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秦始皇的一生

[复制链接]
刚刚好 发表于 2024-1-2 00:24: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最早由秦王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也由他最先使用。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于邯郸,逝于沙丘。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秦始皇一方面是功标青史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也合理的浮现出嬴政短短四十余载风云变幻的肉体与灵魂。
       公元前247年,刚满13岁的赢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他踔厉奋发、励精图治,除内患、灭六国,北击匈奴、南歼百越。秦始皇就在这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的巅峰。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历时10年的时间,秦始皇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制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始皇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壮大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由他主导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国家的制度与法令、政策与方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个庞大帝国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初步描绘出华夏子民的土地版图。秦始皇华夏大一统的国家意志确立,从此在华夏土地上根深蒂固,以至于随后二千多年来的分分合合,华夏大地总归于一统的思想主流。
      作为一个时代的开创者,秦始皇可谓人尽皆知。本文以严谨的史料为依据,时间为主线,采用纪实及文学相结合的手法,雕塑秦始皇的长大经历以及他的智慧常识、他的对手、他的敌人、他所面对的一个又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全面展示智慧与谋略、公平与正义、爱与死亡等诸多主题。最大程度地复原两千多年前这位最强者的心灵世界。
秦国崛起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秦孝公在位期间,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纷纷进行变法改革。战国时期首先进行变法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当政时期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魏国的实力很快就跃居诸国之上。其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韩国任用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战国时期最为著名最为彻底的一场变法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元年,秦国古都栎阳城里迎来了一位满腹经纶的青年,自称卫鞅,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商鞅。“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以此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高速发展,为华夏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最终因触及旧贵族的利益,而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酷刑。
据《史记》载,商鞅三次拜见秦孝公;第一次拜会时商鞅用“帝道”投石问路,而孝公毫无兴趣,瞌睡连连;第二次拜会时商鞅用“帝道”试探,这一次秦孝公虽不像首次会面时无礼,却也只是左顾右盼、浅尝辄止。第三次拜会时商鞅便用他所擅长的法家学说大谈“霸道”,和盘托出春秋五霸成败得失的成因。这点正好说到秦孝公的心坎上,得到了秦孝公的高度赞同。何为霸道治国?通俗讲就是加强君主集权。就此,商鞅变法应用而生,商鞅的法家治国理念就在秦国开始生根发芽。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由于秦国统治者过去平民有功不赏,贵族有罪不罚,早已经在民众中间失去了威信,故商鞅变法之前通过“徙木立信”,帮秦国统治者树立威信:
第一:废除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所谓世卿世禄制是指贵族世代传承,世代享受俸禄,世卿世禄制最终导致秦国民众“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而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任何人只要在战场上获得足够多的军功,即可获得较高的爵位,即“二十等军功爵制”。二十等军功爵制的前四等只需要在战场上砍四个敌军士兵的人头。这种军功爵制极大的激发了秦军的战斗力,据《吕氏春秋》记载,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军士兵左胳膊下夹着人头,腰里挂着人头,袒胸露乳,在战场上追逐逃跑的六国士兵。
其二:颁布实行李悝的《法经》,实行连坐法,轻罪重罚。商鞅是法家践行者,信奉以法治国。而且将基层民户,十户划为一什,设一什长,五户划为一伍,设一伍长,平时什伍之间相互监督,一家犯罪,邻里举报。知情不报者邻里连坐。这一政策为中国历代王朝所采用,对中国人影响非常大。
其三:重农抑商。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民众要不就当兵打仗,要不就从事农业生产,此即秦国的耕战政策。而从事农业生产有突出贡献者也可被授予爵位。而从事商业是被压制的,在法家学者看来,商人的资产是可以转移的,赵国和魏国开战,商人将财产转移到韩国,韩国和魏国开战,商人又将财产转移到秦国,故永远不要指望商人保家卫国,而农民的资产为土地,没法带走,故国家遇到危难,只有农民才会殊死一搏。另外,从事商业容易获得更多的财富,而一旦大家都去从事于商业,必然危及到农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
第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孔子创立的儒家认为人类社会最好的时代是夏代以前的大同社会,之后进入以夏商周为代表的小康社会,而自己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无比黑暗的时代,故儒家持有的是一种社会退化的历史观。而法家认为人类社会运行有其自然规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制度也应该因事因时制宜,故法家持有的是一种社会进化学说。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认为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对强国没有任何帮助,儒家的游学者也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故要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其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即“异子之科”。古人往往聚族而居,几世同堂,而政府征兵收税时以户为单位征收,这种大家族就极大的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故强制其分家。如不愿意分家,赋税等加倍征收。这种制度就造成了现在中国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家庭,孩子成年结婚后首先分家,每家一般四五个人,多者也就六七人。
商鞅通过第一次变法将秦国百姓纳入国家运行的轨道之中,他将整个秦国纳入只为战争服务的巨大机器,耕与战成了这台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则成了维护这台机器运转的每一零件。但是在商鞅的眼中这些并没有达到彻底革新的目的,民力没有彻底释放,国家的意志还没有有效的统一,更没有称雄天下的资本,秦国要想真正强大,还需要一次颠覆性的变革。
       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应称霸天下的战略需求,商鞅宣布迁都咸阳,这也是秦国变法革新者商鞅建造的城市,位于九州嵕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高台及建造方式让整个城市显得层峦巍峨,宛如空中之城,充满了横空出世的气魄,昭示着秦国的霸气和野心:
第一:废井田,开阡陌。废除西周以来土地公有的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通过这一举措在秦国形成了政府直接控制的大量自耕农,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雏形。
第二:实行县制。在地方上废除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实行县制,县的长官为县令或者县长,由国君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统一度量衡。统一秦国内部的长度、容积和重量。
第四:按人口征收赋税。改变过去以户为单位的赋税征收,按人口的多寡征税,直接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
商鞅的改革政令粘贴于巨型的阙楼之上,它向天下宣告着秦国开始施行最彻底的变法。这是一次封建时代的土地改革,在商鞅的法令下,只要在秦国的疆域上每个人都能得到一块自己需要的土地,并受到国家最大限度的保护,每个人都是为国家和自己在努力生活。商鞅的土地改革不仅针对秦人,也为天下无地的百姓打开了希望的大门。
       公元前349年,一道诏书从咸阳城发出,四海传播,凡是各诸侯国过来归附的人,立刻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秦国四界之内,岭破、土山、沼泽,不收十年的任何赋税。无数拖家带口的人们来到了秦国,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希望,更与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根据《商君书》的记载,当时有上百万的民众来到秦国,这让秦国的实力陡然剧增,然而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如此庞大的人口,国家怎么能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在商鞅的眼中,秦国应该成为一台完美的战争机器,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大脑,这台机器是无法合理运转,甚至会走向崩溃。商鞅清楚的意识到,这些新归附的百姓,是未来秦国发展的重要基石,如果无法合理管理,这些百姓不但无法承担这个国家应有的责任,反而会为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动荡。
      公元前348年,一个个大小乡邑的秦国人,被一个新名词定义为同乡,这就是县制,这一年秦国全境共建县三十一个,县令均由秦王派任,直属朝廷。县制的推行,是为了把国家政权、兵权集中到中央,以便巩固统治,发展小农经济。标准化、制度化、一切高度统一,服从中央领导,彻底把秦国改造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商鞅的二次变法,为秦国后君嬴政的一统天下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年少即位 雄才磨难
       公元前259年,嬴政生于邯郸。他的父亲异人是秦国的公子,异人虽然生在王家,但从小就被派往和秦国敌对的赵国,当了一名人质。而嬴政正是在赵国出生的,在赵国过了九年孤独的生活。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童年影响着一个人性格发展和人生态度。嬴政的童年很不幸,他在统一六国后采取得种种颠覆性的治国措施,和他的个人经历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的年代正是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秦是当时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嬴政的父亲异人,因为他在秦国的地位并不很高。
       异人就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异人又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行中间,地位很低,所以挑选人质时便选中了他。
       异人在赵国过的很不得意,但吕不韦却改变了他的命运,吕不韦当时是濮阳富甲一方的巨商。在古代秦国重农抑商的经济体制下,商人本就地位低微。所以,吕不韦不满足这种拥有万贯家财却没有政治地位的生活,他野心勃勃,对王权垂涎三尺。
      吕不韦很会投机,他看到异人气度非凡,便觉得他像个贵重的商品一样奇货可居,断定将来可以用他赚取功名利禄。吕不韦很熟悉秦国的内幕,知道安国君虽然最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芈姓、熊氏)却没有儿子,其政治地位也岌岌可危。但如果她过继异人为子,那么以后在太子安国君即位后,异人理所当然成为秦国的太子,这何尝又不是治疗华阳夫人心病的良药?吕不韦权衡利弊,便打定注意策划并付诸实施,以此赚取从政资本。
       吕不韦他拿出了重金作为本钱,其中的一部分送给异人,让他广交朋友,另一部分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带着去了秦国疏通关系。他很精明,没有直接去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而是采取了更稳妥更有效的迂回策略,先找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在阳泉君铺垫下,吕不韦觉得时机成熟了,便请求阳泉君带着他见华阳夫人。在华阳夫人面前,吕不韦夸夸其谈、吐沫横飞,说异人如何贤达聪慧而富有大志,虽然身处异乡,但天天想念安国君和夫人,整日寝食难眠、泪目盈眶,故土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一番巧舌如簧表演后,华阳夫人便对异人产生了好感。
       过了一段时间,吕不韦又请阳泉君去游说华阳夫人,让她尽早在众公子中挑选一位过继为儿子,将来秦昭王即位也后继有人。那么,即使秦昭王死后,她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吕不韦精明商式算计,正好触及华阳夫人耿耿于怀的心头之患。虽然华阳夫人背后有着不可小觑的势力,但就是由于没有儿子,其后宫地位正一步步变得危如累卵、岌岌可危。如今弟弟一提此事,正中下怀,而异人便是吕不韦精心算计下的最佳人选。
       华阳夫人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过继异人为儿子。事情办成了,异人的处境和地位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异人足够的钱财,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辅助异人。从此,吕不韦便长住在了邯郸,和异人一起广交天下有识之士,等待回国做太子、准备继承王位那一天的到来。
       为了更好地笼络异人,吕不韦将自己一位能歌善舞的小妾送给了异人,因为她出生在赵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她为赵姬。异人见赵姬风姿绰约、楚楚动人,很是喜欢,于是娶她为妻,赵姬也很快就有了身孕。
公元前259年,赵姬给异人生下一子,他就是秦始皇。因为出生在赵国,开始他姓赵。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后来就改为政。等到回到了秦国,才改成了国姓嬴。
       嬴政是不是异人亲生?《史记》中有二处提到秦始皇的生父,分别记载了矛盾的说法,前面说是异人所生,后来又记载说吕不韦送出赵姬时已有身孕。所以两个说法并存在《史记》中,又自相矛盾,而《战国策》中却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对于史观严谨的司马迁来说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那只有一种解释,司马迁故意保留二种说法,以达到抹黑和批判秦始皇的目的。
       嬴政刚出生,秦国和赵国便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当时秦赵两国正在交兵,可想而知,异人和妻儿的处境是及其危险的。嬴政在战火中的邯郸呆了三年,幼小的心灵随时被死亡与呐喊震撼着。公元前257年,赵王想杀掉异人,吕不韦通过重金贿赂岗哨官兵,异人才得以脱身并独自逃离邯郸,回到了秦国。因为华阳夫人为楚国人,为迎合华阳夫人,异人回秦后,改名子楚。
       战场上的弃子,年仅三岁的嬴政却被父亲置于敌国,面对死亡随时来临的威胁,嬴政和母亲赵姬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逃亡生涯,年幼的嬴政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无助。这也造成了他敏感、坚韧、城府极深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学会了隐忍、蛰伏,以求保命。而正是这样的历史条件也造就了嬴政强大的内心,渐渐长大为一位自强不息的斗士。
       六年后,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先为父亲服丧一年。公元前250年,安国君正式即位,这就是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此时,秦国和赵国的关系也恢复到以前的友好状态,嬴政和母亲赵姬才得以回到秦国。安国君在位时间很短,正式即位后仅仅三天便去世了。子楚继位,就是秦庄襄王,册立嬴政为太子,册封赵姬为王后,尊封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任命吕不韦为丞相。秦庄襄王虽然才执政三年,可他做的大事很多,为秦国进一步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日后嬴政扫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子楚继位即大赦天下,优待宗室功臣,凡当年在秦昭襄王时期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功臣们,皆在此时得以拨乱反正,如商鞅、张仪、白起、范睢等。
合纵攻秦
       公元前249年,东周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子楚命相国吕不韦率军讨伐东周国,东周灭。自此,吕不韦因功被封文信侯,威信在秦国确立,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客3000人,家奴万人。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没有科举制度的情况下,豢养门客无疑是发现和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方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甘罗和李斯。甘罗年仅十二岁就被拜为秦国上卿,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但终因年少轻率,最终牵涉进了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权力之争而殒命。李斯更是在吕不韦死后,成为秦王政最为倚重的文臣,为嬴政灭六国制定计划;一统天下后担任秦国丞相,辅助已经成为秦始皇的嬴政推行的“大一统”制度,对秦朝以及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前248年,秦国接连攻克韩、赵、魏三国多座城池,设立三川郡、太原郡,秦国势力再一次向东扩张,东方六国深感威胁,又一次合纵之势正在酝酿之中。
       公元前247年,魏公子信陵君联合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蒙骜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随后,吕不韦派人携带重金前往魏国实施离间计,信陵君被废黜,从此不再参与政事,每天沉迷酒色,五国攻秦计划失败。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因病去世,草草结束了三年的执政生涯,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主少国疑,秦国政局不是很稳定,朝中除了吕不韦集团势力,还有嬴氏宗室势力,后宫还有一位王后二位王太后。
       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吕不韦,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虽然极其响亮,但一提起吕不韦,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奇货可居”,浑身充满着商人奸诈、狡黠的投机分子。吕不韦是忠臣还是权臣,后世一直争论不休,但唯一确定的是,吕不韦肯定是位“能臣”。
       吕不韦接手秦国实际大权的时候,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朝局动荡,他通过“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等非常规措施,借助富商、地主等群体的力量,充分调动了国内的物力和财力,稳定了秦国政治秩序,保障了权力的平稳交接以及军队后勤。秦国自商鞅变法百余年来,律条未曾增删,而世事变迁,法律更应与时俱进,为使秦法成为一部完整的治国大法,吕不韦大胆对商君之法进行了改动,拾遗补阙、宽严相济。由此,秦国实施了自商鞅变法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吕不韦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地位,寻求与赵太后联盟。而子楚已死,赵太后与吕不韦的频繁接触,便又和吕不韦重新走到了一起,吕不韦也在赵太后的加持下,一步步成了嬴政继位初期的真正朝中掌权人。
吕不韦掌权期间,秦国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黄河以北,全部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西至黄河,北至山西繁峙,东与燕赵交界,南接上党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
       中原各国为打破不利局面,以图生存。公元前241年,赵、魏、韩、燕、楚五国共推楚考烈王昌平君为合纵之长,再一次组成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将军指挥攻秦,进攻一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
       咸阳宫大殿内,吕不韦召集满朝文武正在商讨如何御敌之策,众说纷纭。此时,年仅十九岁的嬴政从王榻上站了起来,脚尖向前移了二步,他双眉微杨,刚毅的额头和鼻梁,此刻似乎格外棱角分明:
“昌平君久居秦国为质十年,惧我大秦由来已久,绝非信陵君此等人之龙凤。只要我秦国出兵直击昌平君中军,五国联军必定如鸟兽散。”大殿内文武百官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震惊的目瞪口呆,如同一群被绳子牵住脖子的鹅,整齐的排列在咸阳宫议政大殿的二侧。
“仲父,你看如何。”嬴政一边说,一边将目光移向吕不韦。依旧是那双死水般平静深邃的眸子,只是没了稚气,正如鹰隼盯着一块腐肉。吕不韦如同梦中惊醒,急忙避开这双寒凉的眼睛。吕不韦拱手作礼:“我王英明,遵旨。”
五国联军心怀各异,各自为战,必然无功而返。这不仅吕不韦能想到,楚国的重臣也能想到,但此话唯独出自嬴政之口,那就是大秦的未来。
“我王英明,遵旨。”众臣从惊愕中苏醒,大殿上齐刷刷的声音毫无掩饰的出卖着众臣们波涛汹涌的情怀,响彻了咸阳宫,响彻了整个秦国大地。
       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五国联军果然如嬴政所料不支败退,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宣告失败。后来嬴政亲政后,采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再也没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合纵战略至此破灭。
疲秦计
       公元前246年,秦国一统六国的野心已经很明显,而韩国的位置,正好在秦军挥师东扩的路上,将是第一个被灭的国家。既然打又不打过,谈也没得谈,弱小的韩王安就想出了一条妙计,派本国的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去,说服秦国修建一条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秦国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韩国就能缓上几年。
当时嬴政年幼,军政大事都由吕不韦做主。此时的吕不韦正想干几件大事来巩固下自己的政治地位,瞌睡送来枕头,俩人一拍即合。
       郑国渠由郑国主持设计和施工,耗时10年,完美收官。不得不说,郑国在兴修水利上的技艺是鬼斧神工:他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采用独家发明的“横绝”技术,通过拦堵清峪河、蚀峪河,让水自然顺流而下实现自流灌溉,沿途流过关中田地,最后又汇入河道。
河渠修建过程中,吕不韦发现了郑国渠的秘密,原来这是韩国的缓兵之计,吕不韦大怒,立刻把郑国给抓了过来。
这个时候郑国却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我郑国刚来的时候,的确是以间谍的身份过来的,打算利用修渠拖慢秦国的步伐,可是等到河渠修好了,那受益的难道没有大秦吗?我郑国修渠为韩国只延续了几年的寿命,却为大秦建立了万世的功劳。
      “疲秦计”确实切中了秦国的要害。秦国关中地区因降雨量少,多盐卤之地,凶年频频,需要建设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此时,秦王政看到了这条渠道已经成为秦国的利益所在,已经与韩国的阴谋背道而驰,因此决定继续让郑国渠继续建设。最终,郑国渠的竣工为秦国提供了强大的粮食支持,使得秦国能够积极开展军事行动,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疲秦计”事件被发觉后,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据《李斯列传》记载,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提出应广泛吸收人才,为秦国效力,不可一概赶出客卿。秦王政被说服,立即收回成命,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笃行致远 除内乱
       战国时期,礼教虽然还没有后世那样森严,历代君王可能会容忍自己的母亲有内宠,比如秦昭襄王就对秦宣太后养内宠这方面非常宽容。而吕不韦作为朝中外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与赵太后保持着这种瓜葛。毫无疑问,这种瓜葛的存在是以侵犯王权为代价的,真正的“王者”是不会容忍的,何况是“千古一帝”。
       随着嬴政的日渐长大,逐渐开始接触政事,面对吕不韦专横独断、六国使臣出入相帮府陆驿不绝,他没有过多的权谋争斗、安心读书,而在一些政治策略上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审视风格。其卓越的政治天赋犹如麻袋中锥子,慢慢暴露出了锋芒。或许,他只需那么几个机会,携大势驾驭王权,告诉吕不韦、告诉执掌朝政的大臣、手握兵马的将帅,你们的王回来了!
        四壁清影自得欢,五湖来潮又如何?每每想起嬴政那双略带稚气却死水般平静深邃的眸子,令吕不韦情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寒战,鬼知道下面隐藏着什么?
       一位风情万种的女人,赵太后情意绵绵难忘怀、朝朝暮暮在心中。而对于此时的吕不韦来说,正如早餐送来的一碗鸡汤,却无奈秋风扑面来。完全放弃与赵太后的纠葛,将导致她心生怨愤,进而影响自己的仕途;不放弃与赵太后的纠葛,将迎来嬴政的关注,实难全身而退。
       吕不韦为了摆脱与赵太后就纠缠,就只能为找个替代品,让嫪毐冒充宦官进宫,赵太后卖通执刀刑吏,剪眉除须假冒净身,于是这个假宦官就冠冕堂皇的供赵太后享乐。不久,赵太后便有了身孕,为掩人耳目,赵太后伪托占卜之说,避开咸阳宫移居古都雍城,嫪毐随从。
       嫪毐长相英俊帅气,以太监的名义入宫陪伴赵太后,实则男宠。嫪毐承欢献媚,赵太后心花怒放,没过多久,吕不韦便成了赵太后最唯美年华里的回忆。嫪毐作为一个出头的椽子,也是经过吕不韦精心的挑选,他必须能博得赵太后的宠幸,又能能转移仇恨值和注意力。然而,嫪毐接下来的一系列愚蠢又嚣张的作为,恐怕连吕不韦也不曾想到吧!
       正所谓在权力的游戏中,最卑微的棋子也有自己的欲望。依仗赵太后的帮助,嫪毐被封为长信侯,门客数千之众,家奴数不胜数。拥有山阳、太原等地。历经数年,发展众多党羽,建立了当时秦国中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后世认知中的嫪毐是被刻意扭曲、丑化的,毕竟他的上位方式是无法让谨遵孔孟之道的后人所接受。真实的嫪毐不应该这么简单、肤浅,他作为赵太后的权力代言人,平定成蟜叛乱有功,助嬴政稳固了王权,助赵太后扩展了势力,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人物。
       嫪毐位及长信侯,侯爵是秦国最高爵位,这对于“尊荣必出于农战”的秦国,非有战功者不授。秦律“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即使嫪毐没有战功,作为内侍,嫪毐每天在太后身边,得到这个国家机密太容易了,也有可能就是太后给他这个晋升爵位的机会。电视剧《大秦赋》中,赵太后力争为嫪毐封侯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一条:嫪毐揭发公子成蛟叛乱有功,应该被封为长信侯。这个情节设置上基本上是合理的。
       嬴政亲政之前,之所以能容忍嫪毐,实质上是因为他们的核心利益一致。外戚干政一直是秦朝的传统,赵太后是嬴政的亲娘,其权势确立的最终影响也是稳固嬴政的王位、打击削弱另两位太后的势力。
       总体来说,此时的秦国朝堂上的权势格局是比较微妙的。首先,华阳太后和赵太后及嫪毐处于争权的态势;其次,吕不韦与嫪毐更是争锋相对;最后,随着嬴政一天天临近亲政,他要关注的问题,则是如何收回王权?因此嫪毐、吕不韦、华阳太后包括他娘赵太后,都是他潜在的政治对手。
       此时,秦始皇的亲祖母夏太后已经去世了。后宫中剩下华阳太后和赵太后两足鼎立。华阳太后是一个真正具有政治智慧的女人,华阳太后是楚国贵族,而秦国此时的高官中有众多的楚人,包括后来秦始皇的两个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嬴政对这位华阳太后十分尊重,由此也可以看到华阳太后当时的威望。直到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韩国被灭国的时候,华阳夫人才因病去世,并与秦孝文王合葬寿陵。
       从史实看,当时的华阳太后应该和嬴政达成了政治联盟,而嬴政的母亲赵太后却站到了自己的亲儿子对立面,这是因为愚昧或短见?或被嫪毐淫乱迷惑?或权力的滋味太美妙欲罢不能?也许,都均兼而有之吧!
       身为千古一帝的嬴政,上天安排了他多舛的命运,同时也给予他常人不曾拥有的智慧与能力。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感知着周边形势的异样,未雨绸缪。就像一只隐藏在杂草中的狮子,蛰伏着死死的盯着猎物的一举一动,静静的等待着,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甚至是一年或者十年。只要时机成熟,他便张开血盆大口,以闪电般的速度扑倒毫无察觉的猎物,利用锋利的獠牙直刺猎物的脖子,一招致命,没有还击的余地。
       秦王八年(公元前239年),嬴成蟜奉嬴政之命率兵攻打赵国,在攻占屯留期间,发动了“成蟜之乱”。秦王迅速平叛,并很快平息了叛乱。嬴成蟜逃亡降赵,其部下则被全部处死,就连屯留的百姓也都被流放。有关“成蟜之乱”的始末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无从考究。《大秦赋》小说中支撑成蟜背后的力量是华阳夫人政治集团,秦庄襄王病重,华阳太后想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想立韩倪的儿子嬴成蛟为太子,却遭到子楚拒绝。小说设置的   是自圆其说的剧情,如果成蟜夺嫡之心,为啥嬴政会给成蟜封侯并派他伐赵?似乎禁不起推敲。
       铲除长安君后,掣肘嬴政亲政的势力还有吕不韦和赵太后。此时的嬴政就像是一支脱了弦的箭,没有力量可以阻挡他的前进。对嬴政来说,要想真正达到亲政,必须打击赵太后及吕氏集团势力。截至嬴政亲政,吕不韦已在秦国事实执政达十二年之久,党羽众多、根基深厚,牵一发而动全身,谈何容易?而他又在等待一个时机。
秦王八年(公元前239年),嫪毐在一次酒宴上辱骂大臣,还口出狂言,自称是嬴政的“假父”,结果导致其与赵姬的丑事被告发。
       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着所有的雨润天泽。嫪毐不但和赵太后生了两个儿子,还想立他们的儿子为王。此时的嫪毐得意忘形,凭一假太监之身,在后宫兴风作浪、渎乱宫闱。最愚蠢的是,竟敢妄称是嬴政的  “假父”,即继父。而此时嬴政已经长大,无缘无故又多出来个继父,他怎么可能容忍嫪毐之流的存在?
       此时,正在积极筹备行冠礼亲政的嬴政,强忍愤怒,若无其事的宣布次年将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
       嫪毐心里明白,嬴政登基,则自己一命难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好歹也争夺一线生机。于是在得知嬴政将冠礼放在了自己的地盘上举行的消息,遂将叛乱定在了嬴政举行冠礼之时。
       秦王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满二十二岁,依照秦国的旧制,他来到古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38年,嫪毐与赵太后密谋篡位,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蕲年宫之变”,调遣京城部队和侍卫、官骑、戎狄族首领、家臣等攻向蕲年宫。然而早有防备的秦王政下令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伏击嫪毐,一举歼灭叛党。嫪毐被捉,最后处以车裂,诛灭三族。他的同党被诛杀的有二十多人,牵连的多达四千多家。赵太后和嫪毐生的两个私生子也被杀死,赵太后则被囚禁于雍城。后经过群臣的劝谏,嬴政又将母亲接回咸阳。
嫪毐本是一介莽夫,既有赵太后的眷顾,何不安弱守雌,享受美色佳肴。又有何德何能封长信侯、篡夺王权?真可谓春风如此得意,马蹄何故那么潦草劲及!
       秦王十年(公元前237年),作为推嫪毐的荐人,吕不韦自然也逃不了干系。嬴政本想借机诛杀吕不韦,但鉴于他功勋卓著,另宾客为之说情,不忍对其下手,只是将其免去相国之位,仍保留其文信侯爵位,逐其回封地洛阳,以终天年。
       吕不韦回封地后威望还在,拜访他的诸侯、宾客、使者还络绎不绝,这是嬴政所不能容忍。两年后,嬴政为了防止吕不韦和外敌串通作乱,于是派人送去一道绝命诏书:“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封侯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国又有什么亲缘,号称仲父?你与你的家眷都一概迁居蜀地吧!”吕不韦见诏书后,自知嬴政已与自己彻底决裂,即使迁居蜀地也难免一死,干脆饮鸩自尽。
      吕不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工于心计、有谋略、有胆略。吕不韦的政治投机固然有为一己私利,但他在秦国为相执政十二年,维持了秦王室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矛盾的缓和与经济的发展,为嬴政亲政打好了基础。
      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主要以道家和儒家思想作为全书的基调,博采众长,融合法家、墨家等百家学说。原本想为秦王提供一套治国方略,然而他倡导的自然、仁政与秦国奉行法家路线背道而驰。于是,这部书的实施计划也伴随着吕不韦政治生命的夭折而终成泡影。然而,《吕氏春秋》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遗产,是中国古典文化史的璀璨明珠。
励精图治 十年灭六国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灭六国后,自称秦始皇)平内乱后开始亲政,此时的秦国经过秦孝公到秦庄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国,而东边的六国在秦国的长期打击和互相征伐下相继衰败,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秦国迎来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契机。
       庄重严肃的咸阳宫议政大殿内,满朝文武战战兢兢的匍匐在一位年仅二十二岁青年的脚下。空旷的大殿,此时像黑夜一样的寂静。这位年少的王者端座在宽敞的王榻上,举止端庄、目光凛冽,透着一股神圣不可犯的杀气。他心里明白,此时此刻,这个大殿内,已经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对手。殿外,清晨的朝阳,穿过咸阳城的层层楼阁,挤入议政殿的大门,像一滩潮水般的铺晒在议政殿的地板上,正好触及他寒气逼人的目光。他无比自信的凝目直视着,华夏大地的五湖四海、三山五岳不断地被摄入至这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
      嬴政以其决绝的态度,清除了政治上的一切障碍。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整个华夏大地。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重大决策,嬴政在统一六国前进行了一系列策划和布局。
      在用人方面,启用文臣李斯、尉缭为代表的谋略集团;武将王翦、蒙恬为代表在的征战集团,这些军政精英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外政治策略 “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六国;战争策略上采取“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策略,先破赵魏韩,再灭燕楚,最后攻取北齐。实施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

       公元前251年,好大喜功的燕王喜即位,趁着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大败国力尚未恢复之时,主动挑起与赵国的战争。然而,燕国地处偏僻,将寡兵少,即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受重创,燕国依然屡战屡败,国土频失。
公元前236年,燕赵大战再起,秦国假借援燕抗赵之名,对赵国宣战,兵分两路攻入赵国。
      王翦率一路秦军从北路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等地,占领太行山脉,对赵国都城邯郸呈俯冲之势。桓齮、杨端和率一秦军从南路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地,占领整个漳河南岸地区,与邯郸隔河相望。此时的邯郸已经身陷南北合围,亡国危机之下,赵国军民坚守邯郸,秦军竟无可奈何,难取寸土。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整合南北两路大军,合兵三十万一并交于桓齮指挥,试图一举攻克邯郸灭亡赵国。桓齮放弃了以往正面渡河强攻的策略,改从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至赵军后侧,攻取邯郸东南的平阳(今临漳县)、武城(兹县),击败了在漳河沿岸阻挡了一年多赵军,杀赵将扈辄,士卒十万众。
       公元前233年,桓齮挥军北出太行山,攻占赤丽、宜安两邑,试图与渡过漳河的秦军形成南北合计,攻克邯郸。赵王迁(赵幽缪王)急忙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李牧南下后,在宜安、肥下击败桓齮。秦军全军覆没,桓齮畏罪潜逃于燕国。
       在李牧的带领下,赵军再次击退了进犯邺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的秦军。数战之后,秦军减员十万,不得已暂时放弃了灭赵的计划,李牧得以凭借一己之力给濒临灭亡的赵国强行续上了一命。
灭韩国
      攻赵受挫的秦国将进攻的目标转向了弱小的韩国。位于四战之地的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诸侯国,而地理位置却是秦国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
      但韩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韩国,均被韩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韩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在秦军的数次打击下,韩国仅剩下都城新郑及周边少量城邑。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腾被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灭赵国
       灭亡韩国后,赵国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大战在即,粮草不济,人心浮动。而此时的秦军,已经休整了三年的秦军,卷土重来,再次向赵国发动进攻。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围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在李牧筑垒固守避免决战的方针下,秦军屡攻不胜,形成对峙局面。
       在紧要关头,为铲除李牧这个秦军心头大患,秦国祭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李牧在国家危难当头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
       公元前225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楚国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后,秦王政派李信、蒙恬之父蒙武率20万大军,分两路攻楚。李信率秦军主力攻取平舆、郢陈(淮阳),蒙武率一部秦军攻取寝城(固始县),最后两军于城父(亳州)会师。秦军虽然连克数城,但始终没有与和项燕率领的楚军主力发生正面交战,项燕趁李信孤军深入之时,却尾随其后,待秦军锋芒尽失之时,绝地反击,连追三日不舍,大败秦军,连杀七名秦军都尉,秦军主力尽没。
       首战大败,秦王政启用老将王翦,再度调集六十万秦军于公元前224年再次向楚国发起进攻。楚国虽然已经衰落,但大国底蕴犹在,王翦放弃了李信急功近利的轻率行动,在取得郢陈、上蔡、平舆等地后,构筑堡垒,坚壁不出。
       此时的秦国已经灭六国其四,整个北方除了齐国偏居一角皆为秦土,有时间也有资本和楚国耗下去,反观楚国,虽然击败了李信,但在总体实力上依然落后于秦国,形式并不乐观。
项燕率楚军主力驻守在淮河沿岸,但不见王翦来攻,本就处于守势的楚军只好静观其变,但楚王负刍却责怪项燕怯战,命令项燕主动出击。
       在楚王负刍的命令下,项燕只好向秦军攻去,可秦军既不应战,也攻不破营垒,项燕只好领军东去。王翦趁项燕撤退之时,倾巢而出,追击楚军至颍河,两军大战,楚军败走,至蕲南(宿州),杀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王翦攻克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灭齐国
      公元前221年(二十六年),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
      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
       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齐国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政策麻痹,虽坐拥70余城邑,秦国攻打三晋、燕、楚攻秦时,却袖手旁观,妄图通过讨好秦国来保住自己的地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投降。齐国灭亡。
       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进入了君主的帝王时代。
政体改革 建大秦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完成统一大业。而正是这个无比遥阔的疆域,却成了嬴政心中最大的困扰,打开当时秦国的版图,这是华夏人民当时所能想象的最广大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生根发芽,如何有效的统治管理这块广袤无边的土地,成为秦国统一后最大的考验。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而统治却没有想象的太平,被灭六国残余势力,反秦思潮涌动,叛乱此起彼伏,层出    不穷,国家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成为嬴政心中最渴望得到的答案。天下一统,万民欢呼,是华夏史无前例的开端,嬴政心中此时的责任是如何将这个庞大的帝国千秋万代延续下去?这个贯彻整个帝王时代的新命题,即将拉开序幕。
      公元前221年,一场重要的宫廷会议在咸阳宫举行,中国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里对这次会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为这是一次决定华夏未来命运的转折之会,直接影响中国随后二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场宫廷会议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国家将实行怎样的统制制度。丞相王绾建议采用周王朝的分封制,而廷尉李斯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分封制将子弟封到各地为王,几代之后,关系就疏远了,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团结,致使周朝分崩离析,诸侯相互攻击如同仇敌,天子无法控制,徒有其名。建议在秦国推广秦国本土一直推行之有效的郡县制。郡县制的产生,标志中国古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官僚社会,它不再通过血缘关系用人,而是通过官僚的选拔、任用、管理国家,皇权的力量可以通过郡县乡这三级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根据史书的记载,嬴政最终选用了李斯的建议,彻底结束了古老的分封制,一个新的国家体制由此开始,中国丛王国的分封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嬴政则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唯一统治者。嬴政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他抛弃了一个古老又行之有效的时代,却揭开一个全新而看不清未来的时代。咸阳宫内,嬴政并不是轻率的决定了国家未来的走向,他只是将秦国行之有效的法制,推广到新征服的土地之上,新的制度,使秦国一统六国,嬴政坚信,秦法将是维护天下太平的最佳手段。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它并没有先例依循,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嬴政的帝国梦没有结束,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初创的秦帝国,以郡县制重新划分了天下,整个国家设立了山十六个郡,领土东到大海、西到临洮、北据黄河、南达长江流域。
       战国时,秦管辖的郡不到十个,而如今三十六个郡,这意味着中央枢纽所面临的事物比过去大大增加,现在的秦帝国需要一个健全的政府模式,辅助皇帝处理事物。
       此时,嬴政需要一个完全理解自己思路的人来完成这个艰难的挑战,嬴政将目光投向了李斯,这位担任帝国廷尉的官员,是法家学说的忠实践行者,李斯知道自己是在效忠于一位无比自信和坚定的帝王,这个帝王不仅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更想让这个帝国的万民归一并永世传承。这艰难的挑战,容不得李斯有半点分心,但李斯也证明了自己可以向皇帝完成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李斯心目中,商鞅是自己的楷模,商鞅改变了秦国,而李斯想要改变一个时代。嬴政在李斯那里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
       公元前221年,一道诏书从咸阳宫发出,这就是三公九卿制。秦始皇对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则是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诏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转交给丞相去执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负责传达皇帝命令,以及皇帝的警卫;卫尉,就是宫廷的警卫首领,负责皇帝住所的日常守卫;太仆,主要工作是负责侍从皇帝,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掌管全国的司法事务,负责审理重案要案;典客,负责国家的外交事务,同时负责内部少数民族的事务;宗正则是专门管理皇室事务的官员;治粟内史,管理中央财政,并负责全国的税收工作;少府是皇帝个人的财政官员,管理归皇帝私有的山泽湖泊和宫廷手工业。
       在地方,加强君主集权的重要措施是实行了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变化,代替了原来的分封制。郡县由皇帝亲自任命官吏进行治理,罢免权也操纵在皇帝手里。这样就能使天下长期稳定,政权永远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里。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有两个名称,一是县令(万户以上),一是县长(万户以下)。县以下依次是乡、亭、里、什、伍,是一种准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基层百姓五家为一个单位,由伍长负责。什则由十家组成,由什长负责。嬴政找到了一个与郡县制配套的官僚管理体制,层层向中央集权,且层层之间有监督。层层的官吏,象征着皇权的代表。
秦朝推崇法家思想治国方略,对于官吏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样享有特权“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处罚,“以法为教”。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办事效率极高。对于官吏要求很严,必须通晓法律,但也给了很高的地位,不但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学习也向官吏请教,“以吏为师”。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秦始皇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他让大臣们讨论他的称号,有的主张用"帝",有的主张用"皇",这主要来自远古的传说三皇和五帝。结果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最后将皇和帝并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定都咸阳。
此时的嬴政,自信满满,为维护皇权的神圣,对名称也做了规定:皇帝自称用"朕",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皇帝的印信专门用玉做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玺。同时,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
       嬴政知道,疆域的统一,只是形式的大统, 而人心的统一,才是国家长久的根本,自己只是为这一切迈出了第一步。法家的理念中,人心的统一,在于法律的执行与遵守。秦国在统一战争时期,为了控制新的疆域,往往会让许多精通秦法的军人就地转为地方官吏,实行军事化的管理。然而新帝国已经建立,军人官吏也无法面对新的时局。在帝国的统一安排下,经过严格培训的大小官吏,开始向全国各地出发,这些官吏精通秦法,善于官吏,他们除了官吏百姓之外,还带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将秦的法律传播到全国各地,让秦人了解秦法,从精神上认同这个国家。
       在今天世人的眼中,秦法是爆虐的代名词,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法律文书,这些历尽二千多年时光保持下来的竹简,忠实记录着这个帝国最为完整的法令,一个时代的背影尽在其中。根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法极为注重细节,对臣民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这些秦法严谨但不暴虐,法律的初衷,既是为了维护国家的运转,同时也保证着百姓的生活。因为那个时候的百姓文化水平有效,秦法规定挖地要挖多深、农作物种植的距离等都统一以秦律的形式,给当时老百姓行为的一些政策引导,相对来说是比较人性化的。
      秦法对整个国家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如何让百姓了解新的秦法成为了帝国的重中之重。然而,一个新的矛盾就此产生,昔日东方六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如果不经过系统学习,根本无法掌握。而此时,各地的地方官吏都是秦国统一派出的老秦人,而文字的不同,大大的减低了管理和沟通的效率。
用样在公元前221年,李斯上奏书嬴政书同文的提议,面对这样的建议,嬴政欣然答应,他禁止全国使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书体,伴随着文字的规范统一,嬴政随即开始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和车轨尺寸,以及统一货币,将秦国的标准以法令的形式推广到所有新的疆域。此时的嬴政38岁,这是一个男人精力与能力最旺盛的时候,在他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嬴政坚信将秦国的思想传遍四方,天下万民就是认同这个新的帝国,从此天下太平。
      然后,这一系列与传统完全分裂的变古革新,无法让当时的臣民所理解。湖南里耶竹简还记载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叛乱。公元前221年底,东方六国的臣民对秦国的新政充满了恐惧,嬴政各项新政策颁布不久,在南郡的苍梧县城爆发了盗贼叛乱,随即县令派出新归附的军队前往平叛,但是军队也在战斗重叛变,秦帝国不得已征发关中的秦军,经过三次战斗,才得以平息这场叛乱。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嬴政面对这场叛变是何感想,但根据里耶竹简记载,嬴政并没有报复和惩罚叛军,犯事官员仅仅判以刺字的处罚。也许嬴政知道,自己的臣民还没有彻底认同这个新国家,严苛的镇压,只会适得其反,他们需要时间来融合这一切。
      但是嬴政在这次叛乱中,突然意识到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自己新创的帝国将永无安宁之日。因为人心统一的基石,就是文化认同的统一,而不是法家的理念中,人心的统一在于法律的执行与遵守。先秦通过商鞅变法,不到20年,让秦国一跃成为不可小觑的大国,而商鞅奉行的是法家学说,只是为兼并战争服务的富国强兵之法,整个秦国崇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战国末期,东方六国已经形成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粗犷豪迈的燕赵文化、以及南方尚巫鬼浪漫奔放的楚文化,强大的秦国从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勇士、精通法令的官吏、勤劳朴实的农民,可是始终没有出现过一个令人瞩目的学者。当嬴政意识到文化才是统一的根源时,他有二种选择:一是利用皇帝的权威,用武力彻底摧毁六国文化的根基,二是接受东方文化,并发展成一个专属秦的文化体系。
      此时,秦人崇尚务实的性格在嬴政身上得以体现,他没有回避秦与东方六国的文化差距,嬴政以一个极为怀柔的胸怀接受了东方六国文化,并以充分尊重。据《史记》记载,嬴政接收了六国文化并建立了一个名为“博士”的制度,吸纳六国学者不仅研究学术,他们也有职责参与廷议,讨论国家的重大决策,帮助秦帝国建立一种向心力。嬴政几乎用一种近乎谦卑的态度,吸纳和接受六国文化,为了赢得这些学者的青睐,嬴政也将一直坚持的法家原则也做出了改变,统一的教化统一的言论,被博采众长的方式所代替。但是嬴政的思想执行者李斯,对于皇帝的做法并不认同,因为李斯在这些东方学者身上并没有看到任何希望,他们以冷漠的态度迎接嬴政的热情,李斯知道,这些东方学者的心中根本不认同这个帝国,分封制的瓦解,让他们始终和嬴政处于对抗的状态。嬴政并不是没有察觉学者消极的态度,而是他相信自己真挚的行动,在不久的将来会感动这些学者,认同自己的帝国,真正实现文化的统一。
      不过,此时的嬴政也突然意识到,制度颁发仅仅一年,依靠这些推陈出新的制度,还不足以打破百姓内心的传统,而六国的残余势力也没有认同秦帝国的统治,他们始终都想恢复曾经的故国。因为分封制的废除,东方六国的贵族势力对秦国怀有极大的怨恨,成了嬴政心中最大的梦魇。作为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他自信能够建立不朽的帝国,而作为现实的统治者,他又害怕自己的施政的纲领被彻底否定,国家从此分崩离析。而南郡的二次叛乱,更让嬴政感觉到危机四伏。公元前221年年底的最后几天,嬴政颁布了一道圣旨,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嬴政要四海巡游,随着这道圣旨的颁布,公元前221年在这场巨大的变革重也迎来了终结。帝国元年徐徐落下帷幕。而帝国的车轮才刚刚踏上征程,没有人知道,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嬴政的帝国夙愿是否能够得以实现。
公元前220年,一只庞大的皇家车队,离开秦帝国咸阳宫,这位帝国的皇帝想用自己的行动将统一的理念传递四方,以此震慑所有潜伏在暗处的敌人。此时的嬴政心里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冒险的决定,将会收到怎么的结果。嬴政明白,仅仅依靠政令的改革,还无法让国家迅速彻底安定,自己的皇帝的权威也没有得到昔日六国的认同。嬴政选择了一个大胆而直接的办法,那就是封禅泰山。
       公元前219年,嬴政以祈求秦国平安的名义,来到鲁国故地的泰山脚下,准备奉祀这座东方最高的大山。此时,发生了一个例外,随行封善的官员重,最重要的就是儒生博士,这些博士的职责是辅助嬴政,制定封禅大典的礼仪,可以这些被嬴政寄予厚望的博士,各说纷纭,心怀各异,他们不承认这位皇帝授命于天,不愿帮助嬴政完成祭祀,这是一次直面的羞辱,但嬴政并没有惩罚任何一个人。据《史记》的记载,嬴政平淡的处理了这次意外,他没有要求博士陪同登泰山,而是带着自己的文武百官登山祭祀。泰山之巅,嬴政以最虔诚的礼仪祭拜天地,祈祷上天保佑他的帝国万世传承,同时也期盼万民归心,整个帝国繁荣昌盛。嬴政宣布自己授命于天、皇权神授,创造这个庞大的帝国不是一己之私,而是造福苍生。嬴政封禅后下山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此时封禅倍加坎坷,然而此时山下的博士,看着嬴政狼狈不堪的样子,居然大肆讥笑。这样直面嘲讽的屈辱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何况是这位无比自信皇帝,但嬴政没有因此对这帮博士做出任何的处罚,也许是嬴政对六国学者还抱有一丝希望,只要自己敞开胸怀,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能够影响民众思想的学者就是接受自己帝国理念。嬴政对未来充满了理想,而现实的残酷,将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天下。
       公元前218年,嬴政巡游的车队在博浪沙的驰道上飞速前行,大铁锤从天而降,嬴政性命危在旦夕,在这场可怕的刺杀中,嬴政的副车被砸击粉碎,所幸他本人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他人生中面临的第三次生死考验,前二次都是敌对国派来的刺客,而这次,嬴政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这让嬴政骄傲的内心备受打击。因为暗杀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讯息,那就是天下人并不认同秦帝国的统治。劫后余生的嬴政知道,秦帝国的江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稳固,反秦的势力始终都是在等待时机毁灭自己。嬴政清楚,自己作为一位皇帝,得到了无上的权力,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枷锁。他始终渴望天下人认同他一手创造的帝国,让它成为一个不朽的奇迹。东方六国学者的嘲讽,博浪沙的大铁锤,一次次打击着嬴政骄傲的内心,嬴政开始疑惑自己的施政理念,难道皇帝集权是真的不如分封吗?为什么天下人完全不接受这次划时代的变革呢?嬴政经过苦苦思索,找到了问题的真正根源。秦帝国的统一安定,除了要文化统一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让百姓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可是,什么才是百姓臣服的基础呢?嬴政敏锐的意识到那就是土地。
       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六国,昔日东方六国的百姓就成了这个国家的子民,土地也全部被秦国收入囊中。 而天下开始统一推行秦法,这让昔日的六国土地制度,顷刻间灰飞烟灭。战国时期,东方六国都在适应土地私有化的潮流,民间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可以通过劳动和经营所得,而秦国将土地和军功结合在一块,全体臣民既是农民也是战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在战功上得到体现,因战攻而得到国家授田之后,土地使用权属于农民,而所有权属于国家,想要继承,还需要军功或者战死来换取。秦的土地制度曾让秦快速崛起,但当天下统一后,秦的军功授田制,已无法适用于这个新的时代。昔日六国百姓最大的担忧,就是自己没有军功,还能否保的住祖辈传承下来的土地。
       公元前216年,秦帝国建国五年后,各地的官吏把百姓聚集在一起, 向他们颁布了一项新的国家政策,据《史记》记载,始皇帝嬴政令黔首自实其田,即是让百姓自报原来所占土地的数量归百姓自己所有,国家由此收取赋税。嬴政为赢得民心,他改革了秦国运行了200多年的土地制度,嬴政向百姓表明这个国家并不是要压榨百姓民力,而是要天下苍生获得幸福的生活。但出乎意料的是,嬴政没有收获到民心,反而整个帝国的经济动荡,据史料记载,政令颁布的当年,粮食的价格突飞猛进,暴涨至没石米高达一千六百钱,土地制度的改革措施,居然让还没建立起新次序的大秦,再次受到巨大的冲击。土地改革的失败,让嬴政备受打击,他制度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但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嬴政找不到答案,这时已经44岁的嬴政疲惫不堪,开始渐渐衰老,但是国家潜伏的危机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挽回渐行渐远的民心,成了嬴政最大的心结。
击匈奴平百越
      公元前215元,嬴政巡游到秦帝国的东方,辽阔的大海,让嬴政焦灼的内心又得到了平复,他又一次充满雄心壮志,他决定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赢得自己始终没有得到的民心。此时的秦帝国,北有匈奴,南有百越,这些部落国家还游离于帝国之外,始终没有臣服,而匈奴当时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这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极大的威胁着秦国北疆的安全。
      公元前215年,秦帝国进行大规模军事动员,嬴政决定用对外战争的形式,宣告着帝国的圣神不可侵犯,以此向天下万民彰显帝国的权威,嬴政命将军蒙恬带兵30万北击匈奴,将今天的河套地区纳入帝国的疆域。于此同时,嬴政命秦军挥师五十万南征百越,经过重大牺牲后,秦军终于征服岭南,并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岭南地区自此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为了巩固新的领土,嬴政下令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基础的边墙上,大规模修建增筑,七年后,西起陇西的临洮,东到辽东,一条长达10000里的军事防线宣告完工,这就是名扬天下的“万里长城”。
配合长城的防御,还修建前所未有的官道,即弛道。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三条,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这就是著名的秦直道,一条名副其实的古代军用高速公路,这条道路从陕西咸阳甘泉宫直抵内蒙古九原地区,长达1800里,它为秦即使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为秦帝国对外御敌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北部边疆一旦战事爆发,帝国骑兵三天即可从咸阳抵达就九原前线。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弛道宽达五十步,两旁每三丈远就种一棵青松树。弛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
焚书坑儒
      秦帝国这一番疾风骤雨的行动,让国家收获到巨大的疆土,这令嬴政看到了帝国未来的希望,此时,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秦法的天下推行和帝国的改革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唯一保障,可是嬴政期盼的民心又得到了怎样的结果呢?规模浩大的战争和工程,让社会超负荷的运转,在《里耶秦简》又这样的记载,服徭役的刑徒,此时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许多百信开始加入徭役的大军,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些百姓死亡了七分之一,繁殖的徭役让整个东方的百姓彻底反感秦帝国的统治方式,在他们心中,统一远远不如传统的分封制,昔日的东方六国百姓,这些并不稳固的社会底层,由此走到了火山喷发口,
      公元前214年,咸阳宫内举行盛大的宫廷宴会,嬴政与众臣度过了一段难得的惬意时光,此时的他正沉醉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中。可是在这个欢庆的时刻,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突然向他提出了一项敏感的政治改革,这位来自东方的学者请求皇帝重新恢复分封制,淳于越的进谏让嬴政从中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寒气,东方六国儒士的怀疑是对嬴政帝国统一的挑战,将会严重影响帝国统一的基础,嬴政一直期盼着东方学者认同帝国的统一,可是经过数年的期待,自己的一番苦心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嬴政终于失去了耐心,此时的他不会再有一丝的退让,因为帝国的统一,是嬴政心中最后的底线。
      公元前213年,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向嬴政上呈一道奏折,他建议整个帝国应当统一言论与思想,一切违背帝国统治理念的书籍都应摒弃焚毁,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再违抗命令、妄议朝政之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面对李斯的提议,嬴政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这位划时代的改革者,在一次次的打击面前,开始质疑自己之前所做的妥协与隐忍,此时的嬴政开始重新竖起法家治国的大旗,在嬴政的诏令下,昔日东方六国的书籍,遭遇到一场巨大的浩劫,无数珍藏的典籍被付之一炬,终结了百家争鸣的文化之风,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事件。但是这个不计后果的举动,得罪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然而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悠悠之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嬴政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
      焚书令的执行也宣告了嬴政与东方学者的彻底决裂,整个秦帝国开始一片压抑,所有的不安都被隐藏在沉默与压抑之下,严苛的法家学说成了帝国唯一的主流,许多有着不同见解的士人,都被统统投入囚笼或坑杀。
雄心末路
      此时的嬴政渐渐失去了理性和判断,偏执与仇恨充斥着他的内心,嬴政恨天下人不理解自己,更恨自己的所有努力成为泡影。在嬴政看来,错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天下,这时候的嬴政时刻在意着自己天下一统的合理性,中央的概念是他维护正统所最求的的唯一方式。因为嬴政知道民心已无力挽回,他决定用一种形象化的工程来证明帝国的伟大与不朽,于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破土动工,建设阿房宫,这座传说中的庞大奢华宫殿,位于陕西咸阳,今天只留下一方夯土。据《史记》记载,嬴政征派70万人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嬴政晚年,想营造一个让后世仰视的辉煌繁华帝国,以此找回自己渐渐磨灭的雄心,为了彰显皇帝的地位和尊荣,嬴政以渭河为天上的银河,依照紫微星的排位,修建新的皇宫,嬴政试图将天上的神殿修建在人间的地上,皇权的尊严神圣,都在这个等级分明的城市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现,这一切,只是嬴政在自己的心中营造一个渴望的天下梦,他把自己想象成神,现实的残酷都忘的一干二净。
      嬴政大兴土木,不但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还修建了其他很多的宫殿,单单咸阳的周围就建有宫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宫在关外有四百多座,关内三百多座。在这些宫殿中,最大最有名的还是阿房宫。因为在秦末已被项羽烧毁,所以其规模究竟有多大,现在无法估计。但根据历史记载,光阿房宫的前殿的东西就宽达五百步,大约相当于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当于一百一十五米。阿房宫规模浩大,形制极为恢宏,仅仅前殿就能容纳一万人。殿的门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来防止人带兵器行刺。在殿门前排列着十二个铜人,即用没收民间兵器熔铸而成的那十二个铜人,每个有24万斤,用来震慑天下乱臣贼子。为了根绝先前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秦始皇将后裔贵族们连同富豪一块迁到了咸阳,这样便于监视。
      但此时的秦帝国就像泡在河里的残垣,充满了危机。在百姓的心中,只代表二个字“暴虐”,据《史记》记载,当时秦帝国总人口2000万人,劳动力也就1000万人,各种工程建造常年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另有军队常年兵役征发一百五十万人,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达三百万之多。秦朝因为实行法治,反对儒家思想,没有像后来那样限制妇女从事公众活动,男子征发不足使用,有时还要征发女子,也就是说把当时总人口的15%投入到非生产性上,造成全国的农业、商业的全面崩塌,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嬴政的长子扶苏曾经劝说过秦始皇:“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但远处的民众还没有彻底安定,士人们现在也都在推崇儒家的主张。父皇这样用严酷法家刑律治理天下,儿臣担心会令天下不稳。希望父皇能认真考虑,改变政策,安定人心。”嬴政此时已听不进扶苏的话,反而斥责反感。最后,嬴政将扶苏派到北面边境的军队里做监军,和大将蒙恬一起抵御匈奴。
       原来百姓渴望统一,结束无休止的战争,是想从此过上安宁的日子,现在秦的施政让他们失望至极,秦的民心丧失是它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11年,一颗陨星坠落在秦帝国的东郡,让嬴政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因为这颗从天而降的陨石上有八个字“始皇帝死而土地分”,这个可怕的诅咒,让嬴政突然意识到,当时整个天下的百姓,对自己是怎样的仇恨。秦始皇命御史严厉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终也没有查出来。御史便将附近的住户全部处死,又将刻有字的陨石毁坏,但这丝毫不能挽救秦朝灭亡的命运。
      此时,咸阳城如幻如梦的繁华,也无法让嬴政感到安全,他决定再次巡游天下,因为嬴政心中始终无法放下自己的帝国,他依旧想找到一个改变民心的方法,但是他透支过渡的身体,已经无力支撑他完成这个艰难的使命。
帝国陨落
      嬴政一统华夏之后,总共有过五次巡游,这位帝国的皇帝想用自己的行动将统一的理念传递四方,同时也需要文治武功震慑所有潜伏在暗处的敌人。虽然希望皇位能万世万代地传下去,但他自己还是想长生不老,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寻求仙丹妙药。在统一的第二年,秦始皇曾经出巡过北方,当时主要是为了抵御匈奴,鼓舞士气。全国性的出巡一共有四次,最后,秦始皇还是死在了出巡回来的路上。
      现在,许多地方还存有嬴政出巡时留下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刻,这些石刻主要是为秦始皇歌功颂德,以及一统华夏、各项政治体制改革的丰功伟绩。
      为找到神仙,求得仙药,嬴政的出巡到碣石(今河北昌黎)一次,到成山(今山东成山角)两次,到琅邪(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和之罘(今烟台市芝罘区)三次,因为这些地方传说是神仙常来登陆的地点。每到一个地方,秦始皇都要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药,著名的徐福东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现在日本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一代统治的天皇。
       公元前210年,嬴政第五次巡游,他率领大队人马,从都城咸阳出发东巡。中途曾走水路,至今湖南、江苏、浙江后,北上渡江,沿海至今山东烟台、蓬莱一带。到达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的平原津时身染重病,在回程路过沙丘(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境内),病倒在沙丘的平台宫,这时嬴政才四十九岁,但多年的奔波劳累,让他病入膏肓。可直到这时,嬴政还很厌恶谈论死亡,不过没有人能逃过生命的轮回,在一个雨夜里,嬴政病死在平台宫内,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是怎么回顾他的一生,他也许自得,也许懊悔,究竟是胸怀天下的皇帝,还是一个暴虐无道的君君?这一切他已无从分辨。但又一点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更是充满勇气和冒险精神的先驱。相信,此时的秦帝国是他最大的牵挂,他开始恐慌,害怕他倾注一生的帝国灰飞烟灭,自己渴望万世的统治将不复存在。但这时的秦帝国已成为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整个天下只为一个人的运转,皇帝代替了神的位置,皇帝的意志成了天下人的唯一准则,可是当一个王朝只为一个人存在的时候,它势必为历史的潮流所吞没。
随行的赵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时日不多,但因为秦始皇忌讳说“死”字,所以没有人敢向他问身后的国事如何安排。随着病情越来越重,秦始皇也意识到生命到了极限,便留下了遗诏,要长子扶苏奔赴咸阳主办丧礼,并继承皇位。诏书放在任中车府令的赵高那里,还没有等诏书送出,秦始皇便在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热季节,在沙丘平台(现在河北广宗境内)病死了。
       秦始皇死时仅五十岁,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称皇帝十二年,总共三十七年。了防止秦始皇的儿子们争夺皇位而导致天下大乱,李斯封锁了消息,将秦始皇的尸首放在车里继续向咸阳赶路,但热天中尸体开始腐烂,散发出臭气,为了掩盖,李斯让每辆车上都装一石鲍鱼,用鱼臭掩盖尸体的腐臭。赵高比李斯奸诈,他为了自己专权,竟借扶苏不喜欢李斯的事实来蛊惑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诏书,让胡亥继承了皇位。同时假造圣旨让扶苏自尽。胡亥即位后就是秦二世。
       同年九月,秦始皇被葬在骊山墓中。墓高有五十丈,像座山陵一样。皇帝原来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叫陵墓,后来,皇帝的墓不都依山而建,而是建成山丘一样高,所以,“陵”除了指小山外,就是指皇帝的墓了。按照规定,皇帝的墓可以建九丈高,但至高无上的皇帝陵墓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百姓的墓,不但要称为“坟”,还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触犯法律,要受处罚。其他大臣们的坟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秦始皇的骊山墓建得很豪华,因为墓室很深,有泉水渗进,为了阻止泉水,便用铜汁浇铸。墓顶则用无数珠宝镶嵌,做成日月星辰的样子,底部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的样子。墓室里还有文武百官排列两边。一切都仿照在世时的样子。为了防止偷盗破坏,墓中遍设机关,如有人进入,弓箭会自动发射。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陕西临潼县的东面五公里远的下河村附近,经过测量,墓高55.5米,周长2公里。
       秦二世即位后,残暴的统治不在其父亲之下,仅仅三年,不但秦二世被赵高所杀,秦的江山也在风雨中分崩离析,秦始皇想传到千代万代的王朝仅到二世便结束了。
       公元前209年,一支900人的农民起义军(陈秀吴广起义),拉开了灭秦的帝国,这些衣裳褴褛的农民,几乎所向披靡,这时的东方六国,趁机倔强,纷纷立国,这个以武力著称的秦帝国,几乎一夜之间轰然崩塌,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向了没落。公元前207年,这个以武力著称的秦帝国,几乎一夜之间轰然崩塌,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向了没落。
后语
      大秦帝国,是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始皇的种种成就都对当时以及后世都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结束了这百万年的乱世。从长远来说,秦始皇大一统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心之所向。秦朝实现的统一,不仅仅只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乱世,中华的大地上自人类诞生在这里,每个部落和国家就处于不断争斗的状态。在夏商时期,中华的土地上就有着几百上千的部落和国家,夏朝和商朝只是其中尤为突出的。后来经过夏商的不断征讨,西周建立后在各地实行分封诸侯,又灭掉了上百的小国。总而言之,华夏大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处于乱世之中,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乱,废除了分封制以郡县制管理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这是在秦之前从未有过的情况。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意义有多大
      举个例子说说古罗马,罗马虽然率军打下了很多土地,但是打下以后并没有由中央去管理,还是给当地人保留了权力,每年只需要给罗马帝国上交供奉就行了,就十分类似于我国古代与藩属国的关系。所以古罗马真正也没有很大的管理权,而且罗马的核心民族与人数也特别少,根本不够用来控制整个国家,也就是权力不集中,就算你打下了再多的江山,到了权力涣散的那一刻,国家迎来的也只是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制使以后的皇权日益巩固,也同时在一定程都上加强了中国的封建化,并且中央集权制在后世也得到了沿用并改善,这种封建的中央集权,在起初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的,所以中国古代早期的发展离不开中央集权制,也同样离不开秦始皇。
       同时实行全国统一法律、车同轨、书同文、经济上统一使用度量衡等等,文化上和经济制度上的统一对千百年来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当时的秦国刚刚统一了六国,但是各国的文字语言各行其是,由于各国的文字不统一,秦王下达的各种政令也无法顺利传达到各个地区,每个地方的老百姓也认不得秦朝的政令,所以统一文字势在必行。秦始皇统一的文字以及历史的载体文字,对后来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增加了一个国家民众共同身份的认同感,也是因为秦始皇的统一文字,我们现在次啊能看得懂两千多年前的文字,了解古代的历史,了解古代的人们是一个怎么样的生活状态。
       文字的统一就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整个国家这么大,方言又多,交流肯定成为了一种障碍,但是好在是有文字就全都能懂。文字的统一成为了跨越时空的载体,对举国上下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成为了凝聚华夏民族的巨大力量。
      同时,统一货币更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十分有利于去加强中央的财权,方便于国家赋税征收,更能从财权上防止其他各国的残余势力利用他们原来的货币去破坏经济上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并且秦始皇统一经济的理念也被世世代代所继承借鉴,后来半两钱也成为了我们国家货币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从秦始皇这里就开始固定了下来直到清朝末。
泱泱大国,由此诞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中国从此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比其他国家的领土和人口多出了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我们往往对于历史的解读没有那么的深刻,不够深刻地解读出我们的祖先做了哪些人类的第一次。其实就好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华夏这片大地就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力的国家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最大的民族。把人类的发展规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中国后世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
《商君书》
《吕氏春秋》
《战国策》
《大秦帝国》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