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简史 | 从一家独大到人人喊打

[复制链接]
baicai 发表于 2023-12-10 16:35:09|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晚是中国人最鲜明的文化符号,它是一桌大杂烩,包罗万象什么都必须有,各方面都要照顾到
80年代,春晚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那个时代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节目
90年代,春晚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冲锋号”,一切向发展看齐,一切向钱看齐
进入21世纪,春晚在信息化的浪潮中,逐渐变得扁平化,变得极为依赖赵本山
又过了十年,来到2010年后,春晚直接成了个痰壶,谁见了都要骂上两句,颇有种不骂不是中国人的劲头



春晚越来越“不行”了,和中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极大丰富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和春晚背负越来越重的“任务”有关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来回顾一下,这35年来,中国人的春晚,希望你在看这文章的时候,晚上看看电视里的2019年春晚,他虽然烂,但那已是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
自己可以埋怨自己的亲娘两句,但外人不行
春晚,也是这么个道理



春晚是有一个雏形的,春晚的雏形是一个“电影”,它在1956年2月11日,除夕那天在中央台播放,当时“电影”的名字叫“春节大联欢”
这个“春节大联欢”非常精彩,在各种各地戏剧和大合唱中,穿插着过去几年新中国的成就
1956年,是个特殊的日子,被当时人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令人振奋的一年



这一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3年,战争阴霾散去,和平到来
这一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轰轰烈烈的铺展开来
这一年,新疆黑油山,青年钻井队钻出的一号井开始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名字响彻中华
这一年,棉花和粮食产量,双创新高
这一年,老舍,巴金,周立波,梅兰芳,侯宝林等一大批艺术家为新中国的欣欣向荣而感到欣喜



1955年是新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它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型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一年
在此背景下制作的1956年“春晚”,虽是春晚雏形,但绝不是我们现在轻轻松松的看的“春节联欢晚会”
那年的春晚,实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一部中国式电影纪录片
你去看这部纪录片,给人最大的感受不是阖家欢乐的温馨气氛,而是当年共和国发展的蓬勃朝气与盎然生机
很可惜1956年后中国有长达27年,再没搞过“春晚”,一直到1983年
1983年春晚的“重生”,和它的出生一样,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恢复的
1982年的1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承认并且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标志着一个大时代的巨变,标志着在经过风风雨雨的二三十年后,“私人财产”,再次被承认和保护
十天后
1982年1月11日,邓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过去所认为的“意识形态水火不容之争”,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找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八个月后
1982年9月1日,邓在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开幕致辞
在这场致辞上,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说法
在这个大发展和大包容的背景下,1983年春晚“重生”了
并且一重生,就技惊四座
1983年春晚



83年春晚,中间是刘晓庆,这身红衬衫长裙的装扮,在当年绝对引领时尚,她旁边是姜昆和马季
第一届届春晚就十分创新,它搞了个开放式的点播做法,在春晚现场摆四部热线电话,接听全国各地的观众来电



观众可以自己点播想看的节目和想看的演员,记录员在纸条上记录下观众要求,然后送去演播室
这在今天都是很有想法的创举,今天让大家发手机点播节目,还真不可能
不过创意虽好,但真的弄起来有点混乱和青涩



当年的春晚舞台,有点简陋
他就像我们在大学里第一次办的联欢晚会,创意很多,想法很多,但经验不足
这届真正意义上的春晚,节目和节目间,衔接很松散,穿插的手法很笨拙,摄影机也时不时晃来晃去,找不到焦点。
因为一上来就采取开放式的做法,摄影师都不知道下一个镜头该给谁



姜昆是这场春晚里“出镜率”最高的人,因为他既是演员,又是主持人,还因为人手不足要客串场务……
1983年的春晚,最让人惊艳的节目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乡恋》



严顺开
不过我个人还是喜欢当年严顺开老先生的小品《阿Q的独白》,话说当年严顺开演的阿Q真的是老少皆知啊
1983年的原生态春晚,虽然称不上惊艳,但无疑开启了一个新的中国文化符号
1984年春晚



1984年的春晚,那是一个至今想起来都让人赞不绝口的春晚
那一年马季整了个“宇宙牌香烟”



陈佩斯在台上一碗接一碗的吃面,李谷一演唱了春晚延续至今的压轴歌曲《难忘今宵》



而其中最具政治色彩的是,那年香港艺人张明敏登台演唱《我的中国心》
香港艺人在春晚唱歌,1984年是头一遭,因为在前一年香港回归的各项谈判取得重大突破
春晚因时制宜的,首次邀请香港歌手
央视带头批判了,所谓“港台的歌曲是靡靡之音”这种社会错误认知
1985年春晚



1985年的春晚,央视再求突破创新
那年的央视,真的很拼
1985年春晚,央视的动作很大,但钱很少,没钱怎么办呢,央视就主动找人搞广告合作
它找了当时中国工商银行来一起联办85年春晚,这样工行可以靠着央视打广告,央视也能解决资金问题



而且为了更做突破,85年春晚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出电视台,搬进了工人体育馆举办,这在今天看起来也觉得新鲜
然而这次“新鲜”的尝试,却遭到了重大挫折
因为拉了广告赞助,春晚第一次被广告包围,广告也忒多了,不仅如此当时春晚还发售了赞助纪念券要老百姓购买



85春晚的舞台,北京工人体育馆
因为在工人体育馆办的,场地大了很多,灯光照明差,人员松散难以集中,通过有线耳机的临场指挥效果很差,造成节目拖沓,松散
而且场地太冷,现场观众们压根没有鼓掌的欲望



陈佩斯 朱时茂穿的够厚,表演的小品《拍电影》
85春晚播出后,央视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一麻袋一麻袋批评信,因为批评声音太大了



央视在之后的新闻联播里,主动向全国观众道歉,承认这次工体办春晚,存在诸多问题,诚恳向大众道歉
1987年春晚



1987年的春晚,《冬天里的一把火》,火了
那是一个沸腾的年代,那是一个受到新文化冲击的年代,那是一个饱含激情的年代
在87年春晚上,爆红的费翔,和他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极好的映衬了那个年代
《冬天里的一把火》能爆红,背后有着大时代背景做依托
1988年春晚



1988年的春晚,讽刺官场的节目首次登台
现在你再去看88年春晚,或许并不出色
但这年春晚上,首次出现了一部讽刺官场的节目,叫做《巧立名目》
也叫《领导,冒号!》,由牛群,李立山表演



《领导,冒号!》主要讲的是领导和秘书吃了10只烤鸭之后不想花钱,吃白食得逞后,天天在外面吃白食,得意忘形之下被纪检检查的故事
这类直接指向官场腐败的节目,在1988年第一次登上春晚,颇为耐人寻味
1990年春晚



赵本山春晚第一个小品《相亲》
1990年,赵本山首亮相,中央领导首春晚拜年
90年春晚,当年还显青涩的赵本山第一次登上这个别有意义的舞台
那一年的本山或许不会想到,在之后的二十年里,他成了春晚最不可或缺的人物,甚至成了大众想到春晚,最先想起的人物



另外90年春晚,更有一件破天荒的事,就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江和李在23:50分,亲自现身春晚舞台,向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这也是至今国家领导人唯一一次现身春晚舞台



从1983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的春节晚会,我想用两个字来概括
——“希望”
这一阶段的春晚展现了一个自由,富强,幸福的希望中国图景
80年代,禁锢中国社会的沉重思想被解放,新思潮,新文化,新时尚,泉涌般的冲击着整个社会
在那个年代,春晚就是“先锋”,流行什么服饰,讥讽什么现象,折射什么矛盾,中国人全通过春晚来获取
这一阶段春晚表现出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人觉得看春晚很土,春晚所呈现出的东西被最广大的中国人接受并传播
这阶段的春晚,具有强烈的“全民化效应”,它影响中国人至深
第二阶段
1992年春晚,猴年



赵丽蓉的经典台词“唐戈儿揍是趟啊趟着走”登场



六小龄童章金莱和其父亲章宗义,登场表演了父子猴王





小虎队“登上”春晚舞台,刘德华“登上”春晚舞台,庾澄庆登上春晚舞台
港台艺人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正式开启“港台明星时代”
现在我们谈到流行文化,要么欧美,要么韩国
而在90年代,我们的流行文化,是港台明星
其中1992年的春晚,为开启港台明星时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4年春晚



毛阿敏演唱《除夕情》
这两年,全中国人都在忙着赚钱啦
下海!下海!下海!
经商!经商!经商!
绝对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别和我谈别的,这个能不能赚钱?是最典型的当时社会写照
那年满大街的印名片热,满大街的经理,总经理
都直接反映在狗年春晚的小品《打扑克》上
侯耀文和黄宏,手拿一把名片开始“打扑克”



侯耀文小品《打扑克》
侯跃文:管上,经理!
黄 宏:管上,总经理!
侯跃文:压上,董事长!!
黄 宏:管上,秘书!
侯跃文:管...............你这秘书管我董事长啊???
黄 宏:啊,这是女秘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女秘书能当董事长的家!
市场经济已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1995年春晚,雾里看花的时代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
其中最让人应接不暇的就是“假货”
那英在这年春晚登台唱了首《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你敢信,这首歌唱的是假货吗?
过去商品经济不丰富,有已经很好了,假的很少
而在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极大丰富了生活,假货烂货,以次充好,一起混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中
1997年春晚,一场关于春天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从1980年特区设立至今,过去了17年,特区带领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代表歌曲《公元一九九七》
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成功,同时也在呼应这一年将发生的一件大事
香港回归
1999年春晚,科技跃进,常回家看看



1999年移动通讯逐渐成为潮流,春晚上出现的角色,梳大背头,抹发胶,脖子上一根金链子,手上一部大哥大
这是“时代老板”的象征,有时候也是暴发户的象征



这一年崔永元带着《实话实说》上春晚,与赵本山合演经典作品《昨天今天明天》
这一年《常回家看看》传唱至今
这一年《泰坦尼克号》经典造型也登上春晚舞台



整体上来说,90年代的春晚,依旧贴合实际
然而残酷的是,一枝独秀不是春
随着日益开放的国门和人民日益丰富的娱乐生活
好莱坞大片,卡拉OK,电子游戏冲击着所有人
春晚无法再像80年代那样,产生那么强烈的“全民化效应”
即便大家还是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但手上却多了个遥控器
鲜有人从央视而终,谁都会在频繁的换台中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节目
春晚一枝独秀的局面,在90年代的大冲击下彻底终结



牛群,冯巩相声《无所适从》
而且90年代的春晚不时会反应出一种“信仰危机”
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像牛群的的相声《无所适从》,那英的《雾里看花》,背后都是百姓在“一切向钱看齐”下的一场“信仰危机”
第三阶段,新世纪
2002年春晚,申奥成功,民族崛起的标志



从1985年央视把演播室搬到工人体育馆,引发社会一片挞伐后,这17年来央视都老老实实的在台里办春晚
直到2002年央视总算再次将一部分演播室扩展到了户外
这年春晚,为了庆祝2001年的申奥成功,采用了上海,沈阳,西安三个分会场加入直播的方式
而且本届春晚也再次重启了观众互动的模式
借助最新的网络技术,春晚力争以网络打开空间



赵本山小品《卖车》
也在这一年,赵本山的辉煌来到了巅峰
一部《卖车》,一句“忽悠接着忽悠”,创下破纪录的45%收视率
有媒体在评价这年春晚时如此说道
2002年春晚,应该是个巅峰了,如果再不变革,往后的春晚会越来越难看
看来看去大家怀念的还是《卖车》里的那句,忽悠,接着忽悠
2004年春晚,赵本山的转型失败



2004年的春晚是被骂的最惨的一次,和之前春晚被骂的在“新闻联播”上道歉性质不同
1985年春晚之所以被骂,是因为组织和协调做得不够好,广告植入过多,人民群众很不适应
而2004年春晚被骂的那么惨,完全是因为节目本身的问题
那年的春晚节目,普遍反响就是难看



赵本山小品《送水工》
沙宝亮唱的不是当年传唱度很高的《暗香》而和一堆人唱《唐人街》
赵本山的表演风格骤变,开始了煽情喜剧《送水工》,在喜剧的背后藏着深深的悲情



这届春晚的失败让赵本山原本憋在肚子里的话,再也憋不下去了
本山炮轰央视道
春晚看起来是极力扶持相声小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如果还不改变方式和模式,相声小品早晚会被春晚逼死,春晚也会越来越不好看。
赵本山的怨气完全可以理解,一个节目的审核删减不可能按你演员的意思来
2005年春晚
到了不得不变得时候了



连春晚得“顶梁柱”赵本山都站出来炮轰春晚了,更别说民间对于春晚的诟病了
它再也不是中国人一年都期待一次得年度大戏
春晚的好评来源于扎根群众,来自民间
而被抨击最多的问题也是脱离群众
它成了政治任务,老百姓感受不到春晚的故事,它就像一层飘在皮上的毛,不贴肉,人民无感
也正于此,春晚开始了突破性变革
05年春晚,口号成了“开门办春晚”,央视打开台门,向全国全世界公开征集节目



于是这一年,春晚上诞生了又一部经典之作,《千手观音》
2007年春晚,春晚没猪啊



春晚海报上也没猪啊
正好是十二年前的春晚,然而猪年春晚却很少出现猪
和其他生肖的春晚相比,猪似乎带有“某种禁忌”,无法被春晚真正照顾到



07年的春晚还在零点时分,闹出了“黑色三分钟”
在零点时,几位主持人抢话插话,随后出现了一段时间尴尬的空白
春晚发展了24年,每次都要进行大量彩排,在这一情况下几位主持人抢话,插话,慌乱的情况很罕见
2008年春晚,奥运年



当年春晚主题为,“和谐盛世、团结奋进”
原本迎奥运的《火炬手》和《百年圆梦》是这年春晚的绝对主流



诗朗诵《温暖2008》
但08年1月份的那场大雪冰冻灾害,为春晚带来哀伤的情绪
临时增加的抗雪救灾板块,一首诗朗诵《温暖2008》令人感动



看了《温暖2008》,我忘了一小时前被章子怡的假唱给喂下去的屎
2009年春晚,强大中国



08年事情很多,年初抗雪灾,年中抗地震
接着迎来盛世奥运会,又圆满完成神七发射任务,
这种种内容都给了09春晚以坚实支持
春晚的主题也随之升华到,作为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天地吉祥》,《神州共举杯》,《中国之最》,《祖国颂》,《站起来》,《航天英雄》等板块,让春晚成为个人与祖国强盛间的连接之桥



其中由50多位奥运冠军,用金牌组成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格外耀眼
09春晚,不仅是一场大联欢,它更肩负着“多难兴邦”,“明天会更好”的信念
晚会传达着忘记悲伤,记住喜悦,面对崭新2009的意思



回顾第三阶段的2000-2009这十年春晚
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春晚影响力持续消弱
春晚也变得越来越政治正确,怕得罪这个,怕得罪那个
群众众口难调,央视尽各种努力兼顾全国各个群体,却只能在干扁的笑声中吃力不讨好
整台晚会和各节目,越发扁平化,越发无特色,中规中矩,亮点缺缺



于是只能依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赵本山
每年全国观众都等着看赵本山,本山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春晚整体质量
本山自己也背负巨大压力,一旦发挥失常,整台春晚都被人诟病,
第三阶段的春晚,一直在努力尝试寻找自己的定位
我到底是承载着象征意义,还是文化意义?
如果仅仅是象征意义,像贴在门上的一幅春联一样,那我春晚就自顾自的沿着旧路搞下去
也不用管全国人民爱不爱看,反正是贴在门上的春联嘛,图个热闹,图个喜庆



但如果春晚想像80年代那样,去承载文化意义的话,那就必须做出大刀阔斧的改变
原创匮乏就抄袭,大牌上台就假唱,这显然只会适得其反
提出开门办春晚,展现出像“民间求解药”的改变,改变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可惜进入2010年后,对春晚的骂声依旧不减反增
第四阶段
2010年春晚
努力向广告靠拢,努力向网络靠拢



节目质量未提高,广告质量却不断提高
2010年春晚,植入式广告比09年多了很多,刘谦魔术里搞得果汁
赵本山小品里的酒,这些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都被广告毫不留情的占据
看的人颇倒胃口



刘谦魔术里的果汁广告,硬植入
在制作方面,节目组拼了命的想向网络靠拢,整台春晚上大量出现网络流行语
雷死我了,你OUT了,余则成,曾轶可绵羊音
回家偷菜,我妈叫我回家吃饭
哥只是传说,我唱的不是歌,是寂寞……
重庆时报》更直接喊出,春晚你病得不轻,最烂节目更由赵本山的《捐款》拿下
网络流行语大多是无聊和寂寞的产物,经过一整年的“流行”已经够烂大街了
春晚还把这个烂大街的东西,拿出来当宝再炒一翻,创新力严重不足,炒网络无聊冷饭,实在是毫无看点
2012年春晚
致敬30年,赵本山退出



这一年的春晚可谓是广告大净化,大量减少节目中插播时段广告,更取消了最让人厌恶的小品里植入式广告
在节目质量上,本山终于缺席了,无论对春晚来说,还是对本山自己来说,都是好事



这年是春晚和观众见面的第30年,在这30周年之际,春晚唱响的怀旧老歌成了主角



冬天里的一把火,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都让人回到了30年前那个物质不丰富,春晚还引领潮流的年代
虽然没有了赵本山,但却比有赵本山的这两年评价要好



看春晚刷微博,更成时尚,微博上第一时间吐槽王菲唱砸了,第一时间破解刘谦的“见证奇迹的时刻”
微博吐槽的魅力,已经超过了春晚节目本身的魅力
2014年春晚
人心倒了,扶不扶



14年春晚,导演从“任命制”又改为“招标制”了
提交竞标方案的导演有9人,其中外界猜测最有可能中标的是冯小刚



中央台曾出面否认冯小刚将担任春晚导演,但在之后公布的春晚导演名单时,冯小刚果然是总导演
此外副导演由赵本山担任
本届春晚的主题是,小人物演绎大社会



开心麻花作品《扶不扶》
尤其是13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老人跌倒,你敢不敢扶”的社会热点,春晚似乎又回归到了亲民的原轨道
而冯小刚担任春晚导演后,微博上就不断有“冯小刚利益输送”的质疑,本届春晚上不少演员都是“华谊兄弟”旗下的明星
春晚成了“华谊兄弟”的内部年终晚会



不过14年春晚上最让人记忆至今的是一个小女孩,她叫小彩旗,在春晚的台侧,转了整整四小时,张国立说,那象征着四季的轮转
2016年春晚
春晚真的烂,敬业福在哪里?



16年春晚民间反应极大,这年春晚不仅猴年无猴,反而加入了过多的政治因素,让春晚成了一场政治宣讲台



看春晚兴趣缺缺,关注点就在两个“消失”
我的猴呢?六小龄童在社会广泛呼吁下,依旧没有登台,猴王消失



我的福呢?支付宝搞集五福活动,敬业福消失,结果全民疯抢敬业福
总参与次数达到3200亿次,可能真正集齐五福的,只有80万人,概率只有渺茫的0.13%
马云被大骂,在猴年搞了场“红包耍猴游戏”
2018年春晚
嗯,就那样吧



18年春晚播出后
春晚导演表示,“我们接受观众的善意吐槽”
善意吐槽和恶意吐槽谁说了算?
闭门造车,那还能说啥,嗯,就那样吧
希望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看看今天的春晚,对比下今年的春晚,是更烂了,还是更好了



纵观这35年春晚
第一阶段的春晚是“信念传达”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
挣脱了“文哥”不久后的中国人,面对大量闻所未闻的新文化,新思潮
春晚努力在传达一个信念,就是我们会有一个自由,幸福的新未来



第二阶段的春晚是“信仰传达”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轰炸着人民的神经和钱包
这阶段一切向钱看齐,一切唯财是举
赚钱成了社会的绝对主轴,更多的人只关注一个“钱”字
而春晚则努力传达一个信仰,就是我们该信仰什么
一个一切只信仰钱的民族,令人唏嘘



第三阶段的春晚是“信心传达”
在21世纪,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正快速复兴
于是这一阶段的春晚,主要任务是信心传达
对国家有信心,对复兴有信心,大量的歌颂和正能量的宣扬,都是为了其背后这个信心传达



春晚确实在改变,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无论是改的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烂,它确实在改
虽然春晚已成典型的“鸡肋之势”
你希望它能带来点什么新词,新潮流,那是不可能了
当然我希望2019年春晚能打我脸,能出来点新东西
但我觉得希望不大,就像上面所说过的,春晚成了一种贴在门上的春联
它的象征意义已然大于所带来的文化意义
“春节联欢晚会”,改名“春联联欢晚会”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图个热闹,图个吉祥



我清楚记得,小时候的除夕,吃了年夜饭就往叔叔家飞奔,因为他家有台电视,可以看上春晚
那年的春晚真好看啊,那时候窗外还有烟花和鞭炮……
微信搜索,微观系列,获取更多好文

全部回复20 显示全部楼层
fkbill 发表于 2023-12-10 16:35:59|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立波是那个身败名裂的海派清口波波吗?
zk839y 发表于 2023-12-10 16:36:14|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官场讽刺类节目应该是86春晚的《送礼》,这一年是《四世同堂》年,早期火的电视剧演员都会去春晚,比如六老师。
这一年四世同堂主演李维康演唱了《回娘家》,大赤包和冠晓荷表演了小品《送礼》。
86春晚其实挺有意义的。
90年代末是个大变革,特别是大下岗,赵本山的拜年应该是最后一个讽刺类作品,然后就是这边下着岗,那边强行风景这边独好了。
adery 发表于 2023-12-10 16:36:55|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立波?
xinzhyu 发表于 2023-12-10 16:37:46|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立波是作家,写土改小说《暴风骤雨》的,中学课文不是节选了他作品里一段分马吗
shaoye85826 发表于 2023-12-10 16:38:18|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啊,中学课本有他的作品节选分马吧
天狼啸月 发表于 2023-12-10 16:38:42|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噢,明白了
yuyuyouling 发表于 2023-12-10 16:39:38|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春晚,不过是为了完成某种仪式罢了
lywylwl 发表于 2023-12-10 16:39:59|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猪年就该边吃猪老顶边主持[酷],猪肉对华夏民族太重要了
cbl8410 发表于 2023-12-10 16:40:22|来自:江西赣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娱乐项目这么多的今天,春晚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123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