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拿“萝卜”上节目,专家双手颤抖:媲美“国宝”,却不敢估价

[复制链接]
疯狂de少年 发表于 2024-6-1 19:34:55|来自:重庆渝中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五千年文明,其实也可以称为一部恢弘的“手工业史”,大到云纹铜禁,小到玉雕牙刻,这些都代表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在今天看来,这些古之瑰宝大多进了博物馆,即便民间现存有一两件金银玉器,其质地和工艺也相差甚远。就在前段时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竟然带了根“萝卜”上台,据他讲自己虽然很喜欢这件玉器,但因为难以确定其品质,这才抱着“民间无宝”的思维来到现场;专家看到这件玉器后,双手竟然微微颤抖,不仅说“这是一件媲美国宝的文物”,甚至不敢对其估价。
说这还要回到十年前,大叔出门旅游,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古董摊发现了一根“萝卜”,当时大叔还纳闷,这件铺子究竟是古董店还是卖蔬菜的?走近一看,原来这不是真正的“萝卜”,而是一件惟妙惟肖的玉雕,据老板介绍说,这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玉器精品;公正的说,大叔并不是古董圈里的常客,仅是出于“一见倾心”的感觉,最终以四十万的价格带回了家,为此家人无不埋怨。或许埋怨的人多了,大叔虽然对这件玉器很喜欢,但心中也开始后悔当初的一时冲动,于是没少请人对其“鉴定”;结果各种评论都有,有说这根“萝卜”是现代机器雕刻的,甚至有人说是“模具倒出来”的,总之大叔对手里的玉器越来越不自信,直到今天带着它上了鉴宝节目。

在场专家听完大叔的讲诉仅是报以微笑,圈里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至于所谓的“乾隆年制”大多不真实;但专家仔细鉴别这件玉器后,双手开始禁不住地微微颤抖,因为这件玉器实在是太精致了。从其外形来看,约有十五六厘米长,但其材质却是上好的和田玉籽料;如果仅是和田玉尚不足为奇,关键是“萝卜”太过逼真,虽然整体以淡黄色为主,但离远了看,无论是哪个角度它就是一根真实的“水萝卜”。近看这件玉雕,工匠对其雕琢可称细致入微,不仅“萝卜”表面的纹路清晰,而且工匠还根据玉色做出适时调整,使其更显自然;不仅如此,“萝卜”头部还有几片足可以假乱真的“叶子”,这也是整件玉雕最费功夫的地方,非雕工卓越的大师不可为。更为难得是,几片“叶子”上居然还趴着一只“蚱蜢”,对此专家说:如果这根“萝卜”可称雕工卓越的话,那么这只“蚱蜢”就是整件玉雕的精华,甚至可以称为“神乎其技”。

再看这“蚱蜢”体态丰盈灵动,一只前脚搭在“叶子”上,似乎正在贪婪啃食。如果说这根“萝卜”已经够逼真了,那么这只“虫子”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工匠的雕刻技艺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夸张的说,连“虫子”身上的细微绒毛、触须等都能雕琢出来,如此微雕技艺,即便今天有机器的辅助,想做出如此效果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对此专家不禁感叹“这样的技艺也只有古代巨匠、大师级别的人才能做得到,乾隆年间的产物基本可以确定。”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问“专家仅是看玉雕的外貌,怎么就能断定这就是乾隆年间的老物件呢?”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这还要从“康乾盛世”开始说起;事实求是的说,“康乾盛世”横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康熙在位时局势尚不稳定,雍正也称得上是“简朴”皇帝,唯有乾隆是不折不扣的“十全老人”。

当然,这里“十全老人”指的可不是乾隆自喻的美德,而是后世指其奢靡成风,沉迷享乐;“康乾盛世”历经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苦心经营,给乾隆留下的是一片政局相对稳定,财富相对丰厚的大好局面。再加上此时的八旗子弟久疏战事,早变成了精于享乐的“皇亲贵戚”,乾隆亦是如此,尤其嗜好风雅,一生作诗四万两千首,其数量比汇集两千多位大贤诗作的《全唐诗》还要多;除此之外,乾隆对各种古董字画、印章文玩等都颇有兴趣,无论王羲之的真迹,还是古之精美器皿,凡是公认的“宝物”,这位皇帝必会以不同形式留下自己的痕迹。也正是乾隆的这一嗜好,诸臣官宦无不竭力效仿,而且为了投其所好,不惜在民间巧取豪夺各类奇珍异宝作为进献之礼;与此同时,皇帝的嗜好也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对此专家称,乾隆时期可以说是历史上手工业的巅峰,这个时代的匠人技艺可称“旷古绝今”。
在今天的河南博物馆内有两件“国宝”,同样是蔬菜造型,可以假乱真的精美雕刻,即一颗“白菜”和一根“萝卜”;它们同样是乾隆时期的技艺典范,所不同的是,这两件“国宝”的材质是象牙,而如今的却是玉石。说到这懂行的朋友或许已经明白了,今天看来,精美微雕一般都是木质或是象牙,因为其材质相对较“软”,施刀和塑性也相对容易一些;但是玉雕,尤其是玉质微雕可就另当别论了,玉本身属于“石头”的范畴,根据玉质的不同又划分出多种硬度和脆度,这就需要匠人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施刀技艺,这里指的还仅是整件玉器的大概轮廓。
如今这根“玉萝卜”不仅形似,而且细节处理的几近完美,这就涉及到了“微雕”。对微雕了解的朋友或许知道,很多器皿某些细节甚至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对于木雕或牙雕来说,由于其质地较软尚可完成类似细节,但是对玉雕匠人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就是手腕的一个轻微抖动都可能毁掉一块上好的玉石,而这一损失往往是雕刻匠人负担不起的。或许正是时代发展和“生命危险”的双重压力,这才“逼迫”乾隆时期出现了诸多神乎其技,甚至在今天看似“不可能”的高超技艺和手工匠人;正是这个主要原因,专家才敢大胆断定今天的这根“萝卜”是乾隆年间的产物,对此专家也做出了另一判断:这是一件可媲美“国宝”的珍贵文物,放在国博也丝毫不逊色。
说了这么多,或许有的朋友更关心其价值,不过结果可能有些令人“意外”;专家多次强调这玉器属于“文物”范畴,还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技术鉴定,因此现场也不敢妄加评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