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性格是怎样的,为什么朱元璋贫农出身就远不如他爱民?

[复制链接]
sfgm 发表于 2023-11-27 10:03:2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世民的性格是怎样的,为什么朱元璋贫农出身就远不如他爱民?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AngelKiss 发表于 2023-11-27 10:03: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距离驾崩去世,仅剩一年光阴。

这一年,唐太宗为太子李治写下《帝范》,序里评价了先帝唐高祖,也评价了自己:

“昔隋季版荡,海内分崩。先皇以神武之姿,当经纶之会,斩灵蛇而定王业,启金镜而握天枢。然由五岳含气,三光戢曜,豺狼尚梗,风尘未宁。”

译文:
隋朝末年,隋炀帝违反天道,昏庸残暴,朝纲不整,天下大乱,四海之内分崩离析。先皇高祖以神武之姿,遇上这改朝换代的风云际会,效法刘邦,在太原起兵平乱,奠定了大唐王室的基业,重修清明政治,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大位。高祖称帝时,神州大地妖氛未净,群雄割据,哀鸿遍野,天日暗淡,豺狼横行,烽烟四起,天下未宁。

“朕以弱冠之年,怀慷慨之志,思靖大难,以济苍生。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敌无大而不摧,兵何坚而不碎,剪长鲸而清四海,扫枪而廓八纮。乘庆天潢,登晖璇极,袭重光之永业,继大宝之隆基。战战兢兢,若临深而御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

译文:
我年方十八岁,胸怀救国救民的慷慨大志,一心想平定大乱,救济苍生。每临大战,一定亲自披挂上阵,不避矢石相加,勇猛直前。朝朝夕夕面对敌军的险恶阵势,毫无畏惧。无论敌军声势如何浩大,无论群雄有多少坚甲利兵,我率军进攻,无城不破,无坚不摧。剪除长鲸,澄清四海,扫除余孽,平定八方。大唐王朝繁荣昌盛,我作为高祖之子,受群臣拥戴登上王位,继承了大唐光耀日月的伟业。每日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驾朽车,没有一点疏忽懈怠之心。一天比一天谨慎,经常思考在治国安民时,如何能善始善终。

总结唐太宗形象:
济世安民,拯救苍生,勇猛善战。

原文:以弱冠之年,怀慷慨之志,思靖大难,以济苍生。躬擐甲胄,亲当矢石。

译文:年方十八岁,胸怀救国救民的慷慨大志,一心想平定大乱,救济苍生。每临大战,一定亲自披挂上阵,不避矢石相加,勇猛直前。

印证史料——李世民原话:“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

来源:《资治通鉴》隋纪八 义宁元年、公元六一七年
李世民曰:“今禾菽被野,何优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忘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
LTHlee 发表于 2023-11-27 10:03:5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纠正:
朱元璋没有不爱民。只是个人性格不够和善,很多时候做事偏激,感情淡漠。杀官杀的多。
再分析:
怀疑朱元璋小时候受过太多欺负,当和尚和乞丐也是受欺负,投义军还被郭子兴忘恩负义的暗害,养成了怪异,阴冷的性格。
人到中年,也是挫折连连,张士诚陈友谅和元朝没有一个好打的,起家路线就是一个稍顺利点的刘备。
前半生都是在凄风苦雨里面度过的,一把岁数了还有胡惟庸出来跳反,世界给朱元璋太多黑暗。所以朱元璋
给人的印象,孤僻,内向,刻薄,阴暗,不容人,内心戏多。可能有被害妄想症。
对比李世民,生于省级干部家庭,教育条件优渥,物质充沛,父母疼爱
朱元璋在牢里啃老婆饼的年龄,李世民已经是天策上将
朱元璋斗胡惟庸的年龄,李世民进昭陵了,李世民一辈子都没活到老谋深算,老奸巨猾的那个阶段
所以李世民的性格很开朗,情绪化,做事不偏激,处理事情会留一手,该表达的时候善于表达,需要吃蝗虫时也能放下架子直接吃,给人很亲切的感觉,就显得爱民了
真比两个人对底层百姓的政策,差的不多。
sgy727 发表于 2023-11-27 10:04:5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和刘邦一样,身上的侠气较重,就算他因为出身原因,改不了些许贵族毛病,但也不妨碍他跟所谓的底层人打成一片。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刘邦和李世民从来不用在臣子面前天天板着个脸,装出一副王霸之气来。
而且李世民当时的政治抱负,是以开拓为主,为了借助人民的力量,加上隋末大乱需要恢复生机,自然会减缓一点剥削的力度。
朱元璋不至于远不如李世民爱民,都是皇帝,谁也别说谁真心爱百姓,但他确实少了些侠气,为了打造一个稳固的种姓江山,有些过于在乎尊卑阶级了
滋滋629 发表于 2023-11-27 10:05:3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身和性格没有必然关系。
贵族出身者,有如李世民这样爱民的,也有如杨广那样虐民的。这不难解释,富哥可能都不把老百姓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看,一切都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但杨广把老百姓当耗材使,完全不管死活;李世民知道顺应自然规律,让老百姓过好,老百姓才能更好地为他效命。各位如果代入不了富哥,可以代入一下P社玩家。
起自寒微者同样如此。同样出身微贱,早年颠沛流离。可能一些人会心理扭曲,自己不好将来大权在握也见不得别人好。比如现在有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的:我当年这么苦,凭什么你现在这么轻松、享福?也可能另一些人会将心比心,要创造一个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的治世。比如另一些父母:我小时候日子过得苦,我希望我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综上,出身和性格没有必然关系。你与其说是性格问题,不如说还是实力、基础的问题。
隋、唐皇室都是关陇贵族出身,实力雄厚,人家本来就有自己的基业、人脉、班底,得了江山相对也更容易能坐稳。
与之相对地,草根出身打天下的,人家的一切都是后天新得的,基业不稳,不知道能不能坐稳江山。怎么办?图,把一切隐患都图了,这是封建时代最简单也最安全的方式。比方说刘裕,草根出身,砍出来一个江山,五十七登基,没几年就崩了,大儿子才十几岁,你让他怎么办才能安心呢?还能怎么办?至于后面他子孙自己作死,那是后话了。
说到底,用单纯的性格好坏去解释历史人物的行为,和“红颜祸水”论有什么区别?这位嗜杀是因为他是泥腿子出身,那位亡国是因为沉溺女色。都属于回避真实的问题,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把问题糊弄过去。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贝壳 发表于 2023-11-27 10:06:3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得不为朱元璋说一句公道话(苦笑)
首先,谁说贫农出身就一定要爱民?那些出生于平民阶层,又背叛自己曾经阶级的人还少了吗?
其次,朱元璋并非不爱民,即便不如李世民,但也不像他儿子朱棣那样豪奢,可以说对老百姓也相当不错。
你非要说朱元璋分封诸子,纵容他们的暴行,让百姓为他朱家牛羊,所以不爱民……但这是封建帝王的局限性,你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对天下百姓的贡献。
最后,朱元璋和李世民对百姓的看法差别,我觉得有很多原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和环境。
我就分析一下李世民,对方是贵族子弟,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头,阳光且热烈,是天生的带头大哥,部下也是生死相随。打仗如天神下凡,一生只有小赢中赢和赢麻,这种情况下培养出开朗的性格很正常。
而朱元璋出身贫苦,还自幼失去父母,摸爬滚,打要经历各种阴谋诡谲,从小见识了底层之间的阴险狡诈,人性的最黑暗面,所以性格可能比较阴鸷。
其次,两人面临的乱世也不同,元朝的崩坏和隋朝崩坏完全不一样。元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种族矛盾,隋末就是纯粹的阶级矛盾。
李世民是亲眼见证了强大富庶的隋朝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崩塌的,隋朝是何其强大,但是因为无节度的搜刮民力,逼反天下百姓。所以后来者会更加吸取隋末的教训,自然会更加爱民。
李世民对百姓应该是一种既怜又畏的心态,所以才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是亲眼见证了隋末人民的力量,那汹涌的民愤,让一个本来蒸蒸日上的王朝瞬间倒塌。为了不重蹈覆辙,自然而然要和杨广采取相反的做法。
总之,人的出生家庭不同,成长的磨难不同,外部大环境不同,都会对一个人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朱元璋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历史交给他的使命,至于瑕疵,倒是不必苛责。
借用李世民自评的几句话来,我觉得也可以形容朱元璋:
益多损少,则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
道存物往,人理同归。掩乎元泉,夫亦何恨。
朕于天下苍生,可谓安养矣。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