名叫樊哙的屠夫,却毅然加入了刘邦的大军。从此,樊哙的前程便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在之后的战争岁月里,樊哙的军事才能逐步显现。他不仅身手矫健,而且头脑灵活,一次次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奋勇杀敌。
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 可见,在刘邦打天下的征战中,樊哙频频立下重功

尤其是在鸿门宴那次关键时刻,更是展现了他超人的勇气和智慧。当时,项羽正通过挑衅的方式,逼迫刘邦赴死。但就在危机四伏之际,樊哙毅然冲入大殿,将刘邦护送而出,化险为夷。
正是多亏了樊哙的英勇行为,刘邦才得以顺利逃脱,最终推翻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可以说,樊哙在这次关键战役中的作为,是对刘邦的一次关键援救,是他的救命恩人。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刘邦在建立王朝之后,会如此器重樊哙。在刘邦看来,自己的江山基业,无疑都要归功于这位忠勇的开国元勋。于是,樊哙从此一路高升,荣获国大夫之位,成为刘邦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夺权与猜忌的背后
然而,就在樊哙恩宠有加、声名鹊起之时,刘邦心中却也产生了一种难言的猜疑。这位曾经并肩作战的好兄弟,竟然也成了他最大的隐忧。
要知道,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他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究竟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回归封建的分封制?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既巩固自己的皇权,又让功臣们心满意足?

最终,刘邦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分封制。这意味着,他要把大片土地封赏给那些开国功臣,让他们成为诸侯王。但问题在于,这些诸侯王与自己的关系,可能会变得微妙起来。
毕竟,他们虽然名义上是臣属,但手握重兵,实力也不容忽视。若是哪天他们想要谋反,那汉朝的江山恐怕就要动摇了。
正是在这种忧心忡忡的心态下,刘邦对于朝堂格局十分警惕。他时刻盯防着那些开国功臣,尤其是那些实力强大、地位崇高的人物,生怕他们会谋逆作乱。而在这些人之中,偏偏就有樊哙。

单就身份地位来说,樊哙确实堪称一个大虎将。他不仅是吕后的妹夫,同时还是左丞相,在朝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与刘邦的深厚关系。
毕竟,两人从艰难困苦的时期就开始并肩作战,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这样的关系,难免会引起刘邦的惴惴不安。

再者,樊哙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个性直率,语言也比较露骨,很难与刘邦这样的狭隘君主相处融洽。刘邦性格多疑,善变,喜欢逢迎奉承的人,而樊哙的豪迈作风显然招惹了他的不满。
在这种背景之下,当有人向刘邦传言,说什么樊哙和吕后串通一气,等着自己百年之后逼宫篡位时,刘邦顿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个曾经的救命恩人,如今竟然也成了他眼中的异己分子。

权力与结局的双重拷问
就在刘邦对樊哙心中惴惴不安的时候,事态更是急转直下。这位原本的救命恩人,如今竟然沦为了必须除去的目标。我们知道,在分封制下,刘邦实际上已经很难完全掌控那些强大的诸侯了。
即便他再次将韩信、彭越等人诛杀,也并没有彻底消除这一隐患。相反,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巩固,这个问题反而愈加严峻。此时此刻,樊哙这个既是开国元勋又是吕后亲属的人物,自然更加引起刘邦的戒心。

因为一旦自己去世,皇位的继承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棘手。如果吕后与樊哙等人联合起来,试图篡夺皇位,那么汉室的江山恐怕就要所剩无几了。
所以,在临终前夕,刘邦不得不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个令他如此忧心忡忡的樊哙。即便樊哙曾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但现在的政治形势已经复杂到了这种地步,个人感情已经完全被权力斗争所掩盖。
为此,刘邦果断地下令杀害樊哙。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这个命令竟然没有得到贯彻。周勃和陈平两人为了自保,竟然采取了掩护的策略,没有真正杀掉樊哙。

这确实是一个妙计,既保住了樊哙的性命,又没有触犯刘邦的旨意,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不过,对于刘邦来说,这也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毕竟,他已经把樊哙视为了自己的眼中钉,必须除掉的人物。结果到最后关头,竟连这个目标都完成不了,让他感到了无比的失望与无助。所以,当刘邦最终驾崩的消息传来时,周勃和陈平两人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因为如果樊哙真的被杀,事后必然会遭到吕后及其外戚集团的疯狂报复。而如今这种"折中"的处置方式,则让他们得以最终保全性命。
因此,我们可以说,樊哙这个人物的命运,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权力斗争的缩影。作为一个曾经的开国元勋和救命恩人,最终却难逃被杀的命运,这不仅令人唏嘘,也折射出了刘邦这个开国皇帝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结语
樊哙的一生,无疑是荣耀与凄凉交织的写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屠夫,成长为开国功臣,再沦为刘邦最大的忌惮对象,他经历了何等的跌宕起伏?背后隐藏着一个时代权力更替的残酷缩影。
这位西汉猛将的命运,再一次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骁勇善战的英雄,也难逃权力傀儡的命运。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因个人功劳就轻易放过任何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