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体系里,孙悟空有多强?

[复制链接]
pr1234 发表于 2024-1-31 23:45:25|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的金箍棒设定貌似很变态 而且属于天庭级别(相当于神界) 他(成为斗战胜佛后)?
全部回复6 显示全部楼层
danssion 发表于 2024-1-31 23:45:44|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在元明清的神魔传奇中,综合知名度和实力定位,虽然不到最顶尖行列,但也是相当靠前的强者,认可度不低。

孙悟空在古籍记载中的定位大致如下:

佛经道藏体系:从未正式承认过有孙悟空这样一位神佛,实力地位无从谈起,略过。要讨论孙悟空的实力定位,只能在文艺创作中进行分析。
民间信仰:罗教中的孙悟空是诸佛之一,疑似在早期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远达不到一神教至高神的那种级别),后世地位有所降低,其余未系统了解,暂不表。
主要以明清神魔小说为主体的神魔小说,戏曲世界观:
孙悟空在这些作品中的实力地位,大致趋势是弱于如来,弥勒,观音,盘古,强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角色,介于前者和后者之间。

这里列举一个我与朋友进行讨论之后,他所概括的古代神魔IP战力排行榜可供参考:

综合神魔小说,常驻人物排名

绝顶:如来 弥勒 观音 盘古

超一流:孙悟空 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

一流:王母 女娲 共工 二郎神 哪吒 吕洞宾 真武 九天玄女

二流:老君大弟子 华光 南极仙翁 青牛   大鹏 孔雀

。。。

地板:玉帝

下水道:文殊 普贤



比较规则:
1.主要采纳不止在一本书中出场的人物,只在神魔小说中出场一两次,且与其他角色缺乏交集的视为冷门角色,孤证难立,不容易看出该角色在古人心目中的实力地位趋势,故不予讨论。
2.以同一本书中角色相对强弱关系为优先,如假设古籍中所有古书,明确涉及到ab两个角色强弱对比时,都是a>b,则视为古人普遍认可a>b,跨界砍树能力为次要考虑。
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猴行者曰:“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
宋代猴行者偷吃人参果被王母刑罚,剧情中多次依赖大梵天王神力过关,无论实力还是地位,显然都不能高估。
而且猴行者此时还没有孙悟空的名字,只能说是孙悟空的创作原型,更早之前的孙悟空,在中国神话体系中根本查无此人,自然谈不上有任何实力地位可言。
元.《西游记杂剧》

(看行者科)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我与你一个法名,是孙悟空。与你个铁戒箍、皂直裰、戒刀。铁戒箍戒你凡性,皂直裰遮你兽身,戒刀豁你之恩爱,好生跟师父去,便唤作孙行者。疾便取经,着你也求正果。玄奘,你近前来。这畜生凡心不退,但欲伤你,你念紧箍儿咒,他头上便紧。若不告饶,须臾之间,便刺死这厮。

偷灵丹老子怎近他?盗蟠桃玉皇难奈何
这部杂剧中,孙悟空已经有了悟空的法号,这个孙悟空被观音降服,被哪吒猪八戒正面击败,实力表现也不出彩,但是仍然有高于太上老君的实力评价。

元.《二郎神锁齐天大圣》

则除是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方可破齐天大圣”……
既是齐天大圣盗了御酒金丹,料别的神圣,也近不得他……
似此可怎得了也!
锁齐天大圣中的实力定位,大致上是二郎神?通天大圣>齐天大圣>其他神明(包括太上老君)。
元代孙悟空和通天大圣的亲缘更近,这在整个孙悟空IP中,也算较为出彩的了,更是二郎神定位最高光的作品没有之一。
元代已知两个作品,一部是孙悟空远远不如如来观音,但在太上老君之上,一部则是顶级战力,定位还在太上老君和释迦之上。
虽然实力有波动,但共同点是都强于太上老君。

明.《五部六册》

孙行者,成佛去了,他如今,佛国里,掌教世尊
五部六册中的孙悟空,是诸佛之一,掌教世尊,乃无极之体,无边法界的化身,掌控一切,视三千大千世界如同空花。
但罗教也是秉承三教合一理念的教派,太上老君在其中的地位,也并不输于孙悟空。孙悟空,释迦,老君,均为虚空太极的象征。

明.《西游记》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
既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太上老君谁强,这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但从后世来看,在洪荒网文兴起之前,绝大部分人的印象,都倾向于孙悟空,而直接交手也是孙悟空占便宜,那么老君对孙悟空至少不存在明显优势。

明.《东游记》

马、赵侵掠八仙后阵至急,忽八仙阵中突出一员大将,手执铁棒,势猛过人,英雄无敌,众视之乃齐天大圣也。更不打话,直取马、赵二将。马、赵迎敌,斗至数合,大圣手起,一棒打下,二十万天兵没其一半。众皆失色。马、赵欲退,大圣又起一棒,马、赵挺刀齐隔,二刀皆折。

  正在危急,忽见老君、如来皆到,大叫:“敌将休斗,待我讲和。”大圣方才住手。
孙悟空的表现,明显强于老君如来,但不如一根手指抬起泰山,折服如来老君的观音。

明.《南游记》

华光曰:“我讨仙桃与你何干?就变你本相亦所不妨。”悟空曰:“连累我,反说不妨!”便将如意棍向华光打去。华光亦丢起三角金砖,悟空口中一呼,出来无千无万猴狲,拖住华光,来抢金砖,华光大败。悟空赶去。华光丢起火丹,火光连天。悟空不能抵敌,便败到东洋大海去。
孙悟空直接交手负于华光火丹,而如来轻而易举的就可以降服华光,观音与华光平手,华光主动退走,表现均强于孙悟空,虽然第一章有说过孙悟空神通为献宝会第一,但观音在会上展现的法宝并非全部实力,孙悟空献宝的身外身和金箍棒则是书中孙悟空表现的全部手段。
故而可判此书中,如来>观音>孙悟空。
老君在此作品并未出场。

明.《后西游记》

有一等最上之仙,悟彻菩提,便玉帝也不敢以权势加他,如来也不敢以神通压他。

老大圣已证菩提,岂复与凡夫相见!
孙悟空在这部作品中,瞬间制服评价与当年取经孙悟空实力一般的孙履真,已证菩提,是天花板级别的定位,与如来相比,也只有微弱的下风倾向,强于观音,老君等人。

明.《续西游记》

却说比丘僧两个在桥栏望空,见行者不能收复他毫毛,又没本事捉拿妖魔
……
那火焰延入谷内,正要将众妖俱焚,却好行者进谷,见了他毫毛,急收上身,忽然空中一个青毛狮子,把身一抖,那虬毛收上身去,山谷妖魔尽灭。行者方才称谢神王。
续西游记作者是西游记的忠实黑粉,很显然作者极其不喜孙悟空,孙悟空在这部作品中的实力定位弱得惊人,已经弱到搞笑,猎奇的程度。很多段落都有明显达到了直接的主观恶意抹黑,攻击孙悟空的程度。
但是此书太上老君观音实力不明,西游原著主要配角也少有登场,故无从对比,只能确定孙悟空远低于如来。

清.《锋剑春秋》

大圣道:“老孙如何知道,若是老孙出得来,我就到兜率宫走走,难道老李不送我十颗八颗仙丹,救你兄长。”
——
早惊动阵内众神,齐声道:“不好了,反天宫的又来了!”吓得五斗三曹,胆战心惊,九曜星官退避,二十八宿躲藏,五雷四帅侧目,不敢仰视
孙悟空在这部作品中,也是一流战力,表现不俗,但有被如来直接降服的战绩,上限已定,故其实力,只能在如来之下。大概率不如定位更大可能在如来之上的五精之主,远不如观音,鸿钧/盘古。

西游记泉州傀儡戏《三藏取经》.年代不详

[介]力我炼成火眼金睛,神通更大。
[亥]伊卜掀开看,看我粉身碎骨未?我扒起来到处,八卦炉踢倒,一气走。
这部作品具体年代没有确切证据,有学者认为出自宋元,这且先放一边,这部作品中,老君的唯一表现是主动请缨要用八卦炉烧化孙悟空,结果被孙悟空踢倒八卦炉而走。
那么这部作品中的老君,实力定位没有理由在孙悟空之上,而如来明确轻易降服孙悟空,观音的法宝则可以一招降服深沙神(沙僧),也很有希望强于孙悟空。
西游记后来清代相关戏曲中,老君的形象一般都受到了刻板印象的改编,普遍没有什么实力和气度,这里便不再多加解释。


整体而言,和孙悟空相关的作品当中:
锁齐天大圣:猴>如来老君
西游记杂剧:如来>观音>孙悟空>老君
民间宗教五部六册:如来≈孙悟空≈老君
西游记:如来>观音>孙悟空>老君(有争议,但不会有大方向的偏差)
东游记:观音>孙悟空>如来老君
南游记:如来>观音>孙悟空
后西游记:如来>=孙悟空>观音>老君
续西游记:如来>>……孙悟空(但老君观音均未出场)
锋剑春秋:观音>如来>孙悟空?老君(个人倾向于大于)
西游记泉州傀儡戏:如来>观音>孙悟空?老君
……
总体而言,如来和孙悟空,老君,观音同台对比时,如来强的概率均相对更大。
观音和孙悟空老君同台对比时,观音强的概率相对更大。
孙悟空和老君同台对比时,孙悟空强的概率更大。并且古典小说中甚至不止一个作者,认为老君毫无战斗力,把老君贬低到地心,而孙悟空明清时期就算最弱的续西版本也不至于毫无战斗力。
综上,古代人认知的神魔世界观中,整体而言,如来的定位要高于观音,观音的定位高于孙悟空,孙悟空的定位高于太上老君,这个梯度是古代神魔故事中的大方向。
以明清小说为主体来看的神魔民间的整体实力定位认知中,如来,弥勒,盘古,位列绝顶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角色。而如来作为出场次数极多的劳模,就算偶有发挥失常,并不影响他的含金量,很显然如来在民间印象中是强者的印象根深蒂固,就算不是顶级时,定位也不会低到哪里。
观音相对略弱一些,但也大差不差,地位整体而言明显高于孙悟空。
而孙悟空的整体地位虽然明显不及上述四位,但也是民间神魔体系中一员猛将,在人民的心目中要强于太上老君之辈。
由于本回答主要针对孙悟空,故其他角色暂不详细介绍,有疑问的朋友可以进行讨论和询问,我适当补充。
hh2008 发表于 2024-1-31 23:46:07|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神话体系的孙悟空多强不知道,不过原著孙悟空很强,比阴谋论,强百倍!
第一,说一下猴子会的法术和神通
地煞七十二般地煞变化,用于躲三灾,一定要跟《历代神仙通鉴》区分开,因为一个叫“地煞七十二变”一个叫“七十二法”。
原文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悟空道:“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然后是筋斗云
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将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再来说一下不属于七十二变的
三头六臂,法天象地,兵器雨,身在分身,定身法,移山缩地,翻江倒海,担山赶月,移星换斗,悬丝诊脉,炼丹术,隐身法,善铃音能查理,以物化雾,聚则成型散则成气,起法摄法,等等,暂时就想起来这么多,还有其的以后再补充!
随便找几个说一下
先来说一下三头六臂
悟空见了心惊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好大圣,喝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
兵器化雨
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变,百千万亿照头丢。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以一化千千化万,满空乱舞赛飞虬。唬得各洞妖王都闭户,遍山鬼怪尽藏头。
法天象地
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搜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山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身在分身
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三个小王子对行者叩头道:“师父先前赌斗,只见一身,及后佯输而回,却怎么就有百十位师身?及至拿住妖精,近城来还是一身,此是甚么法力?”行者笑道:“我身上有八万四千毫毛,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百千万亿之变化,皆身外身之法也。”
然后再来看看孙悟空比较有名的大闹天宫片段的战斗力!
对战巨灵神
这一场好杀:棒名如意,斧号宣花。他两个乍相逢,不知深浅;斧和棒,左右交加。一个暗藏神妙,一个大口称夸。使动法,喷云嗳雾;展开手,播土扬沙。天将神通就有道,猴王变化实无涯。棒举却如龙戏水,斧来犹似凤穿花。巨灵名望传天下,原来本事不如他:大圣轻轻轮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巨灵神抵敌他不住,被猴王劈头一棒,慌忙将斧架隔,扢扠的一声,把个斧柄打做两截,急撤身败阵逃生。
打了一会就打赢了,也没说什么天神放水,明确说了巨灵本事就是不如孙悟空!
对阵哪吒
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是甚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哪吒抬头看处,乃“齐天大圣”四字。哪吒道:“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不要怕,吃吾一剑!”悟空道:“我只站下不动,任你砍几剑罢。”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悟空见了心惊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好大圣,喝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这场斗,真个是地动山摇,好杀也: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那一个蒙差来下界,这一个欺心闹斗牛。斩妖宝剑锋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缚妖索子如飞蟒,降妖大杵似狼头;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苦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变,百千万亿照头丢。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以一化千千化万,满空乱舞赛飞虬。唬得各洞妖王都闭户,遍山鬼怪尽藏头。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那壁厢,天丁呐喊人人怕;这壁厢,猴怪摇旗个个忧。发狠两家齐斗勇,不知那个刚强那个柔。三太子与悟空各骋神威,斗了个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哪吒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不过被分身戏耍了!
然后是打九曜星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
结果还是九耀输了
战十万天兵天将!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你看这场混战,好惊人也: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层层甲亮彻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大捍刀,飞云掣电,楮白枪,度雾穿云。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弯弓硬弩雕翎箭,短棍蛇矛挟了魂。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这一场自辰时布阵,混杀到日落西山。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将与那群猴,深藏在水帘洞底,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神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彀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整场战局可以说是悟空的MVP,力挽狂澜,一个分身就杀退十万天兵天将[十万天兵天将包括了之前玉帝点名捉拿妖猴的所有神仙]
接着是打惠岸
这场好斗:棍虽对棍铁各异,兵纵交兵人不同。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这个的阴手棍,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鼍鼓冬冬。万员天将团团绕,一洞妖猴簇簇丛。怪雾愁云漫地府,狼烟煞气射天宫。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堪羡猴王真本事,木叉复败又逃生。这大圣与惠岸战经五六十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大圣也收了猴兵,安扎在洞门之外。只见天王营门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太子,让开大路,径入辕门,对四天王、李托塔、哪吒,气哈哈的喘息未定:“好大圣!好大圣!着实神通广大!孩儿战不过,又败阵而来也!”
就纯武艺对拼了5,60合
然后就是耳熟能详的二郎神抓猴子了
真的是如大部分人所言的孙悟空一直在被压着打吗?
真君闻言,心中大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吾一刃!”大圣侧身躲过,疾举金箍棒,劈手相还。他两个这场好杀:昭惠二郎神,齐天孙大圣,这个心高欺敌美猴王,那个面生压伏真梁栋。两个乍相逢,各人皆赌兴。从来未识浅和深,今日方知轻与重。铁棒赛飞龙,神锋如舞凤。左挡右攻,前迎后映。这阵上梅山六弟助威风,那阵上马流四将传军令。摇旗擂鼓各齐心,呐喊筛锣都助兴。两个钢刀有见机,一来一往无丝缝。
这里有个细节,金箍棒是海中珍,变化飞腾能取胜。若还身慢命该休,但要差池为蹭蹬。这一段说白了就是二郎被压制了!而不是大部分人所想的猴子打不过二郎
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搜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山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唬得那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芭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这阵上,康张姚李、郭申直健传号令,撒放草头神,向他那水帘洞外,纵着鹰犬,搭弩张弓,一齐掩杀。可怜冲散妖猴四健将,捉拿灵怪二三千!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众兄弟得胜不题。
二郎开了法相,猴子也开了法相,打着打着二郎手下就去偷猴子家,猴子无心恋战回去增援!再然后就是赌变化了,请问哪个人不知道玩剪刀石头布的时候谁先亮出谁就输呢?所以二郎压着猴子打明显是占了个先后顺序克制变化后的猴子。最后还被猴子反手偷家,“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可是赤裸裸的反败为胜然后再嘲讽啊!
接下来就是他们两个复打回花果山

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话毕,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最后被老君偷袭才败阵被抓!
接着就是大闹天宫的正题了
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又诗: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又诗: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真个是: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处,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
这场战的战绩
踢倒八卦炉,秒杀六丁六甲等众,倒栽葱老君
打的群神四处逃窜,落荒而逃
更无一神可挡
打到凌霄殿门外通明殿内(可不是像跟多人说的孙悟空连南天门都没打进去,都打到玉帝面前了,难不成三界至尊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吗?)
打王灵官[道教第一护法神,护法神的作用就是专门降妖除魔的,可不是小小的保安,王灵官可是“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他们两个也就是打了一会,就调来了三十六雷将,然后被孙悟空的三头六臂打的不能近身!
最值得注意的是,如来是请来的不是宣来的,注意是请佛老降伏!
总结一下猴子大闹天宫的战绩
打巨灵胜
打哪吒胜
打九耀胜
打十万天兵天将胜
[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这是十万天兵天将
打惠岸胜
打二郎各有千秋,不过猴哥输就输在势单力薄
老君被倒栽葱
整个天庭无一神可挡
王灵官➕三十六雷将近不了身
总结一下前我记得的原文对大闹天宫的描述
[大圣齐天非假论][更无一神可挡][实在紧急特情如来救驾][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棍打诸神没处藏,天兵十万都逃窜][飞身打上凌霄殿,护驾仙卿具搅乱][沙僧道:“不瞒陛下说,我大师兄乃齐天大圣皈依。他曾大闹天宫,使一条金箍棒,十万天兵,无一个对手,只闹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惊。][险些儿不唬倒那怪物。他在山顶上看见,魂飞魄丧,忽失声道:“几年间闻说孙行者,今日才知话不虚传果是真。”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二魔道:“孙行者神通广大,那唐僧吃他不成。”众怪道:“大王,你没手段,等我们着几个去报大大王,教他点起本洞大小兵来,摆开阵势,合力齐心,怕他走了那里去!”二魔道:“你们不曾见他那条铁棒,有万夫不当之勇,我洞中不过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行者摇着手道:“列位免礼,休惊。我来寻广目天王的。”][那二十七宿星员领了旨意,出了天门,各念咒语,惊动奎星。你道他在那里躲避?他原来是孙大圣大闹天宫时打怕了的神将,闪在那山涧里潜灾,被水气隐住妖云,所以不曾看见他。][他两个吆喝道:“你们既不能认,让开路,等我们去见玉帝!”众神搪抵不住,放开天门,直至灵霄宝殿,马元帅同张葛许邱四天师奏道:“下界有一般两个孙悟空,打进天门,口称见王。”说不了,两个直嚷将进来,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宝殿][好大圣,低头捻诀,念个咒语,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说老孙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阻高山,师逢苦厄。妖魔那宝,吾欲诱他换之,万千拜上,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玉帝道: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行者低头暗想道:“天上将不如老孙者多,胜似老孙者少。想我闹天宫时,玉帝遣十万天兵,布天罗地网,更不曾有一将敢与我比手。向后来,调了小圣二郎,方是我的对手。]
其实说白了,阴谋论这些东西,都是在那脑补秀智商,没有的东西硬要说有,如果认真读原文你会发现孙悟空的战斗力确实可以称得上[齐天大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xbj 发表于 2024-1-31 23:46:50|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很强很强,比你想象中的要强的多。
之前回答了一个关于红孩儿的问题,意犹未尽。在那个回答里面提到,后来孙悟空再见到红孩儿是这样的:
那善财童子上前施礼道:“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
这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呢?是在通天河金鱼精这一难见到的。
这一难的故事不复杂,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就是说通天河来了一条金鱼精,自称“灵感大王”,要说金鱼精,也是做好事的,原文:“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佑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
要说妖精做到这份上,跟救苦救难的菩萨也差不多了。所以孙悟空问道:“施甘雨,落庆云,也是好意思,你却这等伤情烦恼,何也?”
问完了孙悟空才明白,原来这个妖精做好事,是有前提条件的,要吃“童男童女”。不过妖精也不过份,一年才吃一次,一次只吃两个:“这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
对比下原来同样是在河里当妖精的沙僧,人家是怎么吃人的:“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只要过河的人碰到沙僧,就被他给吃了。不光普通樵夫渔翁,连取经人都吃:
乃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所以孙悟空一听这个“灵感大王”的事迹,心里真的不当一回事,不就是吃一对童男童女吗?猴子是见的多了,什么妖怪没见过?所以猴子还打趣老公公:
行者笑道:“等我再问他。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大家当?”二老道:“颇有些儿,水田有四五十顷,旱田有六七十顷,草场有八九十处,水黄牛有二三百头,驴马有三二十匹,猪羊鸡鹅无数。舍下也有吃不着的陈粮,穿不了的衣服。家财产业,也尽得数。”行者道:“你这等家业,也亏你省将起来的。”老者道:“怎见我省?”行者道:“既有这家私,怎么舍得亲生儿女祭赛?拚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拚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连绞缠不过二百两之数,可就留下自己儿女后代,却不是好?”
言下之意:你这老儿这么有钱,不会花点银子买个童男童女给金鱼精吃?
可见,古时候,人命真的不值钱。
闲话少说,到现在为止,顶多是说猴子对社会的黑暗面认识非常深刻。
接下来,猴子出手,救了童男童女,妖怪却是没有抓到。孙悟空本来是不愿多生事端,打算冒着风雪继续上路了。结果这个妖怪偏偏要死不活的抓了唐僧,这下猴子不得不停下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不过,前面说了,猴子看到这个妖怪一年只吃一次童男童女,然后还做法保证此地年年风调雨顺,心中已经起了猜疑。所以,在跟妖怪打斗的时候,猴子是留了心眼的。
果不其然,猴子听八戒说妖怪用的兵器是一个铜锤,原文:“九瓣攒成花骨朵,一竿虚孔万年青。原来不比凡间物,出处还从仙苑名。绿房紫菂瑶池老,素质清香碧沼生。”
八戒不认识,只说是一个银匠家打银用的铜锤,但是猴子一听,就知道此物不凡,大有来历。这明显是一个仙家的花骨朵,而且非常有可能,这是一朵莲花,而莲花跟佛可是大有关系。
猴子可是一个非常仔细又谨慎的人,于是他当机立断,让八戒和沙僧守住此地,而他自己,要“上普陀岩拜问菩萨,看这妖怪是那里出身,姓甚名谁。”
我上一个回答说观音菩萨是猴子西天取经路上的底牌,但是底牌,也就是说你不能老是去用它对吧?必须要用在关键之处。这个金鱼精有那么重要吗?猴子没有亲眼见到妖怪使这个兵器,但是仅仅从八戒的口中描述,就做出了正确判断:此怪有点来历,很有可能,此怪跟观音菩萨能搭上关系,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
当然,猴子的心思,两个师弟是猜不到的。八戒一听猴哥要去找观音菩萨,不禁觉得猴哥怎么这么小题大做,笑道:“哥啊,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八戒肯定觉得,这种小妖怪,猴哥怎么还要去搬观音菩萨这个大救兵?
八戒还是单纯啊。
继续讲猴哥。
如果说猴哥去找观音菩萨,只是比较谨慎的话,那么到了南海一看,他就什么都懂了。为什么呢,因为到了南海普陀崖,观音菩萨坐下众神来迎接猴子,是这么说的:“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人随,自入竹林里观玩。知大圣今日必来,吩咐我等在此候接大圣,不可就见。请在翠岩前聊坐片时,待菩萨出来,自有道理。”
懂了吧,菩萨在等着孙悟空呢。
孙悟空此时必定心中暗爽,这一难你观音菩萨给我搞的套路,又被老子识破了!
看破不说破,猴子接下来就是跟观音菩萨演对手戏了。这一场对手戏下来,两位男女主角的表演可谓是入木三分,我们看着只能大呼过瘾。
先说观音菩萨的演技。
猴子冲到观音菩萨的林子里面,看到观音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观音菩萨早上起来,还没有梳妆打扮,就跑到林子里面削竹子编篮子。
孙悟空见了,也很奇怪啊,还忍不住问诸位神仙:“菩萨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么不坐莲台,不妆饰,不洗浣,在林里削篾做甚?”
这场景确实很诡异,你想想,观音菩萨通常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警,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城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五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妆不能再保守了,发型不能再复杂了,首饰不能再多了,衣服不能再有层次了,人靠衣裳佛靠金装,观音菩萨靠着这些打扮,塑造出大慈大悲的庄严宝相。
而今天,观音菩萨居然素颜不施粉黛,披散长发,上身穿一个贴身小吊带(贴身小袄缚,披肩绣带无),下身穿一条修身飘逸长裙(或者是睡裙?),这叫一个曲线玲珑,更加让人喷鼻血的是,观音菩萨光着脚,可能还露着脚踝小腿的优雅曲线……
一个字,性感!
妈的写着写着又跑题了,罪过罪过。
言归正传,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展示自己的女性魅力呢?
很重要,观音菩萨是这么说这个妖怪的:
“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铜锤,乃是一枝未开的菡萏,被他运炼成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我今早扶栏看花,却不见这厮出拜,掐指巡纹,算着他在此成精,害你师父,故此未及梳妆,运神功,织个竹篮儿擒他。”
观音菩萨告诉我们,她早晨起来“扶栏看花”,突然发觉那只金鱼竟然没有出来拜她,算出孽畜在此为妖,这才一大早顾不上梳妆就去削竹子编篮子,要和猴子一起去收妖去。
所以不梳妆的性感观音菩萨,展示的是不顾自己的形象,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救人胜于一切的大慈大悲之意。
事实果真如此么?不管我们信不信,猴子肯定是不信的。观音菩萨能力多大,猴子最有体会,别看她现在很性感,但是她可是能观过去未来之事的观世音。再说观音菩萨掐指一算,就知妖怪在通天河害唐僧,怎么可能又说这个妖怪是“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
猴子明白,观音菩萨既然这么说,那么你就要配合她演这场戏。所以猴子要先给观音菩萨递个话头:“弟子不敢催促,且请菩萨着衣登座。”而观音菩萨自然就可以说:“不消着衣,就此去也。”而到了通天河,八戒沙僧都惊呆了:“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乱嚷乱叫,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逼将来也。”
你看,观音菩萨要展示自己急于救人的形象,但是又不能自己把这个事情说出来,这时候,猴子就要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
看看八戒沙僧的反应,你就知道,观音菩萨对于孙悟空做的工作,那是相当满意的。
观音菩萨出手,妖怪自然手到擒来。按说这事也就结束了。
但是我们的男主角开始加戏了。观音菩萨都没有梳妆打扮就来除妖救人,领导做的这种程度的牺牲,怎么只能够小范围流传呢?
所以猴子建议:
“菩萨,既然如此,且待片时,我等叫陈家庄众信人等,看看菩萨的金面:一则留恩,二来说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养。”
你看看,这妖怪是观音菩萨家的,观音菩萨私下安排也好,疏于管理也好,总之是你观音菩萨的人在通天河吃了不知多少童男童女。观音菩萨收妖除怪是天经地义之事,按照现在的追责管理体制,就算不能去法院告你个渎职,也要定一个治理不力的罪名吧?
可是被猴子这么一说,观音菩萨这么做反而是给陈家庄留下了天大的恩情,所以要“好教凡人信心供养”。
猴子这么做,真心搔到了观音菩萨的痒处,所以菩萨心中异常欢喜,但是面上却仍要保持风度,道:“也罢,你快去叫来。”
而八戒和沙僧也很给力,原文这么说:一齐飞跑至庄前,高呼道:“都来看活观音菩萨!都来看活观音菩萨!”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这一场戏加上,凡人是怎么样呢?原文:
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这才是鱼篮观音现身。
此事到此可谓皆大欢喜,领导心满意足,吴承恩老师说:“当时菩萨就归南海。”
你看,你们整天追求什么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战斗力几百万,我真的不好意思的说你们一句,流于下乘。
混社会,整天喊打喊杀有什么前途?真当自己混的是黑社会?
不要以为猴子只会打打杀杀,他可是非常圆滑,眼光毒辣,精于人情世故的。
漫威的漫画?不是我吹,里面一个能跟猴子谈笑风生的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重要的一点,猴子的政治觉悟足够高,他明白领导的想法和要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这就叫看齐意识。
凡人的需求?你命都不重要,需求有那么重要吗?
buxizhizhou 发表于 2024-1-31 23:47:12|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大家对于孙悟空的武力评价有一个明显的误区,那就是没有看清楚猴子的战斗类型。
我认为猴子的战斗类型有以下几点:
1、除法宝外没有明显的短板。
2、按猴子自己的说法是“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他在战斗中很受性格影响,最直接的特点就是很少速胜,而且经常是打着打着就罢手了,别人跑了他也很少追击。简而言之就是不够暴力,虽然很多时候猴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暴力分子,其实他是力量暴力但是性格不够暴力,且缺少求胜欲望。所以很多时候表面上看是平手的战例,实际上猴子并没有出全力。直接的证据就是,如果猴子单挑一人不败,那么对方即便再来几个人也就是个不败,比如在大闹天宫时,先是和王灵官打平手,后来来了雷部36将,依然是平手。
3、猴子最大的长处就是防御力和灵巧性。防御力在书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猴子曾经遇到过很多太上老君的定级法宝,甚至被太上老君亲自用金刚镯打过猴子,甚至老君亲自炼了他49天,都拿没有办法。面对一些比较强的敌人,他或许不敌,但是对方既然拿他没有办法,所谓留得青山在,猴子也不能算就败了。猴子的防御力确实是他最大的依仗之一。
镇远大仙,这已经算准三清级别了,但是他虽然能抓住猴子,却拿猴子没有办法,屡次被猴子逃走,他的原话是:
“这个泼猴,着然无礼!教他当面做了手脚!你走了便罢,怎么又捣了我的灶?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罢,罢,罢!饶他去罢。”
——抓了也没用,不如不抓。
另外,面对老君的几大法宝,表现及其逆天:
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话毕,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老君亲自用金刚琢,这可是化胡为佛的宝物,后来青牛下凡时曾经让众神束手无策,绝对不是水货。但是打到天灵上,也仅仅让猴子跌了一跤而已。
再看老君的另外一个武器,七星剑
那怪将绳一扯,扯将下来,照光头上砍了七八宝剑,行者头皮儿也不曾红了一红。
——直接砍头上,红都不红一下,免疫。

再看葫芦
当时我在山上,遇着那两个小妖,他曾告诵我说:不拘葫芦净瓶,把人装在里面,只消一时三刻,就化为脓了,敢莫化了我么?”一条心又想着道:“没事,化不得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日,炼成个金子心肝,银子肺腑,铜头铁背,火眼金睛,那里一时三刻就化得我?且跟他进去,看他怎的!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是。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那大圣闻言,就拔了一根毫毛。叫:“变!”变作个半截的身子,在葫芦底上,真身却变做个桀栝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只见那二魔揭起帖子看时,大圣早已飞出,打个滚,又变做个倚海龙。倚海龙却是原去请老奶奶的那个小妖,他变了,站在旁边。那老魔扳着葫芦口,张了一张,见是个半截身子动耽,他也不认真假,慌忙叫:“兄弟,盖上,盖上!还不曾化得了哩!”二魔依旧贴上。大圣在旁暗笑道:“不知老孙已在此矣!”
葫芦的说明书上写明一时三刻就化了,但是猴子自己就不太相信,事实上也并没有被化。
后面还有一段写这个的
他就按落云头,拿着葫芦,心心念念,只是要救师父,又往莲花洞口而来。那山上都是些洼踏不平之路,况他又是个圈盘腿,拐呀拐的走着,摇的那葫芦里漷漷索索,响声不绝。你道他怎么便有响声?原来孙大圣是熬炼过的身体,急切化他不得,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
银角大王惨被吸入,只是按落云头的这么点时间就被化了,说明这葫芦可不是水货。旁白说猴子是“急切化他不得”,这句话给人的遐想就是多花点时间可能就能化了,那么需要多久?猴子进入葫芦的时间必定不会太短,金角银角作为葫芦的拥有者,会打开葫芦,肯定会有一个时间估量,那就是其他人会被化了的时间,结果猴子连一根毛都没有被化,那么到底要多久才能化呢?要知道,虽然理论上时间长点也能化了,但是在西游记中,时间是一个非常容易出问题的东西,时间一长,猴子就可能出其他幺蛾子,比如在八卦炉中不就找到风口了吗?云程万里鹏(谢知友提醒)那里有一个阴阳二气瓶,功能和老君这个差不多,结果被救命毫毛钻透了。说起这救命毫毛就是奇怪,猴子的毛本来就是可以变化的,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变个钻子来钻,还是说救命毫毛变出来的东西要厉害一些。总之,既然观音送了这毫毛,就算补上了猴子的一个短板。总之,说妖怪蠢也罢,说猴子运气好也吧,西游记中,凡是要过夜的,基本都被猴子跑了。
另外,灵活也是猴子的一大特点,很多时候即便不敌也能跑,即便被抓住了也能溜。而且你有什么强力法宝,他还可以偷了你的。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的妖怪,大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比如众坐骑,看上去一个个牛逼轰轰,其实只要主人一出现立马就现出原形了。其他诸如六儿猕猴这类,看上去好像和孙悟空打个不相上下,其实只要被人罩住,只一棒就打死了。还有很多完全是仰仗法宝的,如金角银角,进了葫芦一下就化了。只有猴子,不但战斗能力顶级,而且几乎没有弱点。就算你法力强大、法宝厉害,多数时候最多让他吃亏,却无法要他的命。打不过可以跑,跑不了可以溜,反正只要你杀不了他他就可以翻身。即便是强如牛魔王,被哪吒一剑下去,也会被砍掉一个牛头,只是可以再长出来而已,终究不能无伤,而孙悟空在同等伤害下却基本是完全无视。
总之,要抓住猴子容易,要灭了猴子难。除非是如来这种级别的,其他妖怪即便法宝再厉害,稍有松懈便会被猴子反杀。这等于两人PK,你是1条命,猴子是10000条命,如果猴子不要脸和人一命换一命的打,恐怕除了如来等少数几个神仙,其他都要跪。
gysldj 发表于 2024-1-31 23:47:28|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直言,知乎的神话、西游记话题之下,问答质量是我在知乎所见过最低的。

我从前几天就关注了这个问题,本来是想看看有什么高质量的回答,但现在看来……
真是连西游记贴吧都不如,大多都是《吴闲云解西游》的阴谋论衍生,什么“孙悟空攻低防高”的话都出来了。
可以说,连吴闲云那一套都没学全,至少吴闲云对于西游记研究的很深,只不过思想偏颇而已。


既然没有什么高人出来回答,就由我这个只是单纯看过几十遍《西游记》原文、没有过于深入研究的小白来抛砖引玉吧。

首先,我要说一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死的时候,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所以,西游记的世界观只是西游记的世界观、封神演义的世界观也只是封神演义的世界观、梦入神机的洪荒流虽然将两者整合的不错,但请务必分清楚区别!
而一切试图将西游记、封神演义的世界观混淆起来的言论,我都不以评论,讲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好好讨论了。

其次,如果要谈《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实力究竟如何,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西游记》的世界观里,究竟实力划分是什么样的?”
也就是说,猴子的战斗力,在《西游记》的世界观当中,究竟是属于什么档次的,最强的,究竟是哪些人?


答案:“西游记的世界观里,最强者属于三清、如来,玉帝存疑,除此之外,余者都不过尔尔。”
道理很简单,《西游记》里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大圣闻言,就绰了他口气道:"我的葫芦,也是那里来的。"魔头道:"怎见得?"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行者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甚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

说的很明白,太上老君曾化身女娲之名,炼石补天,还曾经开天辟地,也就是说,女娲不过是太上老君的马甲之一而已。
事实上,太上老君其实或许还有一个马甲,但实在不确定真假: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化胡为佛,是道教当中的一个典故,认为太上老君化身释迦摩尼佛,点化众生,并且……观世音菩萨当时就在旁边听着,但她居然默认了……
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我个人怀疑,就连太上老君可能也只是一个马甲、化身,只不过是太清比较出名的一个马甲,真正的太清,说不定还在三十三天外的大罗天自在逍遥呢。

也就是说,太上老君(或者说太清),是毫无疑问的《西游记》世界最强者之一,但即使是曾经开天辟地过的太清,也远远不是最强,因为在他之上,尚有一位玉清元始天尊在……
道理很简单,因为《西游记》的世界,其实是曾经开天辟地过很多次的。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原文很长,但大致意思就是西游记的世界观当中,天地也是有寿命的,每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便会重新开辟一次,太清是这一次天地的开辟者,但不是每一次天地的开辟者,事实上,玉清元始天尊便是诗文当中的盘古。
元始天尊,其元始的意思就是最初、最开始的,元始天尊,便是道教当中对于盘古的称呼。
所以,我特意没有说太清便是盘古,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必须要分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西游记的世界当中,并不仅仅只有一位开天辟地之祖。
但是,如果理清楚了西游记的世界,每十二万年开辟一次,那么另一个始终存在争议的人物——玉帝就变得很可疑了。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可以发现,玉皇大帝其实是经历了上千次天地开辟的苦修,才得享这三界共主的尊位的,如此长的岁月,玉帝真的像看上去的那么弱吗?
说实话,我吃不准。
因为西游记的世界观,是吴承恩对于明代官场的模仿来写的,而没有经历过系统逻辑学习的古人,对于逻辑的严谨性其实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在他的想法当中,皇帝地位尊崇,但动起手来,自然不可能和武将相比,所以,玉帝的真实战斗力如何……
真的不好说,所以,只能说是存疑。

至于如来,无需多言,如来的强大毋庸置疑,是属于毫无争议的最强者之一,我就不必多说了。


那么,西游记世界的最强者行列、战斗力天花板已经确定了,就是三清和如来等寥寥几人,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估算猴子的战斗力究竟是个什么档次的了。
首先,在我看来,猴子的战斗力其实是分为好几个阶段的,并不是完全一致,大闹天宫前是普通版本、大闹天宫时是狂化版本、大闹天宫后是加强版本。
大闹天宫前,自封齐天大圣的时候,猴子的对手都是谁呢?
巨灵神

巨灵神抵敌他不住,被猴王劈头一棒,慌忙将斧架隔,呵嚓的一声,把个斧柄打做两截,急撤身败阵逃生。猴王笑道:"脓包!脓包!我已饶了你,你快去报信!快去报信!


哪吒

三太子与悟空各骋神威,斗了个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器,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之后玉帝听了太白金星的劝告,当真就封了猴子做了一个齐天大圣。

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


别小看这齐天大圣这个空头衔,因为它是有司的,属于标准的帝君级别待遇。
地府之主、东岳大帝也有司,它有七十二个司帮他管理整个阴间世界的诸多大小事宜,齐天大圣虽然没有实权,但毫无疑问,猴子在待遇上确实享受的就是类比天庭帝君的待遇,它在天庭的编制,就是袖珍版的帝君编制。
而天庭当中的帝君级别神仙有几人呢?
少,非常少。
统御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诸天群星的中天紫薇北极大帝。
统御万灵的东方东极青华大帝。
统御阴间世界的五岳之首、东岳大帝。
统御大地的中央承天效法后土皇地袛……
反正大抵就是那么几位,就连玉皇大帝,真要说的话,其实他也是帝君级别,都是代替象征“自然无为”的三清,管理天上地下的诸天神灵、万事万物的“有为”帝君。
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大闹天宫之后,玉帝也没有取消猴子齐天大圣的官位,诸天神仙见到猴子,也依然是恭恭敬敬的口称“大圣”,无他,猴子,天庭帝君也。


第一次因为嫌弼马温太小而反天的时候,其实玉皇大帝没有玩真的,派下去的星君就那么三瓜两枣,不足以凸显什么,但第二次反天的时候,玉皇大帝那就是动了真格的了,编制豪奢到了极点,我们大可以从原文当中看出前后两次的待遇如何。

玉帝大喜,即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哪吒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即刻兴师下界。

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后者数量词太多,很多人估计都当做凑数的龙套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的话,就足够惊出一身冷汗了。
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虽然四大天王看上去比较龙套,但不要忘了,他们其实是天庭镇守第一重天的东南西北四天门的镇关大将。
二十八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我不说别的,我只说一个,后来西游路上的黄袍怪就是二十八宿当中的奎木狼。
九曜星官:太阳星君、太阴星君、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及计都和罗睺二隐星。
不用多解释,二十八宿+日月星辰在内的九曜星,天庭数得上的星辰星官都到了。
十二元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空当中不同于二十八宿的另一种排列。
二十八宿、九曜星:“哟,兄弟,你们也来了。”
五方揭谛: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佛教五方守护大力神。
佛教登场。
四值功曹:值年神、值月神、值日神、值时神。
掌管四季轮回的也来凑个热闹。
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东西星斗诸神、主宰生死的南斗、北斗。
二十八宿、九曜星、十二元辰:“大家都来了。”
五岳: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山神与阴间一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阴间势力尽出。
四渎:黄河、长江、淮水、济水,泛指天下水系龙王。
天下水官全至。


嫌长的就看总结。
总结:可以说,天上诸天星辰齐至、阴间势力携诸多山神纷纷到来,人间水系的各系龙王驾到,外带佛教护法神和轮值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庭接近半数神灵都已经到齐了,就为了剿灭一个猴子……
但结果呢?
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众各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骆的,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
第一战,连一个猴子都没抓到……

当然了,之后二郎神就来了,作为天庭最出名的战将,猴子第一次遇到了足以和自己斗的旗鼓相当的对手,甚至是隐隐处于下风。
原文我就不贴了,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之后太上老君一个金刚镯,直接打的猴子摔了一跤,随即哮天犬乘机咬住了猴子的腿,猴子一时挣脱不开,梅山七怪便转眼锁了猴子琵琶骨。
可以说,从这一仗来看,猴子输的不怨,对手直接打出了几千人口优势,你怎么赢?


大闹天宫前的战绩便是如此,之后便是大闹天宫时的战绩。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又诗: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
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又诗:
  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一番,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架前迎。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挝锤、钺斧金瓜、旄镰月铲,来的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做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飞舞。众雷神莫能相近。真个是: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总结,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在三十三重天,然而,猴子一路从三十三重天,发狂一般打到了一重天的凌霄殿外,几乎是直接打穿了整个天庭。
至于王灵官,我也要特别提一下,不要以为这是个普通角色,他其实在道教当中极为出名。
《南游记》的主角华光,俗称的“马王爷三只眼”……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太乙雷神应化天尊,灵官部正神。
在王灵官备受崇敬的年代里,后来的一大堆什么大帝、菩萨,都还连影都没有。
如果说二郎神是老百姓心目当中的天庭第一战神,那么,王灵官才是道教当中的头号打手、双花大红棍。
孙悟空与王灵官一战,在现代人看来平淡无奇,但对于古人而言,那就是不亚于“蝙蝠侠大战超人”的重头戏。
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是,太乙雷神应化天尊联合雷部三十六正神,才勉强把当时狂性大发的猴子死死拦在凌霄殿外,而且还很明显落于下风……


但是,猴子的威风也就到这里了,因为整个西游记世界当中的最强者之一……
如来来了。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大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彻彻底底的碾压……


之后,便是西游路上的战绩。
其实,对于猴子在西游路上的战绩,我基本就是当个笑话来看,放水的痕迹太明显了。
“万年平手帝”。
和谁打都是“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之后再看情况选择“一棒打死”,又或者是因为“被烟熏了眼睛”、“被风沙迷了眼睛”、“推脱自己不善水战”等等原因,跑去天庭、西天找救兵,有时虽然看似不敌,诸如九头元圣那次,但其实也从来都是自己毫发无损,之后便拍拍屁股去天庭找救兵了。
拔下毫毛、变出猴群的手段基本没有用过,和二郎神打斗时用过的法天象地不见了踪影,完全就是属于不用任何技能的单纯平砍过去。
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西游记在古代是作为评书出现的,很多老百姓压根看不懂字,但他们听评书,而评书讲究的就是个热闹,就喜欢说“大战几百回合”才算热闹,如果“三五回合斩于马下”,就没有意思了。
不过,吴承恩其实也侧面给出过解释,说猴子早知西游路上当有九九八十一难,事实上,九九八十一难也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在西天取真经的时候,佛祖的意思就很明白:“必须凑齐九九八十一难”。
也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很明白透彻的道理,西游记原文里就说的很明白。


行者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世人总是对于太过容易获得的东西过于轻视,反而是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纵然价值不高,也会倍加爱惜,若是没有这九九八十一难,怕是真经无人看重,这也正是所谓“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的原因。

可以说,在西游路上猴子没必要使出全力,或者说根本就不该使出全力。
西游的目的是为了考验唐三藏,师兄弟几个都是辅助唱大戏的,如果来一个妖怪灭一个妖怪,丝毫没有难度,一路平推,那唐僧就是走一百年都到不了西天,因为没有经历过“磨砺”的唐僧依然还是一介凡夫。

猴子最初刚放出五指山的时候也没意识到这点,笑着对唐僧说,想去西天,我一个筋斗云就载你去了,等到后来才琢磨过来味。
后来过通天河时,唐僧犯了愁,想让师兄弟几个背他飞过去,结果几人个个推三堵四,含糊其辞说什么“神仙载不动凡夫”……
他们几个连山都搬的动,过去腾云驾雾载过了多少生灵?这下居然连个凡人都背不动?你敢信?
不过是因为师兄弟几人都心里明白,西游的目的是磨砺唐僧,别管你们有没有能力解决,总之只要唐僧觉得“难”、自己受了磨砺就可以了。
“灵山只在汝心头”
若是凑不齐这九九八十一难,纵然是到了灵山,也会像结尾那样被罗汉强行丢下云头,经书散落一地,凑足九九八十一难。
打妖怪只是表面现象,让唐僧受“磨难”、一步步蜕变才是西游目的。
真要一棒子平推过去,那就永远别指望让唐僧到西天了。


只是猴子不说,因为这样一来,如果一路之上,他火力全开之下,除了一个大鹏鸟,还有一个可能的牛魔王以外,还有哪个妖王能跟他走三五个回合?九九八十一难又要怎么凑齐?
所以,在我看来,猴子在西游路上的一切战绩,几乎都当不得真,不过,仅有一次战绩,我认为很值得说道。

镇元子。

镇元子此人,其实算得上是仅此于三清如来这类最强者的人物,在他面前,猴子是在西行路上罕见的真正吃瘪了。
那行者没高没低的,棍子乱打。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


碾压,彻底的碾压,近乎如来降服猴子一样的那种碾压。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镇元子的身份,我们就只能叹息:“输的不冤”。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元始天尊,也就是盘古,是隐隐的西游世界最强者,但镇元子在元始天尊面前是如何呢?
“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一个“邀”字,一个“听讲”,足以证明镇元子的身份和地位。
在元始天尊面前,镇元子是一个可以有资格在上清天弥罗宫作为坐邀讲师加入的人物,这是一种何等难得的资格呢?
非常非常难得!
我们可以通过猴子的话,来侧面说明去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是一种何等难得的事情。

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

请注意猴子的话,猴子讥讽镇元子是“太乙天仙”,所以“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难道说是猴子看不起太乙天仙的身份吗?
显然不是,因为,即使是猴子自己,其实也是太乙天仙。
太子道:“原来是你不知!他还有一个大徒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上方太乙金仙齐天大圣,如今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是普陀岩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劝善,与他改名,唤做孙悟空行者。你怎么没得做,撞出这件祸来?

妖邪道:“你认得他是谁?”鳜婆道:“我当年在东洋海内,曾闻得老龙王说他的名誉,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齐天大圣,如今归依佛教,保唐僧往西天取经,改名唤做孙悟空行者。他的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大王,你怎么惹他!今后再莫与他战了。”

镇元大仙对他的童子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孙的,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

福禄寿三星道:“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


在狮王、象王、大鹏一战中,就曾在正文中直接明言:“那三藏肉眼凡胎,不知是计;孙大圣又是太乙金仙,忠正之性”。

如果说孙悟空是鄙视太乙天仙,对其不屑的话,那么,自己也不过是个太乙仙的孙悟空,岂不是也把自己给骂进去了???
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古怪的地方,无论是神仙还是妖怪,虽然都认可孙悟空是个太乙仙,但对他的是,有时称其为太乙散仙,有时却有称其为太乙金仙、又或者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山。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西游记所处的明代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常识、我们却大多不知晓的一个东西。

“太乙非正门,三清称大罗。”


太乙仙,其实就是对于一切并非传承自三清门下而成仙者的称呼,福禄寿三星鄙视猴子是“太乙散数”,其实就是在说:“你猴子是旁门左道出身,不是三清正统,不入真流”。
而大罗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罗神仙,其实就是学自三清门下、是道门正统的意思。
举个例子,猪八戒,其实就属于是三清门下的正统弟子出身,正儿八经的道门真传。

那怪道:你错认了!这钯岂是凡间之物?你且听我道来——
  此是锻炼神冰铁,磨琢成工光皎洁。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
  身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阴阳分日月。
  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
  因我修成大罗仙,为吾养就长生客。敕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
  举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风飘瑞雪。天曹神将尽皆惊,地府阎罗心胆怯。
  人间那有这般兵,世上更无此等铁。随身变化可心怀,任意翻腾依口诀。
  相携数载未曾离,伴我几年无日别。日食三餐并不丢,夜眠一宿浑无撇。
  也曾佩去赴蟠桃,也曾带他朝帝阙。皆因仗酒却行凶,只为倚强便撒泼。
  上天贬我降凡尘,下世尽我作罪孽。石洞心邪曾吃人,高庄情喜婚姻结。
  这钯下海掀翻龙鼍窝,上山抓碎虎狼穴。诸般兵刃且休题,惟有吾当钯最切。
  相持取胜有何难,赌斗求功不用说。
  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


其中正有一句“因我修成大罗仙”,也就点明了猪八戒的身份,大罗仙,而从其他的诸多地方来看,猪八戒也确实是个三清门下的正统弟子。
返回话题,其实猴子的讥讽很简单,去上清天弥罗宫的都是他三清门下正儿八经的大罗神仙,是道门正统中最高级别的内部讲课,你一个旁门成仙的太乙仙,也敢在那吹牛皮说去弥罗宫听讲?笑死个人了。
但猴子又怎么会知道……
那镇元子真就有这么牛逼,牛逼到能够让元始天尊亲自发请帖,邀请去道门真传之间的内部讲课、还是以讲师身份听讲。
……
这脸打的真痛。

不过,从那句"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来看,很明显,镇元子的身份终究是不如元始天尊的,虽然是接近最强者的行列,但终究不是真正的最强者之一。

然而,若是因为上面的那些事例,你就觉得猴子其实没那么强的话,那你就错了,猴子其实真的很强,他的不强,仅仅是针对于那些最强者行列而言,我的话并非是放嘴炮,,而是有铁板一样的事实证明的。


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

这是反复出现在对于猴子的评价当中的词汇,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概念呢?
明朝盛行“天地神人鬼”的五仙说法,也就是吕洞宾对于仙人等级的评价:
天仙,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脱,乃曰神仙。神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为天仙,若以厌居洞天,效职以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神仙,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地仙,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人仙,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鬼仙,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其实,这就是明代认可的仙人分类,是五种不同的仙人,其中以天仙、即金仙为最上等的仙人。
但是,我说过了,仙人有大罗仙和太乙仙的区别,作为旁门左道成仙的猴子,即使是成就天仙(金仙),也是太乙天仙、太乙金仙,永远不会是通常民间里说的大罗金仙。
但是,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却不然,这是明代盛行的一种基于五仙论之上、比五仙更加尊崇的仙人,即得证混元道果的仙人。
只不过,对于大罗仙而言,他们得证混元道果,是“混元大罗金仙”,而猴子这样的太乙仙得证混元道果,则是“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
而比得证混元道果还高、也是明代认为的最高成就,则是“混元无极金仙”。
到了这一步,便是彻底走到了尽头,因为“无极之外复无极”,即使你比“混元无极金仙”还要强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乃至一亿倍……那也依然还是“混元无极金仙”。
也就是说,三清、镇元子这样的西游记世界最强者行列,其实也只是混元无极金仙,仅仅比猴子高出一个档次而已。
也就是说:
猴子在西游路上的最后,其实已经和三清、如来这样几乎只存在于背景当中的最强者,很接近了,抛开那些普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背景人物,在明面上,他就是几乎所向无敌手的最强。
佛教里面比猴子厉害的,大抵也就是横三世竖三世佛,外带个别几位菩萨,除此之外,能和猴子同一档次的也不会超过十几人。
而这已经是整个佛教了……
整个西游记世界,真正能和猴子斗的,不超过数十位,超越猴子的,最多只有个位数。
看起来很多对吧,但别忘了,这已经是把那些开天辟地、万劫不灭的GM们,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超级挂逼们都算上的结果了。
这类背景人物,天地尚且为他们所创造,强大程度已经无可估量了。
别说猴子真的把整个天宫都掀翻了,就算是三界颠覆、天地倒转的大灾难,这类人都未必肯翻下身,因为对于这些已经见过多次天地开辟的GM而言,一切都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而只要这些只有个位数的GM不出手,猴子确实在明面上,就没有多少人能赢它。


猴子,是接近最强者行列的人。


ps:最后的闲谈,没有之前那样的确切的根据,只是个人估量。
在我看来,如果要我来给西游记里的人物排列一个梯次,最强者行列毫无疑问是三清、如来、可疑的玉帝。
最强者的特点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这类人物就是马甲遍天下,你根本不知道谁是谁,如来究竟是不是太清的马甲、化身都两说,你以为你见到了他们,可能真身压根没和你撞过面。
说是有三清、如来,但可能其实只有一个人也说不定。
而接近最强者行列则是镇元子、观世音、真武大帝、菩提老祖等等。
这类人物的特点就是一般充当背景和世外高人,除了观世音经常出场以外,如以一己之力慑服整个北俱芦洲、只有传说流传的真武大帝压根没有出场过,菩提老祖基本没有什么剧情,一直都是标准的世外高人范。
(另,因为明朝推崇真武的缘故,真武大帝在西游记的世界观当中其实很牛、牛到属于天庭核武器、封无可封的级别,不过这里就不提了。)
再往下,便是各个佛陀、菩萨、二郎神、东岳大帝等等。
猴子原来属于第三梯次当中的佼佼者,上游人物,但大闹天宫的时候狂态毕现、实力爆炸到了堪称整部西游当中最强的猴子。
那个时候,观世音估计是制不住他了,镇元子等等应该还可以,能够稳赢的,只有三清、如来。
但即使是如来,自信满满的一掌压下去,也还是差点让猴子翻出来,不得不又加了一道揭,才真正把猴子给压住。
而被压了五百年之后的猴子,已经从单纯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开始渐渐朝着能掐会算的神仙转变了,实力增长不大,但在成佛之后,也确实是步入到了第二梯次当中,即使是面对观世音,也未尝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8.18更新。
一觉醒来,发现评论区里的争议不少,普遍还是聚焦在我认为“猴子西行路上放水”这一点上。
这其实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在我看来,“猴子放水”的结论,只是我诸多论点当中不起眼的一个,我的注意力其实是集中在了刻画西游记世界观的力量体系之上,但是,既然有质疑,我就解释一下吧。

确实,我在杂谈的时候已经说过了,杂谈当中的东西没有前文当中我重温原文的仔细考量,而是大致凭借个人印象估量的,没有足够的依据,诸位看看即可,不是什么认真考据。
而有知友认为我说的逻辑性不足,也还是在质疑我的“猴子放水”说。
我已经说过了,西游记的创作无法脱离现实因素,它的盛行是基于评书的,所以,也必须是要考虑到评书的风格,八十一难在我眼中就是凑数,凑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热闹剧情而已。
如果要说符合逻辑,西游记本身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就很多。
没有经历过现代文明洗礼,古人的逻辑性其实是很低,就好像是一个原始人,他能够理解一和二的区别、二和三的区别……但是,他很难理解一万和一亿之间的区别,事实上,只要是超过他十根手指的数字,他就很难形成具体的概念,因为在他看来,一百和一万、和一亿、和一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都是一样的,都是他眼中大到无法形容的天文数字。
同样的道理还存在于现代人身上,现代人其实同样也很难对于动不动万亿、兆亿、乃至亿亿亿亿的宇宙形成什么直观的概念,因为这种程度的数字,已经超出了现代人的常识理解范畴之内,无法与现实真切的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古人对于一个逻辑体系完备的世界,其实敏感度很低,他们很难对于一个力量体系其实已经崩坏的世界,有什么敏感度。
西游记当中,力量体系的崩坏其实极为严重,就好比如果没有因为评书的缘故,导致“猴子西行路上放水”的结论,很多东西就彻底成了荒诞剧,完全经不起推敲。
要么是猴子放水,要么就是整个西游世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走向吴闲云解西游的阴谋论。
而显然,从遵从原著本意的角度,逻辑性并不严谨的古人——吴承恩,显然不是在写荒诞剧,古人也没有荒诞剧的概念。
所以,我只能认为西游路上的种种剧情,是迫于现实因素,基于趣味性考虑下的必须修改,猴子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那么弱的。
并且,不像现代人有百度,可以随时上网搜索,吴承恩受限于见识,其实很多地方漏洞百出,比如说,硬是把如来的居所说成西天极乐世界……
释迦摩尼佛居中央娑婆世界,阿弥陀佛才居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这两者都能搞混……你觉得就算后人想完全讲通顺,通篇都有漏洞的西游记,讲的通顺吗?
不过,这种毛病也不仅仅只是西游记,《三国演义》也一样,罗贯中在描写北方地理的时候,汜水关和虎牢关的笑话就已经很让人哭笑不得了,过五关斩六将更是……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地图,然后就会发现所谓的“五关”颠三倒四、忽左忽右,有时候更是直接往回走,让人搞不明白关羽到底想什么。
但一到南方,罗贯中的地理水平瞬间飙升,一个个讲的有理有据,地名都很细致。
无他,罗贯中当年做张士诚的幕僚,南方是跑遍了的,但北方……他没去过,不知道实际情况。
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于《封神演义》当中,事实上,封神演义简直就是个大杂烩,要说最名不副实的经典,我深刻认为《封神演义》榜上有名,因为这书实在是……
不是我狂妄自大什么的,而是某种意义上来说,许仲琳简直是抄袭狂魔,各种抄诗文,我当年看《封神演义》的时候,简直尴尬症都犯了……
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尴尬症。
举个例子,诛仙阵一战的时候,许仲琳按惯例又去西游记当中抄诗文,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闪俱作,走石飞沙。但见那——斋

    一阵风,乾坤播荡;一声雷,振动山川。一个闪,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风气呼号,雷声激烈。闪掣红绡,雾迷星月。风鼓的尘沙扑面,雷惊的虎豹藏形。闪幌的飞禽叫噪,雾漫的树木无踪。那风搅得个通天河波浪翻腾,那雷振得个通天河鱼龙丧胆,那闪照得个通天河彻底光明,那雾盖得个通天河岸崖昏惨。好风,颓山烈石松篁倒。好雷,惊蛰伤人威势豪。好闪,流天照野金蛇走。好雾,混混漫空蔽九霄。
《封神演义》七十七回
话说二位圣人,战在陷仙门内,人人各自施威;方至半个时辰,只见陷仙门 八卦台下,有许多截教门人,一个个睁睛竖目。那阵内四面八方雷鸣风吼;电光闪灼,霞气昏迷。怎见得?
  风气呼号,乾坤荡漾;雷声激烈,震动山川。电掣红绡,钻云飞火;迷日月,天地遮漫。风刮得沙尘掩面,雷惊得虎豹藏形;电闪得飞禽乱舞,雾迷得树木无踪。那风只搅得通天河波翻浪滚,那雷只震得界牌关地裂山崩;那电只闪得诛仙阵众仙迷眼,那雾只迷得芦篷下失了门人。这风真有推山转石松篁倒,这雷真是威风凛冽震人惊;这电真是流天照野金蛇走,这雾真是弭弭漫漫蔽九重。

……
许老先生,您老抄的时候走点心行吗?通天河几个字都忘了改啊。

当然了,《封神演义》不会写定场诗也没什么,毕竟《封神演义》是以其光怪陆离的设定取胜,毕竟,习惯了仙人云淡风轻、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百姓,哪里见过这种天上地下的诸多神仙斗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神奇法宝、诡异法术竞相登场的华丽设定,简直是看的目瞪口呆。
但是,这也暴露出了古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逻辑性不强,很多地方其实都是比较粗糙,经不起仔细推敲,在自己所不了解的领域当中,古人的很多想法会显得让人哭笑不得,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当中,古人才会显得异常严谨、让人佩服的不得不五体投地。


总结:我不认为西游记有什么公认的世界观,只其实有较为合理的西游世界观和较为不合理的西游世界观。
因为,《西游记》本身的世界观就不是说特别通顺,只要逻辑严密,即使是吴闲云的阴谋论我也认为不无不可,毕竟,那种考究深刻、严密到了极点的阴谋论西游世界,最开始让我看到的时候,可是看的叹为观止。


8.19更新。
发现很多人还是对于真假孙悟空那一段很感兴趣,看来吴闲云的阴谋论和《悟空传》,确实是影响到了整个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对于孙悟空的看法,那就稍微讲一讲吧。
不过,不同于之前的异见,我这次的看法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

“你们啊,不要总是想搞个大新闻……”

其实,真假美猴王这一段,我反而比较认可吴闲云的说法,假六耳其实就是孙悟空,准确的来说是孙悟空的嗔怒与怨愤所化。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如章节回所说,假六耳其实就是孙悟空的“二心”,因为唐三藏的指责,以至于孙悟空心中生了“二心”,才有的这么一个六耳猕猴。
但若说孙悟空故意的到不至于,应该说是天人感应之下,自然而然化生出的怪物。
化生,本是佛教用语,指并非是经过胎生、卵生而诞生的生物,而是因缘聚会而成的生灵,如诸多天神、精灵、鬼魅,便都是无父无母、天地化生出来的生灵。
在我看来,六耳猕猴的出生便是如此,因孙悟空心中的一股嗔怒与邪念,天人交感之下,天地之间便冥冥生出一精魅,仿若齐天大圣的相貌,有偌大神通,其也自视为齐天大圣。
所以三界神佛想尽手段,也没能分辨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因为都是真的。
而晓得六耳本来面目的谛听,因为害怕指出六耳的本来面目,反而是惹怒了嗔怒之心未消的猴子,大闹地府,所以只能是支支吾吾的说了句佛法无边。

正说处,只听得地藏王菩萨道:"且住!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原来那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兽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那兽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地藏早已省悟,即对行者道:"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

但如来慧眼如炬,一眼便认出六耳的真面目,故而笑对诸佛菩萨道:“且看他二心竞斗而来。”但毕竟不好说破,还胡诌出了一个诸天神佛无人知晓的“混世四猴”。

他两个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早见那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各听如来说法。那如来正讲到这: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概众稽首皈依,流通诵读之际,如来降天花普散缤纷,即离宝座,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假六耳死的时候,其实就是指孙悟空心中怨念消弥的时候。

《西游记》不仅仅是神魔小说,其实更是一本修道书,孙悟空在《西游记》的章节名当中一直都是被称作“心猿”,而白龙之所以是马,则是“意马”的意思。
心猿意马,即是修行之人必须降服之物。
九九八十一难,既是意指修行路上所遇到的种种修行困境,但也是一个一步步降服心猿意马的过程,比如猴子刚刚出五行山的那一章,就说的很明白。
《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行者用手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行者道:"你管守着衣服、行李、马匹,待老孙与他争持一场,看是何如。"三藏道:"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敢与他争持?"
  行者的胆量原大,那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

大家且看这六个强盗的名字,世上哪有人叫这种名字的?
其实,这六个强盗,就是佛教当中指的“心中六贼”,眼耳鼻舌身意,外六根。
世有山中贼,人有心中贼。
孙悟空打杀这六贼,其实就是意指修行人在修行当中,灭杀外六根,从此六根清净的意思,都是修行中的意指。

而真假美猴王,这一章的故事其实就是唐僧这个“主人公”的“心猿”生出“二心”,二心竞斗,最终被降服,从此心猿为主人公所依顺。
其实都是修道过程的一种比喻写法,只是比较隐晦。
所以,在之后的西游路上,唐僧师徒两人之间再无嫌隙就是因为如此。
Vikiajy 发表于 2024-2-3 23:56:06|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Как поменять пароль в личном кабинете в jinriwenda.com ??

hh2008 ??? 2024-1-31 23:46
???????????????,?????????,????,???!
??,??????????? ...

Есть кто из модераторов, нужна ваша помощь в изменении моего пароля?  
Может я делаю что то не так?  
Нужна Ваша помощь.
Спасибо.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