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

[复制链接]
wodesunin 发表于 2024-1-21 02:40: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之一。“炎帝以姜水成”神农氏部族最初活动于“姜水”(今陕西省宝鸡市),“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后向周边地区扩展,湖南株洲、湖北随州、山西高平等地都留有炎帝陵。传说炎帝“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大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他“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使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先民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留有《神农之禁》、《神农之数》、《神农之教》、《神农占》等有关农业的书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为了驱瘟除病,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跋山涉水,亲尝百草,被称“医药之神”,后人依此将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名《神农本草经》。“日中为市,首辟交易。”当太阳在中午的时候,让百姓出来交换自己的物品,以物易物奠定了商业发展的基础。“织麻为布,制作衣裳。”那个时期先民还无衣裳可穿,仅以树叶、兽皮遮身,他教民麻桑为布帛,人们穿上了衣服,由朦昧转向文明,从此衣物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削桐为琴,织丝为弦。”制造乐器以使人们娱乐,懂得礼仪,“宫、商、角、徵、羽”制中国民乐的五声音阶。“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创造弓箭,有效防止野兽的袭击和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耕而作陶,冶制斤斧。”陶器的出现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不再茹毛饮血,可以储存各种生活资料,对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建屋造房,台榭而居。”人们住房更加舒适、安全。立日历,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使人们遵从自然按季节裁培农作物,过上有规律的生活。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急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爱戴。人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华农耕文明由此开始。炎帝部落后来与黄帝部落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民族,后人将炎帝和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自称“炎黄子孙”。早在黄帝时期,宝鸡地区就有了对炎帝的祭祀“黄帝所崇炎之祠于陈。”“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秦国开创了以朝廷名义祭祀炎帝、黄帝的先例。自此以后,历代祭祀不绝。炎帝陵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