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西游记》原著中的人物孙悟空?

[复制链接]
kkokk 发表于 2024-2-10 09:59:0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评价《西游记》原著中的人物孙悟空?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es 发表于 2024-2-10 09:59: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86版洗白了大闹天宫,原著里这件事是纯闹事
形象上迎合了戏曲中顽皮猴子的印象,没有原著中那么潇洒
除此以外看86版就差不多了
feizheng0126 发表于 2024-2-10 09:59: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原著中的孙悟空就是与承恩描写-《西游记》原著。与元代杨景贤《西游记》均可视为原著。不知你说的谁的原著?作者是水谁?
若无琦事 发表于 2024-2-10 10:00: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社会大哥到社会老油条的漫长人生
gxl0412 发表于 2024-2-10 10:00: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老祖给猴哥“指身为姓”,猢狲去掉兽性所以姓孙,然后随这一辈弟子的“悟”字,最后一个字“空”正是对他的期望:悟到最高明的道法。
事实上,老神仙住的地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两句都是指代心,
修仙成佛,哪怕只是做个樵夫,悟道的法门都在于不要外求,而是修炼自己的内心。

有网友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男主人设天花板。
她没有提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法术,也没有讲齐天大圣闹天宫的名头,当然比起仙侠剧动辄四海八荒最帅的盛世美颜,猴子的颜值也不太能打。
但是网友给出了两个细节:
一是,猴哥劝阻想要跳河自尽的女子,他不是说“你怎么对得起父母”这样的话,而是说“你一定受了天大的委屈”。
第二是,金毛吼赛太岁掳走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悟空把她救回国王身边,让国王亲手体验一番五彩霞衣护身的刺痛,并向众人解释正是这件衣服让那妖怪三年不能近娘娘的身。
如此,免除夫妻二人日后的猜忌与隔阂,同时也在大众面前全了娘娘的清白。
抛开古代道德规范和今天的区别,这两件事都表现猴哥一个极大的优点:富有同情心。
要知道,帝王将相们杀伐果断久了,是真的无法明白穷苦百姓“何不食肉糜”;
高手大侠快意恩仇久了,不会理解农夫只希望清晨出门暮能归,店家小贩只希望他们“要打出去打”;
还有各种偶像剧,很难真正共情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猴哥之所以是男主人设天花板的有力竞争者,因为他从群众来,更难得可贵的是不忘到群众中去:
他太能共情普通人了。
猴子刚从石头里蹦出来,便通灵性,跪拜了四方,就像在感谢天地生我的大造化。
后来渡海寻仙,误把唱歌的樵夫当作神仙要拜。樵夫解释自己只是神仙的邻居,猴子疑惑,既是邻居为什么不随之修仙了道。
听闻樵夫说要赡养老母,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
猴子自己无父无母,但对天地、对孝子很是尊敬。
而且他不随意把自己的价值追求强加到别人身上,就比那些霸道总裁们强太多。

说到寻仙拜师,猴子目的非常单纯,就是“长生不老”。
电视剧有一幕,猴王在欢宴中目睹老猴去世,突然心生悲哀。
其实小说中并没有这个情节,他和猴子们在仙山福地享受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无限自由时,就像一个诗人般,“忽然烦恼,堕下泪来”。
这比剧版物伤其类的悲哀更极致,本质上也是对生命的极度敏感。
从生命本体的更高层次上说,当猴王的日子并不是最高的自由和快乐,而是短暂的、有限的,最终无法挣脱生老病死的支配。
每一种生命,甚至非生命的物质体,都会有追求其自身无限发展的底层逻辑,他想要发展,想要遍历人间各态,想要追求自由。
猴子并非单纯怕死,但若没有了生命,一切自由的幸福全部归零。
所以当悟空学了法术,大闹地府销死籍手之时,他没有说“万岁、唯我独尊”什么的,而是:“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
至于方法,简单粗暴且热血,一路棒,打出幽明界,乃至打到凌霄宝殿……
这是《西游记》作为故事,悟空作为男主,与诗人、普通人的区别和超越,其本质相同:
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

但是,长生不老、位极人臣、乃至终成正果,就自由了吗?
《西游记》里几次恢弘无比的盛宴,都充满了悲剧属性。
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何其欢乐,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为野彘,卷帘大将因打碎琉璃盏被放逐到八百里流沙河受惩;
而我们的猴哥正在幕后闯着大祸,不久之后他将被如来压到五指山下,失去自由,而很快上界又将为此开一场名为“安天大会”的盛宴。
你毁了盛宴,那就搞一场更盛大的;你追求自由,偏让你失去自由。
宴设蟠桃猴搅乱,安天大会胜蟠桃。猴哥什么都没能改变,永远在失去他追求的东西:
天地生我,却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无父无母,两度拜师却四次被逐,最有归属感的花果山也物是人非;
生性顽劣,学了法术更使得普天神将“莫能禁止”,但却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更逃不过西天取经的命运;“斗战胜佛”与其说是一种荣誉和表彰,不如说是他的失败和妥协。
恰如人生在世,一旦陷入被迫的“追求”,自始至终都充满艰辛与困惑,充满事与愿违的无奈。
所以,孙悟空特别能共情普通人,而我们也特别能共情猴哥。
IAM0 发表于 2024-2-10 10:00: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作为全书的绝对主角,其实蕴涵了很多思想在内,而不仅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猴子。单就他的名字来说,就颇有一番意思在内。
<hr/>

孙悟空为什么叫“悟空”?他都悟到了哪些空?
也许有人会说,主人公总要取一个名字,难不成叫太极或“一”?悟空也只是菩提祖师给起的一个法名,正好排到悟字辈,正好取了一个空字,一个偶然并不代表什么,顶多也只是凑巧。
但从全书来看,“悟空”这个名字,起的实在是好,非常贴切孙悟空在全书的成长与发展。读完《西游记》,你再回过头来看,他的名字非得叫“悟空”不可。从这个角度来讲,“悟空”并不是随便起的,起码对于作者来讲,是把全书的深意融入进去的一个名字。
举个旁证的例子。
在著名的明代学者李贽点评本《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中,也曾在批语中,多次提到“悟空”、“悟能”、“悟净”的深义,应引起读者思之。
如在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一回结尾,就批道:“若要净也,须沙清金见,即一姓名中,都有微旨,西游一记,可草草读耶?”
下面,我们就以“悟空”为题,来说说“悟空”是怎样贯穿在《西游记》一书中的。
<hr/>

如果把《西游记》看作孙悟空的个人成长录,那么其中有三个分水岭,可以作为孙悟空人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分界点,是他“悟”到的“空”不断累积和加深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分水岭:大闹天宫人生巅峰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前七回都是讲孙悟空开挂的一段人生。
以全书来看,篇幅很小,但以孙悟空个人来说,却是疯狂生长的一段青春岁月。
五行山之劫的三百年前,花果山诞生了一只石猴。
初,这只猴天真烂漫,资质过群,带领一帮同类逍遥于水帘洞中,有一天他对生老病死有了莫名的伤感,决定拜仙山求真道,得长生不老。
于是,经过八九年的时间的寻访,终于找到了菩提祖师,学到了看家本领: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个名字:孙悟空。


此后,孙悟空虽然被逐出师门,但是却一改以前的好脾气,倚强争胜。
先杀了水脏洞的混世魔王,后又东海借得金箍棒,结拜七大王,幽冥消死籍,招安齐天圣,搅乱蟠桃会,偷吃老君丹,大闹天宫。
从孙悟空出生到大闹天宫,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一段时间,也正是这段时光,培养了他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个性。
这段时间,孙悟空还没有“悟空”的意识,但是却为其之后的“悟空”提供了基础。如果说没有大闹天宫为止的人生开挂,孙悟空不会最终走上西天路,成不了佛,成不了正果。
正是有了此后人生与大闹天宫这段经历的强烈反差,才让孙悟空体会到“悟空”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个分水岭:五行山下见性明心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
这五百年,“口能言,身不能动”,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看尽五百年四季轮转,更不曾有一人探视。
想当年,学得无上神通,借丹偷桃,大闹天宫十万天兵无奈何;三山五岳,交朋唤友,四海千山皆拱伏;而如今,身压五行山,岁月不知年,五百年风霜,竟无一知己。
这应该是这五百年,悟空想到最多的吧。


以悟空的天性,恨不能踢天弄井,无一刻不安分的人,如今却只能一动不动在那里压着,这可以说是对他最难受也最难堪的事情。
而人的成长,也恰恰会是在这种艰难时刻,所谓的朋友离你而去,所谓的成功一场泡影,所谓的能耐不堪一击,最初追求的所谓长生不老要以这样的方式度过……
大闹天宫的意气风发和五行山下的艰难度日,让孙悟空悟出了许多道理:所谓的朋友,不过尔尔,但不必记恨,因为今日之果是自己种出来的,和那些朋友无关——所以日后孙悟空遇到二郎神和牛魔王都还是以兄长相称,这是有所悟才能做到的事情;所谓能耐,真的是一山比一山高,自己追求的天下第一,永远没有尽头,反误了自己性命;所谓长生不老,应该是像当年花果山那样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不应该是在这座山下动也不能动,趴五百年,自己追求的长生不老并非求仁得仁,如自己所愿。


第三个分水岭:狮驼岭的隐喻
狮驼岭是孙悟空在西行路上遇到的最大困难,前所未有。
但我觉得狮驼岭的真正意义,不是对取经队伍的考验与磨难,而是对悟空最大的震撼教育。
狮驼岭上有三个妖魔,下界的文殊菩萨的狮子成大魔、普贤菩萨的白象成二魔、如来佛祖的舅舅成三魔。
论身份,三个魔头都有强大的靠山;论本领,悟空师兄弟打不过三魔头,老大魔头也曾打败十万天兵,连孙悟空最厉害的筋斗云,都逃不脱大鹏鸟的魔掌。


其实,狮驼岭,就是规模更大的花果山!狮驼岭肯定让悟空有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狮驼岭有大小妖精四万七八千,而孙悟空离开菩提之后,回到花果山重整山河时,达到了花果山的最大规模,也是四万七千余口。
三魔头大鹏把狮驼岭西方四百里的狮驼国,满城人口吃了个光,又让小妖幻化出满城官商人民,孙悟空看到之后,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唯一的一次吓破胆。想当年,孙悟空也曾在花果山东方二百里的傲来国,用法术掳来全城的兵器给花果山,也是扰民之举,但没有这么狠。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也曾吃过人,但没有吃过这么多。所以,论做妖,花果山不及狮驼岭。
大魔头因蟠桃会没有被邀请赴会,意欲争天,玉帝派了十万天兵下届捉拿,只因狮子口一开,直接吓跑十万天兵。更和孙悟空的经历出奇一致。
最后三个妖魔的收服,也是如来亲自出手。如来出手只有两次,一次是孙悟空,一次就是狮驼岭。不同的是,这次如来更带了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也从侧面反应出三魔头比孙悟空本领更大。


狮驼岭和花果山的种种不谋而合,给孙悟空极强的震撼教育:
如果你觉得西天路不值得,回花果山为王,你也成不了最强的妖王,比你厉害的还有的是;
哪怕能做到狮驼岭的成绩,到头来也还是被收服,你永远不可能达到你想要的完美和齐天大圣;
佛和妖的区别就是:前者悟到万物皆空,后者永远欲求不满。做妖怪,无论多么强大凶悍,始终不会是真正的出路,没有真正的未来;
所谓一切皆空,就是像孙悟空这样本领大心气高的人,必须学会和悟到的真理,只有“悟空”才能超脱成佛,成佛是你的大道和正确归宿。
<hr/>《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字不是随便取的,而是和整部小说联系在一起的,《西游记》的不好读可见一斑。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