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 短视频是怎么让我们上瘾的?

[复制链接]
Namko 发表于 2023-12-12 01:30: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视频是怎么让我们上瘾的?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iop 发表于 2023-12-12 01:31: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发现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工作时每隔几分钟就要拿出手机看一看,本来单纯想拿出手机查个资料,结果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热搜,又刷了半个小时抖音,回过神后才发觉一个上午就这样浪费掉了……
表面上看似是我们自制力太差了。
然而真相却是“万恶”的技术和资本在驱动你对各种产品上瘾。
1.多巴胺
多巴胺只是大脑奖赏机制中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里最知名的一种物质。我们在使用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各种应用的科技产品时,大脑会产生高于日常一倍的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传递快感的物质,从基础的生理满足(食欲、性欲),到内在的愉悦和快乐,再到更高级的比如达成目标、受到褒奖等,并且已经被证明和人类的各种成瘾性有关,而“上瘾”的APP则以不同方式利用算法精准推送机制,无休止地向用户供应这种满足。
越是工作、学习压力大的时候,身体对多巴胺的渴求越高,短视频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为大脑提供过度的刺激。
于是我们含住奶嘴(鸦片),让自己的精神沉浸在被表演家构建出来的乌托邦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男生帅气、女生娇俏,搞笑猎奇,动听的歌声,酷炫的舞姿,样样齐全,还可以穿梭在全世界各种风景如画的地方。人类没有在任何时候,只要小手一点,就能如此轻易的获得快乐。


2.算法
在某音画像里,你可能是这样的:女性用户,28岁,爱看娱乐八卦,容易被爱情故事感动,喜欢买化妆品,爱看搞笑的,喜好猎奇,喜欢看电影解说,喜欢看吃播。
算法对每个用户的打开频次、滑屏速度都有细致的分析,你的任何动作,都会记录下来提供给算法,让算法匹配给你更多的精准流量,所以在抖音里,只要你刷的时间足够长,算法能比你妈还了解你。
大数据算法就是资本最有利的技术工具,让资本对你的操纵变得易如反掌。
macroblue 发表于 2023-12-12 01:31: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明明决定了要早点休息,夜里打开手机,滑动着就再也停不下来。

朋友圈、微博热搜、抖音短视频,明明大多是重复的内容、狗血的短剧,手却不停歇地往下翻阅, 不知不觉就过了好几个小时......

等到实在精神熬不住了,才抱着手机沉沉睡去。



图片来源自网络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已达到1408.3亿元,而这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大量积累的用户投入时间。

近年来,短视频应用在维护用户粘度、提升社交属性等方面持续发力,调查数据显示,37.2%的用户每天使用抖音的时间明显增加。




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这种“无聊短剧成瘾”的现象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担忧,有博主发起批判:“狗血小短剧泛滥、低智段子满天飞,辣眼睛的表演随处可见,简直是一场低俗的狂欢。”

随后一条微博话题 #低俗快乐正在拖垮你# 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自网络

话题瞬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人要多读书,追求高级快乐;也有人说,这年头连快乐都要内卷了吗?快乐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在鄙视链关系!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级快乐」和「高级快乐」?如果看待越来越多人「低级快乐」上瘾的现象?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在批判「低级快乐」的时候,实际上想要探讨的是什么?



“奶头乐”理论

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外交界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家之一——布热津斯基首次提到了一个新词汇“Tittytainment”,也就是 “Titty”(奶嘴)和 “Entertainment”(娱乐)两个词的组合,后被称为“奶头乐理论”

布热津斯基认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加上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出现20%的人口占据80%的社会资源的现象。

那么,为了安抚剩余80%的人口,需要给每个人塞上“奶嘴”,让大家在娱乐信息中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失去寻求改变和抗争的欲望...



图片来源自网络

那么这个战略要如何实施呢?

第一,发展发泄性娱乐:色情产业、炒作口水战、精彩刺激的暴力游戏;

第二,发展满足性娱乐:肥皂剧、偶像剧、青春剧、明星八卦娱乐秀等大众化娱乐产业,让大众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用看似温情的麻痹手段,确保80%的人安分守己,那么站在顶端的20%的人就能高枕无忧。这个理论听上去有些“阴谋论”,但整个社会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掉入其中的“沉沦陷阱”......



图片来源自网络

据中国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而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仅为3.29本。
成年人丢失了阅读,孩子们也同样如此。阅读带来的缓慢快乐已经被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快速感官刺激冲刷得一干二净。



图片来源自网络

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类疾病。

“游戏成瘾”的官方定义是:游戏控制受损(对游戏失去控制力);对游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致于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而这类娱乐性产品背后,都有着强大专业的团队,他们会根据大众的心理设计出一环扣一环的产品,不断刺激着人的神经,“短、快、迅速带动情绪”,让人感到快乐、欲罢不能。

它带给人人们转瞬即逝的快乐,却悄无声息地让人慢慢上瘾,忍不住想要更多,意志迷失,无视原本的计划......



图片来源自网络



成年人的童稚化

根据CNNIC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超30个小时。

与此同时,短视频中的第一梯队的抖音、快手的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54%,这意味着将近一半的网民手机里都装载着短视频软件,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手机上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完整阅读的体验却越来越少。

刘擎教授曾在《十三邀》中提到,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好像下降了:

“一门课上读6本书,3周读1本书,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他们却有障碍。因为他们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段子和小视频上了。

他们沉溺于丰富的、好玩的、有意思的资讯,这使得他们变得比我们更见多识广。但你可能读了很多东西,最后却发现,你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

这种现象被刘擎称为:“成年人的童稚化”。而童稚化的标志就在于,我们沉湎于大量丰富的咨询中,而无法做到延迟满足。



图片来源自网络

虽然人在各种影像音色的裹挟中需要处理大量视觉听觉意象,但记忆、思考、意志力等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注意力、思路的清晰度都陷入低潮。

一旦信息带来的刺激强度不够,我们就会更换视频内容,用下一个1分钟的碎片信息和取代这1分钟的碎片信息。

而系统性的阅读是无法中途切换的,长时间的投入和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有效培养深入的思考能力。

上述两者的区别,也就是“即时满足”“延时满足”的区别。

当我们在批判“低级快乐”的时候,实际上是将矛盾的箭头指向了“短期快感”“即时快乐”,它们简单易获取,基本无需动脑,就能给人以即时满足和快感反馈。然而,新鲜的刺激感褪去之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无法增加自我的复杂性。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提到:

童年的诞生,并不是生物学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赋予了未成年人纯真和懵懂的特质。

然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童年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孩子们接触的复杂事物越来越多,认知其实远超原本定义的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与此同时,由于影像媒介和系统阅读的不同,虽然孩子接受的信息更多,但理解能力和智识却被“训练”得退化了,这些孩子在长大后更容易成为“童稚化的成人”




童年的消逝
图片来源自豆瓣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娱乐占用了人们太多的时间,让人们丧失思考的能力,如果人们的大脑习惯了低密度的信息,之后便很难再接受高密度的信息了,不会思考、没有深度,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和成年人之间不再有明确的分界。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曾表达了一种忧虑,他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也许“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



美丽新世界
图片来源自豆瓣



快乐没有高低之分

虽然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人们沉湎于“低级快乐”的危害,但从本质上来说,快乐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兼备高级趣味和低级趣味。

就像胡适先生既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热爱打牌。

只是如果一个人只安于即时满足,让生活被即时快乐所充斥,无法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提升自己,那么就很可能陷入“成年人的童稚化”



图片来源自网络

法考段子手罗翔老师,在一次讲课中提到了“快乐”这个词:

罗翔老师问:“你读小黄书,快乐吗?看郭德纲的相声,快乐吗?读莎士比亚,快乐吗?如果都挺快乐,那哪一个更快乐?”


随后他问道:“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会选择郭德纲,一类是真心觉得看小黄书最快乐,但是不好意思说。还有人想选莎士比亚,但又觉得说出来好像太装,最后还是选了郭德纲。

如果这三样里只能留一种给子孙后代,你会选哪个? 现在大家都会说莎士比亚了。

在他看来,“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高级的快乐。”

享受高级快乐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读莎士比亚的名作并不妨碍我们听郭德纲的相声,但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图片来源自网络

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底层卧底8年后发现,越是处于底层的人,越是会用一种消耗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肥皂剧、毒品、电子游戏。



美国女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作品
《我在底层的生活》
图片来源:Google

在一次田野调查中,有三位经济学家来到一处贫困的村落考察,他们惊讶地发现,当地许多儿童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况,但许多家里都有电视机。

村子里的人说,他们会攒很久的钱,买一部电视机。

学者们感到奇怪:电视机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经济情况,但是吃得更好更健康却可以帮他们更好地提高生产力。为什么宁可把钱用来买电视机,却不愿意花钱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呢?

但对于他们而言,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比起其他人,垃圾食品、游戏机,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买一台电视机……这些高频低效但却及时满足的方式,必然将成为了他们的“最佳解压途径”。



图片来源:Google

可以想象吗?大量的娱乐信息就像是“精神麻醉剂”,它让贫穷的人丧失思考的能力,让清醒的保持清醒,于是人与人的差距,甚至阶层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大。

当许知远发出这样的疑问时:“作为一个做内容的人,你有没有发现,整个社会的流行文化都在变得粗鄙化?”

马东平静地回答:“流行文化从来就没有精致过,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只有5%的精英有意愿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剩下的95%的人就是在生活。”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我们忙碌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谁都不会现在拿起一本莎士比亚,但短视频一刷就是几小时,放下手机的那个瞬间,你甚至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自我厌恶和空虚的悔恨。

社会学家芭芭拉将快乐分为“消耗型的快乐和补充型的快乐”,如果说“即时快乐”是一种身体放松,那么“延时满足”就是一次精神充电。

人生需要“低级快乐”,但不应该只有“低级快乐”。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shenyuan266 发表于 2023-12-12 01:32: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推荐呗
zhuotaijiafang 发表于 2023-12-12 01:33: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讨论、拒绝骂街!
1、短视频如何影响你的思想:
「洗脑、洗脑无处不在,洗脑的核心是『封闭空间,绝对真理』,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手机是全屏、用户全神贯注的观看手机,忽略掉身边的环境,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空间了。这时候短视频的博主,无论发表什么样的观点,用户都很容易接受!这就是洗脑,无他!」
2、短视频为何上瘾?
「短视频平台无论何种模式切换下一条,上滑动、下滑动、左右滑动。都是引导用户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好比好多人玩消消乐上瘾一个道理。你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你会觉得有成就感」!
「任务奖励,你滑动成功后,下一条视频的展示就是用户获得的奖励,用户不断的滑动,不断的获得奖励这种模式,用户对这种满足感有依赖,所以会不停的看,不停的滑动」
「勾起好奇,当你获得下一条视频的时候,用户对下一条内容是未知的,就会形成好奇心。那么下一条视频的展示,就恰好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
「feed流,互联网专业术语,根据用户观看视频类型、视频停留时长、评论、点赞、关注等等一系列的用户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打tag,系统根据用户tag进行视频的精准推送,推送的内容,都是用户感兴趣的」
基于以上几点,很多人都觉得短视频是精神鸦片,毁了当代人的价值观等等,也有人总在短视频平台上消耗很多时间。
用户无法跟平台或者说数据进行对抗,不登录、定时清空缓存、把平台保留你的用户行为信息清空掉,禁用APP获取硬件信息权限等等方法可以减少平台算法对个人的影响。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理性探讨、拒绝骂街,谢谢!
wangjunqing001 发表于 2023-12-12 01:33: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短视频能让你上瘾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用极短的时间给你带来了快乐。碎片化的视频播放,从声音到画面都很好的抓住了你的视觉。不像文字那样读起来晦涩需要理解。洗脑的音乐,浮夸的动作,精心的脚本,利索的剧情,反转的场景一个字就是爽。
短视频的核心就是为了让你“爽”。你看现在电视剧,主角从落难到崛起就要30集,短视频用3分钟就可以演绎完,剧情丰富,容易代入。
除了这种剧情号,美妆变装、同城推广都是为了“爽”。你不用苦恼做攻略就可以获得美妆咨询,有老师手把手分享你变美秘诀。你不需要忙探同城实体店,有人就绘声绘色的做好教程。
短视频就像一个变相成功学,满足我们的反转梦、“偷窥”欲。用极短的时间的和你说,我这么做,你也可以变成我这样。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