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杭州?

[复制链接]
ferry 发表于 2023-8-4 15:22: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杭州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eavenhi 发表于 2023-8-4 15:22: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前几年的发展是很可喜的,但最近这段时间,杭州的发展突出一个诡异。现在的杭州给人一种缝合怪的感觉。
在互联网企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杭州本土其实拥有大量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又大多是民营企业而非国企,所以杭州有一批手里很有钱的大中小老板。
其实互联网企业对杭州来说并不是什么政府高瞻远瞩,反而是阿里巴巴带来的意外。我估计杭州市政府当初自己都没想到杭州能出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子的企业。
其次杭州有全国坐拥独一份的西湖,而且西湖在王国平手上又变成免费的了。当年西湖免费后又为杭州带来了很多的人流量和眼球,所以杭州也有独特的旅游业资源。除却这些,西湖旁边还有岳王庙、雷峰塔等历史古迹,实属是连成了一片。
而且杭州的政务服务也很不错,浙里办的效率和市政府简化政务流程做的都很不错。
但就是有这么优秀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以及旅游资源和好的政务系统,为什么杭州依旧给我体验感很差呢?
如果在杭州生活的人,肯定忘不了16年的g20,那是杭州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政治事件,g20前后的杭州,光是房价,都是两幅模样。
其实杭州发展近几年还有一个可以说是兼具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上的事件。就是蚂蚁金服上市的失败。
蚂蚁金服是什么东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影响国家金融主权的东西。问题来了,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蚂蚁金服当初上市成功了,接下来会给杭州带来什么?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在杭州又代表了什么。
杭州的金融业是很难超过上海的,杭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考虑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上海。上海光一个沪交所就能稳稳压制杭州的金融业。但是蚂蚁金服这个鬼东西要是上市了,上海和杭州的金融博弈可能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问题是蚂蚁金服没了。
打个比方,政府能容忍一个叫蚂蚁金服的杭交所嘛,显然不能。
所以杭州的金融发展不能按照阿里巴巴设想的那条,从产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的资本自身发展的逻辑出发。而是在政府的规划下,信息资本不要妄想同时兼顾金融资本,你就干好你的。至于蚂蚁金服,一声令下,就地社会主义改造。
所以杭州的金融资本只能在政府的监管下发展,而不能在阿里的手上发展。
这种局面也就导致阿里巴巴只能走向另一条道路,继续深化淘宝模式,押宝云计算。
大家可以查查一份二十年前的材料,看看当年市政府是怎么想的,虽然现在杭州的发展已经和当初形成了显著差距,但是不难看出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杭州曾经的全国定位是什么。
杭州接轨上海,接轨长三角经济区,是政府层面的规划,是一直贯彻了二十年的杭州经济发展的政治逻辑。
所以思考杭州的发展,其实在杭州的发展中其实蕴含了一股政治上的潮流和经济上的潮流。杭州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和杭州自身资本发展的需求。也就是杭州是接轨于上海的长三角发展模式还是杭州不那么接轨于上海、较为独立的一种发展模式。以前杭州是选择了前者,但是在阿里巴巴这种信息资本发展起来后,第二种发展模式就有了可行的道路。阿里为杭州本土的制造业带来的一个突破,这个突破就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模式。电商模式和原有的制造业模式比无疑是更加高效且有利可图的。这相当于在原有的政府主导的经济框架外开辟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的政策无法预料的。那么,政府就需要新的经济框架来将阿里巴巴带来的淘宝模式融入中国经济体系中。在这个阶段,杭州政府需要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需要杭州市政府,双方一拍即合。
但是当两者利益出现分歧,阿里想要资本转型,政府不希望你这样子。蚂蚁金服就是这个阶段的最高峰。
所以这个时间后,以阿里为首的信息资本被国家划定了一个发展界限,只能在这个界限底下摸爬滚打。
阿里为首的信息资本也就逐步被纳入了全国一盘棋的麾下。就老老实实干好你的本分就好了。
阿里失败后,杭州的金融资本也就老实了,照着国家给的一亩三分地干就好了,至于和上海分庭抗礼,那是想都别想了。
既然杭州无法通过阿里实现向金融城市的转型,那么杭州的发展就只能依托于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以及旅游业。本来也还好,但是市场的发展出乎意料,抖音来了。
抖音现在对于淘宝的影响肉眼可见,之前的淘宝,刷单占据主流,但是刷单本身也是在淘宝平台上运作的。但是抖音带来的流量带货模式,却并不是在淘宝平台上运作,同时京东和拼多多还对淘宝展开双重打击。
淘宝只能加入抖音创立的新的直播带货模式中,然后网红就来了。
杭州来了一大批网红,杭州也有意通过网红助推信息资本和淘宝的发展,双方一拍即合。杭州继续在数字化经济下押宝。发展能数字化的一切,数字化金融,数字化政务平台,数字化制造业。只要能数字化的,就没有杭州不敢数字化的。
但这带来杭州发展的一个终极问题?制造业怎么办?
肯定有人说杭州市政府对制造业的各种补贴以及数字化制造业的种种措施等等。
但是谁进厂呢?
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网红显然不可能进厂,信息资本下的码农也不可能进厂,厂二代也不可能自己进厂。杭州赖以维持的所有数字化都必须依托于杭州丰富的民营产业,甚至连所谓的共同富裕也要通过这些民营产业。
但是谁又愿意进厂呢?谁又愿意忍受五千块钱的工资,三班倒的生活呢?
没有工人的制造业,算个屁的制造业。
而且就算有人来打工,五千块钱的工资,上海的生活成本,杭州的物价速度攀升之快,令人汗颜。在杭州的消费直逼上海,真的是令人难受。
而且杭州由于上述的三类群体,网红,厂老板,码农,其实工资水平都远超工人,杭州的消费水平不是为工人设置的,是为这三类人设置的。
所以杭州的诡异就在于,作为产业基础的工人,在杭州很难生存下去。打个车起步价都要13块,闹呢?
杭州的规划很美好,蓝图很漂亮,但是如果有一天,这批老的工人退休了,招不到新一批工人了,杭州又该何去何从呢?
是智能化制造嘛?可是又有多少企业能做到智能化制造呢?
这里其实漏写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杭州的地理区域。杭州的地理区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最初的主城区那一圈到现在的囊括了临安富阳萧山余杭的巨无霸。这也就给杭州带来了一个文化认同上的奇观,萧山人是萧山人不是杭州人,余杭人是余杭人不是杭州人。人们都说散装江苏,其实杭州也是散装的。
所以在杭州市政府的规划中,杭州主城区的制造业尽可能往外迁徙,迁到什么萧山青山湖余杭临安这种地方。这种地方的生活成本比杭州低,节奏比杭州慢。这样子发展下去可以形成主城区和其他区县错位产业发展的互补趋势。想法我觉得是挺好的。但是我觉得依旧不能解决杭州本土的制造业人口在未来的可能缺失。
杭州的一批人,拆迁户,厂老板、网红、码农,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不太可能进厂。而且杭州现在服务业发展很快,如果在服务业和进厂两个选项中选,服务业可能比进厂稍微轻松一点。服务业和制造业都可以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所以杭州如果想要发展人进厂,除了进一步发掘本地人口中的潜在制造业人数,就只能靠外地打工者。
关键就在于杭州对这批外地打工者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帮我解惑,在杭州的主城区之外打工和其他省市打工的差异性在哪?毕竟我觉得杭州的吸引力主要是对于大学生、信息人员、网红。这三类人我感觉进厂意愿都没这么强。
也有人说杭州有另一种出路就是杭州的信息资本可以收割全国范围内的工厂和制造业。但是这个模式的可能结果就是杭州的工厂大规模外迁,因为你杭州不管我死活了,我干嘛还要呆在杭州。但是又来了,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杭州接轨上海的基础就在于这批制造业,那么工厂迁走了,到时候,这个持续二十年的战略是个啥呢?
贝壳 发表于 2023-8-4 15:23: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相关,说说作为杭州本地人感受。
1、大搞土地财政,政府带头炒房,就问问靠大江东那几块农地和工厂凭什么要2W+的房价。
2、产业畸形,互联网、虚拟经济,直播经济头部效应更加突出,能带来的就业规模很小,实体类产业发展缓慢,基层就业难度放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3、过高的消费,房价、教育,导致实体产业员工在落户的门槛被拉高,间接导致从事实体产业的企业发展投入成本增加,浙江本身就是一个严重依赖小规模民营经济的地方。
4、杭州一直在强调建设文明城市,已经有点魔怔了,什么都要跟城市形象挂钩,小商户的经营局限很大,缺少生活气,个别领导眼里城市面子工程已经到了高于居民安居乐业程度。
怎么说呢,本来是小康家庭大家闺秀,事业发展不错,稳扎稳打也不是不行,现在非要往富二代的圈子里凑,结果就是硬实力空虚导致后劲不足,心理上又不甘心,现在落个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局面。
devil0 发表于 2023-8-4 15:24: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这座城市,看人不看城
对于杭州本地人,有房有车,家住市区边缘地铁站旁,也不是互联网工作,不需要加班的人来说,这是一座绝妙的城市,能够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慢生活,杭州限行区域内一般早晚高峰是比较堵的,但是除开这段地方和阿里那一块,其他地方并不堵,也不限行,你每天上下班,工作生活都十分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政务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比较完善,有相对清晰的政府监督渠道,和意见反馈通道,不需要走人情,走关系。
周末你可以在杭州或周边地区玩一玩逛一逛,杭州附近有比较多的景点,针对杭州市民也有很大的优惠力度,包括也有针对市民的景点套票,以及很多凭借市民卡就可以免费的场所和景点。
如果你有幸住在杭州的拆迁区块,那你也可以享受到杭州极其友善的拆迁补偿政策,不仅每个月有较多的拆迁安置费补偿,也会有房屋和一次性的大额补偿款。基本上后半生即使纯吃租金,也可以超越社会上大部分的辛勤工作者
同时杭州的警务监督和城管等权力的监督机制也比较完善,作为一个个体商户或者小商贩,你不需要时刻担心,也不需要畏惧,只要你明明白白做事,任何人也没有权力砸烂你的店铺
作为一个普通杭州人,你大概率是生活的比较快乐开心的。
但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我认为杭州并不是一个好城市,杭州市区的房价并不便宜,便宜的房子在塘栖,在瓶窑,在大江东,市区的房子你买不起,郊区的房子你不想买,然后你可能拼搏了大半辈子,也买不起杭州的一套房
即使不买房子,杭州房子的租金也不便宜,就连良渚区块的单间都要2000-3000左右,你可以想象市中心的正常好房子,该是什么价格,而抛开这部分租金后,落到你手里的还有多少
再其次是杭州的物价,杭州的物价是贵的,基本上可以和上海看齐,一顿外卖基本上没有20块钱是不可能买到的,如果你去商场吃的话,随便一家店,基本上没有150是不大吃得饱的;即使是楼下的苍蝇馆,一碗面的价格也大概要在15-20之间,剪头发的价格就更离谱了,大概在30-50之间,你每天的日常开销是一个比较大的数额
接下来是杭州的交通,市区内早晚高峰必堵,其中包括留石,秋石,解放路,庆春路,延安路,西湖沿线;其中省人民医院附近的高架上桥口基本上是全天候堵车,即使到晚上10点也还是堵的,这是地面和高架道路交通;公交线路不完善,而且公交专用道设置也没有比正常车快多少,而且由于让行规定,你会感受到时时急刹车的公交车,晃到你呕吐;地铁几条大线路基本上早晚高峰人满为患,基本上属于人挤人挤人的状态,坐起来也是比较痛苦
然后是杭州的互联网公司,杭州的很多公司不遵守劳动法,不缴纳社保,不交公积金,很多公司的基础薪资大概就3000,而且公司本身就是朝不保夕,更不用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了;当然区别于这些的是大公司,比如阿里,网易,新华三,同花顺,海康威视,大部分也是996或者高强度,工资会高一点,但是还是很痛苦的,但是你至少会有五险一金或者六险二金的保障。
最后我想说一说杭州的医疗,杭州的医疗主要和地域有关,如果你住在上下城,那恭喜你,你拥有整个杭州几乎所有的优质医疗资源,包括浙一浙二邵逸夫的主院区,基本上都在这边,你会觉得这个城市的医疗水平顶呱呱;但是如果你住在例如大江东,转塘,萧山,余杭这些地方,那你也能享受到部分医疗资源,比如某某分院,那么再次之,比如你生活在临安,建德,富阳这些个地方,虽然严格意义上这些地方也不能算杭州了,但是你还是最好祈祷自己不要得疑难杂症,否则可能还是得驱车两三个小时去杭州看

总体来说,杭州这座城市,是一座排外的城市,我认为杭州人并不排外,甚至很少有地域歧视,但是杭州这座城市是排外的,甚至它不仅排其他城市,它也排余杭,萧山,富阳,临安这些区的外,幸好余杭萧山基本上都各自为政,也有各自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能够弥补一下,但是富阳临安这些地方,就也只能靠野生动物园和山核桃,在杭州这个城市里留下一点存在感了
以上是我的建议。
hmily09013 发表于 2023-8-4 15:24: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杭州待着,其他地方也不太了解,就单纯说说杭州这两年的情况吧;
互联网行业,1415年的时候开始实习和正式工作的,当时找工作,一听到这个公司,是阿里啊什么出来创业的,就感觉靠谱了,并没有现在这样人人喊打的感觉;
那时候,双休基本都是标配,阿里出来创业的那批人,也都是自由惯了的,特色就是“灵活工作时间”;当时的灵活工作时间,真的是灵活工作时间,有些人九点多到,有些人十点多到,有些人饭点才到,下午也是正常五六点就可以走了,当然中午到的会自觉迟一点再走,而且这类互联网公司不是个例;周末有事加班,都会有补贴和调休的。
那时候工资也没现在高,网易在浙大的打包价,是15k,一年20W左右;一些小公司,普通学校的无经验应届生,普遍在5-8k(现在也就6-10k);工资虽说不高吧,不过也还行,毕竟工作强度不算大,而且物价也便宜,水果的价格只有现在一半;滨江房价一万多两万不到,郊区点六七千(现在滨江四五万,郊区两万左右)
然后到了2016年G20之后,房价突然开始起飞了,大多数地方,直接年内翻倍;在2017年,房价又涨了50%;
然后我在2017年,开始面试和换新工作了,却发现大部分的公司,必定会问能不能接受加班,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然后我找了一个规模还行的不加班的公司;但是待着待着也不对味了,开始从晚上六点下班,变成了每周三要留到八点,慢慢变成了一周两天八点;到了后面,变成了一个月有一个周六要加班,直至变成大小周;给出的理由是阿里啊之类的公司,都开始加班了,我们也要开始加起来了;
在2018年的时候,杭州又开始亚运会修路,原先半个小时的路程,经常要开一个多小时,一天来回要三个小时,太熬人了,在年底拿了个年终奖之后,就直接离职了;
于是乎,在2019年找新工作,发现面试的时候,普遍问的就是:“你单休能接受吗?你大小周能接受吗?”连之前那种能不能加班的都很少了,上来都是单休和大小周了;
拿了五六个offer之后,选了那个有双休,并且平常不怎么加班,还离家近的;虽然说离家近吧,但是由于全城修路,原先十分钟的路程,基本上要开个半小时(走路估计才一个小时);总之,那段时间有点耳鸣,因为每天都在路上听一个小时的“嘀嘀嘀”;
这公司待着也还舒服,但是好景不长,2020年疫情来了,直接年中倒闭了,被迫去找新工作了,无奈找了个995.5的大小周公司,签劳动合同的时候,上面就标明了特殊行业,劳动时间跟正常的不一样,直接规避了它们自己的法律风险,阿里出来的卷王,在行业里名声已经彻底臭了。
在2022年的时候,我有一次跟我老上司(杭州人)聚餐,他说他那几百人的小公司,今年来了好多网易阿里的降薪来面试;我说看来今年行情不行啊;他说可不嘛,以前阿里裁员出来的,还能加薪入职网易,但是今年连过来小公司都要降薪了,行情不是一般的差啊。
回去的路上,我想了想,好像聚餐的人当中,一个外地人都没有;大部分跟我一批的外地人,在房价涨起来之后,并没有几个人有能力留在杭州的;
我每个新工作,碰到的外地人,我也不怎么跟他们深入交流,因为我知道他们大概率留不了杭州几年,哪怕他们总包有个三五十万;反而比我大三四岁的那个前领导(他现在级别跟我差不多),他的圈子里,同一批的外地人就挺多,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房价涨起来之前,在杭州买到房了。
然后我的很多拆迁户朋友们,他们过得其实也没有实际上光鲜;
杭州这拆迁是按人头*平方数这么算的,正常一家人,拆完之后,会有个一两百万拆迁款,但这拆迁款,还要用来装修分到的回迁房,一来一去其实多出来的也不多;然后分到的房子,能多出一到两套房出租,这租金作为一家人的生活费,其实过得挺拮据的,所以还是需要出去工作的;
不过在以前,他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找个工资低点,轻松点的工作,每天混混日子就行了;但在现在,日子就没那么舒服了,因为大家都加班,他们也找不到一些不加班的工作了,哪怕工资低点也没有;不过不工作的话,就变成了坐吃山空了,所以又不得不卷;
所以拆迁之后,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可以不用工作,每天出去玩之类的;在全城都卷的情况下,你只要工作,就会被迫加入这卷王大军;这充分体现了杭州不养闲人。
所以你问我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杭州?
硬要说的话,就是杭州已经不适合外地人了,同时也变得不属于我们本地人了,甚至都不属于本地拆迁户了。
秋之舞 发表于 2023-8-4 15:25:3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人,这几年感觉到的明现变化:
1.ZF带头卖地炒房,以房地产透支未来经济,二手倒挂严重,到处都是炒房客,很多刚需改善都被挤兑
2.互联网和网红虚拟经济开始占大头,高端人才没引入多少,网红和暴发户培养得越来越多,社会风气乌烟瘴气
3.交通差,城市越铺越大,道路规划到处都是漏洞和不便,快速路整条堵车都是匝道堵车引起的
4.美食少,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不好好做菜,把钱和精力都花在营销上了,越贵越好拍照的餐厅越受欢迎
5.物价赶超一线城市,薪资保持二线水平,以酒店餐饮为例,品质虽然比不上,价格都快赶上上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